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史事與史筆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8070296
- 條形碼:9787108070296 ; 978-7-108-07029-6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史事與史筆 本書特色
人類歷史是由一個個歷史事件組成的,我們了解歷史事件的方式就是通過有關歷史的記載,這些記載與真實的歷史事件有多大的距離,取決于記述歷史的人的寫法和目的。我們不能完全真實地看到歷史的全貌,但是通過作者的研究,可以在一些具體問題上去努力接近歷史的真實。
史事與史筆 內容簡介
本書中,作者圍繞西漢時期的宮廷政治問題、黃河水患與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問題、古詩十九首中“十九”這一數字與古代歷法之間的關系問題等方面展開,具有較好的啟發性。全書*后三篇是作者就撰寫的《制造漢武帝》《海昏侯劉賀》兩部書對一些媒體的回應,將自己對這兩部書稿撰寫的思路和書中涉及的重要問題,進行了提綱挈領地概括。本冊的諸篇文章,較好地反映了作者針對歷史事件的看法,通過作者的描述,讀者也清楚了這些歷史事件在歷史語境下是如何被表述出來的。
史事與史筆 目錄
自 序
談談所謂“衛氏集團”和“李氏集團”
古詩何以十九首
黃河奔濁浪,是天生不清
——合理認識人為因素對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和黃河水患的影響
獨枕宦者絕天下乎?
談衛太子起兵的一個關鍵因素
天子絕無罪己詔
歷史大潮中的廢皇帝還有他讀過的那些書
強國之君的亡國之臣
孔家有女
中興與更生
從《制造漢武帝》到《海昏侯劉賀》
——我所認識的宮廷政治與帝王形象
就《制造漢武帝》答鳳凰網記者問
談《海昏侯劉賀》與《制造漢武帝》
——答關中大書房友人問
史事與史筆 節選
不知為什么,*近幾天,總看到一些人,以不同的形式,提及漢武帝的“罪己詔”。
關于這個問題,前些年我做過專門的研究,結論是徹底否定了此事。
我那篇文章寫得很長,題目叫《漢武帝晚年政治取向與司馬光的重構》,發表在《清華大學學報》上。三聯書店的副總編輯舒煒先生看了很感興趣,于是,就把它當作一本書單獨出版了。文章再長畢竟還是文章,一旦成書,就變成了一本很小的小書,名字也隨之相應變短,叫《制造漢武帝》。
我在這部書中講的制造“漢武帝”的人,當然不是我自己,可也不是劉徹的父親漢景帝劉啟,而是距離漢武帝一千多年以后的北宋人司馬光。這是講司馬光為了構建出符合自己政治主張的漢武帝的形象,刻意改變既有的歷史事實,硬是編造出一個浪子回頭的故事—漢武帝劉徹在其晚年忽然痛改前非并下詔罪己。
當然,社會閱歷稍微多一點兒的人都明白,改變歷史事實的辦法,只能是按照作者想要的樣子來書寫歷史。—司馬光正是這樣做的,他把這樣一個漢武帝寫入了他的歷史巨著《資治通鑒》。
按照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一書中的寫法,漢武帝這篇“罪己詔”把話講得很重,他說自己,“即位以來,所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傷害百姓,糜費天下者,悉罷之”。
那么,漢武帝劉徹以前“狂悖”了些什么呢?這就是對內橫征暴斂,對外窮兵黷武。特別是為了顯示大漢帝國的國勢,制定了要在所謂元封三年實現“大并天下”的戰略目標—這主要是兼并中南半島東側以及朝鮮半島的北部和中部。
現在很多喜歡以大漢帝國國富兵強、地大物博相夸耀的人,自然對此贊頌不已。然而,這些人大多并沒有考慮或者很不在意漢武帝這樣做的代價是什么—中南半島東側以及朝鮮半島北部中部地區那些民眾所遭受的苦難,在此姑且置而不論,即以作為戰勝者的西漢王朝一方來說,是無以計數的草野小民為之付出了活生生的性命,還有他們面朝黃土背朝天創造出來的社會財富,即如當時知識界的“賢良、文學”們所說,不僅各項費用支出“不可勝計”,“邊民有刎頸之禍,而中國有死亡之患”,并且“地彌遠而民滋勞”(《鹽鐵論·地廣》)。
講這些話的“賢良、文學”們當然強烈抨擊這樣的治國路線。這些“賢良、文學”,大多都是孔門學人。他們的后輩司馬光,完全繼承了這樣的批判精神,因而對漢武帝這套勞民傷財的政治舉措很是不以為然。
司馬光撰著《資治通鑒》,就像這部書的名稱所顯示的那樣,他是希望用這部書來給宋朝君臣的治國施政提供歷史的借鑒。對于漢武帝這種堪稱“富國強兵”的政治主張和行為,司馬光自己雖然很不喜歡,但卻很容易被其他人援引為成功的先例,因而他必須令其有所改變。
結果,就是司馬光硬行從南朝劉宋時人王儉撰著的神仙家小說《漢武故事》中找到他所需要的材料,據之寫出了漢武帝下詔罪己悔過的事。像《漢武故事》這樣的小說家言,既與《漢書》和《鹽鐵論》等信實可靠的基本史料相抵牾,自然不足憑信,可司馬光并不是做什么“純學術”的勾當,如上所述,他寫《資治通鑒》是有為而發,有其強烈的政治目的。在他的筆下,史實必須服從于這個政治目的。
于是,我們就在《資治通鑒》中看到了漢武帝下詔罪己的場面。在現實生活中,司馬光是個十足的老實人;《資治通鑒》,在表面上看也是一部嚴謹得不能再嚴謹的史學著作。這樣,漢武帝下詔罪己的場面,就隨著《資治通鑒》的流布而越傳越廣,越傳越久。一直傳播到今天,這樣一個漢武帝,還是大多數人心目中的歷史形象。
真心希望不停提及漢武帝“罪己詔”,并且很是期望看到能有帝王罪己認錯的那些人,讀一讀拙著《制造漢武帝》;希望人們能夠明白,所謂漢武帝下詔罪己之事,不過是一個虛妄的幻象,歷史上從未存在。
在“雄才大略”的漢武帝眼中,為了實現他的強國大夢, 草野小民的性命是根本不值一顧的,哪里還會有什么下詔罪己的事兒。好心的人們,千萬不要想得太多。
史事與史筆 作者簡介
辛德勇,男,1959年生,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北京大學古地理與古文獻研究中心主任。主要從事中國歷史地理學、歷史文獻學研究,兼事中國地理學史、中國地圖學史和中國古代政治史研究,主要著作有《隋唐兩京叢考》《古代交通與地理文獻研究》《歷史的空間與空間的歷史》《秦漢政區與邊界地理研究》《建元與改元:西漢新莽年號研究》《舊史輿地文錄》《石室賸言》《舊史輿地文編》《制造漢武帝》《祭獺食蹠》《海昏侯劉賀》《中國印刷史研究》《〈史記〉新本校勘》《發現燕然山銘》《學人書影(初集)》《海昏侯新論》《生死秦始皇》《辛德勇讀書隨筆集》等。
- >
二體千字文
- >
朝聞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巴金-再思錄
- >
自卑與超越
- >
唐代進士錄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