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墨西哥簡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8066419
- 條形碼:9787568066419 ; 978-7-5680-6641-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墨西哥簡史 本書特色
1.“拉丁美洲的良心”愛德華多?加萊亞諾:拉丁美洲不能從上往下,從外往里看,只能從下往上,從里往外看。 2.此書一直被視作研究墨西哥歷史時的不可繞過的著作,至今在全球范圍內已被翻譯成包括盲文在內的15種語言出版。 3.路易斯· 阿波伊特斯· 阿吉拉爾:世界經濟發展的各個階段(大蕭條、戰后的繁榮和 1973 年開始的危機)都標記在墨西哥社會的發展模式中。 4.歷經近半個世紀幾代墨西哥學者孜孜研究修訂。 5.拉丁美洲是指美國以南的美洲地區,以其幅員遼闊的領土、龐大的人口數量、豐富的自然和文化資源活躍在世界舞臺上。在近代的政治舞臺上,拉丁美洲更是與中國結下了不解之緣。本叢書集結了西班牙與拉美的權威學者,從拉美政治、經濟、文化、歷史等各方面寫出了獻給公眾讀者的歷史文化讀本集。
墨西哥簡史 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包括: 古代墨西哥 ; 持續至1760年的殖民地時期 ; 波旁改革 ; 從獨立到鞏固共和國 ; 波菲里奧時期 ; 墨西哥革命 ; *近的歷史階段 (1929-2000年) 。
墨西哥簡史 目錄
古代墨西哥
巴勃羅·埃斯卡蘭特·岡薩爾博
狩獵采集者004
文明的曙光008
區域多樣化的起源014
帝國時代022
危機和變化033
羽蛇神的武士們042
水之王050
西班牙殖民者抵達前夜060
尾聲064
持續至 1760 年的殖民地時期
貝爾納多·加西亞·馬丁內茲
建立階段(1519 —1610 年)069
成熟期和自治期(1610 —1760 年)104
結語138
波旁改革
路易斯·哈烏雷吉
整體概述143
波旁王朝初的改革147
全面巡查新西班牙司法部門和皇家金庫150
總督權力和監政官條例156
18 世紀90年代,風向改變了161
鞏固皇家債券的價值以及新西班牙的經濟164
新西班牙的民族主義情緒169
從獨立到鞏固共和國
何塞菲娜·索拉伊達·瓦斯奎茲
獨立革命175
建立墨西哥國家189
在遭受外國威脅的背景下嘗試中央集權主義和獨裁202
自由派改革、法國干預以及共和國的終勝利218
共和國時期國家生活的緩慢轉型238
波菲里奧時期
埃莉莎·斯佩克曼·格拉
波菲里奧政治252
公共財政和經濟發展271
農村社會和城市社會277
文化286
墨西哥革命
哈維爾·加西亞·迭戈
批評者、反對派和前驅295
從反對派到武裝斗爭300
不合時宜的自由主義304
立憲派的斗爭311
憲政主義與公約主義319
卡蘭薩主義的優勢和局限326
新國家333
近的歷史階段(1929—2000 年)
路易斯·阿波伊特斯·阿吉拉爾
世界危機與政治重組344
穩定和經濟增長(1940—1958 年)355
失衡以及國家主義者的回應(1958—1982 年)367
公民運動和政治變革 (1982—2000 年)381
人名地名譯名表395
墨西哥簡史 節選
羽蛇神的武士們 到了公元 900年,除了瑪雅區域之外,古典時代史詩時期(即古典時代晚期階段)中其他繁榮興旺的城市塔欣、霍奇卡爾科、卡卡斯特拉也終止了發展,部分或者完全被荒棄。至于特奧蒂瓦坎城,曾經經過兩個多世紀的發展而繁衍成為整個區域的中心,現在則完全變成了荒漠。至此,我們今天稱為后古典時代(Posclásico)的歷史階段宣告拉開序幕,這個階段一直延續到西班牙殖民者到來為止。 另一個標志著后古典時代開啟的標志是位于中部美洲北方的定居點被大規模拋棄,以及由此而來的涌向南方的大規模移民潮。世代居住于巴希奧(Bajío)、哈利斯科州的高地地區以及馬德雷山脈的居民們,朝向今天的普埃布拉 - 特拉斯卡拉、墨西哥、托盧卡以及塔拉斯卡高原(Tarasca)遷徙。他們中的絕大多數都是納瓦人,但是也有一些帕梅人(los pames),還有可能有一些普瑞佩查人(los purépechas)。在殖民者的文獻中,則將他們統一稱為奇奇梅克人(los chichimecas)。這些族群習慣于居住在文明的邊界上,居住于生存條件惡劣的荒蕪地區,經常遭遇狩獵采集者群體。這些族群作為軍事組織結構體,其成員通常都驍勇善戰,并授予武士以高的社會地位。 后特奧蒂瓦坎階段的典型特征是持續不斷的沖突以及北方暴發戶窮兵黷武的好戰。后古典時代的城市公共生活圍繞著戰爭這個中心:武士們穿戴著帶有宗教屬性的衣物在公眾面前露臉;戰役通常都是以神之名而發動;在軍事競賽后所進行的活人獻祭,通常被認為是為了維護宇宙秩序的正常運轉而進行的必要活動。武士們的形象以及他們的功績被史無前例地廣為傳頌。職業軍人階層中的精英團體,特別是雄鷹武士和美洲豹武士,成為統治者們重要的支持力量。將雄鷹和美洲豹表現為對立面的主題在后古典時代的圖像中很常見,通常表現為二者之間的對抗、交配或并列——這是處于戰爭中的社會喜歡的隱喻。 但是武力并不能解決所有的沖突,長期處于戰爭狀態的社會也無法生存。通過訴諸結盟以及達成外交協議,后古典時代的帝王們尋求使沖突穩定化,并試圖對沖突進行管理。同盟一般總是由三個王國組成,雖然偶爾也存在由四個王國組成的聯盟。結盟和外交協議,旨在組織政治統治,劃定并承認每個盟國在特定地區的勢力影響范圍以及涵蓋的人口區域,并在政治共同體內分享、分配稅收總收入。一些著名的后古典時代的聯盟,諸如位于尤卡坦半島上的奇琴伊察人(Chichén Itzá)、烏斯瑪爾人(Uxmal)、瑪雅潘人(Mayapán)結成的聯盟,在米卻肯的伊瓦奇奧人(Ihuatzio)、帕茨夸羅人(Pátzcuaro)和欽春錢人(Tzintzuntzan)結成的聯盟,以及墨西哥谷地中在特諾奇提特蘭人、特斯科科人(Tetzcoco)和特拉科潘人(Tlacopan)結成的聯盟。 除了這些“朋友”間結成的聯盟,還有一些不同部族間達成了一些短期的協議,確保在敵對國之間形成一定的外交關系。關于這一方面,來自米卻肯的幾位紳士們出席墨西加人的加冕典禮這個例子極具說服力:在參加了幾天的宴會和娛樂活動之后,塔拉斯科(Tarasco)的達官顯貴們回到了他們的領地,對墨西哥 -特諾奇提特蘭(México- Tenochtitlan)及其盟友們繼續表示出公開的敵意。 后古典時代早期(900——1200年)重要的城市是圖拉,位于今天的伊達爾戈州(Hidalgo)。在圖拉,英勇的奇奇梅克戰士和繼承了特奧蒂瓦坎傳統的南方納瓦人混合在了一起。在圖拉,武士們才是隨處可見的主角:關于武士們的雕像占據著城市里重要建筑的頂端,這些建筑的基座上通常裝飾著行進中的土狼、美洲豹或是雄鷹,雄鷹的喙叼著流血的心臟。舉行蹴球運動的操場在圖拉尤為重要,以前應該曾被用來舉行戰爭儀式,這些戰爭儀式的高潮部分一般是對敵方戰犯執行砍首懲處。圖拉是第1個使用令人毛骨悚然的骷髏頭骨廟(Tzompantli)的中部美洲城市,骷髏頭骨廟采用一種類似于算盤的巨大無比的架子結構,每一根橫梁都掛了一串人頭——這是奇奇梅克人對中美洲歷史后幾個世紀所做出的貢獻之一。也是在圖拉,早開始使用巨大的門廊,它由幾個不同的平行的廊柱以及我們今天稱為“查克穆爾”(chac-mool)的擬人形祭壇組成。這些元素都來自于西部山脈的定居點。 與特奧蒂瓦坎相比,圖拉的成功更為低調謙遜。但是,圖拉的政治和軍事重要性足以促成它與更遙遠的地區形成交流通道,隨著這些通道的延展,圖拉的影響力向南至少抵達了中美洲,向北至少抵達了錫那羅亞(Sinaloa)。在如今的新墨西哥州的農業綠洲定居點中,比如位于加尼翁恰克(Ca?ón del Chaco)的美麗城波尼托(Pueblo Bonito),發現了起源于中部美洲的手工制品,似乎是來自托爾特卡時代的,雖然我們不能確認這些手工藝品是不是順著圖拉的商業推動而來到了這里,或許它僅僅是區域性網絡發揮作用的結果之一。但我們知道,那些位于河流沿岸的農業小村莊同馬德雷山脈上的城鎮進行了商業交流活動。也有證據表明,奇瓦瓦山脈和杜蘭戈以及亞利桑那和新墨西哥的農民之間存在著接觸。在今天墨西哥疆域的北邊有它歷史上完整的農業定居點,它是位于奇瓦瓦的帕魁姆(Paquimé, 也被稱作卡薩斯格蘭德斯[Casas Grandes])。帕魁姆修建了超級大的多家庭聚居建筑體,有四層樓高,預裝了暖氣和排水系統,周圍環繞著大型平臺以及用于儀式慶典的廣場。在將貨物運送至墨西哥北部的路途中,帕魁姆很有可能是很重要的一站。有可能是來自圖拉的商人們也抵達了帕魁姆,遍布在新墨西哥周邊地區的綠松石礦床吸引著商人們遠道前來。 如同特奧蒂瓦坎人曾經經歷過的一樣,托爾特卡人在瑪雅人地區也發揮著重要影響。雖然對于后者,更難準確定義兩者之間產生聯系的模式和方法。位于尤卡坦半島的奇琴伊察城,在公元900年,基本上是在古典時代的舊城一側完全修建了新城。在奇琴伊察新城,重新創造了一些具有圖拉風格的圖像和雕像:立柱組成的門廊與建筑連在一起,呈 L 形分布;在武士廟的頂端尖角上刻有兩條羽毛狀的蛇,它們直立凸出作為檐壁使用,借此可以走到屋頂外墻上;刻有武士臉龐的支撐柱體,用鷹和美洲豹圖像裝飾的門楣,甚至還有一個雕刻的骷髏頭架子,復制了托爾特卡人的頭骨串。 新奇琴伊察的建設者們不是來自托爾特卡的移民,而是實力雄厚的商人群體,是瑪雅人的后代——他們總是自稱為普囤人(Putunes),他們習慣于探訪納瓦人的城市并且對這些城市相當熟悉。需要強調的一點是,新城的建筑是由一個對圖拉一無所知的人設計的。直到1300年,奇琴伊察都是尤卡坦半島強大的城市,也許在與烏斯瑪爾人和瑪雅潘人的結盟中也展現過它的強勢地位。后,瑪雅潘人打破了三角盟友關系,并以暴政控制整個區域直到1450年。但是奇琴伊察的聲望以及它信奉庫庫爾坎神(Kukulcán,即羽蛇神在尤卡坦語言中的名字)的精英改革階層,則一直延續至西班牙殖民者的到來。 除了物質性的遺跡和文物,圖拉還在中部美洲的城鎮里留下了輝煌的王柱碑。圖拉的聲望超出了納瓦人的疆域,它的名字總是與政治權力和文明關聯在一起。同樣的故事也發生于羽蛇神身上,羽蛇神是托爾特卡人傳說中的領主。比如,危地馬拉的瑪雅奇切人(los mayas quichés)的第1個國王,即是因羽蛇神的授權而擔任國王職務,奇切人語言里將羽蛇神稱為庫庫瑪茲(Kucumatz)。同樣,米斯特克人也將統治著后古典時代的王朝奠基者稱為羽蛇神。瑪雅人和米斯特克人都曾在他們的記載中提及過圖拉:瑪雅人認為其皇族祖先來自于圖拉,而米斯特卡人則認為他們的偉大皇帝、征服者“美洲虎”歐邱· 貝納多(OchoVenado)曾經抵達圖拉以確認他的王位。而16 世紀的絕大多數納瓦人分支,包括查爾卡人(los chalca)、特斯科科人、喬盧拉人、瓜廷昌特拉卡人(Cuauhtinchantlaca),當然還有墨西加人,以及更多的部落,都將圖拉視作其統治血統的起源地。 為何圖拉和羽蛇神在中部美洲人的意識形態中是一種根深蒂固的深刻存在?僅用居住于伊達爾戈的圖拉城的托爾特卡人的表現、商業行為以及軍事力量來進行解釋,顯然是不夠的。還有更多其他因素。“圖拉”(在納瓦特爾語中的發音是 tollan)這個詞在詞源學上意味著“蘆葦叢”,一個有著茂盛且充足的蘆葦的地方。“蘆葦叢”這個比喻用來指代大量人口的聚集,這是城市才能體現出的特征。在殖民地時代的原住民傳統中,“圖拉”這個詞用來指代奇妙的城市、神話般的城市、居住著羽蛇神和混沌之神特斯卡特利波卡(Tezcatlipoca)等諸神的神之城市;同時,“圖拉”也被當作綽號使用,用來指代一系列真實存在的城市或是歷史上的城市,諸如喬盧拉、庫爾瓦坎(Culhuacan)、特諾奇提特蘭以及伊達爾戈的圖拉。 所有這些城市的共同之處就在于它們的繁榮興旺,城市規模、文明發展的高度、統治者表現出的智慧以及宗教信仰。圖拉是出類拔萃的卓越之城,是奇妙之城,當然也是它在塵世的每一個化身的映照之城。很有可能所有的圖拉之城的原型都來自于古代墨西哥大、強勢以及繁榮的城市,也就是特奧蒂瓦坎。在特奧蒂瓦坎誕生了納瓦人的城市傳統以及對羽蛇神的崇拜傳統。伊達爾戈的圖拉則強化了古代的神話,并在其中添加了一些與權力運行有關的新思路:圖拉城的統治者以“羽蛇神”的神之名為自己命名,并且擁有一項特權,即通過用鷹爪和美洲虎的爪子刺穿鼻中隔軟骨,為其他城市的統治者們確認統治權。 瑪雅人和墨西加人對圖拉和羽蛇神都相當熟悉,這反映出納瓦人傳統在南方的深遠影響。納瓦人影響擴散的過程開始于特奧蒂瓦坎時期,但是貌似在托爾特卡時期展現出更大的政治影響和宗教影響。瑪雅人的羽蛇神可以是奇琴伊察的領主;同樣,墨西加人在其來源中提及的圖拉也有可能是喬盧拉的圖拉。后者在長達幾個世紀的時間里保留了特奧蒂瓦坎傳統,與瓦哈卡保持著緊密聯系,而且在后古典時期因為成了羽蛇神的主要神殿而廣負盛名。可以確定的是,始終有好幾個圖拉城,也有好幾個羽蛇神。至少在后古典時期,中部美洲不同王國的統治者都將自己與羽蛇神這個古老傳說和象征符號聯系在一起,作為為自己的權力賦予合法性的有效手段而加以戰略性使用,以此帶領大眾承認其領袖的地位,并向貴族們的身份致敬。 如果墨西加人將伊達爾戈的圖拉城視作羽蛇神的神圣之城,并賦予了喬盧拉或特奧蒂瓦坎重要的歷史作用,是因為這是“它的圖拉”,是墨西加人的大都市。墨西加人已經構成了托爾特卡王國北方省份的一部分,可能是在今天的克雷塔羅州(Querétaro)一帶。大概在公元1200年前,當墨西加人的大都市遇到危機并被拋棄時,他們蜿蜒下行到了墨西哥谷地地區。即使是在輝煌的時期,墨西加人也喜歡游蕩在亞特蘭蒂斯人古老城市的周圍和“查克穆爾”人形祭壇周邊,挖掘尋找一些曾在特諾奇提特蘭被用作祭品的文物碎片,在已經荒棄的城市中尋找圖案來激發設計靈感,并創造出屬于自己的藝術作品。墨西加人將自己視作圖拉之城特諾奇提特蘭的直接繼承人,以及更遙遠時代的特奧蒂瓦坎人的后代,他們出現于創世紀之初。 在1200年,貌似是隨著沖突逐漸加劇,圖拉城終陷落,這標志著后古典時代晚期的開始,這個階段以西班牙殖民者的到來為結束的標志。
墨西哥簡史 作者簡介
[墨西哥]巴勃羅·埃斯卡蘭特·岡薩爾博 墨西哥社會學家、歷史學家,以19世紀墨西哥文化和移民現象的研究而著稱,能夠以新穎的角度解讀墨西哥政治、文化和藝術。 [墨西哥]貝爾納多·加西亞·馬丁內茲 哈佛大學歷史學博士、墨西哥歷史學家、地理學家,是墨西哥歷史地理和殖民時期歷史方面的專家。 [墨西哥]路易斯·哈烏雷吉 墨西哥學院歷史學博士、莫拉研究所研究教授。 [墨西哥]何塞菲娜·索拉伊達·瓦斯奎茲 墨西哥歷史學家,以美墨戰爭研究聞名。 [墨西哥]埃莉莎·斯佩克曼·格拉 墨西哥歷史學家、法學家、科學家。 [墨西哥]哈維爾·加西亞·迭戈 墨西哥學院原院長,墨西哥革命史研究專家,芝加哥大學拉丁美洲史博士,多所著名大學的訪問學者。 [墨西哥]路易斯· 阿波伊特斯· 阿吉拉爾 墨西哥歷史學家、水利專家。 張小梅 西班牙巴塞羅那大學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身份的表達與塑造專業碩士,曾為古巴、哥倫比亞、委內瑞拉、西班牙等諸多西語國家政府訪華代表團及商會等機構提供翻譯服務。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我與地壇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自卑與超越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