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俞陛云講詩歌意境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3065004
- 條形碼:9787563065004 ; 978-7-5630-6500-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俞陛云講詩歌意境 內容簡介
本書是俞陛云為家中孩童特意編選的啟蒙讀物,專論唐人五七言律絕,側重于分析聲調、格律、意義、句法、字法等,觀點獨特,品評精到。不僅可以做為學詩的法門,同時還是一部欣賞詩境之美的讀本。
俞陛云講詩歌意境 目錄
詩境淺說甲編 | 001
詩境淺說乙編 五言摘句 | 029
詩境淺說丙編 | 050
詩境淺說丁編 七言摘句 | 086
詩境淺說續編一 五言絕句 | 103
詩境淺說續編二 七言絕句 | 155
俞陛云講詩歌意境 節選
詩境淺說甲編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 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首句言所居之地,次言送友所往之處。先將本題敘明。以下六句,皆送友之詞,一氣貫注,如娓娓清談,極行云流水之妙。大凡作律詩,忌支節橫斷。唐人律詩,無不氣脈流通,此詩尤顯。作七律亦然。后半首言得一知己,則千里同心,何須傷別。推進一層,不作尋常離別語。故三四句言送別而況同是宦游,極堪傷感,正以反逼下文,乃開合頓挫之法也。 在獄詠蟬 駱賓王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余心? 起句言獄中聞蟬,題之本位也。三四句由蟬說到己身,層次井然。而玄鬢白頭,于句法流轉中,兼工琢句。五句言蟬因露重而沾翅難飛,猶己之以讒深而含冤莫白。六句言蟬因風多而響易沉,猶己之以毀積而辭不達。末二句慨然說明借蟬喻己之意。此詩取譬*為明切。大凡詠物詩,或見物興感,或借物自況,或借物寓意,方有題外之味,不拘拘跡相,《詩經》興賦比三體中之比體也。 詠物用典能貼切固佳,能用典切題而兼有意則尤佳。昔人詩《長沙過賈誼宅》云:寒林空見日斜時。用庚子鳥事。《隋宮》云:終古垂楊有暮鴉。用隋堤栽柳事。《桃花》云:怪他去后花如許,記得來時路也無。用崔護重來事及《桃花源記》。雅切而又活潑。詠物數典者,可以此類推。 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 杜審言 獨有宦游人,偏驚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 忽聞歌古調,歸思欲沾巾。 首二句言與友皆在客中逢春,非在故鄉,故因物候而驚心也。中四句賦“早春游望”四字。云霞句寫早之景,梅柳句寫春之景。五六句,一寫在陸而聞者,因春至而時鳥變聲;一寫在水而見者,因春至而渚出水。一年容易,又值春光,正鄉心撩亂之際,況聞陸丞之歌詩,聲音感人,不覺歸思沾巾矣。此詩為游覽之體,實寫當時景物。而中四句,“出”字“渡”字“催”字“轉”字,用字之妙,可謂詩眼。春光自江南而北,用“渡”字尤精確。 題破山寺后禪院 常 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音。 此為游破山寺后禪院而作。為寺中深靜處,故首二句點題外,以下六句,愈轉愈靜。三四句在詩律亦可不作對語。由幽徑至禪房深處,惟有鳥聲潭影耳。鳥多山棲,而寫鳥性用一“悅”字;水令人遠,而寫人心用一“空”字。名句遂傳千古。末句但余鐘磬,所謂靜中之動,彌見其靜也。 破山寺即常熟興福寺,米襄陽所書詩碣,尚在禪堂,“照高林”作“明高林”。此詩“悅”字“空”字,其平仄不用諧律,則作“明”字為佳。余兩游此寺,在空心亭憑闌小憩,山容鳥語,不異當年。洵千載名藍也。 ……
俞陛云講詩歌意境 作者簡介
俞陛云(1868—1950年),字階青,別號斐盦、樂靜、樂靜居士,晚號樂靜老人、存影老人、娛堪老人,室名樂靜堂、絢華室。浙江德清人,近代知名學者、詩人,并精通書法。俞陛云是清末聞名中外的經學大師俞樾之孫,現代著名文學家俞平伯之父。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巴金-再思錄
- >
唐代進士錄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我與地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