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中國當代散文:婆娑大地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8457367
- 條形碼:9787548457367 ; 978-7-5484-5736-7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當代散文:婆娑大地 本書特色
★ 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獲得者劉醒龍2020年全新散文集 從劉醒龍執筆30余年數百篇優秀散文中精選精編而成,篇篇都是經典。這些炙熱的散文和他的小說一樣,讓我們看到,他總是執著、謙遜地行走于他的藝術世界中,總是能夠避開流淌于生活表面的泡沫,看穿生活的真相,把人們的精神和靈魂真實地表現出來,用堅硬的抗爭和如水的柔情給人以深深的感動。 ★ 寫給都市漂泊者的心靈家園,于都市與山水中詮釋家園的意義 這是一首動人心魄的大地之歌,一曲勇猛精進的民族的深情贊歌,一本照亮吾土吾民文化的精神熱血之作。劉醒龍用文字丈量中國人的精神家園,以千里尋魂的赤字之心記錄一條河流與一個民族的歷史軌跡,以鐵骨錚錚的柔情書寫蒼茫之上姹紫嫣紅遍開的璀璨與孤獨,以至情寫透生命的美好與無常。 ★ 風格延續《詩經》的質樸純美,自然哲理不輸《瓦爾登湖》 “紀實體散文”探源民族精神 從母親河長江的海口到三江源,從各種水利考察站到三峽大壩等國家工程,從潯陽樓到杜甫的孤冢舊居,從文人八卦到千古文章,劉醒龍通過自己的所感所思,既有對民族精神的探源與回望,亦向我們展示了婆娑起舞的大地之美,更是劉醒龍對人生旅途的感悟與警醒的回望,及其對現代人陷入無根的精神家園的憂思,充滿著一位文學赤子朝拜生命的虔誠和感動。 ★ 裝幀特色:采用內文雙封設計,用紙考究,觸感舒適
中國當代散文:婆娑大地 內容簡介
《婆娑大地》收錄了茅盾文學獎與魯迅文學獎“雙冠王”劉醒龍執筆30余年散文精品,包括游記、紀實體散文、個人經歷與感懷等三個方面的文章,表達了作者對大地的熱愛,對大好河山的欣賞,對故鄉的堅守,對親情的珍惜,對城市的反思,對文化與歷史的獨到見解,以及對這個不甚完美的世界極其完美的愛,蘊含著綿厚、細膩的情感。這些炙熱的散文和他的小說一樣,讓我們看到,他總是執著、謙遜地行走于他的藝術世界中,總是能夠避開流淌于生活表面的泡沫,看穿生活的真相,把人們的精神和靈魂真實地表現出來,用堅硬的抗爭和如水的柔情給人以深深的感動。
中國當代散文:婆娑大地 目錄
長江◎ 母親河
長江◎ 天子上岸我登船
采石磯◎ 自公一去無狂客
烏江◎ 烏江不渡
醉翁亭◎ 醉翁亭遇王黃州
水文站◎ 水的人文
潯陽樓◎ 潯陽一杯無
青云塔◎ 仁可安國
洞庭湖◎ 又上岳陽樓
汨羅江◎ 汨羅無雨
汨羅江◎ 走讀第四才子書
觀音磯◎ 懷念一九九八
三峽◎ 真理三峽
三峽◎ 迷戀三峽
三峽◎ 一滴水有多苦
九畹溪◎ 人性的山水
合江◎ 合江荔枝也好
通天河◎ 巖石上的公主
金沙江◎ 虎族之花
曲麻萊◎ 吉祥是一匹狼
沱沱河◎ 上上長江
南海◎ 我有南海四千里
南湖◎ 重來
赤壁◎ 赤壁風骨
九寨溝◎ 九寨重重
天堂寨◎ 高山仰止
城 市 喧鬧繁華亦有彩
新疆◎ 走向胡楊
貴州◎ 你是一蔸好白菜
上海◎ 上海的默契
廣州◎ 唐詩的花與果
武漢◎ 武漢的桃花劫
武漢◎ 城市的故鄉
武漢◎ 城市的浪漫
武漢◎ 城市的瀟灑
武漢◎ 城市的憂郁
武漢◎ 城市的心事
杭州◎ 給少女曹娥的短信
哈爾濱◎ 為哈爾濱尋找北極熊
石家莊◎ 剃小平頭的城市
西安◎ 蒿草青未央 215
寧波◎ 滋潤
麗江◎ 在母親心里流浪
黃石◎ 水邊的鋼鐵
咸寧◎ 城市的溫柔
嘉魚◎ 大功
玉樹◎ 任性到玉樹
鄉 野 柳暗花明又一村
江南◎ 茉莉小江南
贛南◎ 新三五年是多久
江油◎ 鐵的白
羅田◎ 天姿
羅田◎ 燦爛天堂
英德◎ 大巧若石
涪陵◎ 涪翁至靜
凌云◎ 這溫情是緊要
二郎鎮◎ 天香
柘林湖◎ 一種名為高貴的非生物
小孤山◎ 孤山二度梅
勝利小鎮◎ 白如勝利
青藏高原◎ 會歌唱的高原
蘇北大平原◎ 因為楊
中國當代散文:婆娑大地 節選
三峽 ◎ 一滴水有多苦 一滴水在一只干癟的下巴上晶瑩地閃爍著。 一位老人感覺到了它的分量,伸出虬痕斑駁的手,仿佛從砂礫中尋到一粒瑪瑙,輕輕捋下水滴,小心翼翼地捧起來,送到自己的唇邊。 關于水,這是我記得*為細致的細節。記得她的地方,是在新灘,那是三峽中*險要之所在。下船后跨過晃蕩不已的跳板,再穿越所謂碼頭上的十幾塊巨石,才有一道人工開鑿的石階通往位于半山腰的小鎮。老人就坐在石階上。因為枯水,又因為老人的手過于蒼老,那石階,愈發顯得太高。坐在石階的三分之二高處的老人,拿著一只不知用過多少次的舊礦泉水瓶,半瓶凈水映照出一江濁浪,她卻絲毫沒有詩中所形容的飲馬長江的樣子,目光渾濁涌動的全是干枯燥渴。 去過多少次三峽,我已經記不太清了。主要是不愿意一一細想,總覺得只需記住那份天底下獨一無二的大江大水就夠了。譬如我們每天睜開眼睛都要面對的許多日常世俗,有多少是能長久地留在心里而永世不忘哩!是否記得去過三峽的次數真的不重要。那些一輩子活在三峽里,從沒有離開過的人,難道可以說他們只到一次三峽嗎?所以,一個人除了永生與某個地域相生相守外,在不得不有來有去的時候,重要的是對這一類與靈魂有約的事物刻骨銘心。 或是逆水行舟,或是順流而下,這是一般人去三峽慣用的方式。*初的時候,我也是這樣嘗試的,后來,之所以棄舟楫而登陸,行走在陡峭的大江兩岸,在于我見到了這位將自身掛在陡峭江岸上的老人,以及這樣一滴掛在宛如用江中礁石刻成的下巴上的凈水。老人雙肩上的背簍里裝滿了故事,有她自己的,也有別人的,還有與任何人都不相干,只屬于眼際里唯一的峽江和數不清的高山大嶺中的苦樂情殤。 浩蕩的大江,浩蕩的大水,浩蕩的大船,一個人用盡游歷的目光也只能看到三峽的雄奇瑰麗,也只有懂得了背簍,才能懂得鄉間的苦礪亦即這山水般蕩氣回腸。在那些三峽大壩截流前所剩寥寥無幾的年份里,這樣的背簍給當地女人平添了更多的憂傷。每每與她們相遇,看得見那一雙雙的眼神,其中復雜,宛如高山上絕不放過天上落下來的每一滴雨水的無底天坑。曾經在心里閃過這樣的描寫,背簍之于三峽中的女人,是秀目,是玉乳,是美臀,出門時雙肩不負背簍的女人是不完整的。還進一步認為總也不離女人肩上的背簍,是人在這樣的山水之間得以養育與繁衍的子宮。無論如何看,在表面,在一江兩岸亙古不變的背簍仿佛是山里女人肌體的一部分。就像那位坐在石階上的老人,人坐在**級,背簍墊在第二級,同時靠著第三級。不管外來者如何看,她自己分明是在享受著一份人生的愜意。 與空蕩蕩背簍相依相偎的老人,不錯過一滴凈水的老人,在江邊,當然會有自己的追憶。她將過去的一切從山上背下來,又將一切的過去從江邊背回去。無須多問,從一滴水里就能知曉,老人年輕時同所有女子一樣,嫁到別人家,滿三朝的那天早上,就得背上背簍,從高高的山上下來背一桶水回家,如此多日,直到練就了一滴不漏的功夫,才算得上是婆婆的媳婦,丈夫的女人。那時候的新娘子才敢在丈夫面前笑一笑,再放心大膽地在丈夫的懷里做一回真正的女人。 只有走在那破碎的山路上,才曉得緊鄰長江的這些大山是如此的害怕干旱。半個月不見雨水落下來,那些大大小小的天坑就會比人還焦渴,張開大嘴拼命地吮吸著有可能變成水滴的每一絲潮氣。 女人們紛紛背上背簍,出家門一步一步地沿著陡峭山崖下到江底,將水桶灌滿后放進背簍,然后又一步一步地爬向突然變得遠在云端的家中。 有一天,一位女子背著水走到一處山崖下,忽然聽到頭頂上有一群家畜在吼叫。女人曉得那些畜生聞到了水的氣味,不敢往上爬,等了許久,畜生們不但不肯離開,*渴的一頭牛等不及了,竟然一頭闖下崖,摔死在女人面前。天要黑了,女人開始哭泣著往這必經之路上爬,她明白接下來會是何種局面。剛剛露頭,家畜們就沖上來將她撲倒,背簍里的江水全部潑在巖石上。牛、羊和豬,拼命地將自己的長嘴巴貼上去,吸啊吸,舔啊舔,舌頭磨破了,巖石上變得血紅一片也不見它們有片刻歇息。 又有一天,一位剛剛出嫁的女子,從那高高的山上急匆匆地下來了。見到江水,女子忙不迭地將焦黃的臉洗成讓男人見了心愛心疼的嫩紅,又用梳子蘸著江水將蓬亂的頭發打理得一絲不茍。將全家的饑渴背在肩上的女子,從早上下山,天近黃昏時才到家門,她一高興,忍不住叫了一聲。她沒說我回來了,而是說水回來了。那一刻,她放松了警覺,也是因為太累,不太高的門檻突然升起來許多,腳下一絆,一路沒有潑過一滴的水頓時沒了,潑在地上,青煙一冒,轉眼之間就只有門前青石板的低凹處還有一點水的殘骸。看 著一家老小趴在青石板上舔那積水的樣子,女子一聲不吭地拿上一根繩子,將自己吊死在屋后的樹林里。 新結識的本地朋友說這些事情時,目光一直盯著江南岸的高山大嶺。想要從那些自然的皺折中找到散居的人家,唯一的線索是炊煙。后來的一個五月天,我獨自再次來到這一帶時,連接江水與陸地的石階上仍然有背著背簍的老少女人在攀行,我沒有找到那顆掛在老人下巴上的水滴,卻看到了更多如水一般的汗珠密布在女人的前額上,不時地,女人伸手抹下一把,重重地摔在石階上。一陣叭叭地響傳來,那是江水上漲時拍拍打打的聲音。 那天黃昏,我走向無人的水灣,與眼前早早黑下來的大山一道泡在冰涼的水中,感覺中那些高不可攀的去處變得更加遙不可及。 相對于一座山,無論從何種角度去接近,所能抵達的只能是她的背影。一滴水也是如此,無論如何想象她有多苦、有多深和有多寬闊,到頭來所能記下的唯有那一點點的背影。 ,*后竟大膽地說出了這樣的話:即便就被糟蹋這么一回,跟丈夫也很難再圓滿相處了。與其跟這樣的丈夫過下去,你有沒有做我的妻子的打算呢?我正因為疼你,才干出了這樣一樁無法無天的事來。 聽強盜這么一說,妻子竟然就心蕩神馳地仰起臉來。我還從來沒看到妻子像那個時刻那么美麗過。可是那個美麗的妻子,當著像這樣被綁起來的我的面,怎么回答了強盜呢?盡管魂游冥世,每逢想起妻子的回答,就怒火中燒。妻子確實是這樣說的:“那么,請你隨便把我帶到哪兒去吧。”(沉默良久) 妻子的罪過,還不止于此。要僅僅是這樣,我也不至于在冥冥之中這么痛苦了。可是妻子猶如做夢一般被強盜牽著手往竹林外面走去的當兒,臉色忽然變得刷白,指著杉樹腳下的我,像發瘋了般地喊了好幾遍:“請你把那個人殺掉。只要他活著,我就不能跟你在一塊兒。”“請你把那個人殺掉。”——這句話像一股狂風,即使現在也好像要把我頭朝下刮落到遙遠、黑暗的深淵底下去。哪怕是一次,難道人的嘴巴曾吐出過這樣可憎惡的話嗎?哪怕是一次,難道人的耳朵曾聽到過這樣可詛咒的話嗎?哪怕是一次,難道……(突然一陣冷笑)聽了這話,連強盜也煞白了臉。“請你把那個人殺掉。”——妻子邊這么喊著,邊拉住強盜的胳膊。強盜定睛看著我的妻子,不說殺也不說不殺……我剛這么一想,妻子一腳就給踢倒在竹子的落葉上了。(又迸發出一陣冷笑)強盜安詳地交抱起胳膊,向我看了看:“那個女人你打算怎么處置?是殺掉,還是饒她一條命?點一下頭吧:殺掉嗎?”——單憑這句話,我就想赦免強盜的罪孽。(再度沉默良久) 趁著我遲疑的工夫,妻子喊叫了一句什么,立即逃到竹林深處去了。強盜馬上撲奔過去,可是好像連袖子也沒抓著。我仿佛是在夢幻中看到了這幅情景。 妻子逃掉以后,強盜奪過我的大刀弓箭,把我身上綁的繩子割斷一處。我記得強盜消失到竹林外面的時候,喃喃地說了句:“這回該輪到我了。”以后,周圍寂靜下來。不,還有什么人的哭聲哩。我一邊解開繩子,一邊側耳細聽。哦,這不是我自己的哭聲嗎?(第三次沉默良久) 我很吃力地從杉樹腳下抬起我那精疲力竭的身子。妻子落下的小刀就在我跟前閃著光。我把它拿在手里,朝著胸口一戳。一塊帶腥味的玩意兒涌到嘴里來。我絲毫不覺得痛苦,只是胸口涼了以后,四下里越發寂然無聲。哎呀,多么凄涼啊!連只小鳥也不飛到這山后的竹林上空來啁啾,唯有幾抹陽光寂寥地飄在竹子和杉樹梢頭。就連這陽光也逐漸暗淡下來,杉竹都再也看不見了。我倒在那兒,籠罩在深沉的靜穆之中。 這當兒有誰躡手躡腳地走到我身邊來了。我想掉過頭去看一看,但是不知什么時候我周圍已經昏暗下來了。什么人——不知是誰,用看不見的手悄悄地拔掉了我胸口上的小刀。同時,鮮血又涌到我嘴里來。從此,我就永遠沉淪在冥世的黑暗中了。……
中國當代散文:婆娑大地 作者簡介
劉醒龍 湖北團風縣人,1956年生于古城黃州。著名作家,曾獲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中國小說學會長篇小說大獎,中國當代文學學院獎長篇小說大獎,莊重文文學獎,在場主義散文獎,老舍散文獎等多項國內外大獎。 1984年開始發表作品,代表作有中篇小說《鳳凰琴》《秋風醉了》《大樹還小》《挑擔茶葉上北京》等。出版有《寂寞歌唱》《痛失》《圣天門口》等長篇小說十一部,長篇散文《一滴水有多深》及散文集多部,中短篇小說集約二十種,曾有多篇作品被選為各地的高考語文現代文閱讀材料。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山海經
- >
我與地壇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經典常談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