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袁行霈文集六·愈廬論詩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9127684
- 條形碼:9787209127684 ; 978-7-209-12768-4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袁行霈文集六·愈廬論詩 本書特色
1.**性:《詩詞與小品》是《袁行霈文集》的第十卷,我們在原書的基礎上與袁先生一起對書稿進行了多處校訂和勘誤,是目前比較**的版本。 2.制作精美:吸收林庚先生對袁先生作品“青山歷歷,峰巒自見”之評語,采用淡青色護封與布面精裝,從版式設計、內文用紙到封面設計與制作,都是匠心之作,希望給讀者帶來舒服的閱讀體驗。 3.讀者福利:我們精心制作了少量毛邊本和鈐印本,先到先得,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
袁行霈文集六·愈廬論詩 內容簡介
“愈廬”乃袁行霈先生齋號,《愈廬論詩》分為上下兩編,上編為袁先生對于詩歌研究的體會、思考與見解,如《古典詩詞與性情的陶冶》,下編為袁先生對自《詩經》至《臺城路??塞外七夕》五十多首古典名篇的精彩賞析,旨趣高雅,言語親切。《愈廬論詩》兼具學術性、趣味性、通俗性,是啟發民眾感受古詩詞之美,愛上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佳作。作者對書稿進行了多處校訂和勘誤,是目前比較權威的版本。
袁行霈文集六·愈廬論詩 目錄
上 編 寄托 風神 天趣
寄 托
——以美人香草為中心
風 神
——研究唐詩的一個新角度
天 趣
——中國詩書畫的美學追求
博采 精鑒 深味 妙悟
——研究中國詩歌藝術的點滴體會
逝川之嘆
——古代哲人與詩人對時間的思考
百年徘徊
——初唐詩歌的創作趨勢
詩國高峰
——盛唐時代與盛唐氣象
李白《古風》其一的再探討
走下高峰之后
——中唐詩歌的新趨勢
在沉淪中演進
——晚唐詩歌的創作趨向
古典詩詞與性情的陶冶
詩意畫的空間及其限度
——以明人的作品為中心
下 編 好詩不厭百回讀
自 序
詩經·漢廣
冉冉孤生竹
迢迢牽牛星
步出夏門行·觀滄海 曹操
龜雖壽 曹操
代出自薊北門行 鮑照
木蘭詩
西洲曲
野 望 王績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登幽州臺歌 陳子昂
詠 柳 賀知章
春江花月夜 張若虛
次北固山下 王灣
聽蜀僧濬彈琴 李白
峨眉山月歌 李白
早發白帝城 李白
月下獨酌 李白
宿五松山下荀媼家 李白
登金陵鳳凰臺 李白
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
憶秦娥 李白
又呈吳郎 杜甫
塞下曲 盧綸
賣炭翁 白居易
琵琶行 白居易
石頭城 劉禹錫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劉禹錫
...
袁行霈文集六·愈廬論詩 作者簡介
袁行霈,生于1936年,字春澍,號法自然齋、愈廬。原籍江蘇武進,生于山東濟南。北京大學中文系資深教授、博雅講席教授,國學研究院院長、國際漢學家研修基地主任。中央文史研究館館長。美國人文與科學院外籍院士。 曾獲全國高校優秀教學成果獎特等獎(個人),國家圖書獎,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著作特等獎,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優秀著作一等獎,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范,北京市人民教師。
- >
朝聞道
- >
月亮虎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姑媽的寶刀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自卑與超越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