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學校心理測量與評估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6006995
- 條形碼:9787576006995 ; 978-7-5760-0699-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學校心理測量與評估 本書特色
《學校心理測量與評估》這本專著寫的是學校里的心理測量與評估,這是本書和其他的心理測量專著的不同之處。楊彥平博士學習過心理測量和測驗的基本理論,并且有使用心理量表的經歷,還自行編制了青少年社會適應量表;同時他曾經在一線學校當過心理老師,在上海閔行區擔任心理健康教育與測量研究中心主任,在區域層面做過心理測量方面的實踐探索,現在就職于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上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發展中心,專門從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培訓與實踐工作。他在學校心理健康和心理測量領域里辛勤耕耘了近30年,他一直在實踐、探索與思考,他的研究能力與實踐經驗都是比較強的,這樣才能把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測量領域思考與實踐的心得寫成書。這本書就是他的工作總結,這是一般人不可能寫就的。楊彥平博士說,這本書是他寫給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老師看的,主要解決他們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碰到的與心理測量和測驗有關的問題,例如怎么開展心理測試,心理測試與心理檔案的關系,學校常用的心理測試量表,和教師家長相關的測試,還有量表與問卷怎么編制,心理測試怎么和網絡技術與統計軟件相結合等。他是從應用角度寫的這本書,他希望學校心理老師能在心理測量專業方面有所提高,學校心理測試能走專業化道路,同時跟上物聯網、大數據和5G時代的步伐。因此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老師是這本書適合的讀者,這本書對于他們有關心理測量和評估的學習與實際工作一定會有參考價值的。
學校心理測量與評估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 心理測量發展概論、學校心理測評的基本原理、學校心理檔案與心理測評、大數據與心理測評、學校常用的心理測驗量表與技術等。
學校心理測量與評估 目錄
序言
前言
**章 心理測量發展概論
**節 心理測量的發展簡史
第二節 樹立辯證的心理測驗觀
第二章 學校心理測評的基本原理
**節 測量與心理測量
第二節 學校心理測評的統計原理
第三節 學校心理測量的基本過程
第三章 學校心理檔案與心理測評
**節 大數據背景下的學校心理測評與心理檔案建立
第二節 學校心理檔案管理系統的建立
第三節 心理測試與檔案建立的實施要點
第四節 學校心理檔案的拓展與應用
第四章 大數據與心理測評
**節 大數據與數據庫
第二節 大數據與學校心理測評系統
第五章 學校常用的心理測驗量表與技術
**節 如何選用和識別量表
第二節 學生認知發展測驗
第三節 學生人格測驗
第四節 學生生涯發展測驗
第五節 家庭與親子關系測試
第六節 心理投射測試
第六章 教師心理測試
**節 教師職業發展測試
第二節 教師心理健康與人格測試
第七章 問卷與量表編制技術
**節 問卷編制技術
第二節 量表編制技術
第八章 學校心理輔導和咨詢中的心理評估
**節 學校心理咨詢與評估流程
第二節 學校特殊學生的心理評估
第三節 心理危機預防與評估
第四節 常見的神經心理測評工具
后記
學校心理測量與評估 節選
前 言 心理學是我的專業,也是我喜歡的事業,從1989年讀大學開始學習心理學,我在這個領域也算是摸爬滾打了30多個春秋,一路走來,從沒有放棄。學習心理學助人助己,分享快樂,在反思與經驗中成長,遇見更好的自己,超越每一個階段的自我,這是我在這條道路上走下去的*大動力。 心理學有用嗎?學心理學的會算命嗎?心理測量和八卦一樣嗎?這是我經常碰到的提問。如何回答也是一個問題。一般大眾對心理學的了解往往停留在經驗或個人的感知層面,誤解也好,曲解也罷,這恰恰需要心理學工作者與專業人士的努力與普及宣傳。 從本科開始學習應用心理學,到碩士學習團體心理輔導,再到博士和博士后開始涉獵心理測量領域,越學越覺得自己知道的少。我早在10年前就躊躇滿志想寫一本與學校心理測量有關的書籍,服務于當前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開始籌劃落筆時,才發現自己心理學知識與經驗積淀的缺乏,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差距。但希望從來就是源于努力、信念和不放棄。 2002年教育部頒布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是推動心理健康教育進入中小學的**個國家層面的綱領性文件。2012年該文件再次修訂(《教育部關于印發〈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年修訂)〉的通知》,教基一〔2012〕15號),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途徑與方法等作了宏觀與中觀層面的規定,為推動各省區市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到了積極的、基礎性的作用。在學校心理測量部分,要求“謹慎使用心理測試量表或其他測試手段,不能強迫學生接受心理測試”,表明學校可以使用心理測試,但要謹慎,需要學生自愿接受。2017年上海市教委頒布了《市教委關于開展新一輪上海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達標校和示范校評估工作的通知》(滬教委德〔2017〕37號),同時頒布了《上海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達標校和示范校評估指標(2017年修訂版)》,其中一項指標就是“學生心理檔案”的建立。但是在具體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如何建立心理健康檔案和規范使用心理測試缺乏有效的參考和指導。 本人也多次參與上海各區心理健康教育達標校與示范校的評審,發現一些學校在使用心理測試與建立心理檔案這一塊很薄弱,甚至在使用一些過時的沒有版權的測評工具。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把問卷和量表混為一談,一些學校用篩查的量表給學生做診斷分析,更有甚者,一些學校使用沒有版權和常模的量表或者來路不明的測試工具,導致誤測與濫測現象時常發生。作為一名心理學專業工作者,看到這種情況心里是五味雜陳。所以我從2011年參加上海市第三批“名師后備”學習時萌發的要寫一本學校心理測評書籍的愿望,在參加上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達標校與示范校的評審后就變得更加強烈,甚至感覺是義不容辭。 心理測量是我的專業和研究方向,我的導師金瑜教授畢生在心理測量領域耕耘,給我樹立了標桿與榜樣,同時國內心理測量領域的大師張厚粲教授權威的《心理測量學》和顧海根教授的國內**本《學校心理測量學》,也給了我啟迪與引領,但學習和接觸得越多,越覺得自己淺薄和寫書不易。 習以為常的工作模式并不是說我們可以放棄夢想與追求。寫書不是為了標新立異而是為了解決問題與同行分享經驗,給他們以啟發與參考。沒有一本書是完美的,但是只要盡力去寫,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貢獻一點智慧,讓同行少走一些彎路也是好的。寫書不僅僅需要勇氣,而且需要信念與堅持。 臨時抱佛腳是寫不出好文章的,更別說寫書了。有了10年前的念想,加上在學校心理健康領域的不斷實踐與思考,《學校心理測量與評估》一書的框架與雛形在慢慢地形成。魯迅先生所說的“拿來主義”成為本書積累素材的重要原則,網絡上的、研討會上的、學校評估過程中的、講座與培訓過程中的心得等都成為本書寫作的素材參考。 非常時期會讓人產生新的思考。當真正要開始寫書時,我發現除了材料的儲備外,時間成了永恒的變量。2020年1月突發的疫情,似乎讓一切停止,讓每一個人對自己的工作、生活方式與生命價值有了更多的思考。忙碌之后突然被動地停歇,如何讓有意義的事情填滿“大把的時間”?寫書似乎成為必選項。尤其是疫情時期國家和民間對心理學和心理輔導的重視,讓我對這本書的架構與寫作意義進行了再思考:“專業、實用與參考”是寫作的3個重要原則。當有了相對充裕的時間、有了10年的素材積累和思考準備,動筆寫作就是唯一的選擇,也是對自己專業的*大敬畏。 在寫作過程中,我發現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以及5G等已經成為這個時代的關鍵詞。如果心理測量和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還停留在“紙筆”時代,那注定了解不了學生,也產生不了什么價值。所以如何將互聯網、大數據等與心理測評結合也成為本書思考的一個重點,尤其是對于如何將動態常模、心理發展指數等融入學校心理測評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本書也作了探討。 寫作定位也是很重要的。寫給誰看,他們看了之后期待怎樣的收獲是必須要考慮好的。本書的定位是寫給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與研究者看。對學生有一定的了解,熟悉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流程,對心理測評與心理檔案的建立有初步的思考和需求,那么在使用本書的過程中才會產生共鳴。當然,任何對心理學和心理測試感興趣的人,如果也能夠從本書中找到點滴的啟示,對我來說也是一種欣慰。 所以本書在寫作過程中堅持理論與實踐、應用相結合的原則,除了對與學校心理測評有關的統計原理做簡單的介紹外,其他知識、工具、技術等也與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緊密聯系,并結合調查、案例等,力爭做到圖文并茂,增強可讀性與應用性。 從本書的架構設計來看,主要是這樣一條邏輯線索: 首先是對心理測評的正本清源,讓大家從歷史的視角了解什么是真正的心理測評;其次是明確專業的心理測試需要掌握的相關統計原理與技術;*后是應用,如大數據與心理測評、量表與問卷的編制技術、心理檔案與心理測評、心理輔導與心理評估、學校常用的心理測評工具與技術(如針對學生、家長與教師等),基本上涉及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與心理測試有關的方方面面。 本書在寫作過程中,除了個人的思考與積淀外,也參考了個人參與的相關研究項目,同時查閱和瀏覽了國內外有關學校心理測評的專業文獻、書籍、工具等,雖然盡可能地對出處做了注解,但也存在掛一漏萬的情況,還請讀者與作者諒解。另外,由于個人學識與專業所限,書中可能存在局限或錯誤的地方,懇請大家批評指正。 無論如何,在本書的寫作過程中,我盡了自己*大的努力,本著分享、交流與探索的目的,為了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事業的發展,為了廣大中小學生的健康發展貢獻了自己的努力和專業所得。 2020年8月于上海
學校心理測量與評估 作者簡介
楊彥平,心理學博士、博士后,心理學高級教師。中國心理學會會員,上海心理學會常務理事,上海市教育督學,上海市中小學心理輔導協會學校專委會秘書長,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現就職于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上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發展中心。在上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領域深耕近30年,先后擔任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和區、市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人員。擔任過區政協委員、區學科帶頭人與領軍人才。在《心理科學》《心理發展與教育》《大眾心理學》《上海教育》等專業雜志上發表文章30余篇。出版專著(合著)2本,參譯1本,主編、參編書籍10余本。主要研究方向:心理測評、生涯教育、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和團體心理輔導。
- >
莉莉和章魚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月亮虎
- >
我與地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