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陸春祥筆記新說系列(共5冊)(精)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831330
- 條形碼:9787559831330 ; 978-7-5598-3133-0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陸春祥筆記新說系列(共5冊)(精) 本書特色
筆記是在野的歷史,是文人的游戲。陸春祥筆記新說,以筆記注筆記,率性解讀前人文章,雜學旁收,迂回延伸;點到即止,拋磚引玉。在零碎時間隨手翻看,幽默中有審視,調侃中見智慧,只言片語也能收獲別樣的思考。
陸春祥筆記新說系列(共5冊)(精) 內容簡介
“筆記新說系列”是陸春祥近年來解讀古代筆記經典的散文札記合集,本系列共五本,包括《字字錦》《筆記的筆記》《太平里的廣記》《筆記中的動物》《袖中錦》。本系列圖書以“筆記新說”為主題,用現代思維重述古人故事,賦予古代筆記更多的時代性和新鮮感,旨在讓經典活在當下。本系列從多個側面挖掘古代筆記的趣味點,如:《筆記中的動物》以動物為話題,《袖中錦》聚焦筆記里的奇談趣聞,《筆記的筆記》和《太平里的廣記》關注的是筆記寫作的熱門話題,《字字錦》是以時間為線索的筆記大百科。
陸春祥筆記新說系列(共5冊)(精) 目錄
筆記中的動物
筆記的筆記
字字錦
太平里的廣記
袖中錦
陸春祥筆記新說系列(共5冊)(精) 節選
倪云林的潔癖 倪云林有潔癖,前無古人。 晚年,他居住在光福的徐家村。 有一天,倪和徐先生同游西崦,倪偶然喝了七寶泉,一下子喜歡上了泉的潔靜和甜美。徐先生于是就讓人每天挑兩桶泉送到倪家,前桶用來喝,后桶用來洗。倪家離泉有五里地,但徐先生一直讓人送了足足半年。 倪云林外出云游回家,徐先生去拜訪。 他很羨慕倪的清秘閣,再三懇求,進去參觀一下,徐進到閣里參觀,從樓上偶然朝下吐了一口唾沫。倪隨即讓仆人繞著閣,尋找徐剛剛吐下的那口唾沫,找不到,親自找,找啊找,終于,在院子里的一棵桐樹根部找到了,倪急忙讓人打水,不停地洗樹。徐先生見此,大為慚愧,馬上跑出了清秘閣。 后人都傳倪云林被朱元璋丟進廁所中,說朱對倪的潔癖極其厭惡。這顯然亂說,是強加在倪身上的不實之詞。 (明 王锜《寓圃雜記》卷第六,《云林遺事》) 倪云林,倪瓚,元末明初著名畫家。 關于他潔癖的傳說,太多了。徐先生想來是有考慮,讓人送泉時,前桶用來喝,后桶用來洗,為什么不喝后桶水?擔心挑水人放屁,污染了后桶的泉水。 明代都穆的筆記《都公譚纂》卷上有這樣的場面: 有一天,楊廉夫、倪云林一起在友人家喝酒。當時,席間有歌妓,楊廉夫一時興起,就將歌妓的鞋子脫下來,將酒杯放到鞋中,讓在座的客人傳遞著喝花酒,還叫它“鞋杯”。倪見之大怒,將酒桌一下子掀翻。楊非常沒面子,也一臉不高興,后來,兩人竟然不再見面,差不多斷交了。 上面場景,嚴格說來,不算潔癖,而是正人君子的表現。倪不喜歡這種喝酒場面,將酒杯放到歌妓的鞋子里,這也太下作了吧。何況他本身就有潔癖。 下面這則,從另一角度活寫了潔癖大王。 明代蔣一葵的筆記《堯山堂外紀》,將倪云林的這種潔癖,寫到了極致: “嘗眷歌姬趙買兒,留宿別業中,心疑其不潔,俾之浴。既登榻,以手自項至踵,且捫且嗅,捫至陰,有穢氣,復俾浴,凡再三。東方既白,不復作巫山之夢,徒贈以金。趙或自談,必至絕倒。” 這一次,潔癖先生相中了名叫趙買兒的漂亮妓女,將其留宿。他又擔心,妓女身體不干凈,必須先讓其洗澡。趙買兒洗完澡后,二人上床,潔癖先生用手將趙從頭摸到腳,這顯然不是調情,他邊摸邊聞,始終覺得哪里不干凈,要她再洗。好,再仔細洗一遍!再摸再聞,還 是不放心,好,又洗一遍!洗來洗去,天都已經亮了,還做什么事啊,只好作罷。 這一夜,潔癖先生啥事也沒干,還要白白送上金銀。 后來,趙買兒每每說起這件事,都笑得撲倒在地。 不過,潔癖只是個人心理問題,并不影響他的事業發展,米芾也有潔癖。 為什么人們都認為潔癖不好呢?可不可以反過來想一想,如果將那些潔癖轉化為對清潔衛生的要求,那么,就會大大推動社會的進步。比如制造先進的、能有效除臭的廁所;比如,經常性地洗澡,身上的虱子就會明顯少了或者沒有嘛。一塵不染的家居,一定讓人極度舒服。 讓我搞不明白的是,這兩個潔癖畫家,他們的潔,也是相對的吧,那些墨,如果是質量一般的墨,一定有氣味,在他們潑墨大寫意時,那些偶然沾到手上的墨點,怎么辦呢? 有時,太講究了,就成為一種病。 任何事情都有度,過度,就讓人詬病。 跟風寫作 近來一些寫作者,每每見前人有書盛行于世,立即跟上套用。有后以續前者,有后以證前者,甚至,后和前,內容絕不相干,也有狗尾續貂的。 逐一舉例。 《三國演義》,用的是陳壽史書的名字,《東西晉演義》,亦叫《續三國志》,更有《后三國志》,和前面內容一點都不搭。 《西游記》,后面有《后西游記》《續西游記》,《后西游》雖不能和前者比,但也是嬉笑怒罵皆成文章。而《續西游》,則純粹狗尾,還有《東游記》《南游記》《北游記》,更讓人噴飯。 《前水滸》一本,《后水滸》則有兩本。一為李俊立國海島,花榮、徐寧之子共佐成業,應高宗“卻上金鰲背上行”之讖,還不失忠君愛國之主旨;一為宋江轉世楊幺,盧俊義轉世王魔,一片邪污之談,文詞乖謬,連狗尾也算不上。 《金瓶梅》也有續書,再有《前七國》《后七國》,等等。 還有傳奇種種,《西廂》后有《后西廂》,《尋親》后有《后尋親》,《浣紗》后有《后浣紗》,《白兔》后有《后白兔》,《千金》后有《翻千金》,《精忠》后有《翻精忠》。 凡此,不勝枚舉。 (清 劉廷璣《在園雜志》卷三) 跟風的動機有很多,主要還是名和利驅使。 人家的作品為什么一舉成名,是因為精湛的文筆,吸引人的情節,鮮活的人物,精巧的結構。這樣的作品,自然人人喜歡。跟風者,一般會順著原作的思路,或者反著原作的思路,也有不錯的語言,但致命的是,短時間的仿作,一定是粗制濫造的,不會有太多的時間思考,他只想乘著原作強勁的東風,引導讀了原作不過癮的或者好奇心極強的讀者上鉤。 當然,模仿者也有急于成名的,想想自己苦寫若干年,絞盡腦汁想成名,這下,機會來了,因為這個題材自己也熟悉,忙趁東風寫續作。 一部成名作品,往往是作者的嘔心之作,用盡畢生精力。窮盡一生寫作的有很多,但極少傳世成名,因此,仿作,其實離原作不是幾步的差距,而是幾十步幾百步幾千步幾萬步的差距,從古至今,仿作成名的罕見。 從另一角度言,文學作品是費腦費力的精神產品,而仿作,現成模仿結構和編造類似情節,說得不客氣點,就是一種剽竊,和市面上的小偷一樣無恥。 一種比較可笑的現象現代常見,仿作的作者,就是原作者。因為原作一下子成名,帶來了豐厚的利益,市場的手推動著原作者,再弄下一部,再下一部,于是,接二連三出籠,后面的也有可讀性,但顯然沒有前面的精致和用心,大傍原作的結果是,讀者倒了胃口,不理不睬了。目前走紅的一些影視,基本上走這個路子,利益是*大的驅動者。 寫作的跟風,從數千數百年前一直刮,刮到現在,一定還會刮向未來。
陸春祥筆記新說系列(共5冊)(精) 作者簡介
陸春祥,筆名陸布衣,中國作協會員,浙江散文學會會長。已出版散文隨筆集《病了的字母》《字字錦》《樂腔》《筆記的筆記》《連山》《而已》《太平里的廣記》《袖中錦》《九萬里風》等二十余種。作品曾獲第五屆魯迅文學獎。
- >
巴金-再思錄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我與地壇
- >
姑媽的寶刀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月亮虎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