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唐宋詩詞研究論叢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7647350
- 條形碼:9787567647350 ; 978-7-5676-4735-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唐宋詩詞研究論叢 內容簡介
本書包括三部分的內容: 一是關于唐詩的研究 ; 二是宋詩的研究 ; 三是關于唐宋詞的研究。主要內容包括: 元白“小碎篇章”與“花間”詞風 ; 昭質堂本《樊川文集》考論 ; 百年蘇詩研究述評等。
唐宋詩詞研究論叢 目錄
“向著詞的意境與詞藻移動”——中晚唐詩歌的一種重要走向
昭質堂本《樊川文集》考論
百年蘇詩研究述評
20世紀的黃庭堅詩歌研究
20世紀的陸游和楊萬里詩歌研究
20世紀的“唐宋詩之爭”及其啟示
試論歐陽修詞與詩之關系
柳永與宋玉——兼論中國古典文學中浪漫主義精神之蛻變
蘇軾詞與唐詩
宋人對秦觀詞的接受與宋代的詞學觀念
小山詞與蘇門詞——兼論詞史中的“回流”現象
賀鑄詞對唐詩的化用
論清真詞的白描
李清照與魏晉風度
辛棄疾與宋代齊魯詞人
唐宋詞的研究體系與研究現狀
唐宋詩詞研究論叢 節選
《唐宋詩詞研究論叢》: 從表現詞人的主體精神、展現宋代士大夫的精神風貌而言,晏殊的詞與歐陽修的詞有近似的地方,都在憂患中顯示出曠達的一面,這對蘇詞的曠達風格有一定的影響。如晏殊《浣溪沙》詞下片:“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體現的就是這種憂患中不無曠達的士大夫情懷。另如晏殊詞《木蘭花》:“當時共我賞花人,點檢如今無一半”,寫的也是士大夫懷抱。這首詞有的本子作歐陽修詞,說明晏、歐詞在這方面是相通的。被蘇軾評為“微詞宛轉,蓋詩之裔”(《祭張子野文》)的張先詞頗重寫景,體現了士大夫閑情逸致的一面,其名句“云破月來花弄影”頗得歐陽修的賞識。歐陽修對張先這句詞的喜好,當與其體現了文人士大夫的閑情逸致有關。而張先《木蘭花》詞于“已放笙歌池院靜”之際,發現了“中庭月色正清明,無數楊花過無影”的景致,與歐陽修《采桑子》(“群芳過后”首)同樣富有理致,更說明了這一點。甚至柳永的詞也不乏士大夫的審美情趣,雖然他的羈旅行役詞仍充滿風情,蘇軾仍從中發現了“唐人高處”,從蘇軾對柳詞俗艷的批評和對其“唐人高處”的贊揚來看,這個“高處”也正是柳詞近詩的地方,是柳詞中不無士大夫情趣的體現。只不過,柳永身上的浪子氣息和其詞的市民味較濃,其詞的士大夫化傾向不夠明顯,以至我們很長一段時間對他和蘇軾之間的關系比較漠視。 從詞的功能擴大這個方面來看,他們的詞作也較五代詞有所拓展并為歐陽修所繼承,從而推進了宋詞的士大夫化。如晏殊有許多壽詞(20多首),柳永、張先、歐陽修也有1-2首。張先不少詞在題序中標明創作背景,其中實不乏文人之間贈別酬唱之作,如張先《玉聯環·送臨淄相公》《木蘭花·和孫公素別安陸》,言情寫景中均有士大夫之間的酬唱風格,特別是后者中“人生無物比多情,江水不深山不重”,表達的不再是男女之間的離別之情,而是朋友、同事之間的友情;柳永有不少投贈達官顯貴的詞,甚至還有頌圣之作,一如晏殊的壽詞,表明詞也有了詩歌的雅頌功能,可見詞的功能在宋初較之晚唐五代已在不斷地擴大,地位也有了很大提高,在文人生活中越來越具有多方面的作用——雖然這些詞的藝術價值不一定很高,但其中透露的詩詞在功能上逐漸接近這一信息,是值得我們關注的。 這些詞人之所以能推進宋詞的士大夫化進程,并使宋詞的時代特色逐漸顯現出來,程度不同地都受到了各自詩歌的影響。柳永的詩流傳下來的很少,我們難以對其詩詞關系加以考察,但柳詩流傳下來較少,本身就說明其成就不會太高,所以其詩名為詞名所掩,而詩名不顯,本身也說明柳詞的創作從柳詩那里獲得的支持不多。柳永在詞的士大夫化進程中作用不夠突出,與此不無關系。晏殊的詩有一定的成就,對詞的創作影響也就顯得較為突出。他將“無可奈何”一聯用在詩詞中,雖然有人認為這一聯人詞比人詩效果要好,但這一聯也一向被視為晏殊詞“情中有思”的代表作,其所體現的理性人生態度在宋人那里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因而這一聯與晏殊的詩甚至整個宋詩存在著深刻的相通。此外,晏殊論詩、作詩不喜脂粉氣,受此影響,晏殊詞雖寫富貴氣象和女性形象,也較少濃艷詞語和露骨描寫,顯得清新閑雅。這即使不是受其詩歌的影響,也至少表明晏殊的詞與詩在審美情趣方面是相通的,而這種富貴而不失閑雅的審美情趣頗為符合宋代士大夫的口味。張先以“三影”聞名,詞中寫“影”的句子在他的詩中能找到不少類似的例子,這里也能透露出張先身上詩詞相通的信息。但總的說來,張先和晏殊的詩歌成就都不是很高,尚未形成宋詩的特色,特別是二人的詩風時有近詞之處,詩詞之間雖有相通的地方,但詩對詞的詩化和士大夫化促進之功不及歐陽修,宋詞在他們的手中尚未體現出鮮明的時代特色!
唐宋詩詞研究論叢 作者簡介
葉幫義,文學博士,安徽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主要從事古代文學(尤其是唐宋文學)研究和教學工作,在唐宋文學研究方面發表過數十篇論文,主持過多項廳、部級相關課題。
- >
隨園食單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自卑與超越
- >
我與地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