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中國古橋志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713580
- 條形碼:9787520713580 ; 978-7-5207-1358-0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古橋志 本書特色
★16開平裝,東方出版社出版,裸脊鎖線,可180度平攤閱讀
★這是一部史無前*的古橋志書,一部資料價值極高的技術書,全面研究中國古橋歷史和技術的寶庫
★內容豐富,僅目錄就長達64頁,正文則達到768頁,作者結合四十余年工作經驗考察全國古橋,包括被拆除的、被遺棄的,只要有資料可查,都收入其中,可以說相當全面
★作者孔慶普,在北京市建設事業從事四十余年,曾主持北京城門、城樓、古橋的修繕、拆除工作,歷任工程隊隊長、工務組組長、工區主任、市政處總工程師、市政局副總工程師等職
★故宮博物院、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學院、清華大學建筑學院、中華文化交流促進會、國家文物局多位專家聯袂推薦
★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項目
中國古橋志 內容簡介
留存至今的萬千座中國古橋,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智慧與輝煌,古橋研究是弘揚中華文化促進科學發展的軟實力和正能量。
孔慶普是古橋研究者中的代表性人物,他曾主持北京城門、城樓、古橋的修繕、拆除工作,工作經驗長達四十余年。他的研究成果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這部鴻篇巨著是根據其手中所有古橋相關資料撰寫集結而成,融入了他畢生的心血,為后人研究中國古橋技術的技藝提供了扎實、系統、豐富的史料基礎。
本志共收錄1750座古橋的資料,古橋照片1689張。其中,石拱及磚石拱橋945座,石梁橋468座,石墩臺木梁橋252座,木虹橋83座,鐵索橋2座。這是一部史無前*的古橋志書,是一部資料價值極高的技術書,是研究中國古橋歷史和技術的寶庫。
書中不僅記載了古橋的技術數據、結構形式及建造方法,而且對一部分構造復雜的古橋進行了技術鑒定。例如:
一、浙江等省有一部分石橋,其上部結構的立面呈梯形門式。當地有人稱其為“三折邊石拱橋”。孔老用結構力學理論對此類石橋的結構進行分析,認為其上部結構并非“拱”結構,屬于撐架式結構,遂取名“撐架式石梁橋”。
二、浙江等省有一部分石橋,橋孔的立面呈五邊折線形券式和七邊折線形券式,當地有人稱此種橋為“五折邊石拱橋”和“七折邊石拱橋”。孔老對五邊或七邊折線形券式框架中的石板構件進行結構分析,認為該石橋的五邊或七邊折線形券式框架,不是結構體,更不是“拱”結構。故將此類橋取名“折線券式石梁橋”。
三、《清明上河圖》中的木橋,如今在浙江福建兩省尚存84座,其橋孔立面呈五邊折線形,唐寰澄等幾位先生稱其為“木拱橋”。孔慶普先生和潘虹萱先生對所謂“木拱橋”的橋孔主體進行分析認為,此類木橋的橋孔主體是由兩組木桿件組合而成的。**組是由3段圓木桿件(每段9根)和兩根方木橫系桿件構成梯形門式結構。該門式結構在沒有外力的作用時,可以獨立存在。第二組是由5段圓木桿件(每段8根)和4根方木橫系桿件組成五邊折線形框架,該框架不是結構體,其自身不能獨立存在。只有在與門式結構互相穿插組合起來,在依附于門式結構的條件下才能存在。所以,該五邊折線形框架中的桿件,基本上不承受荷載力,均屬于冗桿。**、二兩組木桿件組合成五邊折線形橋孔主體,它既不屬于“析”,又不是“拱”,遠看類似虹形,故取名“組合式木虹橋”。
中國古橋志 目錄
目 錄
**章 石拱橋和磚石拱橋
**節 概述
第二節 北京石拱橋與磚石拱橋
1. 安濟橋———磚石拱橋 3
2. 北五孔橋———磚石拱橋 4
3. 朝宗橋———磚石拱橋 5
4. 南五孔橋———磚石拱橋 7
5. 七 孔 橋 8
6. 安定門窎橋———磚石拱橋 9
7. 白石橋 10
8. 崇文橋 10
9. 大通橋 11
10. 東便橋———磚石拱橋 13
11. 二道橋
12. 金水橋
13. 頭道橋
14. 望恩橋
15. 喜鳳橋
16. 鴛鴦橋
17. 舊宮橋
18. 琉璃河橋
19. 大紅門橋
20. 六里橋
21. 盧溝橋
22. 安河橋
23. 廣濟橋
24. 海淀雙橋
25. 青龍橋
26. 萬善橋
27. 馬駒橋
28. 通運橋
29. 永通橋
30. 德勝橋
31. 東步糧橋
32. 甘石橋
33. 高梁橋
34. 金鰲玉蝀橋
35. 李廣橋
36. 三座橋
37. 太平橋
38. 萬寧橋
39. 西便橋———磚石拱橋 47
40. 西步糧橋 48
41. 宣武橋
2 42. 銀錠橋
43. 正陽橋
第三節 天津市石拱橋
1. 寶坻蕭河橋 52
2. 薊州果香峪橋 52
3. 薊州水關橋 53
4. 薊州迎客松橋 53
。。。。。。。
中國古橋志 節選
中國古橋志 作者簡介
孔慶普 1928年生于河北省高邑縣,1945我考入了北京大學的工學院的土木系。1952年初,公派到清華大學結構系插班三年級學習,1953年畢業。1997年(69歲)退休。1950年分配到北京市建設局工作,在北京市政局工作了48年。69歲退休。歷任工程隊隊長、工區主任、市政工程處總工程師、市政工程局副總工程師、市政處顧問。從1950年7月我正式擔當起橋梁、城墻和城上建筑物等古代建筑的管理與維修工作。
- >
唐代進士錄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朝聞道
- >
經典常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