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青少年心理學(青少年心理工作怎么做)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5107608
- 條形碼:9787515107608 ; 978-7-5151-0760-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青少年心理學(青少年心理工作怎么做) 本書特色
權威可信 國家心理督導師韋志中,資深心理咨詢師周治瓊,凝聚20余年心理咨詢與教育經驗,打破青少年心理工作僵化模式,打造積極發展新路徑。 理論專業 從積極心理學、自我發展心理學等理論出發,結合家庭和學校教育需要,以發展的角度看待青少年問題,發掘新時代青少年的新需求。 邏輯嚴密 剖析工作現狀,凝練問題反思,提出教育策略,呈現案例演示,一步步直擊青少年工作問題本質,探索出新的更符合兒童發展需要的新路徑。 實操性強 打破問題模式,從新時代青少年發展需要出發,針對具體發展問題提出解決策略,并通過實際案例做進一步指導,為廣大家長和教師指明教育方向。
青少年心理學(青少年心理工作怎么做) 內容簡介
本書打破當下青少年心理工作常見的問題模式,堅持以發展的角度看待青少年問題,發掘新時代青少年的新需求,拒絕給青少年貼上問題標簽。作者堅信青少年的問題都是發展中的問題,必須沿著發展的路徑去工作,并以積極心理學為基礎,運用20年心理咨詢經驗,深刻剖析青少年心理工作現狀,提出反思,探索出全新的工作路徑,提出具體的工作策略,很后通過實際案例做進一步展示。本書是對于青少年心理工作的全新探索。
青少年心理學(青少年心理工作怎么做) 目錄
**章 青少年心理工作簡介
一、當今應試教育下的心理問題/ 002
二、從發展的角度看青少年心理工作/ 005
三、青少年心理工作的“偏差”/ 010
四、新時代青少年的心理需要/ 012
五、青少年心理需要新舊對比/ 015
第二章 青少年心理工作現狀
一、青少年心理工作需求巨大/ 024
二、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028
三、探索中國特色理論體系/ 032
第三章 當代青少年心理特點
一、埃里克森關于青春期的研究/ 036
二、教育中的“互聯網革命”/ 039
三、游戲背后的心理現象/ 040
四、和諧的家庭關系是一堵防火墻/ 043
五、青少年行為“問題”背后的心理機制/ 044
六、外部的文化動力因素關聯法/ 046
第四章 青少年心理問題反思
一、“還是別人家的小孩好” / 050
二、找出孩子的五個優勢/ 051
三、分享做青少年心理工作的感受/ 054
第五章 青少年案例分享
一、案例報告/ 060
二、案例點評/ 068
三、實操技術分享/ 077
第六章 青少年的自我中心
一、自我中心的來源和定義/ 082
二、文化引發的“自我中心”/ 084
三、成人走出“自我中心”/ 086
四、青少年的“自我中心”/ 088
第七章 青少年心理工作的路徑
一、“人為的”發展性問題/ 094
二、青少年常見的三類問題/ 096
三、發展性心理咨詢和障礙性心理咨詢/ 102
四、來自國外學校心理咨詢模式的啟示/ 108
五、青少年心理咨詢的方法/ 110
第八章 青少年心理工作的策略
一、青少年心理工作從何處開展/ 116
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118
三、家庭游戲/ 123
四、家庭教育的意義/ 125
第九章 陪伴和支持
一、親子之間情感交流的重要性 / 128
二、生活即教育/ 131
三、何謂陪伴能力/ 134
第十章 積極心理學引導下的青少年心理工作
一、積極心理學提供青少年心理工作的理念方向/ 142
二、青少年心理工作中的“自信”/ 146
三、職業教育的心理內涵/ 149
四、積極心理學技術的四大方向/ 151
五、青少年心理工作的四個方向/ 158
六、青少年心理工作面臨轉型/ 160
第十一章 積極心理學技術的應用
一、模糊認知模式使思維變得狹隘/ 164
二、積極心理學技術/ 167
三、積極心理學理念/ 171
第十二章 青少年心理咨詢實例
一、倫理解釋/ 178
二、案例演示/ 179
三、案例點評/ 200
四、咨詢感受/ 205
五、重申倫理規范/ 207
青少年心理學(青少年心理工作怎么做) 節選
一、當今應試教育下的心理問題 傳統的教育采取了功利化的應試教育方式,我們往往會要求教師教授考試的知識,劃考點重點,很少采取“豐富我、完善我”的方式。 舉個例子,我督促女兒多鍛煉,加強身體素質,但她無法每天進行鍛煉,原因是體育老師每天都來學校,卻天天稱病,不上體育課。我分析,體育老師一定是“被生病”,因為體育老師生病,其他學科老師就可以搶著上這節課,從而將體育課讓給語文、數學、英語等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從很早就開始提出來了,體育也屬于全面發展的一部分。但現狀是,很多學校的體育課停了。 在功利化的應試教育中,智育被當作學校教育的唯一目標,德育、體育被置于從屬地位。應試教育可能導致智育目標狹隘化。應試教育從應試這一角度出發,過分強調傳授知識和技能,強調知識的熟練程度,采取過度學習、強化訓練的手段,把學習局限在課本范圍內,致使學生無暇參與課堂以外的、各種對發展智力十分有益的活動,導致學生知識面狹窄,“高分低能”。 應試教育還可能導致“優秀學生心理綜合征”。在中學生中,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獲得者,在日常生活中給人們的印象是好學上進、聰明認真、成績優良、遵紀守法。但心理學家在與優秀學生的長期接觸,包括心理測驗、日常觀察、訪談以及心理咨詢中發現,在這些品學兼優的中學生中,有不少人的心理發展并不健全,或者說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心理缺陷和誤區。 調查顯示,40%~ 60%的優秀中學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優秀學生心理綜合征”的相關特征,其中女生比例更高。心理專家說:“他們是一群需要引起關注的特殊人群。”專家們認為“優秀學生心理綜合征”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過分追求完美。一方面,對自己期望和要求過高,行為上關注細節,稍有一點事情做得不夠好,便惴惴不安,嚴重的甚至出現強迫癥癥狀。已經很優秀,但總不滿意;有成就,但沒有成就感,成為許多優秀學生的通病。另一方面,對他人和環境的期望過高。一些優秀學生對正常的生活環境和現象不能接受,不是抱怨周圍同學素質低,就是埋怨環境設施不如人意。他們在學校中體驗*多的情緒是不滿和不快,少有幸福感和快樂感。 2.關注消極面。一些優秀學生在對自我的認識和評價上,往往容易只看到自己的不足和弱點,對自己的長處和優點卻視而不見。關注消極面還表現在經常擔心會發生不如人意或令人害怕的事、不能容忍自己的失敗等方面。 3.過分關注自己的形象和別人的評價。一方面,這些優秀學生過于追求完美的特征,這使他們總能給人留下好印象,因而他們很在意他人的評價;另一方面,他們過分關注消極面,這使他們在與人交往中總對自己的舉止不滿意,事后還要反復考慮有什么差錯,讓自己很不輕松。這可能導致他們不得不減少與別人的交往,顯得有點不合群。 此外,一些優秀學生還表現出對失敗異常敏感,面臨選擇時患得患失、猶豫不決。不少人為保持“優秀”的評價而緊張焦慮,持續的不良情緒可能會轉化成軀體癥狀,如頭暈、失眠、胃痛等。應試教育需要調整,我們看待青少年的角度、對青少年的教育和引導也需要調整,不再單一以“成績論英雄”,需要更多地關注青少年的心理狀態。
青少年心理學(青少年心理工作怎么做) 作者簡介
韋志中 1號渡老師,國家心理督導師。阜陽市政協委員,安徽省第十屆科協委員,“阜陽好人”,阜陽市最美科技工作者,阜陽市心理學會會長,廣州市心絲帶心理志愿者協會會長,韋志中心理學網校校長。中國心理學會心理服務機構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國社工聯合會心理健康工作委員會常務委員兼本會團體心理咨詢學部主任,安徽省心理學會常務理事,廣東省心理咨詢與治療專委會委員。 韋志中從事心理咨詢與心理教育工作20多年,出版心理學著作《畫心:繪畫心理治療師的心靈透視課》《心理咨詢師成長之路》《誰在掌控你的人生:破解生命的四大魔咒》等30多本。他被多所高校聘為客座教授、特邀研究員,被《人民日報》《南風窗》等上百家媒體采訪報道。他創辦的心理學網校有學員3萬多名。他以“讓更多的人因為心理學而受益”為職業理想,努力踐行一個心理學工作者的社會責任和使命。 周治瓊 曾任廣州市腦科醫院少兒科心理醫生,79號渡老師,廣州市治心心理咨詢工作室創始人。從事兒童青少年心理治療相關工作五年,共接診患者2000余人,累計治療時間達5000小時。臨床經驗豐富,專業能力過硬,能準確分析兒童青少年問題背后的成因,針對性地開展治療;同時擅于結合家庭治療,改善家庭互動模式。 發表多篇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及家庭教育論文,協助編寫《兒童青少年心理學》《兒童青少年教育心理學:孩子厭學怎么辦?》《社區心理學》等書籍。
- >
史學評論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推拿
- >
朝聞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