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分寸 跨越社交圈層的底層邏輯
-
>
生命唯愿愛與自由
-
>
中國式人情世故
-
>
看心理·第2輯(全5冊)
-
>
心靈四書(全4冊)
-
>
非暴力溝通
-
>
往里走,安頓自己
溝通陷阱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4616499
- 條形碼:9787554616499 ; 978-7-5546-1649-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溝通陷阱 本書特色
★編輯推薦1:透視內心+直擊本質+看穿問題+精準回應,讓你在職場、商場、社交場,洞察人心,開啟一段有價值、有內涵、有意義的談話。 ★編輯推薦2:一本年輕人獲得他人認同感的說話指南,更正溝通錯誤認識,升級思維模式,避開層層陷阱,解決答非所問,交淺言深、過于尖銳、毫無章法、不知變通、沉悶無趣等溝通障礙,提升共情溝通力。 ★編輯推薦3:溝通總是被別人牽著鼻子走?說話心直口快,一不小心就把自己賣了?總是被對方辯得無話可說?不說還好,越說越亂?不會處理沖突,溝通總是陷入僵局?……一本書教你看穿陷阱式溝通,贏得每一場心與心的較量! ★編輯推薦4:溝通有陷阱,開啟一段有價值、有內涵、有意義的談話。從糾正認知偏差,改變邏輯思考方式開始,并通過捕捉溝通信息獲得認同感,挖掘有價值的話題打破尷尬,緊抓溝通主題,用提問推進談話、消除隔閡化解沖突、減少溝通阻力,這樣才能真正享受溝通的樂趣。
溝通陷阱 內容簡介
一本年輕人獲得他人認同感的說話指南。訓練邏輯表達力,更正溝通錯誤認識,解決答非所問、交淺言深、不知變通、過于尖銳等溝通障礙。讓你關鍵時刻不采坑,提升共情溝通力
溝通陷阱 目錄
**章
規避溝通陷阱,別讓溝通變成折磨
有效溝通,開啟通往心靈的大門// 002
為什么態度這么認真,結果還是不盡如人意// 005
溝通有要求,別讓沒原則拉低了溝通層次// 009
掌握深層次溝通力,贏得核心競爭機會// 013
有效提升溝通能力的非凡技能// 015
第二章
糾正認知偏差,思維決定溝通的深度
系統思維:助你輕松掌控溝通全局?// 020
邏輯思維:提前預判趨勢,提升談話流暢度?// 023
可視化思維:看得清才能說得精準?// 026
換位思維:溝通要感動自己,更要感動他人?// 028
流程化思維:優化環節是高效溝通的關鍵?// 031
第三章
三思而后語,邏輯表達助你擺脫困境
在說出口之前,你真的準備好了嗎// 036
厘清表達思路的四個思考步驟// 040
構筑邏輯金字塔,讓語言表達更有條理// 045
不鉆牛角尖,擺脫“大腦休克”的困境// 049
改變思考框架,讓表達方式更積極// 053
第四章
捕捉信息,有效溝通始于獲得認同感
印象形成,正確的認知才能促進溝通// 058
認清表象,捕捉語言信息的內在含義// 062
善用語言信息,推動溝通的進程// 066
解讀非語言信息,說出觸動內心的話語// 070
巧用肢體語言,無聲的表達同樣有價值// 073
第五章
挖掘有價值的話題,內容有趣更能打破尷尬的局面
溝通內容也要“私人訂制”// 078
篩選有價值的內容,別在無效信息上浪費精力// 082
找到流量入口,找個熱門話題來討論// 087
尋找創意話題,打破常規讓溝通更生動// 091
講個故事,增強話題的黏合力// 095
第六章
緊抓主題,別因跑題使溝通“脫軌”
確定溝通目標,談話才不會迷失方向// 100
談話“四步走”,搭建共同的觀點庫// 105
關注事實,溝通切忌耍小聰明// 109
引導對方說話,逐漸強化談話主題// 113
不做“傻瓜式選擇”,成功的溝通就是要掌控對話// 117
第七章
問對問題,當心陷入提問陷阱
直接提問,抓住談話核心使雙方建立聯系// 122
機智提問,用恰當的問題聚焦共識// 125
運用開放性提問,讓交談更進一步// 129
封閉式提問,明確結論讓談話不再兜圈子// 133
別讓不妥的提問阻礙了溝通// 137
第八章
消除隔閡,別讓溝通止于沖突
就事論事,承認沖突才能化解沖突// 142
警惕生硬的語言“炸彈”,預防沖突危機// 147
修復安全氛圍,用真誠的道歉消除芥蒂// 151
別因情緒而失控,跳出高難度溝通的僵局// 155
走出沖突謬誤,這樣說才能雙贏// 159
第九章
減少溝通阻力,掙脫舒適圈的束縛
提升自我能力,散發積極的能量// 164
走出舒適區,鍛煉自己的溝通能力// 168
滿足他人的需求,展現自己的價值// 172
用好影響力法則,不動聲色地影響他人// 176
與優秀的人交往,交流會更有意義// 180
后記// 184
溝通陷阱 節選
溝通有要求,別讓沒原則拉低了溝通層次 溝通的原則,就好比做事的準則,會指導你說有用的話,提高溝通的效率。 一場沒有對他人產生影響的溝通是無意義、無價值的。溝通并不是簡單的我說你聽,或者你說我聽,而是要遵循一定的原則。在這些溝通原則的指導下,交談會朝著更高效、更有深度的方向發展。 溝通時要遵循以下幾點原則: 1.溝通要有目的性 溝通雖然未必能達成某種協議,達成某個目標,但是每一次的溝通都是帶有目的性的:可能是為了學習,通過與他人的交談獲得知識;可能是為了交往,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也可能是為了玩樂,享受當前的體驗;還可能是為了說服對方,讓對方接受自己的觀點、服從自己的決策等。 因此,在與人溝通時,請你想一想溝通的目的,不要漫無邊際地東一榔頭、西一棒子地表達觀點。 2.溝通要有選擇性 在溝通過程中,其實你一直都在做選擇,選擇自己的溝通對象、講話方式、表達內容等。 針對不同的溝通對象,我們要選擇相應的話題與交流方式。比如,對于內向、好面子的人,我們在講話時就要委婉一點,以免不經意間傷了對方的自尊心;對于某些專業性比較強的話題,我們就應該多與專業人員討論,如果你與對專業內容完全無知的人交流,那么只會浪費你的時間。 深層次的溝通關鍵在于溝通的質量,而精準高效也是溝通質量高的一個判斷標準。所以,有選擇地進行溝通有利于促成高質量的溝通。 3.溝通要具有間斷性 所謂溝通的間斷性,指的是將連續的溝通過程分成一個個的小片段,將其中的一些片段定為原因,其余的片段定為結果。 溝通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并沒有清晰的開頭與結尾,溝通的間斷性也是我們根據溝通的原因和結果人為劃分的。 當溝通陷入瓶頸時,將溝通的進程進行間斷性的劃分,有助于我們找到問題癥結,從而便于解決問題,使溝通繼續正常進行。 4.溝通應降低噪聲干擾 溝通中的噪聲,指的是妨礙信息接收的干擾,并非僅僅指物理上影響人們工作、學習、休息的聲音。溝通中的噪聲主要包括四種: (1)物理噪聲 即影響溝通當事人信息傳輸的外部聲音,比如汽車的引擎聲、建筑工地的施工聲、電風扇的聲音等。 (2)生理噪聲 即由溝通當事人自身的生理問題而產生的阻礙,比如聽力、視力障礙,發音不準,記憶缺失等。 (3)心理噪聲 即對溝通當事人產生的精神上的干擾,比如固執的想法、對對方的偏見、注意力不集中等。尤其當其中一方對另一方懷有抵觸、輕視等心理時,就很容易產生心理噪聲,溝通便很難進行下去。 (4)語義噪聲 即溝通當事人對溝通內容有不同的理解而導致溝通不暢,比如語言不通,使用術語或方言,使用模糊的說法,等等。 語言學家們認為,所有溝通中都或多或少存在著某種模糊性。比如“馬上”“很快”“稍等”“立刻”等詞語,我們無法確定其代表的具體時間。再比如,“他是個大嘴巴”這句話,不同的人可能就有不同的理解,可能會理解為“他的嘴巴長得比較大”,也可能會理解為“他不會保密,總是說漏嘴”。 我們無法完全消除噪聲,但是可以減弱噪聲對談話的影響。比如,選擇合適的交談場所,提升非語言信息的傳遞與接收能力,增強自己的心理能力訓練,盡量準確地表達自己的觀點等,從而提高發出信息和接收信息的準確性,盡可能地減少噪聲干擾,讓雙方的交流可以順利進行下去。 敲黑板劃重點: 遵循溝通原則,可以讓溝通在深度層面上再跨進一步。 溝通也要注重寧缺毋濫。 降低溝通噪聲,才能讓談話更有質量。
溝通陷阱 作者簡介
李勁,一個關注生活的作者,特別關注日常生活中的趣聞軼事。對生活中每一件事情,都喜歡仔細分析一番,探求背后的奧秘。熱衷于心理學方面的學習和探索,也熱愛交際和寫作。其創作的每一部作品,都志在讓人獲得信心、勇氣和尊嚴。著有暢銷書《不會輸在表達上》《超級說服力》等。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推拿
- >
姑媽的寶刀
- >
月亮虎
- >
隨園食單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我與地壇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