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中外經濟特區比較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72206
- 條形碼:9787520372206 ; 978-7-5203-7220-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外經濟特區比較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力圖通過開展中外經濟特區的比較研究,比較不同地區、不同國家的經濟特區建立邏輯、功能使命、成長績效,分析比較經濟特區發展的政治前提、政策支持、社會和文化特征,進而分析經濟特區的獨特發展特征與借鑒價值。通過比較研究揭示中國經濟特區的建設模式和特有的實踐經驗,以及建設模式和實踐經驗對發展中國家具有的不同于其他經濟特區的借鑒價值。展現中外經濟特區建立和發展的差異性特征,特別是,顯示中國經濟特區發展模式與經驗的特有借鑒價值,展示中國經濟特區對發展中國家未來建設經濟特區、發展經濟特區的指導意義,尤其是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立經濟特區中發揮示范功效,提供經濟特區建設的中國方案。
中外經濟特區比較研究 目錄
**篇 歷史背景與理論邏輯
**章 經濟特區的源流和演變
**節 經濟特區的概念特征
第二節 經濟特區的主要類型
第三節 經濟特區的功能作用
第四節 關于經濟特區的爭議
第二章 中外經濟特區的差異比較
**節 中外經濟特區的背景差異
第二節 國外經濟特區的發展路徑
第三節 中國經濟特區的發展路徑
第四節 中外經濟特區的結果差異
第三章 經濟特區發展的理論邏輯
**節 經濟特區發展的理論原因
第二節 經濟特區與經濟發展的階段論
第三節 中國經濟特區的增量改革邏輯
第二篇 率先實踐與行動
第四章 開拓性探索:中外經濟特區的實踐
**節 率先開放行動與開放窗口形成
第二節 擴大開放與驅動原因
第五章 中外經濟特區的改革實踐
**節 改革擔當與試驗區功能實現
第二節 改革的相機調整
第三篇 模式借鑒與擴散
第六章 成功與失敗:中外經濟特區發展與制度視角
**節 發展成就與實現路徑
第二節 制度貢獻與改革方式
第七章 經驗與教訓:中外經濟特區價值與典型案例
**節 經濟特區的國內借鑒與帶動
第二節 經濟特區在國際的借鑒與傳播
……
第四篇 困境與出路:經濟特區新使命與新路徑
參考文獻
后記
中外經濟特區比較研究 作者簡介
袁易明,經濟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深圳大學中國經濟特區研究中心副主任,深圳市科技工作者聯合會會長、深圳市綠色發展研究院院長,貴州省貴安新區高級顧問,貴州省委服務決策專家,蘇州市吳江區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深圳市政府決策咨詢委員會專家。 長期致力于經濟增長、產業結構理論與政策研究。主持教育部、水利部、環保部(原)和世界銀行課題、非洲開發銀行等國際組織研究課題二十五項,主筆完成世界銀行課題報告三個、政策研究報告六十六個。出版《中國經濟特區產業結構演進與原因》《平等一效率的替代與選擇》等學術著作十多部,在《經濟學動態》《經濟研究》《南開經濟研究》和《海外事情研究》(日)等國內外刊物發表論文九十余篇,多篇論文被《新華文摘》、人大復印報刊資料等全文轉載。多次受邀在國際學術會議演講。 劉暢,經濟學博士,深圳大學博士后,深圳市奧斯科爾電子有限公司戰略顧問,深圳市高層次人才。主要研究方向為經濟增長與創新轉型、產業與空間關系。在《經濟學動態》《經濟社會體制比較》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十余篇。近年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一項、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項目一項,主筆完成深圳市政策研究和產業規劃報告三十余份。 姬超,經濟學博士、政治學博士后,許昌學院教授。近年來致力于經濟增長與政府治理的互動研究,積累了較為豐富的跨學科研究經驗。先后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項目等多項國家和省部級項目,發表論文數十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朝聞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巴金-再思錄
- >
我與地壇
- >
回憶愛瑪儂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