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十四五與雙循環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4385215
- 條形碼:9787504385215 ; 978-7-5043-8521-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十四五與雙循環 本書特色
如何理解“國內大循環”和“雙循環”?“雙循環”需要改革的關鍵點是什么?“雙循環”的投資機會在哪里?“十四五”時期的發展環境如何?以什么思路發展?有哪些任務和舉措?如何開頂風船,善于轉危為機,努力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 17位頂級經濟學家深度闡釋“雙循環”、建言“十四五”時期發展思路。 內容涵蓋“雙循環”的提出背景、“十四五”需要解決的問題、新形勢下的國際貿易形勢,以及經濟走勢、貨幣政策、財政政策、金融發展、匯率改革、醫療改革、刺激消費政策、資本市場改革、房地產市場展望、數字貨幣和企業應對、投資機會等話題 本書**時間解讀了“雙循環”,并匯集了權威觀察,同時有三個方面的特點: 1. 擁有歷史視角的高度。17 位經濟學家并沒有單純地從當下論述當下,而是從歷史的視角對“雙循環”和“十四五”進行解讀,通過對改革開放四十余年來的要素稟賦變化、模式發展、制度變革等的深刻剖析,解答了當下進行“雙循環”的必要性、“十四五”在經濟發展歷史中的定位等問題。 2. 包含多元視角的廣度。17 位經濟學家來自宏觀、政策、產業、微觀等多個領域,他們從本領域視角出發,對“雙循環”和“十四五”進行針對性的分析,有細節,有故事,有結論。 3. 具備求真務實的深度。17 位經濟學家有的放矢,提出的政策建議邏輯清晰,并有充分的數據支撐,涉及很多重大事項的改革,令人獲益匪淺。 本書通俗易懂,將理論和現實相結合,適合學者、研究人員、投資者、企業高層閱讀,也適合關心經濟形勢走向的讀者閱讀,有利于幫助大家看清未來,把握機會,提升價值。
十四五與雙循環 內容簡介
2020 年以來,國家領導人多次強調要“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同時,我們將迎來“十四五”(2021—2025)發展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個五年,我國將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同之前相比,目前國際形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保護主義、單邊主義上升,世界經濟低迷,我們將面對更多逆風逆水的外部環境。 經濟學家圈**時間同國內外17 位*頂級經濟學家們進行了深入的交流。他們包括參加過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的學者—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學院特聘教授陸銘;政策制定者—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國務院參事夏斌、十一屆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賀鏗;主流院校經濟學家—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李稻葵、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張軍、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黃益平、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長江學者特別教授學術委員會主任劉國恩、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黨委書記院長劉守英、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田軒;獨立經濟學家—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原司長管濤、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徐洪才、萬博新經濟研究院院長滕泰等。 這些學者提供了全新、多元的觀察視角,以及對形勢的展望判斷和政策建議。經濟學家圈將各位學者的真知灼見按不同主題匯集成文,編寫了本書。對于當前的經濟形勢,以及新發展格局,可以繼續深化研究,并提出真知灼見。
十四五與雙循環 目錄
引言 / 001
01 主題一
解讀“雙循環” / 017
02 主題二
實現大循環的難點突破 / 053
03 主題三
如何應對目前的國際形勢 / 083
04 主題四
企業該如何面對新環境的挑戰 / 109
05 主題五
對中國企業的其他建議 / 117
06 主題六
關于 SWIFT 的探討 / 121
07 主題七
新格局中金融業的調整 / 131
08 主題八
探討金融開放 / 139
09 主題九
人民幣國際化與匯率 / 145
10 主題十
資本市場觀察 / 149
11 主題十一
“十四五”期間的關鍵突破 / 153
12 主題十二
關注勞動人口減少 / 177
13 主題十三
新趨勢下的城鎮化 / 181
14 主題十四
關于區域規劃的思考 / 185
15 主題十五
房地產觀察 / 191
16 主題十六
醫療改革觀察 / 197
17 主題十七
互聯網、人工智能對經濟學規律的影響 / 203
18 主題十八
對國內經濟學研究及青年經濟學家的建議 / 221
19 主題十九
中國經濟走勢觀察 / 251
20 主題二十
國際合作與地方經濟振興 / 269
21 主題二十一
討論:從國際經濟到國內消費 / 277
十四五與雙循環 作者簡介
經濟學家圈是國內權威的財經智庫,深度關注國內國際經濟領域的發展和趨勢。以“關注思想市場”為指導方針,致力于為中文世界讀者提供優質、翔實且有深度的財經資訊與思想增量。目前已成為國內經濟領域領先的資訊平臺,受眾包括經濟學家、高校教師、機構研究人員、企業領導等。 作為中文世界優秀的內容提供者,經濟學家圈聚焦商業領域的模式創新,關心企業與社會共生,以共同推動經濟的繁榮發展。經濟學家圈憑借對市場和政策的敏銳觀察,不斷掀起思想領域的學術討論, 其中,“產業政策之爭”是2000年后經濟思想領域一次重大的學術討論。 本書是繼“產業政策之爭”后,權威財經智庫經濟學家圈再次深入探討中國和國際政治和經濟的關鍵議題。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姑媽的寶刀
- >
回憶愛瑪儂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煙與鏡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