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江戶博物文庫系列菜樹之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643421
- 條形碼:9787559643421 ; 978-7-5596-4342-1
- 裝幀:書寫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江戶博物文庫系列菜樹之卷 本書特色
自江戶海量的博物名畫圖譜中精心遴選180幅筆觸細膩、色彩柔美的圖片恰到好處、簡潔易懂的文字說明華麗而縹緲的日本之美與知性一同撲面而來1.本書系網羅花草、菜樹、鳥類及魚類,貼合了近年來動植物圖鑒類圖書大受歡迎的潮流。 2.本書系所介紹的皆為日本、中國常見的動植物,配以自江戶名畫圖譜中精心挑選的圖片及恰到好處的說明文字,不僅有極高的收藏價值,還可以在欣賞日本和風之美與文化的同時,學習掌握相關的博物知識。成人和兒童都可以通過閱讀此書增長美學鑒賞力,增加見識。 3.本書系由獲得多次出版文化類獎項的工作舍精心編纂,裝幀精美,令人賞心悅目。
江戶博物文庫系列菜樹之卷 內容簡介
江戶博物文庫系列為由多次獲得出版文化類獎項的日本工作舍編纂的一套博物圖集,包含《花草之卷》《菜樹之卷》《鳥之卷》《魚之卷》四卷。 書中圖片皆遴選自江戶時代海量的名畫圖譜,精致細膩,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圖片下方還配有簡潔易懂的文字說明。通過閱讀此書系,不僅可以鑒賞感知大和之美,還可以拓寬視野、增廣見聞。 本卷《菜樹之卷》從江戶時代非常不錯性的植物圖鑒《本草圖譜》中精選180幅菜樹圖片,分門別類介紹其分布、特征、效用等,通過細膩的筆觸和色彩,栩栩如生地展現了蔬菜果樹之美。
江戶博物文庫系列菜樹之卷 目錄
選自《本草圖譜》
谷部 005
麻麥稻類/ 稗粟類/ 菽豆類/ 釀造類
菜部 020
葷菜類/ 柔滑類/ 蓏菜類/ 水菜類/ 芝栭類
果部 072
五果類/ 山果類/ 夷果類/ 味類/ 蓏類/ 水果類
樹木部 118
香木類/ 喬木類/ 灌木類/ 寓木類/ 苞木類/ 服帛類、器物類
[ 東京大學研究生院理學系研究科附屬植物園(小石川植物園)藏]
解說 醫食同源:置生死于度外 185
索引 189
江戶博物文庫系列菜樹之卷 節選
解說 醫食同源:置生死于度外 本書是繼《江戶博物文庫?花草之卷》之后的又一部選自小石川植物園(東京大學研究生院理學研究科附屬植物園)藏《本草圖譜》手抄本的植物圖譜。作者為巖崎灌園(1786—1842)。《花草之卷》收錄了其前半部“草部”的插圖,本書則為其后半部“谷部”“菜部”“果部”“樹木部”等各部的節選。原書目錄(p.003)中有各部的詳細分類。其中“釀造類”為豆腐、年糕、酒等加工食品的一覽表,“服帛類、器物類”為衣物及日用什器等的一覽表,均不含圖。 《本草圖譜》中把一些同科甚至同種的植物分別列入不同的“部”,還有包括收錄順序在內的分類手法,以現代的感覺來看,多少會讓人感到不夠恰當。但是,正如池田清彥在《分類的思想》中指出的那樣,不論是以生物進化系統為依據的系統分類法,還是以染色體研究為基礎的細胞分類法,說到底都是一種以人的主觀為基準的分類,未必就優越于近世以前的分類手法。甚至在很多人看來,這種以直感或者以實用性為基準的本草學分類手法更容易讓人接受。 這部《菜樹之卷》中包含了大量可食用的植物。當然《花草之卷》里也出現了不少食用植物,相反在“菜部”及“果部”里又收錄了相當一部分怎么看都不宜食用的東西。總之,對于本草學來說,判斷一個東西可食與否,關鍵還是要看它是否具有藥效,具有何種藥效,而這才是本草學的*大關心之所在。 人常說“**個吃螃蟹的人是令人佩服的”。的確如此。要想對那些怪誕奇異的動植物下口,沒有相當的勇氣是不行的。可是,在植物里也有一些外觀“普通”,甚至誘人,但卻帶著劇毒的植物。所以才出現了神農這樣的英雄。中國神話中的神農在日本也是路邊地攤商販們的守護神。傳說神農為造福百姓,不顧生命危險,親自嘗百草,辨別植物的藥性與毒性。他因此多次中毒,*后因嘗斷腸草中毒而死。所以說本草學的確立,是因為有成千上萬個“神農”不顧生死無私奉獻的結果。 判斷可食與否,雖然也可以用動物做試驗,比如讓狗或者猴來吃等等。但這些都沒有人的舌頭來得便捷準確。俗話說酸味代表腐敗,苦味代表有毒,因為人的舌頭才是*靈敏的探測器。 本書的出版是在分析儀器制造商堀場制作所的大力協助下才得以實現的。人們用舌頭把自然劃分為“可食”與“不可食”,而這個看似簡單的行為恰恰是一個關系到人類生存的*基本的“分析”行為。 (工作舍?米澤敬)
江戶博物文庫系列菜樹之卷 作者簡介
日本工作舍 1971年成立于東京。以設計大師杉浦康平和編輯工學開創者松岡正剛所創立。在創社之初,就以罕見的華美裝幀以及強烈的視覺風格廣為人知。曾以雜志《游》、書籍《全宇宙志》等名作深刻影響了日本的文化、藝術、設計以及出版領域。 近年,出版主要圍繞自然科學、人文科學、文學和藝術等書籍為中心展開。制作出版的書籍曾獲得眾多出版文化類、設計類獎項。如第35回、45回日本翻譯出版文化賞,第70回每日出版文化賞等。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姑媽的寶刀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推拿
- >
月亮虎
- >
史學評論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