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歐洲最后的貴族 內容簡介
《歐洲*后的貴族》是詹姆斯早期小說的代表作,描寫了一個成功的美國實業家紐曼到歐洲游歷,對貴族小姐克萊爾一見鐘情,在與克萊爾家族和貝勒加德家族為代表的歐洲貴族的交往中,經歷了愛情方面的抉擇、文化方面的各種沖突,*終黯然回國的故事,揭示了19世紀美國和歐洲的文化融合及沖突的主題。
歐洲最后的貴族 目錄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歐洲最后的貴族 節選
《歐洲*后的貴族》: 1868年5月,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一位男士悠然自得地倚靠在盧浮宮卡雷展廳正中央的圓形矮沙發上。這個氣派的軟椅后來被移走了,讓熱愛藝術卻容易腳軟的參觀者甚是遺憾;此時這位男士卻占據了沙發*柔軟的位置,向后仰著頭,向外伸著腿,饒有興趣地欣賞著穆利羅的《月上圣母畫》。他摘下了帽子,身邊放著一本紅色封面的小開本導游冊和一個觀劇鏡。天氣炎熱,他走得出了汗,不停地用手帕擦著額頭,略顯疲憊。不過他顯然不是一個容易疲勞的人;身材修長精悍,肌肉強壯,精力旺盛,讓人一看就屬于“硬漢”類型。不過這天與往常不同,緩步徜徉在盧浮宮竟然讓他覺得比平時高強度健身還疲乏。密密麻麻的導游冊上凡是標了星號的畫他全都看了一遍,由于注意力過度集中,所以頭暈眼花,審美過度疲勞造成的頭痛使他不得不坐下來。他不僅看了所有原作,而且還看了在原作前進行的所有臨摹作品。這些執筆的法國女孩穿著考究,都在全神貫注地致力于宣揚大師的作品;如果非要說實話,他喜歡臨摹畫作超過原作。他的一張臉透露著精明能干,實際上他也的確經常徹夜不眠梳理賬務,天明雞叫連哈欠都不打一個。但拉斐爾、提香和魯本斯是另一種哲學,使得我們這位朋友人生**次對自己產生了些許懷疑。 只要稍微懂得國民類型的觀察者都能輕松判斷出這位業余鑒賞家的來歷,而這樣的觀察者還會覺得很有趣,因為這個人幾乎完全符合這種國民特點:坐在沙發上的這位男士就是一個美國人的典型范本。而且從身體上來說,他是個優秀的美國人。健康壯美,完美無瑕,令人感嘆——而且是毫不費力“保持”的身體資本。就算觀察者猜測他是個有貴族氣質的肌肉強壯的基督徒,他對此也是渾然不知。如果有必要走很遠的路,他也會走,但從來不稱之為“鍛煉”。冷水浴、健身棒一類也是聞所未聞,不懂劃船、射擊或擊劍——這些娛樂項目他都無暇顧及,也不知道騎馬適合某種形式的消化不良。他喜好簡約樸素,但去盧浮宮參觀的前一天晚上,他在一家英國咖啡館用了晚餐,因為聽說這是千載難逢的經歷,當晚他安然人睡。一般情況下,他的神情體態都很放松,悠然自在,可是一旦產生了特別的興趣,就會挺直腰板,好像被檢閱的士兵。他不吸煙,雖然聽說——真有人這么說——雪茄極其有利于健康,而且對此也深信不疑,只是他對煙草不甚了解,覺得和順勢療法沒什么兩樣。他頭部的形狀也很中正,前額和枕骨發育得完好對稱,另外還有一頭棕色的直發,棕色的皮膚和高挺的鼻梁。他的眼睛是清澈的冷灰色,臉上除了濃密的小胡子,其他地方連個胡茬都沒有。扁平的下巴和粗壯的脖子,這都是常見的美國人特征;但對出生國籍的判斷更多的是基于神態而不是特征,從這個方面來說,我們這位朋友的面容彰顯得十分到位。但是我們假設的那位洞察力超強的觀察者也許能充分意會其氣質,卻無法言傳其內涵。模棱兩可卻并不空洞虛無,目空一切卻不天真質樸,對生活給予的一切來者不拒,又能傲然獨立于人間,許多美國人的臉上都有這個特點。我們這位朋友的故事主要靠他的眼睛來講述,那是一雙融合了天真與世故的眼睛。其中充滿了矛盾的意味:雖然不像愛情小說里男主角那樣熠熠生輝,但里面的內容應有盡有。嚴肅卻友好,坦誠卻警惕;精明而輕率,積極而多疑;自信卻內向,聰慧過人卻又平易近人;妥協中隱含著些許反抗,有所保留卻又令人深信不疑。這位男士修剪整齊的小胡子,臉頰上面兩道過早出現的皺紋,以及服裝的款式——露出襯衫前胸和顯眼的天藍色小圍巾——完整呈現了他的身份。也許我們現在靠近并不合適;這位男士可不是在坐著等人給自己畫肖像。此時他沒精打采地癱在那里,惑于美學問題,愧于自我不足(這也是我們剛剛才發現的),將藝術家的技藝與自己的工作混為一談(由于他很欣賞那個頭發有些男孩子氣的年輕女子筆下的瞇眼圣母,因為覺得她本人魅力十足),此時正好適合認識一下。果斷、健康、詼諧、富有,他渾身都散發著這樣的氣質;雖然他是個實際的人,但周圍似乎設置了模糊神秘的界限,這下更激發了人們的想象力。 年輕的臨摹畫家一邊作畫,一邊時不時地瞟向自己的傾慕者。在她看來,精美藝術的創作要伴隨各種額外動作,要么雙臂交叉向后退,左右擺頭細細打量;要么用手摩挲著下巴兩旁的酒窩,抑或嘆氣皺眉,腳掌輕輕拍打地面,在凌亂的長發里尋找不知哪兒去的發夾。這些表演始終伴隨著四處張望,望得*多的就是我們前面描述的這位男士。*終他霍然起身,戴上帽子,走到年輕女子身邊。先是站在畫前看了許久,而此時臨摹者卻假裝對他視而不見;然后又窮盡自己所有的法語詞匯,同時抬起一根手指來表明自己的意圖,唐突地詢問:“多少錢?” ……
歐洲最后的貴族 作者簡介
亨利·詹姆斯(1843-1916),美國小說家,文學批評家,劇作家和散文家。代表作有長篇小說《歐洲最后的貴族》《一位女士的畫像》《鴿翼》《使節》和《金碗》等。
薛妍,青年翻譯學者,主要研究方向為美國古典文學,翻譯方向為歷史、哲學、藝術史。譯作有《歐洲人》《歐洲最后的貴族》等。
- >
自卑與超越
- >
回憶愛瑪儂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山海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史學評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