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公園城市 成都實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7711384
- 條形碼:9787517711384 ; 978-7-5177-1138-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公園城市 成都實踐 本書特色
本書由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領導小組組織編寫,體系清晰,內容質量水平較高。全書共分為三篇,分別為實踐綜述、專家論述、案例闡述,從多視角多維度較為全面、客觀地反映了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的成效,為公園城市的建設規劃與實踐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
公園城市 成都實踐 內容簡介
近三年來,成都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定貫徹落實省委決策部署,以新發展理念引領公園城市建設。成都牢記先行先試的歷史責任,努力開拓創新。率先組建全國少有公園城市局,率先探索以場景營城創新生態價值轉化,率先探索以城市品質價值提升平衡建設投入、以消費場景營造平衡管護費用的開發模式,以生態價值創造性轉化推動可持續發展,主動適應生態文明時代營城模式變革的客觀要求,塑造公園城市區別于傳統城市發展理念的鮮明標識。本書對成都近三年來的公園城市建設實踐進行系統梳理總結,力求全面、客觀反映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新成效、新經驗、新展望,力爭為公園城市建設提供借鑒參考。
公園城市 成都實踐 目錄
目 錄
**篇 實踐綜述
公園城市——新時代城市發展的全新實踐 / 002
一、理論深化 :站在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的歷史新起點 / 002
(一)公園城市示范區建設的重大意義 / 002
(二)公園城市示范區建設的重大原則 / 004
(三)公園城市示范區建設的重點領域 / 004
二、戰略謀劃 :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的成都方案 / 006
(一)明確目標 :新時代成都公園城市示范區建設“兩步走”發展目標 / 006
(二)錨定方向 :明確新時代成都公園城市“五新”戰略定位 / 007
(三)編制規劃 :高標準編制《成都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建設實施規劃(2020—2025 年)》 / 008
(四)達成共識 :高站位發布公園城市成都共識 / 009
三、實踐成效 :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的成都行動 / 010
(一)以創新為動力源泉,呈現公園城市高質量發展新態勢 / 010
(二)以協調為內生特點,開辟公園城市可持續發展新空間 / 014
(三)以綠色為鮮明底色,打造公園城市高品質發展新面貌 / 016
(四)以開放為基本路徑,強化公園城市內外聯動新優勢 / 020
(五)以共享為價值導向,構筑公園城市現代化治理新格局 / 024
四、展望建議 :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的美好藍圖 / 028
(一)高標準規劃,提升公園城市綜合承載力 / 028
(二)高品質建設,提升公園城市可持續發展力 / 029
(三)高質量發展,提升公園城市經濟引領力 / 031
(四)高水平開放,提升公園城市門戶樞紐輻射力 / 033
(五)高效能治理,提升公園城市現代治理能力 / 035
第二篇 專家論述
【專題一】公園城市“綠水青山”發展指數/ 038
一、特點分析 / 039
二、國內外經驗與趨勢概況 / 040
(一)國外相關指標體系研究 / 040
(二)國內相關指標體系研究 / 042
三、公園城市“綠水青山”發展指數 / 044
(一)生態經濟 / 045
(二)生態環境 / 045
(三)生態人居 / 045
(四)生態文化 / 045
(五)制度體系 / 045
四、指標體系應用 / 047
【專題二】基于“五態協同”理念的成都公園城市規劃模式研究 / 051
一、“公園化城”與“五態協同” / 052
(一)功能混合布局理念與“公園化城” / 052
(二)場景營城與“五態協同” / 053
二、宏觀層次公園城市規劃建設模式——公園化城鄉地區 / 055
三、中觀層次公園城市規劃建設模式——公園化城市片區 / 060
四、微觀層次公園城市規劃建設模式——公園化城市街區 / 066
五、小結 / 070
【專題三】公園城市理念下成都生態環境建設實踐與初步成效 / 071
一、成都公園城市生態底色建設 / 071
(一)公園城市理念引領城市生態建設 / 071
(二)城鄉建設規劃 / 072
(三)城鄉綠化與景觀建設 / 072
(四)環境保護與基礎設施建設 / 073
(五)自然資源管理與保護 / 074
(六)產業結構調整 / 074
二、成都生態環境質量現狀及問題分析 / 074
(一)大氣環境 / 075
(二)水環境 / 075
(三)土壤環境 / 076
(四)生態環境 / 076
三、生態環境領域發展策略及路徑 / 076
(一)分介質生態環境建設,開展跨介質區域環境質量協同治理 / 076
(二)公園城市理念引領,進一步強化各部門協同作戰 / 077
(三)互促共榮,持續推動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 / 078
(四)普惠民生,提供可感可及的生態環境建設成果 / 078
【專題四】公園城市與人居環境高質量發展/ 079
一、面向高質量發展的“公園城市”理念 / 079
二、“系統化”升級公園城市人居環境建設 / 080
(一)基本生活圈系統 + 公園城市 / 080
(二)自然生態系統 + 公園城市 / 083
(三)街道空間系統 + 公園城市 / 084
(四)數據信息系統 + 公園城市 / 087
三、“在地化”整體探索公園城市示范 / 087
四、結語 / 090
【專題五】公園城市公共健康價值研究 / 092
一、背景簡介 / 092
二、公園城市公共健康價值定義與內涵 / 092
三、公園城市公共健康價值綜述 / 094
(一)生態環境與公共健康 / 094
(二)個體體驗與公共健康 / 095
(三)社會經濟與公共健康 / 096
(四)公園城市公共健康價值測算需求 / 097
四、公園城市公共健康價值體現 / 097
(一)公園環境偏好與環境提升訴求 / 098
(二)社區活動滿意度及意愿 / 100
(三)基于自然的康養活動參與及消費意愿 / 102
(四)對成都公園城市公共健康價值的評價 / 104
五、實現公園城市公共健康價值的策略建議 / 105
六、結語 / 106
【專題六】成都公園城市建設與城鄉社區治理創新 / 109
一、成都公園城市建設中社區治理主要舉措與成效 / 109
(一)持續出臺系列政策文件,為營造“城鄉社區可持續發展”環境提供制度保障 / 110
(二)積極搭建共享平臺,培育多元主體,拓展社會化參與空間 / 111
(三)持續重塑“關鍵少數”理念,不斷強化廣大民眾社區意識 / 112
(四)持續強化主責主業,堅持聚焦系統治理,提升城鄉社區綜合服務能力 / 113
二、成都公園城市建設中社區治理調查分析 / 114
(一)公園城市建設的公眾認知和需求分析 / 115
(二)成都城鄉社區治理情況分析 / 118
(三)公園城市建設與社區治理的公眾建議 / 122
三、國外對標城市比較與借鑒 / 124
(一)紐約 / 124
(二)倫敦 / 125
(三)新加坡 / 127
(四)比較借鑒 / 127
四、成都公園城市建設的社區治理同心圓模式 / 129
(一)堅守圓心 :在鞏固“人民為中心”的思想政治共識上“精準發力” / 130
(二)拓展半徑 :在匯聚“成都人意識”的社會各界力量上“精準發力” / 130
(三)構筑支點 :在推進“公園 +”多樣創新場景平臺建設上“精準發力” / 132
五、未來成都城鄉社區治理效能提升方略建議 / 133
【專題七】成都市公園城市場景營造和生態價值轉化的探索與研究/ 135
一、公園城市場景營造和生態價值轉化理論認知 / 135
(一)場景和生態價值的內涵與聯系 / 135
(二)生態價值轉化重要意義 / 136
二、成都公園城市場景營造和生態價值轉化實踐探索 / 136
(一)理論層面 / 136
(二)機制層面 / 137
(三)實踐層面 / 137
三、公園城市場景營造和生態價值轉化比較優勢 / 137
四、先進城市經驗與啟示 / 138
五、場景營造和生態價值轉化存在的主要問題 / 139
六、場景營造和生態價值轉化的策略 / 140
(一)持續深化場景營造與生態價值轉化理論研究 / 140
(二)構建生態價值轉化與資本市場對接機制 / 141
(三)提升場景營造創意策劃與設計水平 / 141
(四)創新場景營造與生態價值轉化管理體制機制 / 142
(五)提升場景統籌策劃能力 / 142
(六)培育公園城市場景品牌 / 143
【專題八】公園城市社會經濟指標體系研究/ 145
一、指標體系建構的理論依據 / 145
(一)從“產城人”到“人城產”的城市發展理念變革 / 145
(二)公園城市的科學內涵、核心價值 / 146
(三)公園城市及其指標研究 / 148
(四)城市競爭力指標研究 / 149
二、指標體系建構的目標設定與價值導向 / 150
三、指標體系關注的重點領域 / 151
四、指標體系設計 / 154
第三篇 案例闡述
堅持創新發展,打造生態價值充分彰顯的富強城市新業態 / 158
一、“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的樣板——成都市產業生態圈 / 158
(一)創新驅動發展的公園城市“首提地”——成都科學城 / 160
(二)聚焦 IC 設計產業建設高品質科創空間——成都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 / 164
(三)打造全生命周期創新策源地——成都“芯谷”科創城 / 167
(四)蔬菜產業生態發展、農文旅融合發展示范區——天府蔬香現代農業產業園 / 171
(五)構筑文博、文創、文旅“三文”融合的產業生態——天府安仁文博文創功能區 / 173
二、“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的典范——川西林盤 / 177
(一)集鄉土教育、農事體驗、文化交流于一體的鄉村新場景——凡樸生活圈 / 183
(二)林盤生態價值轉換為發展競爭優勢的實踐新路徑——川西音樂林盤 / 186
(三)用“文創 +”撬動全產業鏈發展的振興新模式——明月村 / 191
堅持協調發展,塑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文明城市新形態 / 196
一、“綠”動天府舞動公園城市建設新路徑——天府綠道 / 196
(一)以高品質的環城生態帶引領共建共享健康美麗新生活——錦城綠道 / 201
(二)以錦江故事卷軸生動展現歷史人文與自然生態的有機融合——錦江綠道 / 206
(三)以“毛細”綠廊連接回家之路——1000 條“回家的路” / 213
二、打造“千園之城”塑造“城園相融”的大美形態——全域公園 / 217
(一)開敞通透層次豐富,盡顯川西園林特色——望江樓公園 / 221
(二)打造五河匯聚濕地景觀,讓市民暢享青山綠水——白鶴灘國家濕地公園 / 225
(三)再現花重錦官城的天府盛景——天府芙蓉園 / 228
堅持綠色發展,涵養綠滿蓉城花重錦官的大美城市新生態 / 234
一、打造世界級品質的“城市綠心”——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 / 234
(一)龍泉山下的田園牧歌生活畫卷——“我的田園” / 237
(二)盡賞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人間仙境——東來桃源 / 241
(三)連片成網的生態濕地走廊——沱江綠道 / 245
二、生態體驗與自然教育的深度融合——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片區 / 248
(一)以生態保護優先理念引領社區發展——高原集體林大熊貓棲息地保護小區 / 251
(二)筑牢生態本底構建空間價值鏈 —— 龍門山湔江河谷生態旅游區 / 255
堅持開放發展,構建通江達海古今一體的國際開放城市新文態 /259
一、世界公園城市開放發展新占位——國際門戶樞紐 / 259
(一)“港、城、產”有機融合發展的新“極核”——天府國際空港新城 / 262
(二)一座鐵路港激活一座城——青白江國際鐵路港片區 / 266
二、優雅時尚人文街區生活新地標——天府錦城 / 272
(一)打造“記憶中的那片海”——猛追灣市民休閑區 / 274
(二)彰顯中醫藥文化的街區韻味——棗子巷中醫藥文化特色街 / 278
堅持共享發展,培育親切自然可感可及的和諧城市新活態 / 281
一、彰顯“人城境業”高度和諧統一——公園社區 / 281
(一)“攝影藝術之鄉”打造宜居宜業“生活共同體”——新橋社區 / 283
(二)鄉村振興的發展典范,彰顯原生態成都鄉土特色——戰旗村 / 287
二、滲透可感可及開放共享的城市生活之美 —— 國際化社區 / 291
(一)公園社區價值表達典范——麓湖社區 / 292
(二)營造多元化生活新場景——大慈寺社區 / 296
公園城市 成都實踐 作者簡介
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領導小組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領導小組是本書編委會,由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成都市風景園林規劃設計院等單位和機構組成,主要負責成都市的公園城市發展戰略研究、公園城市建設規劃編制、公園城市生態場景建設管理、公園城市產業融合發展等工作。
- >
唐代進士錄
- >
姑媽的寶刀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朝聞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隨園食單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