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車
講給孩子的故宮:書法之美 (青少年讀物)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1616398
- 條形碼:9787501616398 ; 978-7-5016-1639-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講給孩子的故宮:書法之美 (青少年讀物) 本書特色
祝勇已經著魔一般陷入了昨天的文化里。這樣的人不多。因為一部分文人將其視做歷史的殘余,全然不屑一顧;一部分文人僅僅把它作為一種寫作的素材,寫一寫而已。祝勇卻將它作為一片不能割舍的精神天地;歷史的尊嚴、民間的生命、民族的個性、美的基因和情感的印跡全都深在其中。特別是當農耕社會不可抗拒地走向消亡,祝勇反而來得更加急切和深切。他像面對著垂垂老矣、日漸衰弱的老母,感受著一種生命的相牽。我明白,這一切都來自一種文化的情懷! ——馮驥才(作家) 故宮歷史濃厚、人文薈萃,器具精美,是真正的“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祝勇整日與蘇黃米蔡為伍,與沈文唐仇為伴,他對中國文化的認知,有了一個妥帖的釋放點,也為他未來尋得了一個可靠的基礎。但說到底,還是他的心靜。他說,他在故宮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圖書館里度過的,他讀的書,大多是繁體豎排沒標點的。在這爭名逐利的世上,他能不為利益所動,沉潛在中國文化的魅力里,致力于讀書做學問,頗有《楚辭》里“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氣勢,在浮躁的今日,更顯出一種風度。 ——俞曉群(出版人) 祝勇深省靜穆,像江南深深的小巷,像巷尾微瀾的古井,自是一派閑靜。祝勇的為人為文多是冷冷的不動聲色,但很干凈——氣味很干凈,心靈很干凈,其中蘊有足夠的真誠和內在的激情,有一種特殊的誠懇在里面,是那種我喜歡的有真正感情的人,當然帶著坦然的目光(指目光中沒有任何企圖),帶著一種北方男人的力量…… ——冷冰川(藝術家)
講給孩子的故宮:書法之美 (青少年讀物) 內容簡介
《講給孩子的故宮·書法之美》精選祝勇即將出版的新作《故宮的古物之美》系列中與故宮珍藏的古代書法佳作,精選出7位大文豪的書法代表作,涉及6種中國書法藝術代表字體流派,設置青少年讀者值得了解和關注的7個主題(小篆·李斯《嶧山碑》、行書·王羲之《蘭亭序》、草書·李白《上陽臺帖》、行楷·歐陽修《灼艾帖》、行書·蘇東坡《寒食帖》、行楷·辛棄疾《去國帖》、行草·陸游《懷成都十韻帖》),每個主題下設置3個與中國古代繪畫藝術知識有關、青少年需要了解的小問題。(如:“中國書法有哪些特性?”“怎樣欣賞《蘭亭序》?”“為什么只有唐朝才能成就李白?”“為什么《寒食帖》被奉為行書第三?”“《去國帖》表達了什么?”) 作品以優美、凝練、專業的散文化語言,帶領青少年欣賞中國書法藝術,還原經典詩詞等文學作品背后的歷史故事,幫助青少年了解書法、文學、歷史知識,從而引領青少年更清晰地了解歷史,掌握文博知識,更深入地體會博大精深的華夏文明。
講給孩子的故宮:書法之美 (青少年讀物) 目錄
★小篆《嶧山碑》·李斯的“另一片江山”
??大篆和小篆有什么區別?
??中國書法有哪些特性?
??在中國書法史上,李斯留下了什么?
★行書《蘭亭序》·永和九年的那場醉
??《蘭亭序》是如何創作出來的?
??怎樣欣賞《蘭亭序》?
??“蘭亭”神話是怎么流傳下來的?
★草書《上陽臺帖》·紙上的李白
??除了流傳千古的詩句,李白還有哪些藝術造詣?
??為什么只有唐朝才能成就李白?
??如何讀懂李白?
★行楷《灼艾帖》·歐陽修的醉與醒
??歐陽修何以創作了千古名篇《醉翁亭記》?
??為什么歐陽修號稱“醉翁”?
??歐陽修有哪些藝術成就?
★行書《寒食帖》·蘇東坡的峰回路轉
??《寒食帖》的創作背景是什么?
??如何欣賞《寒食帖》?
??為什么《寒食帖》被奉為“行書第三”?
★行楷《去國帖》·挑燈看劍辛棄疾
??辛棄疾的詞中,你*喜歡哪一句?
??《去國帖》表達了什么?
??辛棄疾的晚年是怎樣度過的?
★行草《懷成都十韻詩》·陸游的“中國夢”
??同樣是南宋抗戰派代表人物,陸游和辛棄疾有什么區別?
??陸游畢生的夢想是什么?
??如何評價陸游的書法作品?
講給孩子的故宮:書法之美 (青少年讀物) 節選
《嶧山碑》·李斯的“另一片江山”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離開風沙彌漫的黃土高原,開始了他人生中的**次遠距離旅行——按照官方的說法,叫做東巡。兩年前,那場持續了五個多世紀的漫長戰事在終于塵埃落定,作為唯一的勝者,秦始皇有理由欣賞一下自己的成果。他從咸陽出發,走水路,經渭河,入黃河,一路風塵,抵達山東齊魯故地登陶縣的嶧山[ 今山東省鄒城東南。 ]。 這一事件與藝術史的關系是,當秦始皇站在嶧山之巔,眺望自己巨大的國土時,內心不免豪情蕩漾,一個強烈的念頭控制住他,那就是要把這一事件落在文字上,刻寫在石碑上,讓后世子孫永遠記住他的圣明。 這個光榮任務交給了一路陪同的丞相李斯。李斯當即提筆,運筆成風,沉穩有力地寫下一行行小篆,之后,他派人在嶧山上刻石立碑,于是有了一代代后世文人魂牽夢繞的秦《嶧山碑》。 《嶧山碑》從此成為小篆書寫者的范本。 大篆和小篆有什么區別? 李斯的時代,是小篆的時代。 此前,在文字發明后的很長一段時間,流行的字體是大篆。廣義地說,大篆就是商周時代通行的、區別于小篆的古文字。[ 徐利明:《中國書法風格史》,第46頁,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1997年版。]這種古韻十足的字體,被大量保存在西周時期的青銅、石鼓、龜甲、獸骨上,文字也因刻寫材料的不同,分為金文(也稱鐘鼎文)、石鼓文和甲骨文。 大篆的寫法,各國不同,筆劃繁瑣華麗,巧飾斑斕。秦滅六國,重塑漢字就成為政府**號文化工程,丞相李斯親力親為,為帝國制作標準字樣,在大篆的基礎上刪繁就簡,于是,一種名為小篆的字體,就這樣出現在書法史的視野。 這種小篆字體,不僅對文字的筆畫進行了精簡、抽象,使它更加簡樸、實用,薄衣少帶,骨骼精練,更重要的是,在美學上,它注意到筆畫的圓勻一律,結構的對稱均等,字形基本上為長方形,幾乎字字合乎二比三的比例,符合視覺中的幾何之美。這使文字從整體上看去顯得規整端莊,給人一種穩定感和力量感,透過小篆,秦始皇那種正襟危坐、目空一切的威嚴形象,隱隱浮現。 實際上,在更早的時候,我們所熟知的夏禹的治水功業,*終也指向了文字——治水完成后,大禹用奇特的古篆文,在天然峭壁上刻下一組文字,從此成為后世金石學家們終生難解的謎題。 被大禹鐫刻的這塊石頭,被稱作“禹王碑”。人們發現它,是在南岳衡山七十二峰之岣嶁峰左側的蒼紫色石壁上,因此也有人把它稱作“岣嶁碑”。這應該是中國*古老的銘刻,文字
講給孩子的故宮:書法之美 (青少年讀物) 作者簡介
祝勇,作家、紀錄片導演。現任故宮博物院影視研究所所長、北京市作家協會理事。曾任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駐校藝術家,第十屆全國青聯委員。 出版文學作品四百余萬字,主要作品有《故宮的古物之美》《故宮的隱秘角落》《在故宮尋找蘇東坡》等。 任《辛亥》《歷史的拐點》《蘇東坡》等大型紀錄片總撰稿,國務院新聞辦、中央電視臺大型紀錄片《天山腳下》總導演。
- >
推拿
- >
煙與鏡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二體千字文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