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歐陽修小品 本書特色
唐宋八大家之一。 歐公散文以“六一風神”見稱于世。 一往情深的情韻之美,一唱三嘆的往復之美, 一波三折的搖曳之美。 歐陽修號六一居士。六一即為:一老翁,陶醉于讀書、集古、彈琴、弈棋、飲酒五物之中。 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杰出領袖,在文壇上獨領風騷,開創了一代文風。 散文簡潔流暢,文氣紆徐委婉,語言平易曉暢,晶瑩秀潤,圓融輕快。 歐陽修的尺牘、題跋、隨筆、札記,涉筆成趣,優美而雋永, 具有搖曳的六一風神。
歐陽修小品 內容簡介
歐陽修是北宋文學家、政治家,是宋代文學史上開創一代文風的文壇領袖,“唐宋八大家”之一。一生創作散文500余篇,其散文簡潔流暢,文氣紆徐委婉,創造了一種平易自然的新風格。本書精選其散文小品83篇,體式涵蓋了雜記、信札、題跋、銘誄、辭賦、碑志等,勾畫出歐陽修平生主要遭際和創作的心路歷程。 歐陽修是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領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文學成就以散文zui gao。他一生創作散文五百余篇,各體兼備,有政論文、史論文、記事文、抒情文和筆記文等。他的散文大都寫得平易自然、流暢婉轉,敘事既得委婉之妙,又簡括有法;議論紆徐有致,卻富有內在的邏輯力量!杜簏h論》《新五代史·伶官傳序》《與高司諫書》《醉翁亭記》《豐樂亭記》《瀧岡阡表》等,都是歷代傳誦的佳作。歐陽修還開了宋代筆記文創作的先聲,有筆記小品集《歸田錄》,記述了朝廷遺事、職官制度、社會風俗和士大夫的趣事逸聞,寫得生動活潑,富有情趣。 歐陽修散文創作中的雜記類,有相當大部分是記游抒情之作,其中有不少是小品文字,如 《非非堂記》《養魚記》《游鰷亭記》《賣油翁》等, 無論狀物寫景,還是敘事懷人,都顯得搖曳生姿,楚楚動人。 歐陽修的政論散文,如《與高司諫書》《朋黨論》《五代史伶官傳序》不僅富于現實意義,而且語言婉轉流暢,是“古文”中的名篇。
歐陽修小品 目錄
開寶寺塔
魯宗道私入酒家
和凝詢價
君臣互信
楊億失寵
李漢超誓死效忠
賣油翁
功臣末路
小鬼難惹
宋庠改名
曹彬其人
真宗取士
錢氏筆格悲喜劇
蠟燭與油燈
孫僅幸免文字獄
元昊之死
田元均司庫務
君子篤學
盛肥、丁瘦、梅香、竇臭
呂蒙正拒賄
卷二 文人雅事 平生意趣足堪寄
游大字院記
畫舫齋記
豐樂亭記
醉翁亭記
菱溪石記
月石硯屏歌序
《七賢畫》序
《集古錄目》序
三琴記
《石鼓文》跋
跋永城縣學記
《龍茶錄》后序
仁宗御飛白記
記《舊本韓文》后
硯譜
南唐硯
題青州山齋
六一居士傳
卷三 友義親情 誠摯心意存尺牘
送陳經秀才序
與高司諫書
與尹師魯書
送曾鞏秀才序
送楊寘序
與十四弟書
送徐無黨南歸序
《蘇氏文集》序
與十二侄(通理)書
書梅圣俞稿后
與大寺丞發書
卷四 人間正道 滄桑道義相砥礪
非非堂記
戕竹記
夷陵縣至喜堂記
偃虹堤記
相州晝錦堂記
尹師魯墓志銘
樊侯廟災記
瀧岡阡表
故霸州文安縣主簿蘇君墓志銘
卷五 生死哀樂 愁緒滿懷無處訴
述夢賦
黃楊樹子賦并序
山中之樂并序
螟蛉賦并序
哭女師
秋聲賦
憎蒼蠅賦
祭叔父文
祭尹師魯文
祭資政范公文
祭梅圣俞文
祭石曼卿文
卷六 骨鯁忠正 至論名言標千古
賈誼不至公卿論
伐樹記
養魚記
縱囚論
朋黨論
伶官傳序
富貴貧賤說
誨學說
廉恥說
歐陽修小品 節選
《歐陽修小品:唐宋小品叢書》: 嗚呼!惟我皇考崇公②,卜吉于瀧岡③之六十年,其子修始克表于其阡。非敢緩也,蓋有待也。 修不幸,生四歲而孤。太夫人守節自誓④,居窮,自力于衣食,以長以教,俾至于成人。太夫人告之曰:“汝父為吏廉,而好施與,喜賓客。其俸祿雖薄,常不使有余,日‘毋以是為我累’。故其亡也,無一瓦之覆、一垅之植,以庇而為生。吾何恃而能自守邪?吾于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于汝也。自吾為汝家婦,不及事吾姑⑤,然知汝父之能養也。汝孤而幼,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然知汝父之必將有后也。吾之始歸也,汝父免于母喪方逾年。歲時祭祀,則必涕泣曰:‘祭而豐,不如養之薄也!g御酒食,則又涕泣曰:‘昔常不足而今有余,其何及也!’吾始一二見之,以為新免于喪適然耳。既而,其后常然,至其終身未嘗不然。吾雖不及事姑,而以此知汝父之能養也。汝父為吏,嘗夜燭治官書,屢廢而嘆。吾問之,則曰:‘此死獄也,我求其生不得爾。’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則死者與我皆無恨也,矧⑥求而有得邪?以其有得,則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夫常求其生猶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仡櫲檎弑甓⒂谂,因指而嘆曰:‘術者謂我歲行在戌將死,使其言然,吾不及見兒之立也,后當以我語告之!淦骄咏趟拥,常用此語,吾耳熟焉,故能詳也。其施于外事,吾不能知。其居于家,無所矜飾,而所為如此,是真發于中者邪?嗚呼!其心厚于仁者邪!此吾知汝父之必將有后也。汝其勉之!夫養不必豐,要于孝;利雖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吾不能教汝,此汝父之志也。”修泣而志之,不敢忘。 先公少孤力學,咸平三年進士及第,為道州判官,泗、綿二州推官,又為泰州判官。享年五十有九,葬沙溪之瀧岡。太夫人姓鄭氏,考諱德儀,世為江南名族。太夫人恭儉仁愛而有禮,初封福昌縣太君,進封樂安、安康、彭城三郡太君。自其家少微時,治其家以儉約,其后常不使過之,曰:“吾兒不能茍合于世,儉薄所以居患難也。”其后修貶夷陵⑦,太夫人言笑自若,曰:“汝家故貧賤也,吾處之有素矣,汝能安之,吾亦安矣。” 自先公之亡二十年,修始得祿而養。又十有二年,列官于朝,始得贈封其親。又十年,修為龍圖閣直學士、尚書吏部郎中,留守南京。太夫人以疾終于官舍,享年七十有二。又八年,修以非才,入副樞密,遂參政事。又七年而罷。自登二府,天子推恩,褒其三世⑧。故自嘉祐以來,逢國大慶,必加寵錫⑨;试娓圪浗鹱瞎獾摯蠓、太師、中書令,曾祖妣累封楚國太夫人;首娓圪浗鹱瞎獾摯蠓、太師、中書令兼尚書令,祖妣累封吳國太夫人;士汲绻圪浗鹱瞎獾摯蠓颉⑻珟煛⒅袝罴嫔袝睿叔鄯庠絿蛉。今上初郊,皇考賜爵為崇國公,太夫人進號魏國。 于是,小子修泣而言曰:“嗚呼!為善無不報,而遲速有時,此理之常也。惟我祖考,積善成德,宜享其隆,雖不克有于其躬,而賜爵受封,顯榮褒大,實有三朝之錫命。是足以表見于后世,而庇賴其子孫矣。”乃列其世譜,具刻于碑。既,又載我皇考崇公之遺訓,太夫人之所以教而有待于修者,并揭于阡。俾知夫小子修之德薄能鮮,遭世竊位,而幸全大節,不辱其先者,其來有自。 熙寧三年歲次庚戌四月辛酉朔十有五日乙亥,男推誠保德崇仁翊戴功臣、觀文殿學士、特進、行兵部尚書、知青州軍州事、兼管內勸農使、充京東東路安撫使、上柱國、樂安郡開國公、食邑四千三百戶、食實封一千二百戶修表。 ……
歐陽修小品 作者簡介
李谷喬,吉林大學古典文學專業博士。現為吉林財經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唐宋佛教與文學。出版著作有《唐詩精華注評》《唐代佛教碑刻文化研究》。
- >
山海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經典常談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