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險路漫漫:早期美洲征服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8167377
- 條形碼:9787208167377 ; 978-7-208-16737-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險路漫漫:早期美洲征服史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大眾在參加馬薩諸塞州普利茅斯一個紀念美洲大陸“朝圣者”的活動時,托尼·霍維茨向在場的牧師提出了一個尖銳的問題:“為什么人們只將‘朝圣者’提升到某種標志性的地位,卻忽略了其他所有來到美洲的人?”牧師回答道:“神話比歷史重要。歷史是任意的,是事實的集合。而神話是我們主動選擇、創造、延續的。這里的故事也許不正確,但它超越了真理,是某種超越宗教的事實。” 神話vs事實/歷史,是這場“漫漫險路”的主題,本書向讀者展示了北美大陸上,殖民者與原住民早在11世紀起便開始的交流、沖突與融合。本書認為,總體而言,印第安人并不是落后、被動、頭腦簡單的受害者;而那些所謂的“神話”,更多地是那些想要從公眾的輕信中賺錢的商人創造和延續的……
險路漫漫:早期美洲征服史 內容簡介
在參加美國馬薩諸塞州普利茅斯一個紀念美洲大陸“朝圣者”的活動時,本書原作者托尼·霍維茨向在場的牧師提出了一個尖銳的問題:“為什么人們只將‘朝圣者’提升到某種標志性的地位,卻忽略其他所有來到美洲的人?”那位牧師的回答值得我們深思——“神話比歷史更重要。歷史是隨意的,一些事實的集合。神話是我們選擇、創造,并使其不朽的……這里(普利茅斯)的故事也許并不正確,但是,它超越了真相。它就像宗教——超越事實。神話勝過事實,現在,過去,將來,永遠如此。” 神話(myth)與歷史(history)事實的沖突,正是這場“漫漫險路”的主題。全書中,作者花費三年時間查閱了大量資料,并根據資料進行了實地探訪,并通過游記與史實交替敘述的方式,向讀者展示1620年“五月花號”抵達美洲大陸之前,早期殖民者與原住民之間時而友好、時而血腥的文明交流史。總體上,本書認為,原住民并非落后、被動、頭腦簡單的受害者;而那些所謂的“神話”,更多地是那些想要從公眾的輕信中賺錢的商人創造和延續的。早期美洲對于當今的世人來說是一個陌生的、被淡忘的世界,本書為讀者提供了豐富而又驚心動魄的早期美洲征服史。
險路漫漫:早期美洲征服史 目錄
序章 失落的世紀
**部 探索之旅
**章 文蘭:**次接觸
第二章 1492:地球隱去的另一半
第三章 圣多明各:哥倫布的厄運
第四章 多米尼加共和國:印第安人在哪里?
第二部 美洲征伐
第五章 墨西哥灣海岸:袒露于新世界
第六章 西南地帶:去往七座石頭城市
第七章 大平原:草之海
第八章 南方:德·索托在迪克西
第九章 密西西比:征服者的背水一戰
第三部 定居點
第十章 佛羅里達:不老泉,血流成河
第十一章 羅阿諾克:迷失在失去的殖民地
第十二章 詹姆斯敦:上尉與土著
第十三章 普利茅斯:兩塊石頭的故事
致謝
險路漫漫:早期美洲征服史 作者簡介
托尼·霍維茨(Tony Horwitz,1958-2019) 美國記者、作家。曾長期供職于《華爾街日報》,報道中東、非洲和巴爾干地區的戰爭和沖突,并于1995年獲普利策新聞獎(美國)國內報道獎。在成為專職作家之前,亦為《紐約客》雜志撰稿。 霍維茨獨特的報界工作經歷使他在寫作時樂于將旅途中的故事與真實歷史結合起來。除本書外,他還著有《閣樓上的邦聯軍》(Confederates in the Attic)、《藍色緯度》(Blue Latitudes)等類似風格的暢銷作品。
- >
回憶愛瑪儂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唐代進士錄
- >
山海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