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杜甫傳:裘馬清狂踏九州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205099800
- 條形碼:9787205099800 ; 978-7-205-09980-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杜甫傳:裘馬清狂踏九州 本書特色
◎暢銷書作者涼月滿天繼《又到西風撲鬢時:納蘭性德傳》《揀盡寒枝不肯棲:蘇東坡傳》后又一詩人力作。 前半生,家世顯赫,年少優(yōu)游,放蕩齊趙間,裘馬頗清狂。 后半生,仕途不順,四散流亡,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隨書附贈《杜甫詩文選》,詩詞與故事對照,還原真實的杜甫。 他出身世家,七歲詠鳳凰,九歲書大字; 他年少優(yōu)游,衣輕裘、騎肥馬,放蕩齊趙間; 他顧盼自雄,出游翰墨場,英雄氣概千般用; 然, 家世衰兮,輕裘肥馬換敝袍; 志氣墮兮,三餐柴米難為繼; 戰(zhàn)火起兮,夫妻踉蹌塵里走。 人生高開低走,詩卻越作越好,越寫越真,終成“詩圣”“詩史”之名。 ◎附杜甫大事記,查閱方便,直觀再現(xiàn)杜甫所處的時代朝局。
杜甫傳:裘馬清狂踏九州 內(nèi)容簡介
苦難成就了杜甫,詩歌是對現(xiàn)實的彌補。 本書以杜甫的人生經(jīng)歷為經(jīng),詩歌的風格變化為緯,將杜甫此人放在時代的大背景下,以靈活而生動的筆觸寫出杜甫之所以成為杜甫的鮮活過程,并且由他深刻地透視了當時的社會現(xiàn)狀,使讀者既了解杜甫這個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又對于“逼”杜甫變成現(xiàn)實主義詩人的誘因有了清醒而深刻的理解。
杜甫傳:裘馬清狂踏九州 目錄
**章 裘馬清狂
**節(jié) 官十三代
第二節(jié) 海棠雖好不吟詩
第三節(jié) 長在洛陽
第四節(jié) 壯游去也
第五節(jié) 又壯游去也
第二章 詩仙和詩圣
**節(jié) 首陽山下
第二節(jié) 一生一世一雙人
第三節(jié) 所歷厭機巧
第四節(jié) 超豪華詩人觀光團 8
第五節(jié) 拜李邕
第六節(jié) 花落鳥飛不相見
第三章 乞食長安
**節(jié) 長安,長安
第二節(jié) 野無遺賢
第三節(jié) 時代瞎了
第四節(jié) 一包銀子
第五節(jié) 三大賦
第六節(jié) 命如線,國事亂
第四章 蹉跎歲月
**節(jié) 兵車行
第二節(jié) 前出塞
第三節(jié) 麗人行
第四節(jié) 多么痛的領(lǐng)悟
第五節(jié) 又沒戲了
第六節(jié) 不當縣尉
第七節(jié) 路倒尸,兒餓死
第五章 兵禍起兮
**節(jié) 后出塞
第二節(jié) 逃逃逃
第三節(jié) 哀王孫
第四節(jié) 哀江頭
第五節(jié) 左拾遺冒死救忠臣
第六節(jié) 省親
第六章 三吏三別
**節(jié) 兩京光復
第二節(jié) 一片花飛減卻春
第三節(jié) 永別長安
第四節(jié) 任上苦熱
第五節(jié) 白水暮東流,青山猶哭聲
第六節(jié) 他成為詩圣,應該的
第七章 在路上
**節(jié) 隴頭流水,流離山下
第二節(jié) 囊中羞澀,無米下鍋
第三節(jié) 留花門
第四節(jié) 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第五節(jié) 同谷七歌
第六節(jié) 成都路遙
第八章 浣花溪邊
**節(jié) 浣花溪畔建草堂
第二節(jié) 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
第三節(jié) 花徑不曾緣客掃
第四節(jié) 安得廣廈千萬間
第五節(jié) 入梓州
第六節(jié) 杜甫瘋了
第七節(jié) 昔如縱壑魚,今如喪家狗
第九章 飄飄何所似
**節(jié) 焚燒何太頻
第二節(jié) 重回草堂
第三節(jié) 天地一沙鷗
第四節(jié) 從云安到夔州
第五節(jié) 百年多病獨登臺
第十章 斷魂
**節(jié) 病鶻孤飛俗眼丑
第二節(jié) 一樣的孤獨
第三節(jié) 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
第四節(jié) 斷炊
第五節(jié) 魂斷湘江
結(jié)?? 語 三朝之事,詩圣一生
附?? 錄 杜甫大事記
杜甫傳:裘馬清狂踏九州 節(jié)選
杜甫死后,楊氏變賣衣物,勉強買了一副薄棺,裝殮了他,厝在了岳州。 四十三年后,元和八年(813),宗武的兒子、杜甫的孫子杜嗣業(yè)費了好大的勁,一路乞討,扶柩千里,才把杜甫移葬首陽山,挨著杜審言安葬。 杜甫算是杜氏家族里面,混得*慘而死后聲望*高的。 詩人元稹正好遇到杜嗣業(yè)搬移杜甫靈柩,于是寫了一篇墓志銘: ……至于子美,蓋所謂上薄風騷、下該沈宋、言奪蘇李、氣吞曹劉、掩顏謝之孤高、雜徐庾之流麗,盡得古今之體勢,而兼人人之所獨專矣。使仲尼考鍛其旨要,尚不知貴,其多乎哉!茍以為能所不能,無可無不可,則詩人以來,未有如子美者。是時山東人李白,亦以奇文取稱,時人謂之“李杜”。余觀其壯浪縱恣、擺去拘束、模寫物象及樂府歌詩,誠亦差肩于子美矣。至若鋪陳始終,排比聲韻,大或千言,次猶數(shù)百,辭氣豪邁而風調(diào)清深,屬對律切而脫棄凡近,則李尚不能歷其藩翰,況堂奧乎! 反正就是無人及得上杜甫的偉大,李白也比不上。 白居易也力挺元。 李之作,才矣奇矣,人不逮矣,索其風雅比興,十無一焉。杜詩*多,可傳者千余篇。至于貫穿古今,縷格律,盡工盡善,又過于李,然撮其《新安吏》《石壕吏》《潼關(guān)吏》《塞蘆子》《留花門》之章,“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之句,亦不過十三四。杜尚如此,況不逮杜者乎? 王安石也站杜甫,他編杜、歐陽、韓、李四家詩,以杜為**,李為第四: 白之歌詩,豪放飄逸,人固莫及;然其格止于此而已,不知變也。至于甫,則悲歡窮泰,發(fā)斂抑揚,疾徐縱橫,無施不可,故其詩有平淡簡易者,有綺麗精確者,有嚴重威武若三軍之帥者,有奮迅馳驟若泛駕之馬者,有淡泊閑靜若山谷隱士者,有風流蘊藉若貴介公子者。蓋其詩緒密而思深,觀者茍不能臻其閫奧,未易識其妙處,夫豈淺近者所能窺哉?此甫所以光掩前人,而后來無繼也。元稹以謂兼人所獨專,斯言信矣。 蘇東坡也站杜甫: 詩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韓退之、書至于顏魯公、畫至于吳道子,而古今之變,天下之能事畢矣。 杜甫走過了別人幾輩子才能走過的生命長度,又堆疊了別人幾輩子才能堆疊起的生命厚度。 他眼看著盛世如何衰朽,江山怎樣崩塌,和平怎樣被戰(zhàn)爭取代,生命怎樣被死神的鐮刀收割。 他看見了血流成河,體會了人離鄉(xiāng)賤,知道了失意人逢失意事,新啼痕兼舊啼痕。 他奔波,他勞苦,他作詩,他賣藥,他巴結(jié)別人,他被別人嫌棄。他覺得世人苦,世人覺得他不值。 除非我們真的能夠走進他的世界,否則我們不能懂得他的世界。 所以杜甫的人氣不如李白高,因為李白飄飄欲仙,而杜甫活得太沉重。沒有人愿意沉重。 他像是大唐王朝孕育出來的民間詩史官,就那么莫名其妙地背負起了書寫現(xiàn)實的使命,走一步寫一步,步步是詩。 子美之詩,三朝之事墨浸透。 仇兆鰲終生以研究杜詩為己任,注有《杜詩詳注》。他說: 秦少游則推為孔子大成,鄭尚明則推為周公制作,黃魯直則推為詩中之史,羅景綸則推為詩中之經(jīng),楊誠齋則推為詩中之圣,王元美則推為詩中之神,諸家無不崇奉師法。 其實不必。 他們完全可以雙峰并立。 杜甫立足于客觀事實,李白的思緒則飄到天外,F(xiàn)實主義和浪漫主義都是人的生活所需,只有現(xiàn)實,容易活得沉重;只有浪漫,容易活得飄忽。既立足于現(xiàn)實,又能夠在精神世界保有一定的浪漫主義,活得才算有意思。 就連杜甫也寫過“漫卷詩書喜欲狂”的詩句,誰說他不喜歡浪漫,他只是被生活和現(xiàn)實的重擔壓彎了肩。 就連李白也寫過現(xiàn)實的作品,他不是不喜歡現(xiàn)實,他只是想在現(xiàn)實的泥土中挖一個小孔來呼吸。 一部《全唐詩》,抽了李白,就沒了仙氣,顯得重濁;抽了杜甫,就沒了地基,詩的王國,就塌了。他們兩個結(jié)合起來,一個天蓋,一個地載,方是詩歌王國*理想的格局。
杜甫傳:裘馬清狂踏九州 作者簡介
涼月滿天,河北正定人,正定作協(xié)副主席,中國作協(xié)會員,教育部“十一五”規(guī)劃課題組專家,《讀者原創(chuàng)版》《文苑》《特別關(guān)注》《你我她》等雜志簽約作家、“心靈雞湯”簽約作家,“淘漉文化”等網(wǎng)站專欄作家。 出版有《來不及好好告別:三毛傳》《美人如詩:林徽因傳》《揀盡寒枝不肯棲:蘇東坡傳》《又到西風撲鬢時:納蘭性德傳》等。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shù)叢書(紅燭學術(shù)叢書)
- >
推拿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隨園食單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自卑與超越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