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塞繆爾.貝克特:盛名之累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77795
- 條形碼:9787100177795 ; 978-7-100-17779-5
- 裝幀:6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塞繆爾.貝克特:盛名之累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貝克特研究者、愛好者貝克特唯一授權傳記作品。引人入勝的程度與其篇幅成正比。“無意義的文本”,照見人性幽微之處的亮光。就是這么矛盾。
塞繆爾.貝克特:盛名之累 內容簡介
貝克特,早年以很高榮譽畢業于都柏林三一學院。曾擔任詹姆斯?喬伊斯的學術秘書,深受喬伊斯的影響。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參加抵抗運動。戰后創作的重心由小說轉向戲劇。1953年,以《等待戈多》在戲劇界聲名鵲起。1969年,由于“他那具有奇特形式的小說和戲劇作品,使現代人從精神困乏中得到振奮”,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走紅以后,他疲于應對名聲帶來的負累,經常隱居在鄉村修整身心。本書是貝克特專享授權傳記,運用大量一手資料再現了貝克特在文學(戲劇、小說、詩歌)與藝術(美術、音樂)領域驚人的造詣,以及心懷正義、樂善好施、樂觀幽默等人格魅力。本書重新定義了貝克特傳記,成為貝克特研究領域的推薦圖書,被《華盛頓郵報書評》譽為“貝克特愛好者的《圣經》”。
塞繆爾.貝克特:盛名之累 目錄
前言
**章 童年的畫像(1906—1915)
第二章 中學時光(1915—1923)
第三章 心智的成長(1923—1926)
第四章 學術成就與愛情(1927—1928)
第五章 巴黎歲月(1928—1930)
第六章 學院生涯:回歸與逃離(1930—1931)
第七章 《平庸女人的夢》(1932—1933)
第八章 倫敦歲月(1933—1935)
第九章 《莫菲》(1934—1936)
第十章 德國:不為人知的日記(1936—1937)
第十一章 一個永久的家(1937—1939)
第十二章 撤離、占領、抵抗(1940—1942)
第十三章 魯西榮的避難歲月(1942—1945)
第十四章 戰后余波(1945—1946)
第十五章 ““瘋狂的寫作””(1946—1953)
第十六章 戈多、愛情、迷失(1953—1955)
第十七章 絕境與消沉(1956—1958)
第十八章 審查制度和《怎么回事》(1958—1960)
第十九章 秘密婚禮與《快樂時光》(1960—1963)
第二十章 劇場、劇場、劇場(1964—1967)
第二十一章 事故、疾病與“災難”(1967—1969)
第二十二章 恢復視力(1970—1974)
第二十三章 陰影(1975—1977)
第二十四章 政治與《同伴》(1977—-1979)
第二十五章 “讓失敗更精彩”(1979—1982)
第二十六章 冬之旅(1983—1989)
致謝
注釋及出處
參考文獻
人名譯名對照表
專有名詞譯名對照表
譯后記
塞繆爾.貝克特:盛名之累 節選
有一次,貝克特被冤枉受到了懲罰,覺得很受傷。六十年后,當時的細節仍然歷歷在目,仿佛昨天才發生過一樣: 弗蘭克是班長或者說年級長,也負責管理我們的宿舍。他有自己的小房間或者說是斗室。一天晚上,他已經查看過我們是否都上床睡覺了,然后我溜到一個叫甘布爾的朋友那兒。那時候我對于性還一無所知,只是去給他講一個柯南·道爾的故事。校長西爾先生手里拿著手電筒進來,發現我和另一個男生在同一張床上。當然了那是他的床鋪,所以錯都在我。第二天一早,西爾把我叫到他的房間問我在甘布爾的床上做什么。我告訴西爾我在給他講一個故事。“一個故事,什么故事?”他問。于是我告訴他是個關于夏洛克·福爾摩斯的故事,《斑點帶子案》。他打了我六下以示懲罰我的騷擾行為。“這會教訓你不許講故事了,”他說。 “這一新作,[杰克?葉芝的近期畫作]其中有一些是華美的。特別是那幅小畫《早晨》,幾乎是以天空為主題,寬闊的街道通向斯萊戈(Sligo),一如既往地遙望著西方,還有一個男孩騎著馬,它價值30英鎊。假如我有10鎊,我會輕松地大膽和他討價。可是我沒有。我此時無意中做了只能意會不能實施的提示。但是,我沒有放棄提出這一想法的希望。你認為他愿意改成分期付款嗎[?] 我看這幅自己如此想要買的畫作已經好長時間了”[塞繆爾?貝克特給湯姆?麥克格里維的信,1936年(貝克特錯寫為1935年)1月29日(都柏林三一學院圖書館)]。5月初他花了10英鎊(借來的錢)買了這幅畫,其余的20鎊是后來付清的[塞繆爾?貝克特給湯姆?麥克格里維的信,1936年5月7日(都柏林三一學院圖書館)]。
塞繆爾.貝克特:盛名之累 作者簡介
詹姆斯諾爾森是貝克特國際基金會創始人,唯一獲得授權的貝克特傳記作者。在貝克特生命的最后19年,他與貝克特保持密切的工作與私人接觸。在出版本書之前,他已出版了10本關于貝克特研究的圖書。 由于他在貝克特研究領域的突出貢獻,以這本《塞繆爾?貝克特——盛名之累》為*高成就,他被法國總統授予法國學術、教育界*高榮譽勛章——棕櫚葉獎章。這本《塞繆爾?貝克特——盛名之累》也入圍了英國最重要的文學獎項之一,柯斯達文學獎的傳記獎。 譯者簡介: 王雅華,文學博士,現任北京語言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英美文學方向碩士研究生導師, 中國英國文學學會會員。曾出版專著(英文)《走向虛無——-塞繆爾貝克特小說的自我探索與形式實驗》(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5)、《不斷延伸的思想圖像:貝克特的美學思想與創作實踐》(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2013)以及多篇關于貝克特研究的論文。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