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初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219959
- 條形碼:9787509219959 ; 978-7-5092-1995-9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初析 本書特色
★★★★★國家新聞出版署 2020年“優秀通俗理論讀物出版工程”入選作品★★★★★ ★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參考讀物 ★解讀“十四五”相關規劃的工具書 ★做好發展改革工作的案頭書 ★領會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輔助讀本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初析 內容簡介
本書分六章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進行初析。**章闡述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重要論斷的重要意義。第二章分析了大變局下世界發展的主要趨勢。第三章研判了大變局下世界發展的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第四章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對大變局的影響。第五章分析了大變局下我國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第六章提出了應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初析 目錄
**章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重要論斷的重大意義
**節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重要論斷的理論意義
第二節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重要論斷的實踐意義
第三節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重要論斷的歷史意義
第二章
大變局下世界發展的主要趨勢
**節 和平與發展仍是時代主題,國際力量對比更趨平衡
第二節 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大勢不可逆轉,已進入模式調整期和動力轉換期
第三節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推進,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成為重要驅動力量
第四節 全球工業化和城鎮化深入發展,世界經濟具備實現中長期增長的基礎...
第五節 國際社會對綠色發展的重視程度空前提高,全球生態環境惡化趨勢有望得到緩解
第六節 全球人口結構復雜演化,社會信息化和文化多樣性深入發展
第七節 以多邊主義為特征的全球治理體系仍是維護世界穩定的基石,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共識不斷增強
第三章
大變局下世界發展的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
**節 全球發展赤字日趨凸顯,世界經濟實現平衡可持續增長依然任重道遠...
第二節 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抬頭,全球經濟治理體系面臨嚴峻挑戰
第三節 大國競合關系更趨復雜,世界政治格局深刻調整帶來新的不穩定性
第四節 非傳統安全問題更為突出,全球進入各類安全風險高發期
第四章
新冠肺炎疫情對大變局的影響
**節 疫情激發各種思潮激烈碰撞,人類共同應對風險挑戰的緊迫性進一步凸顯
第二節 世界經濟陷入戰后*嚴重衰退,各國經濟走勢出現明顯分化
第三節 全球產業鏈加速調整,各國對產業安全的重視程度顯著提高
第四節 數字經濟國際合作機遇凸顯,數字鴻溝亟待治理
第五節 全球公共衛生安全治理的重要性顯著提升,促進全球協同治理的緊迫性上升
第五章
大變局下我國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節 世界和平與發展仍為我國發展提供重大機遇,但維護和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挑戰增多
第二節 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于我有利,但保護主義盛行也倒逼加快構建完備內需體系
第三節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為我提供“換道超車”機遇,但“卡脖子”、競爭加劇等挑戰也不容忽視
第四節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帶動經貿投資潛力持續釋放,但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的復雜性也在上升
第五節 參與全球治理體系變革帶來新機遇,但國際經貿規則重構也給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帶來更大壓力
第六節 我國經濟地位不斷上升為我提升影響力帶來新機遇,但國際話語權仍有待持續增強
第六章
應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節 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系
第二節 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
第三節 構建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第四節 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
參考文獻
后 記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初析 節選
**節 疫情激發各種思潮激烈碰撞, 人類共同應對風險挑戰的緊迫性進一步凸顯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重大傳染性疾病是全人類的敵人。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給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帶來巨大威脅,給全球公共衛生安全帶來巨大挑戰。當前,國際社會*需要的是堅定信心、齊心協力、團結應對,全面加強國際合作,凝聚起戰勝疫情強大合力,攜手贏得這場人類同重大傳染性疾病的斗爭。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可能對全人類的生活方式乃至思想認知產生長遠深刻影響,此前被普遍接受的事實和觀念受到沖擊,近年抬頭的一些非主流思潮得到強化。應當看到,在應對疫情的過程中,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有所抬頭的同時,國際社會共同抗疫、共渡難關的共識及舉措也在不斷加強。面對疫情人類還應付出更多努力,秉持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共同應對。 一、世界各國深刻反思新自由主義和全球化,對全球治理產生深遠影響 (一)疫情凸顯新自由主義弊端 冷戰結束后,新自由主義逐漸占據西方主流價值觀并成為其致力輸出的“普世價值”。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放大并凸顯西方經濟社會深層結構性矛盾,重創新自由主義價值觀,暴露了新自由主義推崇的“小政府”在面臨重大公共危機時的缺位和失靈。西方學界開始重新審視新自由主義的困境,思考基于新自由主義的政治秩序和治理體系。國外眾多學者對建立在新自由主義思想基礎上的資本主義系統全面地進行了反思,認為福利國家削弱、經濟不平等加劇、社會健康差距擴大等弊端凸顯出新自由主義模式并沒有達到治理模式的終點,仍需要大量改革。許多學者呼吁重新信賴“大政府”,重構福利國家,改革利潤導向型醫療體系。這種反思聲音在疫情前難以被西方主流輿論重視,而此次疫情引發反思新自由主義的各類思潮涌動,可能對各國治理理念及全球治理體系產生復雜深遠影響。 (二)疫情激化民粹主義思想 民粹主義的抬頭在新冠肺炎疫情前已有跡象。受疫情影響,在家隔離、保持社交距離、減少聚集等成為常態,人們的生產消費活動被限制和割裂,原有的生活方式被擾亂。從國家內部看,部分國家民眾社會信任度下降,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的分化交織與撕裂進一步加大。政客之間利用疫情相互攻擊,“選票政治”下的黨派之爭愈發激烈,極化思想擁躉有所增加,民眾生命安全和公共福祉無法得到有效保障。貧富差距造成民眾對立情緒加劇,種族主義矛盾激化。從國家間的相互關系看,疫情促使各國的內顧傾向上升,社會心態更趨于保守。民粹主義抬頭造成的政治碎片化將進一步影響未來各國政策主張及取向。 (三)疫情加劇反全球化逆流 全球化在過去30年間迅猛發展,深刻改變了人類生活方式和全球格局。但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后,被全球化高速運轉下的高增長掩蓋的發展差距拉大、社會不平等加劇等負面現象也逐漸暴露。對部分國家而言,由于參與全球化的獲益降低、成本上升,逆全球化思潮在民眾中興起并發展,進而又影響政府的政策取向,并在全球格局和形勢演變中逐漸發揮作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以來,各國為防控疫情,紛紛采取封鎖邊境、管控人員流動等措施,客觀上與全球化的要求背道而馳,一定程度上加劇和放大了單邊主義、保護主義。與此同時,疫情激化政治、經濟、社會各種矛盾,導致風險集中顯現。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下,各國可能以疫情為借口進一步采取投資貿易保護主義措施。應當看到的是,盡管當前全球化遭遇波折,但逆全球化的思潮難以阻擋規律性的演變,經濟全球化仍是歷史潮流,各國分工合作、互利共贏仍是長期趨勢。 二、全球性風險挑戰上升,亟須全球共同應對 (一)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前所未有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給世界造成的影響史無前例,超出了歷史上任何一次瘟疫流行帶來的影響。從傳播角度看,新冠病毒幾乎覆蓋了全球的每個角落,感染人數半年破千萬,目前多國確診人數仍在增長,有可能遭受第二波疫情沖擊。從醫學角度看,盡管多國在加緊疫苗研發,但新冠病毒越來越顯現出長期與人類共存的趨勢,人類的生活交往方式面臨深度調整。從經濟角度看,疫情使世界經濟陷入戰后*嚴重衰退,其嚴重程度甚至可能超過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僅次于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大蕭條。與此同時,產業鏈供應鏈調整及其帶來的貿易格局變化可能給新興市場國家的發展帶來不確定性。從全球治理看,疫情加劇了現有國際秩序的不穩定性,全球治理體系調整可能加速,國際社會不協調不同步被放大,治理赤字成為必須正視的問題,可能影響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多國發布了商品出口禁令,世界貿易組織在2020年4月的報告中指出,有80個國家和地區采取了限制口罩、防護服、食品出口的措施,如美國對口罩出口采取許可證制度,部分國家囤積醫療物資和食品,一些國家限制糧食出口等。世界銀行2020年3月數據顯示,有46個發展中國家對呼吸器征收5%~25%的進口關稅。世界貿易組織2020年6月報告顯示,2019年10月16日至2020年5月15日期間,二十國集團經濟體實施了154項新的貿易政策和相關措施,其中59項是貿易限制措施;發起反傾銷、反補貼和保障措施等貿易救濟行動203項,明顯高于此前平均水平。當前疫情走勢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旅行禁令、入境管控、技術壁壘等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措施可能成為部分國家的“新常態”。 (二)應對疫情沖擊全球正在行動 在聯合國、二十國集團等多邊機構和組織的領導和協調下,各國在共同抗擊疫情、推動全球經濟復蘇方面付出了積極努力。為促進對病毒的研究,全球科學家對新冠病毒及其病癥的學術研究成果及時全面地進行了分享,為加快疫苗研發、完善對癥治療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疫情在全球多點暴發后,包括中國在內的一些國家積極向醫療水平較為落后的國家提供物資及技術援助,支持相關國家擴大檢測范圍、完善診療系統、提升防控有效性。2020年3月末,二十國集團舉行抗疫特別線上峰會,在加強國際合作、及時分享信息、保障醫療物資供應、維護全球經濟金融穩定等方面達成諸多共識。其中對*不發達國家的緩債倡議得到了廣泛支持和響應,為遭受疫情傳播和經濟下行雙重打擊的不發達國家帶來了“雪中送炭”的效應。由歐盟牽頭、全球數十國共同參與的全球募捐活動募集超70億歐元,用于研發疫苗等。中國始終秉持開放合作精神,**時間向世界衛生組織及有關國家通報疫情信息,同各國分享病毒基因序列,向其他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物資援助、分享防控和診療經驗,為全球抗疫貢獻了中國力量。 (三)走出陰影需國際社會攜手努力 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巨大沖擊再次證明人類是一個命運共同體。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遠未結束,未來走出疫情陰影、恢復發展繁榮需要全人類攜手加強協作,付出更多努力。首先,各國緊密協作有效開展聯防聯控國際合作成為當務之急。聚焦建立聯防聯控網絡,加強科學研究和診療救治的信息共享和經驗交流。在多邊機制內加強對話交流與政策協調力度,在全球抗疫中擔負更多責任、發揮更大作用,向應對疫情能力薄弱的國家和地區提供更多物資、技術、人力支持,完善其公共衛生體系和疫情防控能力。其次,必須堅決反對污名化和疫情政治化。人類的共同敵人是病毒,將病毒和疫情污名化、政治化絲毫無助于早日控制病毒蔓延、走出疫情陰影,國際社會應形成廣泛的共識,讓團結、合作、擔當、作為的精神引領全世界人民取得全球抗疫勝利。*后,消除疫情給世界經濟帶來的影響尚需付出大量努力。各國應聯手穩定和恢復世界經濟,加強國際宏觀經濟政策協調,實施有力有效的財政和貨幣政策,加強金融監管協調,維護金融市場穩定,防止引發全球性金融危機導致世界經濟陷入大規模、長周期衰退。堅持以世界貿易組織為中心的多邊貿易體制,減免關稅、取消壁壘、暢通貿易,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安全與順暢運行。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初析 作者簡介
叢書編寫組 叢書編委會主任:何立峰(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 叢書編委會副主任:寧吉喆、胡祖才(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 本書編委:國家發展改革委國際合作司和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相關人員。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