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第2版)/卜友泉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649720
- 條形碼:9787030649720 ; 978-7-03-064972-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第2版)/卜友泉 內容簡介
本教材包括五篇共二十一章內容。篇為生物大分子的結構與功能,包括蛋白質的結構與功能、核酸的結構與功能以及酶與維生素,共三章。第二篇為物質代謝及其調節,包括生物氧化、糖代謝、脂質代謝、氨基酸代謝、核苷酸代謝及物質代謝的聯系與調節,共六章。第三篇為遺傳信息傳遞及其調控,包括DNA的生物合成、RNA的生物合成、蛋白質的生物合成和基因表達及其調控,共四章。除上述三篇基本內容外,本教材還根據醫學學習要求,設置了兩篇專題內容。第四篇為生物化學專題,主要涉及器官和組織細胞的生物化學,包括肝的生物化學、血液的生物化學和細胞信號轉導,共三章。第五篇為分子生物學專題,主要涉及分子醫學相關內容,包括癌基因與抑癌基因、常用分子生物學技術、DNA重組與基因工程、基因診斷和基因治療、組學,共五章。除緒論對全書內容做系統介紹外,各篇的首頁均有引言,各章的開頭也有內容提要,旨在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全篇的主要內容和各章的要點,每章后附參考文獻和微課視頻。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第2版)/卜友泉 目錄
目錄
前言
緒論001
**節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的誕生與發展簡史001
一、誕生的科學背景001
二、早期發展階段——敘述生物化學階段002
三、繁榮發展時期——動態生物化學階段002
四、里程碑式的轉折——分子生物學時期002
五、我國科學工作者對近代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的貢獻002
第二節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的主要內容003
一、生物大分子的結構與功能003
二、物質代謝及其調節003
三、遺傳信息傳遞及其調控003
第三節本學科與醫學的關系004
一、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在現代生物醫學中的重要性004
二、現代醫學生學習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的重要性004
**篇生物大分子的結構與功能
**章蛋白質的結構與功能007
**節蛋白質的分子組成008
一、氨基酸008
二、肽010
第二節蛋白質的分子結構011
一、蛋白質的一級結構012
二、蛋白質的二級結構012
三、蛋白質的三級結構014
四、蛋白質的四級結構016
五、蛋白質的分類016
第三節蛋白質結構與功能的關系016
一、蛋白質一級結構與功能的關系017
二、空間構象與功能的關系018
第四節蛋白質的理化性質021
一、蛋白質的兩性電離021
二、蛋白質的紫外吸收021
三、蛋白質的呈色反應021
四、蛋白質的膠體性質022
五、蛋白質的變性、沉淀和凝固022
第二章核酸的結構與功能023
**節核酸的化學組成及一級結構024
一、核酸的化學組成024
二、核酸的一級結構028
第二節DNA的空間結構與功能029
一、DNA的二級結構029
二、DNA的三級結構032
三、DNA的功能034
第三節RNA的結構與功能035
一、mRNA035
二、tRNA036
三、rRNA038
四、非編碼RNA038
第四節核酸的理化性質039
一、核酸的一般理化性質039
二、核酸的紫外吸收性質040
三、DNA的變性與復性040
四、核酸分子雜交041
第五節核酸酶041第三章酶與維生素043
**節酶的分子結構與功能044
一、酶的分子組成044
二、酶的活性中心045
第二節酶促反應的特點與機制046
一、酶催化作用的特點046
二、酶促反應的機制048
第三節酶促反應動力學049
一、底物濃度對酶促反應速度的影響049
二、酶濃度對反應速度的影響053
三、溫度對反應速度的影響053
四、pH對反應速度的影響054
五、抑制劑對酶促反應速度的影響054
六、激活劑對酶促反應速度的影響058
七、酶活性與酶活性單位059
第四節酶的調節059
一、酶活性的調節060
二、酶含量的調節061
三、同工酶062
四、酶的區域化分布063
第五節酶的分類與命名063
一、酶的分類063
二、酶的命名064
第六節酶與生物醫學的關系064
一、酶與疾病的發生、診斷和治療064
二、酶在生物醫學領域的應用065
第七節維生素與酶的輔助因子066
一、水溶性維生素067
二、脂溶性維生素072
第二篇物質代謝及其調節
第四章生物氧化079
**節生物氧化概述079
一、生物氧化的特點079
二、參與生物氧化的酶類080
三、生物氧化中CO2的生成081
第二節線粒體氧化體系082
一、呼吸鏈082
二、氧化磷酸化086
三、氧化磷酸化的調節及影響因素089
四、ATP在能量代謝中的核心作用090
五、線粒體內膜對物質的轉運092
第三節非線粒體氧化體系094
一、微粒體單加氧酶系094
二、過氧化物酶體氧化體系094
三、反應活性氧類的產生與消除095
第五章糖代謝098
**節概述099
一、糖的分類099
二、糖的生理功能099
三、糖的消化吸收099
四、糖代謝概況100
第二節糖的無氧氧化100
一、糖無氧氧化的反應過程101
二、糖無氧氧化的特點總結104
三、糖無氧氧化的調節104
四、糖無氧氧化的生理意義105
第二節糖的有氧氧化105
一、有氧氧化的反應過程105
二、有氧氧化的調節109
三、有氧氧化的生理意義110
四、巴斯德效應110
第三節磷酸戊糖途徑111
一、磷酸戊糖途徑的主要反應過程111
二、磷酸戊糖途徑的調節112
三、磷酸戊糖途徑的生理意義113
第四節糖原的生成與分解113
一、糖原的結構114
二、糖原的生成114
三、糖原分解115
四、糖原生成與分解的調節116
五、糖原貯積癥116
第五節糖異生118
一、糖異生的基本過程118
二、不同物質的糖異生過程118
三、糖異生的調節119
四、糖異生的生理意義121
第六節血糖及其調節122
一、血糖的來源與去路122
二、血糖水平的調節122
三、血糖水平異常123
第六章脂質代謝125
**節概述125
一、脂質及分類125
二、脂質的分布與生理功能126
三、脂質的消化吸收127
第二節脂肪代謝128
一、脂肪分解代謝128
二、脂肪合成代謝133
第三節磷脂代謝141
一、磷脂的結構、分類和功能141
二、甘油磷脂的代謝142
三、神經鞘磷脂的合成與分解145
第四節膽固醇代謝146
一、膽固醇的結構與功能146
二、膽固醇的合成與轉化147
第五節血漿脂蛋白代謝149
一、血脂149
二、血漿脂蛋白的分類與結構150
三、載脂蛋白及其功能151
四、血漿脂蛋白的功能和代謝152
五、血漿脂蛋白代謝異常155
第七章氨基酸代謝158
**節蛋白質的營養作用159
一、氮平衡159
二、蛋白質的營養價值159
第二節蛋白質的消化、吸收與腐敗159
一、蛋白質的消化159
二、氨基酸的吸收161
三、蛋白質的腐敗作用161
第三節氨基酸的一般代謝162
一、組織蛋白質的降解162
二、氨基酸代謝庫163
三、氨基酸的脫氨基作用163
四、α酮酸的代謝166
第四節氨的代謝167
一、體內氨的來源167
二、氨的轉運167
三、體內氨的去路168
第五節氨基酸的分類代謝172
一、氨基酸的脫羧基作用172
二、一碳單位代謝174
三、含硫氨基酸代謝175
四、芳香族氨基酸代謝178
五、支鏈氨基酸代謝179
第八章核苷酸代謝181
**節嘌呤核苷酸的代謝182
一、嘌呤核苷酸的合成182
二、嘌呤核苷酸的分解185
第二節嘧啶核苷酸的代謝187
一、嘧啶核苷酸的合成187
二、嘧啶核苷酸的分解代謝190
第三節脫氧核糖核苷酸與核苷三磷酸的合成190
一、脫氧核糖核苷酸的合成190
二、核苷三磷酸的合成191
第四節核苷酸代謝疾病和抗代謝物191
一、核苷酸代謝疾病191
二、核苷酸抗代謝物192
第九章物質代謝的聯系與調節194
**節物質代謝的特點194
一、整體性194
二、代謝調節195
三、各組織、器官物質代謝各具特色195
四、各種代謝物均具有共同的代謝池195
五、ATP是機體儲存能量及消耗能量的共同形式195
六、NADPH是合成代謝所需的還原當量195
七、代謝途徑的多樣性195
第二節物質代謝的相互聯系196
一、能量代謝的相互聯系和制約196
二、代謝過程中間產物的相互聯系196
第三節組織、器官的代謝特點及聯系198
一、肝198
二、腦198
三、骨骼肌198
四、腎198
五、心肌198
六、脂肪198
七、成熟紅細胞199
第四節代謝調節199
一、細胞水平的代謝調節199
二、激素水平的代謝調節201
三、整體水平的代謝調節201
第三篇遺傳信息傳遞及其調控
第十章DNA的生物合成209
**節DNA復制的基本規律210
一、半保留復制210
二、雙向復制211
三、半不連續復制212
第二節參與DNA復制的酶和蛋白質212
一、DNA聚合酶212
二、拓撲酶213
三、解旋酶214
四、單鏈DNA結合蛋白214
五、引物酶214
六、DNA連接酶214
第三節DNA復制的過程215
一、原核生物DNA的復制215
二、真核生物DNA的復制217
三、其他DNA復制方式220
第四節逆轉錄220
一、逆轉錄的概念及過程220
二、逆轉錄的意義221
第五節DNA的損傷和修復221
一、DNA損傷221
二、DNA損傷應答223
三、DNA修復223
四、DNA的突變225
五、DNA損傷修復與疾病226
第十一章RNA的生物合成227
**節轉錄的概念及其反應體系228
一、轉錄的模板228
二、RNA聚合酶229
三、RNA聚合酶結合到基因的啟動子上啟動轉錄230
第二節轉錄的基本過程232
一、原核生物轉錄的基本過程232
二、真核生物轉錄的基本過程235
第三節轉錄后的加工239
一、mRNA的轉錄后加工240
二、rRNA的轉錄后加工244
三、tRNA的轉錄后加工245
四、RNA的自我剪接和催化功能246
第四節RNA的復制246
一、RNA復制的模板和酶246
二、RNA病毒的種類及其復制方式247
第十二章蛋白質的生物合成248
**節蛋白質生物合成體系248
一、蛋白質合成的直接模板249
二、轉運氨基酸的工具250
三、多肽鏈合成的場所252
四、其他:蛋白質因子等252
第二節蛋白質生物合成過程253
一、原核生物蛋白質生物合成過程253
二、真核生物蛋白質生物合成的過程257
第三節蛋白質的翻譯后加工及靶向輸送260
一、蛋白質的翻譯后加工260
二、蛋白質的靶向輸送265
第四節蛋白質的生物合成與醫學268
一、蛋白質生物合成與疾病發生269
二、蛋白質生物合成的干擾和抑制269
第十三章基因表達及其調控271
**節基因與基因組272
一、基因272
二、基因組275
第二節基因表達調控的基本知識278
一、基因表達的概念278
二、基因表達的特點279
三、基因表達的方式279
四、基因表達調控的生物學意義280
第三節原核基因表達調控281
一、原核基因表達調控的特點281
二、轉錄水平的調節——操縱子調控模式281
三、翻譯水平的調節284
第四節真核基因表達調控284
一、真核基因表達調控的特點285
二、染色質水
前言
緒論001
**節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的誕生與發展簡史001
一、誕生的科學背景001
二、早期發展階段——敘述生物化學階段002
三、繁榮發展時期——動態生物化學階段002
四、里程碑式的轉折——分子生物學時期002
五、我國科學工作者對近代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的貢獻002
第二節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的主要內容003
一、生物大分子的結構與功能003
二、物質代謝及其調節003
三、遺傳信息傳遞及其調控003
第三節本學科與醫學的關系004
一、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在現代生物醫學中的重要性004
二、現代醫學生學習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的重要性004
**篇生物大分子的結構與功能
**章蛋白質的結構與功能007
**節蛋白質的分子組成008
一、氨基酸008
二、肽010
第二節蛋白質的分子結構011
一、蛋白質的一級結構012
二、蛋白質的二級結構012
三、蛋白質的三級結構014
四、蛋白質的四級結構016
五、蛋白質的分類016
第三節蛋白質結構與功能的關系016
一、蛋白質一級結構與功能的關系017
二、空間構象與功能的關系018
第四節蛋白質的理化性質021
一、蛋白質的兩性電離021
二、蛋白質的紫外吸收021
三、蛋白質的呈色反應021
四、蛋白質的膠體性質022
五、蛋白質的變性、沉淀和凝固022
第二章核酸的結構與功能023
**節核酸的化學組成及一級結構024
一、核酸的化學組成024
二、核酸的一級結構028
第二節DNA的空間結構與功能029
一、DNA的二級結構029
二、DNA的三級結構032
三、DNA的功能034
第三節RNA的結構與功能035
一、mRNA035
二、tRNA036
三、rRNA038
四、非編碼RNA038
第四節核酸的理化性質039
一、核酸的一般理化性質039
二、核酸的紫外吸收性質040
三、DNA的變性與復性040
四、核酸分子雜交041
第五節核酸酶041第三章酶與維生素043
**節酶的分子結構與功能044
一、酶的分子組成044
二、酶的活性中心045
第二節酶促反應的特點與機制046
一、酶催化作用的特點046
二、酶促反應的機制048
第三節酶促反應動力學049
一、底物濃度對酶促反應速度的影響049
二、酶濃度對反應速度的影響053
三、溫度對反應速度的影響053
四、pH對反應速度的影響054
五、抑制劑對酶促反應速度的影響054
六、激活劑對酶促反應速度的影響058
七、酶活性與酶活性單位059
第四節酶的調節059
一、酶活性的調節060
二、酶含量的調節061
三、同工酶062
四、酶的區域化分布063
第五節酶的分類與命名063
一、酶的分類063
二、酶的命名064
第六節酶與生物醫學的關系064
一、酶與疾病的發生、診斷和治療064
二、酶在生物醫學領域的應用065
第七節維生素與酶的輔助因子066
一、水溶性維生素067
二、脂溶性維生素072
第二篇物質代謝及其調節
第四章生物氧化079
**節生物氧化概述079
一、生物氧化的特點079
二、參與生物氧化的酶類080
三、生物氧化中CO2的生成081
第二節線粒體氧化體系082
一、呼吸鏈082
二、氧化磷酸化086
三、氧化磷酸化的調節及影響因素089
四、ATP在能量代謝中的核心作用090
五、線粒體內膜對物質的轉運092
第三節非線粒體氧化體系094
一、微粒體單加氧酶系094
二、過氧化物酶體氧化體系094
三、反應活性氧類的產生與消除095
第五章糖代謝098
**節概述099
一、糖的分類099
二、糖的生理功能099
三、糖的消化吸收099
四、糖代謝概況100
第二節糖的無氧氧化100
一、糖無氧氧化的反應過程101
二、糖無氧氧化的特點總結104
三、糖無氧氧化的調節104
四、糖無氧氧化的生理意義105
第二節糖的有氧氧化105
一、有氧氧化的反應過程105
二、有氧氧化的調節109
三、有氧氧化的生理意義110
四、巴斯德效應110
第三節磷酸戊糖途徑111
一、磷酸戊糖途徑的主要反應過程111
二、磷酸戊糖途徑的調節112
三、磷酸戊糖途徑的生理意義113
第四節糖原的生成與分解113
一、糖原的結構114
二、糖原的生成114
三、糖原分解115
四、糖原生成與分解的調節116
五、糖原貯積癥116
第五節糖異生118
一、糖異生的基本過程118
二、不同物質的糖異生過程118
三、糖異生的調節119
四、糖異生的生理意義121
第六節血糖及其調節122
一、血糖的來源與去路122
二、血糖水平的調節122
三、血糖水平異常123
第六章脂質代謝125
**節概述125
一、脂質及分類125
二、脂質的分布與生理功能126
三、脂質的消化吸收127
第二節脂肪代謝128
一、脂肪分解代謝128
二、脂肪合成代謝133
第三節磷脂代謝141
一、磷脂的結構、分類和功能141
二、甘油磷脂的代謝142
三、神經鞘磷脂的合成與分解145
第四節膽固醇代謝146
一、膽固醇的結構與功能146
二、膽固醇的合成與轉化147
第五節血漿脂蛋白代謝149
一、血脂149
二、血漿脂蛋白的分類與結構150
三、載脂蛋白及其功能151
四、血漿脂蛋白的功能和代謝152
五、血漿脂蛋白代謝異常155
第七章氨基酸代謝158
**節蛋白質的營養作用159
一、氮平衡159
二、蛋白質的營養價值159
第二節蛋白質的消化、吸收與腐敗159
一、蛋白質的消化159
二、氨基酸的吸收161
三、蛋白質的腐敗作用161
第三節氨基酸的一般代謝162
一、組織蛋白質的降解162
二、氨基酸代謝庫163
三、氨基酸的脫氨基作用163
四、α酮酸的代謝166
第四節氨的代謝167
一、體內氨的來源167
二、氨的轉運167
三、體內氨的去路168
第五節氨基酸的分類代謝172
一、氨基酸的脫羧基作用172
二、一碳單位代謝174
三、含硫氨基酸代謝175
四、芳香族氨基酸代謝178
五、支鏈氨基酸代謝179
第八章核苷酸代謝181
**節嘌呤核苷酸的代謝182
一、嘌呤核苷酸的合成182
二、嘌呤核苷酸的分解185
第二節嘧啶核苷酸的代謝187
一、嘧啶核苷酸的合成187
二、嘧啶核苷酸的分解代謝190
第三節脫氧核糖核苷酸與核苷三磷酸的合成190
一、脫氧核糖核苷酸的合成190
二、核苷三磷酸的合成191
第四節核苷酸代謝疾病和抗代謝物191
一、核苷酸代謝疾病191
二、核苷酸抗代謝物192
第九章物質代謝的聯系與調節194
**節物質代謝的特點194
一、整體性194
二、代謝調節195
三、各組織、器官物質代謝各具特色195
四、各種代謝物均具有共同的代謝池195
五、ATP是機體儲存能量及消耗能量的共同形式195
六、NADPH是合成代謝所需的還原當量195
七、代謝途徑的多樣性195
第二節物質代謝的相互聯系196
一、能量代謝的相互聯系和制約196
二、代謝過程中間產物的相互聯系196
第三節組織、器官的代謝特點及聯系198
一、肝198
二、腦198
三、骨骼肌198
四、腎198
五、心肌198
六、脂肪198
七、成熟紅細胞199
第四節代謝調節199
一、細胞水平的代謝調節199
二、激素水平的代謝調節201
三、整體水平的代謝調節201
第三篇遺傳信息傳遞及其調控
第十章DNA的生物合成209
**節DNA復制的基本規律210
一、半保留復制210
二、雙向復制211
三、半不連續復制212
第二節參與DNA復制的酶和蛋白質212
一、DNA聚合酶212
二、拓撲酶213
三、解旋酶214
四、單鏈DNA結合蛋白214
五、引物酶214
六、DNA連接酶214
第三節DNA復制的過程215
一、原核生物DNA的復制215
二、真核生物DNA的復制217
三、其他DNA復制方式220
第四節逆轉錄220
一、逆轉錄的概念及過程220
二、逆轉錄的意義221
第五節DNA的損傷和修復221
一、DNA損傷221
二、DNA損傷應答223
三、DNA修復223
四、DNA的突變225
五、DNA損傷修復與疾病226
第十一章RNA的生物合成227
**節轉錄的概念及其反應體系228
一、轉錄的模板228
二、RNA聚合酶229
三、RNA聚合酶結合到基因的啟動子上啟動轉錄230
第二節轉錄的基本過程232
一、原核生物轉錄的基本過程232
二、真核生物轉錄的基本過程235
第三節轉錄后的加工239
一、mRNA的轉錄后加工240
二、rRNA的轉錄后加工244
三、tRNA的轉錄后加工245
四、RNA的自我剪接和催化功能246
第四節RNA的復制246
一、RNA復制的模板和酶246
二、RNA病毒的種類及其復制方式247
第十二章蛋白質的生物合成248
**節蛋白質生物合成體系248
一、蛋白質合成的直接模板249
二、轉運氨基酸的工具250
三、多肽鏈合成的場所252
四、其他:蛋白質因子等252
第二節蛋白質生物合成過程253
一、原核生物蛋白質生物合成過程253
二、真核生物蛋白質生物合成的過程257
第三節蛋白質的翻譯后加工及靶向輸送260
一、蛋白質的翻譯后加工260
二、蛋白質的靶向輸送265
第四節蛋白質的生物合成與醫學268
一、蛋白質生物合成與疾病發生269
二、蛋白質生物合成的干擾和抑制269
第十三章基因表達及其調控271
**節基因與基因組272
一、基因272
二、基因組275
第二節基因表達調控的基本知識278
一、基因表達的概念278
二、基因表達的特點279
三、基因表達的方式279
四、基因表達調控的生物學意義280
第三節原核基因表達調控281
一、原核基因表達調控的特點281
二、轉錄水平的調節——操縱子調控模式281
三、翻譯水平的調節284
第四節真核基因表達調控284
一、真核基因表達調控的特點285
二、染色質水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月亮虎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唐代進士錄
- >
月亮與六便士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