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鄉村旅游背景下南嶺瑤寨聚落文化保護發展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422236
- 條形碼:9787516422236 ; 978-7-5164-2223-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鄉村旅游背景下南嶺瑤寨聚落文化保護發展研究 本書特色
“南嶺無山不有瑤”,是對瑤族人民在南嶺地區地理分布特征的高度概括。在中國南部連綿不絕的南嶺山脈中,瑤族居住格局呈現“大雜居、小聚居”的特點。 本書梳理了鄉村旅游與南嶺瑤寨聚落文化保護發展的脈絡,提取了南嶺瑤寨聚落文化基因并建立了圖譜,分析了鄉村旅游與南嶺瑤寨聚落文化之間的相互影響及作用力,歸納了南嶺瑤寨鄉村旅游與聚落文化協調的發展模式,制定了從內核保護到外圍發展中鄉村旅游與南嶺瑤寨聚落文化的設計、創新、保護與傳承的保障措施,從而為鄉村旅游背景下南嶺瑤寨聚落文化保護與發展提供了可行性建議。
鄉村旅游背景下南嶺瑤寨聚落文化保護發展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通過對南嶺山區瑤寨的實地考察和深入訪談, 以探索瑤寨聚落文化基因視角、鄉村旅游發展視角和游客感知視角下的鄉村旅游與聚落文化協調發展為研究目標, 沿循資料準備和開展調研、理論研究與實地調查、理論推導與定量研究、實證分析與初步成果交流、補充調研和成果修訂的研究路線, 采取規范分析與實證分析相結合的方法, 提出了南嶺山區瑤寨鄉村旅游協調發展模式, 深入探討了在鄉村旅游發展中保護和發展南嶺山區瑤寨聚落文化的原則和途徑。
鄉村旅游背景下南嶺瑤寨聚落文化保護發展研究 目錄
第 1 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1.1?? 鄉村旅游推動南嶺瑤寨地方經濟發展
1.1.2?? 南嶺瑤寨文化受到外來文化的沖擊和威脅
1.1.3?? 南嶺瑤寨聚落文化保護與發展滯后
1.2?? 選題依據和研究意義
1.2.1?? 選題依據
1.2.2?? 研究意義
1.3?? 研究目的及內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內容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獻研究法
1.4.2?? 田野調查法
1.4.3?? 定量和定性分析法
1.4.4?? 探索性多案例研究法
1.5?? 研究思路及技術路線
1.5.1?? 研究思路
1.5.2?? 技術路線
第 2 章?? 文獻研究與相關理論基礎
2.1?? 南嶺瑤寨與鄉村旅游相關研究
2.1.1?? 南嶺瑤寨相關研究
2.1.2?? 鄉村旅游相關研究
2.2?? 聚落與聚落文化
2.2.1?? 聚落的理解
2.2.2?? 聚落文化的理解
2.3?? 相關理論基礎
2.3.1?? 區域經濟增長理論
2.3.2?? 增長極理論
2.3.3?? 文化變遷理論
2.3.4?? 文化基因理論
2.3.5?? 社會表征理論
第 3 章?? 南嶺瑤寨聚落文化基因的梳理
3.1?? 瑤寨聚落文化基因的演變
3.1.1?? 文化的組成
3.1.2?? 文化模型
3.1.3?? 聚落文化基因的演變
3.2?? 聚落文化基因的梳理原則
3.2.1?? 游客感知原則
3.2.2?? 消費者偏好原則
3.2.3?? 文化主體參與原則
3.2.4?? 可持續發展原則
3.3?? 南嶺瑤寨聚落文化基因的作用
3.3.1?? 物質文化基因的作用
3.3.2?? 精神文化基因的作用
3.3.3?? 制度文化基因的作用
3.3.4?? 行為文化基因的作用
3.4?? 南嶺瑤寨聚落文化基因梳理
3.5?? 南嶺瑤寨聚落文化基因均值的計算與評價
3.5.1?? 均值的特征
3.5.2?? 均值的評價
第 4 章?? 南嶺瑤寨聚落鄉村旅游發展概況
4.1?? 南嶺瑤寨聚落地理特征
4.1.1?? 南嶺地理區劃范圍明顯
4.1.2?? 南嶺自然資源豐厚
4.1.3?? 南嶺人文資源歷史悠久
4.1.4?? 南嶺民族風情異常濃郁
4.2?? 南嶺瑤寨聚落鄉村旅游發展的作用
4.2.1?? 南嶺瑤寨聚落鄉村旅游的特點
4.2.2?? 南嶺瑤寨聚落文化基因的表現形式
4.2.3?? 南嶺瑤寨聚落旅游發展的作用及意義
4.3?? 南嶺瑤寨聚落鄉村旅游的開發
4.3.1?? 開發原則
4.3.2?? 開發模式
4.3.3?? 開發形象
4.3.4?? 開發項目
第 5 章?? 鄉村旅游與南嶺瑤寨聚落文化的相互關系
5.1?? 鄉村旅游發展夯實南嶺瑤寨的經濟基礎
5.2?? 聚落文化決定南嶺瑤寨的上層建筑
5.3?? 鄉村旅游對南嶺瑤寨聚落文化的影響
5.3.1?? 鄉村旅游影響聚落文化的作用機理
5.3.2?? 鄉村旅游對聚落文化的積極影響
5.3.3?? 鄉村旅游對聚落文化的消極影響
5.4?? 南嶺瑤寨聚落文化保護發展的動因
5.4.1?? 南嶺瑤寨聚落文化保護發展的外部動因
5.4.2?? 南嶺瑤寨聚落文化保護發展的內部動因
5.5?? 南嶺瑤寨聚落文化保護發展的動態變化
5.5.1?? 南嶺瑤寨聚落文化在鄉村旅游發展前的被動保護
5.5.2?? 南嶺瑤寨聚落文化在鄉村旅游發展后的主動保護
第 6 章?? 鄉村旅游對南嶺瑤寨聚落文化保護與發展的實證影響研究
6.1?? 南嶺瑤寨鄉村旅游發展周期
6.1.1?? 鄉村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發展
6.1.2?? 鄉村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階段及其特征
6.1.3?? 南嶺瑤寨鄉村旅游發展階段
6.2?? 富川瑤族自治縣秀水村實證研究
6.2.1?? 秀水村概況
6.2.2?? 秀水村聚落文化基因梳理
6.2.3?? 鄉村旅游發展下秀水村聚落文化保護發展現狀
6.2.4?? 秀水村聚落文化游客的感知分析
6.2.5?? 秀水村聚落文化保護發展存在的問題
6.2.6?? 秀水村聚落文化保護與發展對策
6.3?? 恭城瑤族自治縣紅巖村實證研究
6.3.1?? 紅巖村概況
6.3.2?? 紅巖村聚落文化基因梳理
6.3.3?? 鄉村旅游發展下紅巖村聚落文化保護發展現狀
6.3.4?? 紅巖村聚落文化游客的感知分析
6.3.5?? 紅巖村聚落文化保護發展存在的問題
6.3.6?? 紅巖村聚落文化保護和發展對策
第 7 章?? 南嶺瑤寨聚落文化保護協調發展路徑
7.1?? 南嶺鄉村旅游與瑤寨聚落文化保護與發展
7.1.1?? 鄉村旅游發展的作用力
7.1.2?? 南嶺瑤寨聚落文化保護的作用力
7.1.3?? 鄉村旅游與南嶺瑤寨聚落文化保護與發展的協調機制
7.2?? 鄉村旅游發展中聚落文化保護和發展的原則
7.2.1?? 主次原則
7.2.2?? 度與量的原則
7.2.3?? 外圍包圍內核原則
7.2.4?? 可持續發展原則
7.3?? 南嶺瑤寨聚落文化保護與發展的舉措
7.3.1?? 立法文明,政策保障
7.3.2?? 宣傳跟進,思想保障
7.3.3?? 旅游發展,經濟保障
7.3.4?? 科技應用,技術保障
7.3.5?? 生態維護,環境保障
7.3.6?? 展演傳承,制度保障
7.3.7?? 民族團結,社會保障
7.4?? 鄉村旅游發展中南嶺瑤寨聚落文化保護與發展的路徑
7.4.1?? 內核保護路徑
7.4.2?? 外圍發展路徑
第 8 章?? 研究結論與未來展望
8.1?? 研究結論
8.1.1?? 研究小結
8.1.2?? 研究不足
8.2?? 未來展望
參考文獻
后?? ?? 記
附?? ?? 錄
附錄 1?? 富川瑤族自治縣秀水村聚落文化游客感知調查問卷
附錄 2?? 恭城瑤族自治縣紅巖村聚落文化游客感知調查問卷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
1.2 國內外相關研究進展
1.2.1 土地利用/覆被變化研究進展
1.2.2 土地利用變化的生態效應研究進展
1.3 研究目標、內容及技術路線
1.3.1 研究目標
1.3.2 研究內容
1.3.3 技術路線
第 2 章 研究區概況
2.1 研究區位置及范圍
2.2 地質與地形地貌
2.2.1 地質
2.2.2 地形地貌
2.3 氣候與水文
2.3.1 氣候
2.3.2 水文
2.4 土壤與植被
2.4.1 土壤
2.4.2 植被
2.5 社會經濟狀況
2.6 生態環境狀況
2.7 漓江流域旅游發展概況
2.7.1 漓江流域旅游資源現狀
2.7.2 漓江流域旅游發展歷程
2.7.3 漓江流域旅游產業現狀
第 3 章 數據收集與預處理
3.1 數據收集
3.1.1 遙感數據
3.1.2 野外調查數據
3.1.3 其他數據
3.2 Landsat數據源介紹
3.3 數據處理軟件
3.4 遙感影像分類與解譯
3.4.1 土地利用分類體系
3.4.2 影像預處理
3.4.3 遙感影像解譯
3.4.4 分類后處理
3.4.5 分類精度評價
3.5 高程和坡度段劃分
第 4 章 漓江流域土地利用時空演變及驅動力分析
4.1 引言
4.2 研究方法
4.2.1 數據來源
4.2.2 土地利用變化特征
4.2.3 景觀格局指標的選取
4.2.4 土地利用轉移矩陣分析
4.2.5 土地利用變化驅動力分析
4.3 結果與分析
4.3.1 漓江流域土地利用變化分析
4.3.2 漓江流域土地利用景觀格局變化分析
4.3.3 漓江流域土地利用轉移特征分析
4.3.4 漓江流域土地利用變化驅動力分析
4.4 小結與討論
4.4.1 小結
4.4.2 討論
第 5 章 漓江流域土地利用變化與旅游業發展相互關系研究
5.1 引言
5.2 研究方法
5.2.1 數據來源
5.2.2 Pearson相關性分析
5.2.3 土地利用轉移矩陣分析
5.2.4 TOPSIS評價法
5.3 結果與分析
5.3.1 漓江流域土地利用變化與旅游發展的相關性分析
5.3.2 漓江流域土地利用變化與旅游發展的關系
5.3.3 土地利用變化的旅游驅動機制分析
5.4 小結與討論
5.4.1 小結
5.4.2 討論
第 6 章 漓江流域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時空變化研究
6.1 引言
6.2 研究方法
6.2.1 數據來源
6.2.2 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評價方法
6.2.3 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敏感性分析
6.2.4 基于格網的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評價方法
6.2.5 空間自相關分析法
6.3 結果與分析
6.3.1 漓江流域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數量變化
6.3.2 漓江流域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流向分析
6.3.3 基于鎮(鄉)區的漓江流域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時空分異
6.3.4 基于格網單元的漓江流域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時空分異
6.4 小結與討論
6.4.1 小結
6.4.2 討論
第 7 章 漓江流域土地利用變化的生態風險研究
7.1 引言
7.2 研究方法
7.2.1 數據來源
7.2.2 生態風險評價單元劃分
7.2.3 生態風險指數
7.2.4 空間分析方法
7.2.5 土地利用相對合理指數
7.3 結果與分析
7.3.1 土地利用變化及結構合理性評價
7.3.2 生態風險指數的空間自相關特征
7.3.3 生態風險指數的空間結構分析
7.3.4 漓江流域生態風險時空分異
7.3.5 不同土地利用類型的風險分布
7.3.6 漓江流域生態風險管理對策
7.4 小結與討論
7.4.1 小結
7.4.2 討論
第 8 章 結論與討論
8.1 主要研究結論
8.2 漓江流域生態可持續發展建議
8.2.1 合理劃分生態功能區,促進流域協調發展
8.2.2 實施漓江水系保護工程,改善流域水環境
8.2.3 加快石漠化治理,保護喀斯特遺產地
8.2.4 加強耕地保護,提高旅游用地效益
8.2.5 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推動旅游產業轉型升級
8.3 主要特色及創新點
8.4 存在的問題
參考文獻
鄉村旅游背景下南嶺瑤寨聚落文化保護發展研究 節選
2.3.4 文化基因理論 卡爾普指出自然界中的生命體主要是由蛋白質、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組成。核酸作為生命體內一類重要的生物大分子,是生物遺傳信息的載體。核酸分為核糖核酸(RNA)和脫氧核糖核酸(DNA)。DNA 雙螺旋結構模型的發現,確立了 DNA 是主要的遺傳物質,而基因(gene)則是載有遺傳信息的 DNA 片段。a 趙亞華認為 DNA 作為遺傳物質主要有如下特性:**,存儲遺傳信息;第二,將遺傳信息傳遞給子代;第三,物理和化學性質穩定;第四,有遺傳變異的能量。bFletcher, Hickey, Winter 在《遺傳學》一書中指出基因是遺傳信息的基本單位。它對應于 DNA 上一個不連續的區間,編碼一個多肽的氨基酸序列。cDNA 攜帶的遺傳信息只有通過轉錄和翻譯表達為蛋白質才能實現不同的生命功能,也就是說蛋白質是生命活動完成的基礎,是生命特征的體現者。基因的概念來源于生物學,它自身攜帶的遺傳信息可以通過復制傳遞給下一代,從而使下一代與親代的形狀特征相同。基因也受內外環境的影響,在內部環境下它們都攜帶有特定的遺傳信息,能夠精準地復制自己以保持穩定的生物特征,受外部環境的影響,在細胞分裂時基因會突然改變原來的存在形式,出現新的基因來代替原基因,促使生物選擇出*適合自然的個體,這也就是生物學中的“基因突變”。 2.3.5 社會表征理論社 會 表 征 理 論(social representations theory ) 是 由 法 國 心 理 學 家 塞 爾日·莫斯科維奇在其所著的《社會表征》一書中所提出來的一種社會心理學范式,主要用于探討不同社會環境下社會知識的構建、轉換和現實問題。他認為社會心理現象只有在歷史、文化的宏觀環境中才能得到很好的解釋。社會表征的定義為“擁有自身的文化含義并且獨立于個體經驗之外而持續存在的各種預想、形象和價值所組成的知識體系。”a 社會表征是以行為和交流為目的的社會群體對社會客體的知識與觀念的共享,具有建立熟知社會、促進社會成員之間交流互動、加強人類群體對世界的認知的功能。社會表征是人類行為的產物,是人類社會意識的一部分,其具體內容和形式極易受經濟發展、社會氛圍、歷史文化等因素的影響。社會表征形成的主要來源有三個,即直接經驗、社會出版物和電子媒介等。
鄉村旅游背景下南嶺瑤寨聚落文化保護發展研究 作者簡介
鄧敏,中南民族大學中國少數民族經濟專業博士生,桂林理工大學旅游與風景園林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鄉村旅游、酒店管理、民族社區旅游。長期從事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民族旅游的理論課教學工作,先后教授過《旅游學概論》《旅游接待業》《酒店餐飲管理》《酒店人力資源管理》等多門課程。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省部級社科基金項目2項、地廳級科研項目3項;參與完成***項目3項、省部級項目多項;發表論文20余篇。擔任廣西職業院校技能大賽西餐宴會服務賽項裁判長,擔任廣西旅游資源開發利用與服務質量標準評定專家;先后在金秀、龍勝等地開展鄉村旅游服務培訓,積極為地方旅游發展服務。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朝聞道
- >
我與地壇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