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最美國寶全書
-
>
法國國家自然博物館犢皮紙博物畫
-
>
西洋鏡第八集--中國古典家具圖錄
-
>
中國傳統民俗文化:收藏系列:中國古代藏書
-
>
西藏瑰寶:吐蕃 分治時期壁畫精選
-
>
西藏瑰寶:歷代炊具餐具精選
-
>
木趣居:家具中的嘉具(套裝精裝 全二冊)
現代藝術慢慢看:給普通人的欣賞建議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722987
- 條形碼:9787521722987 ; 978-7-5217-2298-7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現代藝術慢慢看:給普通人的欣賞建議 本書特色
★ 一部簡單、有效的藝術欣賞入門書,一位擔任佳士得部門總監長達16年,接觸、發掘名作無數的圈內老手,從半生經驗中提煉出具體易行的方法,帶你一步步入門藝術欣賞! 佳士得教育總監、《藝術新聞》主編、藝術家、作家等各界人士盛贊力薦!“人人都可以從這本書中獲益,尤其是那些對現代藝術望而卻步或心懷畏懼的讀者。”★ 別再對藝術望而卻步,這本書要為你拆掉阻礙欣賞的墻!不必再為厚厚的藝術史、復雜的藝術流派犯愁,它們本來就不是欣賞藝術的必經之路,這本書會帶你掌握真正的欣賞之道! “難懂”的現代藝術,到底應該怎么看?寥寥幾筆憑什么拍出天價,兒童畫般的涂抹究竟有什么意涵?……這本書將帶你體會那些費解的作品,古怪的畫作、雕塑、裝置,將向你展露美妙迷人的一面! 這不是一本名作賞析書——實際上,重要的不是傾聽學者的分析,而是磨練你自己的感受力;重要的不是片段式的知識,而是可以廣泛應用的方法。作者相信,以這種方式去欣賞的人,將從現代藝術中收獲自己的感動! 它將讓你重新認識自己與藝術之間的關系。讓藝術走進生活,你大可在與朋友、戀人、孩子的互動中體驗藝術,感受藝術帶來的樂趣。★ 為我們逛博物館、美術館帶來啟發——不要再被擠在人群中看“世界名畫”“代表作”!關于看展,我們有哪些常見誤區?哪些小技巧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看展?什么樣的展覽更能訓練我們的鑒賞力?★ 為你揭秘藝術的臺前幕后:博物館有怎樣的經營策略?拍賣會是如何運作的?……這些你在學院派的藝術鑒賞書中看不到的內容,可以在這本書中找到! 精裝裝幀,四色印刷,16開舒適開本,可以痛快平攤欣賞大圖,是一部值得收藏的藝術鑒賞書。
現代藝術慢慢看:給普通人的欣賞建議 內容簡介
兒童似的涂抹、混合著糞便的顏料、挑戰常識的主題……現代藝術富有爭議,它似乎在挑釁,似乎在嘩眾取寵,它讓人迷惑、不安、憤怒、追捧,或者發出自我防衛般的嗤笑。“我五歲的時候就能畫成這樣!薄斑@不是藝術!”人們常常這樣說。然而這些想法,往往是成見的結果。《現代藝術慢慢看》會讓你卸下成見,懂得如何欣賞現代藝術。要看“懂”藝術,需要先閱讀藝術史嗎?需要了解作者生平嗎?或者看一眼作品的名稱?——不,千萬不要這樣做。請你“無知”地走進美術館。普通人羨慕藝術內行豐富的知識,可是,藝術內行也在羨慕普通人的“無知”。因為你對藝術品知道得越少,就越能真正地欣賞它,作者邁克爾·芬德利告訴你,你需要的只是“慢慢看”。當然,他會教你觀賞技巧:如何看藝術品的材質、筆觸、色彩,用怎樣的步驟逛博物館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什么樣的展覽更能訓練你的鑒賞力,哪些作品是真誠的,而哪些作品僅僅是在故弄玄虛……作為一個經手名作無數的藝術圈內老手,芬德利還會帶你看到藝術高雅舞臺的后臺:博物館有怎樣的經營策略?拍賣會是如何運作的?藝術家的“代表作”是如何被捧上神壇的?這些你在學院派的藝術鑒賞書中看不到的內容,都能在《現代藝術慢慢看》中找到。這本書的目標在于,幫助你調動自己的感官去欣賞藝術,并形成個人化的欣賞方法。作者相信,每個以這種方式去欣賞的人,終將從現代藝術中收獲自己的感動。
現代藝術慢慢看:給普通人的欣賞建議 目錄
第1章 剝洋蔥
第2章 卸包袱
第3章 何為藝術品?
第4章 我們能觀(LOOK)賞(SEE)并行嗎?
第5章 當下的藝術
第6章 真正的鑒賞家不會自命不凡
第7章 個人化
致謝
現代藝術慢慢看:給普通人的欣賞建議 節選
導言那喀索斯的故事意義深刻,他因為觸摸不到自己在泉水中看到的令他魂牽夢縈的柔美身影縱身入水而死。而那同樣的身影,我們自己在所有的河流與海水中都能看到。這身影便是生命不可捉摸的魅影,而這正是一切關鍵之所在!諣柭.梅爾維爾 在19 世紀晚期攝影機取代藝術家的工作之前,藝術家的主要關注點在人物、場所和事物上,F代藝術非常大地擴展了藝術家的使命,時至今日,幾乎任何創新、任何行動,甚至是任何命題都可以被當成藝術品,只要我們是在一個合宜的背景下接觸到它的,比如在博物館或是美術館。那么,這是否意味著“凡事皆可發生”?如果是的話,我們該如何做出判斷,或者說我們該如何去理解藝術?我們得參加多少次講座?我們得看多少本書?我相信,無論是古代藝術還是現代藝術,只要是偉大的藝術,都可以觸動我們,讓我們深受感動,讓我們在瞬間發生改變,甚至可以改變我們的一生。只有當我們打算以一種開放的心態與藝術進行情感上的交流,這種改變才會發生。藝術是訴諸感受的,全身心地投入其中,首先需要我們在感官上進行訓練,而且需要我們有一顆開放的心。只有當我們的感官完全投入其中,我們才能獲得藝術帶來的第二種益處,那就是智識上的教導。藝術讓我們能夠觸及梅爾維爾的“生命不可捉摸的魅影”。無論它采用何種形式,哪怕它看上去是無形的,我們也能夠接受它,欣賞它,或者發現它是無趣的而拒絕它,直至我們的情感受到我們經驗的影響。可能你喜歡杰克遜.波洛克《一:1950 年第31 號》(One: Number 31, 1950)的激情,而我則喜歡薩爾瓦多.達利對那喀索斯其人的奇妙想象。有些人在接觸現代藝術時會問:“這是藝術嗎?”這么問就離題了。我們要問的問題應該是:“這對我起作用了嗎?”我說的“起作用”是指“對你的感官和心靈起作用”,而不是“考考你對藝術史了解多少”。 借助媒體的幫助,利用一小群藝術家的名聲和炒高的價格, 現代藝術讓那些愛好收藏的人將藝術和他們的社會財富與聲望掛鉤。在我的《藝術的價值》(The Value of Art)一書中,我分析了收藏藝術品的三個動機:投資潛力,社會回報,以及我所說的“根本”價值,即藝術本身的價值。本書講的是我們如何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切入那種“根本”價值,至于投資潛力和社會回報,就交給藝術界的那些大佬和他們的追隨者吧。你和我都對藝術有興趣,所以當我們邂逅藝術時,不會轉身而去,而是看著它,對吧?但是,我們真的欣賞藝術了嗎?對我來說,“ 觀看”(looking)和“欣賞”(seeing)有區別,區別在于前者是被動的。如果我的眼睛是睜開的,我就會看著自己走的路, 不過大多數時候,我只是在機械地行走而已。我并沒有欣賞我身邊的一切,無論是紐約萊辛頓大道6 號列車上的人們,還是我的花園中日本楓樹上的葉子。這是一本關于欣賞的書,需要你調用所有的感官,還要帶上一顆開放、求索的心。這種欣賞不需要任何與藝術品有關的知識。一旦你被正在欣賞的藝術品深深地打動, 你就會對那些事實產生好奇心,那就是你的智識發揮作用的時候了。本書是為每個愿意與我一道踏上現代藝術旅程的人而寫的,我們將解鎖現代藝術之“根本”價值的全部力量。這本書也是為這樣一些人而寫的,他們認為我們在沒有課程、講座和音頻指南的情況下,不可能理解過去百年左右時間里任何激動人心的現代藝術運動!覀儠叱鲂畔⒏咚俟罚屪约合硎墁F代藝術帶來的各種真切感應。將會發生的驚喜時刻可能包括(但不限于)某種寧靜的時刻、瞬間的微笑、深沉的悲傷,甚至還會有震撼和激動引起的顫抖。本書是為了那些喜愛音樂、小說、戲劇和電影的人而寫的。首先,我們需要去除種種錯誤的信息。與音頻指南引導你去看的藝術品相比,能夠抓住你的注意力的藝術品(無論是很有名的還是鮮為人知的)可以帶來更強烈的感受和更濃厚的樂趣。它可能是展覽室里格外小的那幅畫,也可能是格外大的那一幅,還有可能是格外陰暗的那幅,甚至可能是看起來格外丑的那幅畫。讓你的眼睛來選擇吧。偉大的藝術家承受著巨大的風險,而這種風險是現代藝術的一個關鍵組成部分。從保羅·塞尚到巴尼特.紐曼,再到安迪.沃霍爾,現在被譽為先驅者的大藝術家都打破了某些規則。我們也必須如此。如果今天要融入現代藝術需要遵守一些規則,包括要知道藝術評論家(或策展人或經銷商)如何給藝術品貼標簽,他們對藝術品如何評價,或者一件藝術品值多少錢,那么我奉勸你打破這些規則,冒一冒險,就只是欣賞藝術品本身,并且做出你自己的決定。我們旅程的終點是與某件特別的藝術品相遇,它可能是一幅異常逼真的油畫、一件雕塑或是一件藝術裝置,甚至是一場行為藝術,在其中,我們的所有感官打開,我們完全投入其中,承諾在情感上做出回應,讓那件藝術品成為你生命的一部分。這個過程的目的是恢復那件作品的完整性,一種正在被我們的文化日益侵蝕的完整性。這趟旅程充滿了奇跡和驚喜。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這趟旅程只比博物館的入場費(美術館是免費的)貴一點點。讓我們就此開始吧。
現代藝術慢慢看:給普通人的欣賞建議 作者簡介
1945年生于蘇格蘭,藝術品交易商、佳士得前部門總監、美國藝術品交易商協會主席。芬德利很早就在紐約蘇豪區創辦畫廊,他還在佳士得拍賣行工作了16年,曾任佳士得印象派和現代藝術部總監,經手名作無數,F在,他是紐約阿卡維拉畫廊的館長,這座畫廊有100年的歷史,是藝術市場的重要標桿。他對藝術品的眼光深受業內肯定,是多位炙手可熱的藝術家的伯樂。他多次受邀演講,足跡遍及日本普利司通美術館、紐約大學、日本學習院大學、北京大學。他的代表作為《藝術的價值》,將由中信出版.新思文化引進。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煙與鏡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