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我的童年 本書特色
這套叢書選擇了1919年至1949年介紹到中國的近五十種著名的俄蘇文學作品。1919年是中國歷史和文化上的一個重要的分水嶺,它對于中國俄蘇文學譯介同樣如此,俄蘇文學譯介自此進入盛期并日益深刻地影響中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套叢書的出版既是對“五四”百年的一種獨特紀念,也是對中國俄蘇文學譯介的一個j佳的世紀回眸。 ——學者 陳建華 翻譯活動從五四新文化運動一開始,一直貫穿到左翼文學運動的始終。……人們從中了解世界文學的歷史及其發展,汲取先進思想文化的養料,學習創作的方法,以此推動創作,深化理論,建設中國自己的鮮活的文學。甚至可以說,沒有翻譯,就沒有中國現代文學,也就不會有其輝煌的歷史。 這套書匯聚了俄蘇文學的名家、膾炙人口的名作、名震遐邇的名譯,既有文學欣賞價值,也有歷史文獻價值。 ——學者 王錫榮
我的童年 內容簡介
《我的童年》是高爾基自傳體三部曲中的**部,內容包括了高爾基幼年時期從三歲至十歲這一段時間的生活斷面。阿寥沙·彼什科夫三歲喪父后,由母親和外祖母帶到外祖父家。外祖父卡什林是一個小染坊主,已瀕臨破產。他性情暴躁、乖戾、貪婪、自私;兩個舅舅米哈伊爾和雅科夫也是粗野、自私的市儈,甚至第三代也受到很壞的影響。外祖父家里,彌漫著人與人之間的熾熱的仇恨之霧;大人都中了仇恨的毒,連小孩也熱烈地參加一份。小說寫出了高爾基對苦難的認識,對社會人生的獨特見解。
我的童年 目錄
我的童年 作者簡介
高爾基(1868—1936)
原名阿列克賽·馬克西莫維奇·彼什科夫,蘇聯作家。生于木工家庭。當過學徒、碼頭工、面包師傅等,流浪俄國各地,經歷豐富。列寧稱他為“無產階級藝術z杰出的代表”。代表作品有《母親》《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等。 姚蓬子(1891—1969)
浙江諸暨人。原名姚方仁,后改為姚杉尊,筆名小瑩、姚夢生等。1930年參加“左聯”。1938年參加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并與老舍合編《抗戰文藝》,曾在國民黨政府軍委會政治部文化工作委員會任職。后在重慶創辦作家書屋。著有詩集《銀鈴》《蓬子詩鈔》等,譯有《我的童年》《盜用公款的人們》。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唐代進士錄
- >
月亮與六便士
- >
隨園食單
- >
山海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推拿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