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藥膳良方
-
>
先思而后語
-
>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 科普版
-
>
痰濕一去百病消
-
>
當癌癥來敲門
-
>
男孩生長發育保健JD
-
>
貓和狗的生活哲學
從生活學中醫:中醫入門一本就會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0884805
- 條形碼:9787530884805 ; 978-7-5308-8480-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從生活學中醫:中醫入門一本就會 本書特色
中醫博大精深,從何入門,才能找到學習中醫的捷徑?才能掌握中醫治病和養生智慧?對于老百姓而言,中醫常常被認為是深奧難學,人人望而生畏。 沒有學不會的中醫,中醫精深,但并不是高高在上的學問,也不是玄之又玄的秘術……只要把中醫講通了,講透了,中醫人人能學,人人能懂,人人會用。好的方法是從生活學中醫,并將中醫用于生活中,指導飲食,居家保健,防病治病,養生延年。因此,一些有識之士稱中醫就是一種生活,是讓老百姓吃得下、排得出、睡得香的智慧,受寒喝點姜糖茶;便秘選擇蘿卜湯;每天睡前泡泡腳;無病無災活到老…… 這是一部寫給老百姓的中醫書,直觀圖解中醫基礎理論,中醫治病思路,中藥常識,按摩、拔罐、艾灸、刮痧等中醫傳統療法,家庭常見疾病如頭痛腦熱的中醫治療法,無須擔心看不懂、學不會,讀了就會有收獲。中醫入門原來很簡單,人人都可以成為中醫師,照顧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從生活學中醫:中醫入門一本就會 內容簡介
本書采用圖解形式全方位地分析中醫理論, 將中醫陰陽五行、藏象學說、經絡穴位, 中藥學、方劑學, 按摩、拔罐、艾灸、刮痧等中醫傳統療法的知識用簡潔直觀的表格和圖畫展示出來。
從生活學中醫:中醫入門一本就會 目錄
**章 讓我們走進中醫世界
中醫歷史知多少
陰陽主宰生命
身體是內臟的鏡子一中醫藏象學說
氣、血、津液組成人體
健康的身體由體質做主
什么是經脈
十四經脈全解析
穴位與取穴
我們為什么會得病
病是正氣與邪氣的斗爭
不用儀器也能診病——中醫的望診之術
坐、立、臥有分寸——中醫治療的常用體位
中醫防病有竅門
第二章 中藥常識知多少
從神農嘗百草到《本草綱目》——中藥的起源與發展
不同中藥不同采收
炮制中藥講火候
中藥的官職——君、臣、佐、使
酸甜苦辣咸中藥有五味——中藥的四氣五味
是藥三分毒——中藥的毒性
學會辨真假買藥莫被騙
中藥不可胡亂吃——中藥的用藥禁忌
中藥煎服有講究——中藥的煎煮與服用
家中一定要準備的幾種中藥
第三章 妙手養生之按摩
簡單的按摩手法,一學即會
按摩工具準備好
按摩的注意事項
保健養生必按穴
五臟六腑舒緩按摩
強心安神按摩法
清肺寬胸按摩法
疏肝理氣按摩法
清胃利脾按摩法
調補腎陽按摩法
推腹清臟按摩法
第五章 簡單拔罐不求人
五花八門的罐子
一定要知道的常用拔罐方法
拔罐前要準備的材料
找準拔罐罐口部位
如何給罐具排氣
拔罐是怎么將病治好的
穴位拔罐保健康
強身健體拔罐大法
增加活力拔罐法
祛除邪氣拔罐法
疏通經絡拔罐法
培補元氣拔罐法
調補精血拔罐法
健脾開胃拔罐法
滋肝明目拔罐法
養心安神拔罐法
強筋壯骨拔罐法
潤膚澤容拔罐法
拔罐防病有奇效
預防心血管疾病
預防呼吸系統疾病
預防頸椎病
預防腰背疼痛
……
第五章 輕松好學的家庭治病法——艾灸
第六章 傳統養生秘訣——刮痧
第七章 頭痛腦熱不求醫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自卑與超越
- >
我與地壇
- >
推拿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隨園食單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