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紅高粱》西行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1103323
- 條形碼:9787571103323 ; 978-7-5711-0332-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紅高粱》西行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是作者上世紀80年代, 在人民日報和其它報刊的副刊上發表的報道、雜文、評論和報告文學、詩歌等, 兼及少量前后期作品。按內容分為四部分。
《紅高粱》西行 目錄
影壇流云
活得舒展些。拍得灑脫些
——訪張藝謀
《紅高粱》:自己種的高梁
《紅高梁》西行
我寫《(紅高粱)西行》
從《末代皇帝》說到《紅高粱》
戛納晴雨
戛納,盡管不是凱歌
——《孩子王》西行追記
在法國,我見到的潘虹
——戛納電影節采訪歸來
誰道是天無二日
——影、視《末代皇帝》之比較
民族性與走向世界
——訪美籍華裔影星盧燕
西影蒙太奇
漫說中國電影的“第五代”
沒有“上帝”
電影:可以使地球更小些
——訪吳子牛
看《霸王別姬》懷陳凱歌
文海逝波
《鬈毛》試疏
——致陳建功
《鬈毛》閑篇
—一致李彤
殘損的手掌與書的青山
話說“書城”
——訪北京圖書館新館總建筑師楊蕓
工藝美術:神奇而又親近
北京圖書館采訪札記
嗓門遠不如誠摯重要
——《人民日報》文藝部首次“文化沙龍”小記
僑心百年
紅樓偶得
當你站在巨人肩頭……
——電視連續劇《紅樓夢》觀感三題
書影功成慰雪芹
——讀影印列寧格勒藏抄本《石頭記》
拘謹之憾與超脫之途
——電視劇《紅樓夢》瑣議(上)
續作之難與觀賞習慣
——電視劇《紅樓夢》瑣議(下)
喜見奇書傳新影
——影印《蒙古王府本石頭記》評介
為紅學筑一塊基石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匯校》首卷讀后
《紅樓夢》價值幾何?
拙筆留痕
在走進考場之前
禮花,開在堅竇的地面
爆竹,在今夜點燃
后記
《紅高粱》西行 節選
《紅高粱西行/副刊文叢》: 活得舒展些,拍得灑脫些——訪張藝謀 張藝謀,36歲(一說張藝謀生于1950年),人稱“秦國人”。供職于電影界,身穿廣西廠的工作服,卻接連在西安廠拍片,不知其所司何職。先以《黃土地》獲“金雞獎”*佳攝影獎,繼因《老井》獲第二屆東京國際電影節*佳男主角獎,近日又執導了《紅高粱》。 記者:吳天明在東京領獎臺上說“張藝謀聽到他獲獎的消息后,一定會就地翻幾個跟頭”。他說對了嗎? 張:消息傳來時我們正在寧夏荒原上拍《紅高粱》中祭酒神的鏡頭。伙伴們先沖我怪笑,然后又把我拋起來。我當演員純粹是撞上的,我認真去做了,“本色”到底,大概是“一次性”的吧!當你突然發現自己多做了一件原以為不可能做的事,也是愉快的。這段經歷對當導演有好處,知道了怎樣才能把演員的能力發揮出來。干過攝影的好處更明顯,如果能再多干幾樣會更有好處。當導演則是我多年來的夙愿,一直攢著想法,等待機會,因為我覺得當導演更能表現個性。 記者:《黃土地》你一心扶助陳凱歌,《老井》你全力貼近吳天明,《紅高粱》里又跳出個與他們都不同的張藝謀。這是你有意為之的吧? 張:(微笑)電影是人與人交流的一個很大的媒介。創作者都是想發言,若是出世的人就不必創作了,“自娛說”也是假的,發了言就希望人家有反應、有共鳴、有理解。當導演就是一個*好的發言席位。我對電影有一種迷戀,朋友之間曾開玩笑說:電影是條“賊船”,上去就下不來了。 記者:你對同輩青年導演的探索怎么看? 張:我們這批人剛從電影學院畢業時,懷著求變、對傳統進行反撥的強烈愿望,要拋棄高度戲劇性的手法而換一種拍法。當我們慢慢認識到淡化過火效果不佳時,便會自覺調整。我佩服陳凱歌藝術追求的執著。我認為中國電影的形態太少了,應該多些、豐富些。我不愿重復別人,而這恰恰需要多看別人的作品。每次出國我都拼命看電影,聽不懂也硬看,無非是一段故事,看人家怎么把它講出來。我看好電影,也看差電影,認識到“不能”這么拍,有時比“能”更重要。 記者:現在我們來談談《紅高粱》吧。電影比小說原作有了較大變化,你著意想表現什么呢? 張:我認為小說里的刺激性場面或“魔幻”手法都是次要的。它*打動我的是爺爺和奶奶的愛情傳奇,是充滿活力的人,是那種豪放舒展的活法。高粱與人結合為一體,這里沒有扭曲的心態,沒有女人的重負或男人的萎縮,有的是熱血沸騰的活力。中國人應該活得舒展些。我們的祖上曾經是有聲有色的,活得灑脫,死得痛快,但近幾百年快折騰沒了。今天我們要強起來,除了經濟實力,重要的是心態的振奮。 ……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回憶愛瑪儂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自卑與超越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姑媽的寶刀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