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思想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1085347
- 條形碼:9787211085347 ; 978-7-211-08534-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思想史 本書特色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思想史》以中華民族“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這三個“起來”為視角和線索,全面系統研究中國共產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和時代特點緊密結合,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思想進程;揭示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中國實際相結合過程中形成和提出的一系列基本概念、基本范疇及其內在聯系和邏輯關系。它是**研究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及其思想史的*新力作。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思想史 內容簡介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思想史》以中華民族“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這三個“起來”為視角和線索,全面系統研究中國共產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和時代特點緊密結合,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思想進程;揭示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中國實際相結合過程中形成和提出的一系列基本概念、基本范疇及其內在聯系和邏輯關系。它是國內研究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及其思想史的近期新力作。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思想史 目錄
緒論
(一)幾個范疇的界定
(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主體及其基本原則和理論要求
(三)澄清“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問題上的幾個謬誤
(四)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思想史的線索
上篇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中國人“站起來”
引言:“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
(一)歷史,已經記住這一天:1949年9月21日
(二)10天定乾坤: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三)中國人“站起來”之行動指南:毛澤東思想
一、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
(一)馬克思主義能夠在中國傳播是中國社會的客觀需要
(二)19世紀末20世紀初馬克思主義被介紹到中國
(三)“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
(四)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過程中的三場思想大論戰
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思想的形成和提出
(一)毛澤東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思想和黨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思想
(二)“努力研究致用的學術,實行社會改造的準備”
(三)“老老實實地來開始研究實際的階級斗爭”
(四)“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
(五)“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范疇的形成和提出
三、“實事”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和過渡時期
(一)毛澤東認識“國情”的思想史
(二)階級狀況分析:從《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到《國民革命與農民運動》
(三)內外矛盾分析:“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
(四)階段性變化中的國情分析: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
(五)歷史和現實的綜合分析:“認清中國的國情,乃是認清一切革命問題的基本的根據”
(六)主觀和客觀的綜合.分析:“人心動向變了”
(七)歷史性大變動時期的國情分析: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渡時期
四、“求是”史:中國革命發展規律
(一)毛澤東認識“規律”的思想史
(二)“走歷史必由之路”
(三)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
附錄:民主建政和協商民主:毛澤東開辟中國革命道路的杰出貢獻
(四)中國革命勝利的“三大法寶”
(五)新民主主義理論和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過渡時期的總路線
五、“行動向導”史:毛澤東思想的偉大勝利
(一)黨的七大確立毛澤東思想的指導地位
(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和毛澤東思想的發展
(三)在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建設中豐富和發展毛澤東思想
(四)毛澤東思想科學內涵的全面概括
中篇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中國人民“富起來”
引言:“我們講著春天的故事,改革開放富起來”
(一)發自群眾內心的聲音:“小平您好”
(二)改變中國命運的41天:進入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
(三)32年跨越: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四)“改革開放富起來”的大邏輯:不忘改革開放的初心
一、重新提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一)重新提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怎么一回事?
(二)重新確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三)“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四)“這兩大理論成果,是中國化了的馬克思主義”
二、“實事”史: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和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
(一)“現在搞建設,也要適合中國情況”
(二)“我國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三)中國社會階級狀況的變化和改革開放以來形成的新的社會階層
(四)世界格局的變化和當今世界的時代主題
(五)新科技革命和經濟全球化
三、“求是”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
(一)“基本路線要管一百年,動搖不得”
(二)“發展是硬道理”和“發展必須是科學發展”
(三)“商品經濟的充分發展,是社會經濟發展的不可逾越的階段”
(四)“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
(五)“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就沒有社會主義的現代化”
(六)“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七)“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
(八)“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
四、“行動向導”史: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
(一)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到十五大:鄧小平理論形成和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
(二)從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到十六大:“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和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
(三)從黨的十六大到十八大:科學發展觀形成和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
(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和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
下篇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中華民族“強起來”
引言:“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一)國家博物館的時間隧道: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二)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全面小康”和“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三)中華民族“強起來”之行動指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和“習近平之問”
(一)“習近平之問”:“我是誰,從哪里來,到哪里去?”
(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必須搞清楚“我是誰”
(三)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搞清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哪里來,到哪里去”
二、“實事”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人新時代
(一)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必須搞清楚“現在在哪里”
(二)中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
(三)社會主要矛盾新變化
(四)世界正處于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五)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越來越近了
三、“求是”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一)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必須認識規律尊重規律
(二)以人民為中心:“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
(三)以制度現代化為總目標的全面深化改革
(四)以經濟體制改革為重點引領全面深化改革
(五)“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
(六)“強國”與“治國”
(七)“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
(八)“勇于進行自我革命”
四、“行動向導”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21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
(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團結的旗幟、奮進的旗幟、勝利的旗幟
(二)攜手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
(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繼續前進
后記
展開全部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思想史 作者簡介
李君如,中央黨校原副校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著有《觀念更新論》等幾十部著作,其中“研究三部曲”,榮獲第十一屆中國國家圖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