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花園動植物指南
-
>
世界鳥類百科圖鑒:亞洲鳥類/歐洲鳥類/非洲鳥類/澳洲鳥類(全五冊)
-
>
科壇趣話:科學、科學家與科學家精神
-
>
愛因斯坦在路上:科學偶像的旅行日記
-
>
不可思議的科學史
-
>
動物生活史
-
>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全新修訂版)
牛津通識課 行星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4395137
- 條形碼:9787544395137 ; 978-7-5443-9513-7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牛津通識課 行星 本書特色
◆帶領你三小時讀懂行星學的秘密,了解行星和生命的相互作用
◆牛津通識課系列是一個可讀性強且包羅萬千的工具書圖書館。
◆一本講透行星學,看完就把對應話題了解得明明白白。
◆牛津大學出版社自1995年開始出版的一套系列叢書,堪稱鎮社之寶。
◆由牛津大學牽頭,邀各領域專家書寫的通識讀物。
◆全球銷量超1000萬冊,多本被選為通識課教材。
◆集中于宇宙物理領域的方方面面。
◆由點及面的網狀知識圖譜,按需閱讀,幫助讀者足不出戶了解關于世界的種種真相。
◆牛津通識課系列是橫跨四大知識板塊(物理/生物/歷史/文化)的大型通識讀物。
牛津通識課 行星 內容簡介
行星是恒星形成時的一個副產品,太陽系的存在,不過是太陽起源的結果。人類對其他世界的迷戀從未停止。深入太空,太陽系外的其他行星和它們的大型衛星都能被看做一個獨立的世界,理論上它們中的很多都是我們可以進入的。
《行星》回答了我們是空曠宇宙專享的智慧生物這一問題,但除了孤獨,還有生存的焦慮困擾著人類:除了地球,我們是否真的無處可去?行星科學相關的知識爆炸性增長,但人類對其他世界的迷戀從未停止,也許頭頂的某片星空中,會有我們未來的朋友,甚至未來的家鄉。
《牛津通識課》系列叢書 ,是牛津大學出版社鎮社之寶。自1995年出版以來,該系列已經涉及數十種學科,包含近700本讀物,優選銷量過1000萬冊。其特點在于,每一本書對應一個主題,每個主題都由該領域的專家撰寫。確保讀者能在三小時內讀懂一個學科。牛津出版社曾這樣描述他們的野心:《牛津通識課》將會涵蓋所有主要學科, 為所有讀者提供一個可讀性強且包羅萬千的工具書圖書館。
牛津通識課 行星 目錄
《牛津通識課:行星》
01 太陽系
02 巖質行星
03 巨行星
04 巨行星的衛星和光環
05 小行星
06 海外天體
07 系外行星
牛津通識課 行星 節選
引言
在1816年的一首十四行詩中,年輕的英國詩人約翰·濟慈(John Keats)回顧了他閱讀荷馬作品新譯本的體驗。他寫道:“在這金色王國(realms of gold)中,呼吸純粹而寧靜。”并繼續寫道:
忽見新星映入眼簾
我就像天空的守望者
或像壯士科爾特斯
鷹眼般遠眺著太平洋
佇立在達連山峰上,我沉默無言
而徒留從者
面面相覷,愕然猜忌
濟慈關于行星的新比喻,要么是受到1781 年威廉·赫歇爾爵士(Sir William Herschel)發現天王星事件的啟發,要么是受到1801—1807 年之間新發現四顆小行星事件的啟發。然而由于時間更近,后者在人們的記憶中更加清晰。像濟慈這樣的天文門外漢認為那四顆小行星是新的“行星”不足為奇,放在今天,這四顆小行星會因太小而無法獲得行星資格。
然而,當我的眼睛通過小型望遠鏡看到土星時,我仍沉浸在“金色王國”中,即使這種新奇感有時會變得暗淡。比如,在看到一個新發現的遙遠冰球在數碼照片上只是單個像素時;或者在看到另一顆恒星出現微小的擺動,得到其有木星大小的伴星線索時。
但是,對我來說,每當從宇宙飛船傳回的新的行星景觀展現在我面前時,真正的“科爾特斯體驗”就會重現。盡管在某些情況下,這種新的行星景觀是一個云圖。我們對太陽系的探索已經達到了一個階段,我們能夠把其他行星和它們的大型衛星看作是一個獨立世界:具有和我們自己的行星—— 地球一樣復雜和迷人的地理、地質和氣象。理論上,這其中的許多地方是你我可以進入的,雖然它們一般不適合野餐,但我們至少可以在那里跳來跳去,鏟起一把泥土,爬上一座小山,或者滑下山谷,甚至可以在某些地方找到生命。在這本書中,我將與你分享我們所知的太陽系中的行星起源、演化,特別是當今的狀況。天文學家目前正式承認的太陽系內行星只有八顆,冥王星已經被降級,我在后面會提到這件事。就我這樣的地質學家而言,還有很多大到足以和行星相提并論的天體,盡管它們數量眾多,無法一一說明,但是這些天體都很吸引人,所以我不會忽視它們。
*后,我將轉向描述“系外行星”,即圍繞其他恒星運行的行星。**顆系外行星是1995年被發現的。迄今為止,已有幾百顆系外行星被記錄在案。我們無法觀測到它們的任何細節,但我們有足夠的信息可以來對比這些系外行星系統布局和我們太陽家族的異同。
牛津通識課 行星 作者簡介
[英] 戴維·羅瑟里(David A. Rothery),英國開放大學的行星地質學教授,曾擔任歐洲航天局/JAXA聯合水星探測任務MIXS的英國首席科學家。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我與地壇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二體千字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