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紅顏長歌:影響中國歷史的女性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0895838
- 條形碼:9787510895838 ; 978-7-5108-9583-8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紅顏長歌:影響中國歷史的女性 本書特色
中國古代傳統文化中,一貫強調“女子無才便是德”,這讓大多數傳統女子作為男性的附庸和陪襯而出現在歷史中,不要說建功立業、有所作為,甚至連拋頭露面也被視為異端。然而在漫漫青史中,總有一些不凡的女子,她們敢于沖破世俗的樊籬,勇敢地追尋自己的理想,有的還能獨領風騷,建立具有開拓性的歷史功業。
紅顏長歌:影響中國歷史的女性 內容簡介
本書選取了在中國古代歷史上異彩紛呈的女性形象,讓我們從另一個角度去感悟中國古代千年更替,世事變遷,認知歷史中的人與事,理解我們生活的時代,構畫未來的社會場景。即使在女性地位不斷衰落的歷史過程中,中華女性卻也因參與社會生活而支撐起自身一定的社會地位,在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流傳青史、文武兼備的商后婦好,逆襲人生、輔佐三代、促成大一統的竇漪房,滿腹才情、智慧有勇的才女卓文君,璀璨耀眼的女性**史家班昭,命途多舛、堅毅隱忍、笳音永傳的蔡文姬,著《筆陣圖》、啟蒙“書圣”的衛夫人,蕙質蘭心、“林下風氣”的謝道韞,愛國愛民的冼夫人,千古女皇武則天,海上女神、天上圣母媽祖……
紅顏長歌:影響中國歷史的女性 目錄
**章 女人造世界,母性傳萬家
**節 法力無邊的女媧娘娘 /003
第二節 心靈手巧的嫘祖姐姐 /008
第二章 紅顏也豪杰,美人亦薄命
**節 間諜的始祖 /016
第二節 夏末有佳人 /021
第三章 其興也賢后,其亡也妖姬
**節 文武兼備的王后 /029
第二節 妲己,這個鍋我不背 /035
第四章 時代有新篇,光彩獨照人
**節 晉祠圣母邑姜 /043
第二節 一笑傾城,再笑傾國 /048
第五章 動蕩春秋社會中的女性
**節 西施,你美得好苦! /055
第二節 毀譽參半的奇女子 /061
第六章 “禮崩樂壞”下的戰國紅顏
**節 亂世紅顏,多面趙姬 /069
第二節 *偉大的單身母親——孟母 /074
第三節 重振齊國的丑后 /079
第七章 她們都與“秦磚”有關
**節 始皇帝的“兒女情長” /089
第二節 孟姜女,你哭倒長城了嗎? /093
第八章 從自由女神到夫唱婦隨
**節 權傾朝野的女強人 /101
第二節 人生逆襲的竇漪房 /106
第三節 敢愛敢恨的西漢才女 /111
第四節 落雁女神,和平使者 /117
第五節 史上*“糊涂”的長壽太后 /122
第六節 娶妻當得陰麗華 /127
第七節 古代女性史學家**人 /135
第九章 三國風云萬古情
**節 紅顏禍水與紅粉英雄 /143
第二節 被設計的人生 /148
第三節 才氣英英命多舛,至柔克剛蔡文姬 /153
第十章 紛擾兩晉史,女性展芳華
**節 歷經六代皇帝三次垂簾的東晉皇后 /161
第二節 “書圣”王羲之的啟蒙老師 /166
第三節 “林下之風”女名士 /171
第十一章 誰說女子不如男?
**節 推動漢化的鮮卑皇后 /179
第二節 巾幗英雄花木蘭 /185
第十二章 “不務正業”的隋朝女性
**節 胭脂井的故事 /193
第二節 霸道人妻賢內助 /198
第三節 愛國愛民的冼夫人 /205
第四節 坎坷傳奇的蕭皇后 /212
第十三章 盛世紅顏,大唐氣象
**節 貞觀長歌有“良佐” /221
第二節 千古女皇武則天 /228
第三節 從大唐來到高原的“綠度母” /235
第四節 不太平的太平公主 /242
第五節 盛世悲歌楊玉環 /248
第十四章 亂世紅顏豈等閑
**節 海上女神,天上圣母 /257
第二節 文韜武略的蕭太后 /262
第十五章 趙宋王朝里的女性世界
**節 “女中堯舜”任評說 /269
第二節 掛帥而不讓須眉的穆桂英 /275
第三節 忍辱負重的孟皇后 /282
第四節 才女李清照 /288
第五節 來歷不明的皇后 /293
第十六章 民族交融下的元朝女性
**節 草原上的女野心家 /301
第二節 溫暖天下的黃道婆 /306
第十七章 明朝女人兩重天
**節 大腳皇后馬秀英 /315
第二節 孤芳自賞馮小青 /320
第三節 亦母亦妃萬貞兒 /326
第四節 醫者仁心談允賢 /332
第十八章 女子也能定乾坤
**節 母儀天下的孝莊皇后 /340
第二節 沖冠一怒為紅顏 /345
后 記 /351
紅顏長歌:影響中國歷史的女性 節選
**節 間諜的始祖 在中國乃至世界歷史上,有一種古老而又現代、危險而又隱秘的職業,這種職業就是“間諜”。 在古兵書《六韜》中記載:“游士八人,主伺奸候變,開闔人情,觀敵之意,以為間諜。”“間諜”二字由此而來。通俗而言,間諜,就是指深入敵人后方秘密從事竊取情報或破壞敵人正常活動的人員。在世界歷史上對間諜這種職業有諸多描繪,甚至被拍成電影,比如電影007系列。但中國歷史上**個被記載的間諜卻是一位女人,名字叫女艾,她也是世界史上*早有記載的間諜**人。俗話說,“時勢造英雄”,女艾的間諜成長經歷,與夏朝的“太康失國”“后羿代夏”的背景密切相關。 一、從“太康失國”到“后羿代夏” 我們都知道,公元前2070年,我國歷史上**個國家——夏朝建立,夏朝的建立者是禹,禹之后,他的兒子啟即位成為國家君主。 夏啟死后,其長子太康繼承王位后整日不理朝政,游山玩水,導致民怨沸騰。太康有一大愛好就是打獵,一次,有窮氏部落的首領后羿趁太康外出打獵之際,攻陷了夏都城,當太康帶著眾多獵物回歸時,發現都城已被占領,無奈之下只能在洛水邊安頓下來,這件事在歷史被稱為“太康失國”。范曄在《后漢書》中記載了這件事:“夏后氏太康失德,夷人始叛。” 我們再來說一下這個后羿,也許人們對后羿的認識僅限于那個古老的神話——后羿射日,可我們所說的此后羿非彼后羿,我們說的這個后羿(又稱“夷羿”)是東夷有窮部落的首領,射太陽不是他的強項,但他打獵非常厲害,他一直覬覦夏王太康的權力,終于得償所愿趕走太康,他扶植太康的弟弟仲康為傀儡,歷史上把這段歷史稱為“后羿代夏”。 后羿奪取夏政權以后,任用不學無術的“流氓”寒浞管理國家,而他每天就是三大愛好:享樂、打獵和與美人嬉戲。 后羿五十八歲的時候納了十八歲的少女純狐為妃。純狐暗地里和寒浞勾結,密謀要殺死后羿,奪取王位。一天,后羿喝醉酒走錯房間,發現寒浞和純狐在一起,于是寒浞趁機殺死后羿,取而代之,自立為王,改國號為“寒”,立純狐為正妃,純狐還給他生下兩個兒子,分別是澆和豷,寒浞把過和戈兩個地方封賞給了他們。 史書上還記載,為絕后羿及其部落的后患,寒浞把后羿的尸身剁成了肉醬,加入劇毒做成肉餅給后羿的族人“享用”,后羿的族人若聽話地吃下去就會被毒死,不聽話就以違抗命令的罪名殺死,《左傳·襄公四年》對這段歷史有描述:“羿猶不悛,將歸自田,家眾殺而亨之,以食其子。其子不忍食諸,死于窮門。” 總之,用這種歹毒的辦法,整個中原地區的后羿族人就滅絕了。 寒浞殺死后羿之后,對夏朝殘余勢力采取斬草除根的戰略,他分兵三路進攻相(仲康之子)的居住地帝丘,*后,相被寒浞殺死。但相的妻子緡卻在危難之際從城墻下面的水溝逃出去,她帶著仲康的遺腹子逃回娘家,并在那里生下了少康。 二、女艾其人 女艾(又稱汝艾),出生地在甘肅天水郡,生卒年不詳。生活在夏朝動蕩不安的年代,據說她是夏王少康帳下的一名英勇無敵的女將軍(一說是奴隸),那個時候,夏朝女性是可以帶兵出征打仗的,她們在戰場上表現出來的勇猛精神完全不輸給男性,可謂是“巾幗不讓須眉”。當時,夏王少康正為復國不辭辛苦、廢寢忘食,女艾受命深入敵后為其主搜集對手的軍事情報,協助少康進行復國大業。關于少康使用女間諜的故事,《左傳·哀公元年》記載:“使女艾諜澆”,晉代杜預注釋為:“女艾,少康臣,諜候也。”女艾是中國古文獻中*早記載從事間諜活動的人,堪稱間諜始祖。可以這樣說,少康的復國斗爭,除了正常的軍事斗爭外,女艾在敵人后方使用詭詐的秘密戰術、進行一系列間諜活動,對“少康復國”及后來的“少康中興”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現在的百家姓中“艾”姓就是以女艾(汝艾)為先祖,據《通志·氏族略》記載,艾氏為“夏少康臣汝艾之后”。由此可證,女艾確實為夏朝復國立下汗馬功勞,所以史書中才有女艾的記載,后人也以女艾為榮,奉為艾姓的先祖。 三、女間諜,不是傳說 少康長大成人后,他的**份工作是在有仍做牧正(類似于畜牧業局長的職務),遇到寒浞的兒子澆派人追捕他,后來少康又逃到一個名叫有虞的地方,做了皰正(掌管飲食的官職),有虞的首領是夏朝的“鐵桿粉絲”,他把自己兩位如花似玉的女兒嫁給了少康,并且給少康良田十傾,奴隸五百人,有一種說法是女艾就是這五百人中的一位,這種說法也是合理的,畢竟夏朝存在大量的奴隸。不過,在那個年代,女艾雖然出身奴隸,但是英勇善戰,能得到少康賞識,*后成為一位聲名赫赫的女將軍也不足為奇。 少康很有才干,在百姓中擁有很高的威望,特別是昔日夏朝的眾多遺老也開始追隨少康。經過幾年的招兵買馬、訓練軍隊,終于復國計劃正式啟動。 然而,少康知道,僅僅憑借一小塊土地和五百名奴隸想要復仇絕非易事,避免與寒浞正面交鋒的*好辦法就是知己知彼,做好萬全的準備,才能一擊必中。但是在那個信息閉塞的年代想要了解敵人的情況,內部瓦解寒浞的勢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于是少康思前想后,腦海中突然閃現一個大膽的計劃,那就是派出了中國歷史上、也是世界歷史上**位間諜,而且還是一位女人,她就是女艾。女艾也無法預見她將要執行的任務將會對世界間諜史產生多么巨大的影響,這簡直是彪炳史冊的一大行動。那少康為什么會派女艾深入敵后而非男人呢?原因無外乎這幾點:首先,女艾對少康忠心耿耿,絕對不會叛變或臨時反戈;其次,女艾是少康帳下的一位將軍,心理素質、觀察力、適應力極強,軍事斗爭經驗豐富,而且智勇雙全,完全可以擔當此任;第三,女艾是女人,不會引起敵人過多關注,這樣便于在敵后靈活行動、打探消息,甚至緊急時刻美人計也可以發揮巨大的作用。當少康把自己的這個想法與女艾一說,忠心于少康的女艾沒有任何異議,欣然領命。清朝人朱逢甲的《間書》中也有體現:“用間始于夏之少康,使女艾間澆。” 當然,女艾接受少康的臥底任務之后,也要經過周密的策劃和布置以便做到萬無一失,一名合格的間諜必修課就是要學會“七十二變”。所以,女艾首先要喬裝打扮一番,她把自己打扮成一個普通農婦,即使混跡到人群中也絕對不會引起任何人的懷疑,終于她躲過敵人的各種盤查,順利地來到了寒澆的封地過邑(今山東萊州市西北)的中心地,她小心翼翼地在過邑先立足下來,扎下根。女艾把自己的間諜任務分為兩大部分:一是秘密地觀察過邑城周圍的一切軍事兵力部署及外圍軍事設施的位置,甚至是把寒澆的活動規律也摸得一清二楚,女艾把有價值的情報信息源源不斷地輸送給少康一方。她曾經裝扮成一個仆人,借著給寒澆縫補衣服的機會,成功地與寒澆同住在一個房間里,竊取了寒澆更多的機密。屈原《楚辭·天問》原句是這樣的:“惟澆在戶何求于嫂,……女岐縫裳而館同爰止,何顛易厥首而親以逢殆。澆謀易旅何以厚之,覆舟斟尋何道取之。”句中的“女岐”就是“女艾”。正因為如此,少康才對敵方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二是行刺寒澆。女艾的想法是*好能夠行刺寒澆成功,做到“擒賊先擒王”,于是,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女艾成功地找到了澆宮中的住所并潛伏在那里伺機行動,但遺憾的是當晚寒澆并沒有回去,所以行刺的任務暫且失敗。 還有一次,女艾夜間拿著斧頭趁機要砍寒澆,可惜澆身上縫了堅甲沒有成功。 甚至還有一種說法是女艾在行刺寒澆的時候,因為屋里漆黑一片,女艾的斧頭沒有砍到寒澆,卻砍到了寒澆身邊的女人,那女人一聲慘叫當場斃命,寒澆也因此嚇得夠嗆,他派人緝拿女艾,但都沒有成功。 關于寒澆是如何被消滅的,有兩種說法: 一種是女艾在行刺失敗后繼續打探澆的情況,不久,女艾從澆的侍從口中又得到一個有價值的信息,那就是寒澆擇日要去打獵,于是,女艾精心策劃,希望這次能夠一擊必中殺死澆,從而斬斷寒浞的臂膀。這一天,寒澆帶著隨從在野外狩獵,突然,樹叢中閃現出一只梅花鹿,寒澆撇下隨從奮力向前追去,結果迎面被一群獵狗圍住,寒澆躲閃不及,被獵狗撕咬得慘不忍睹,*后樹林中沖出幾名獵人,砍下寒澆的頭顱揚長而去。毫無疑問,這場有組織、有預謀的刺殺行動正是出自女艾之手,屈原《楚辭·天問》中記載:“何少康逐犬,而顛隕厥首?” 這句話說的就是女艾用計使寒澆被殺。等寒澆的隨從趕到“案發現場”,無奈只能帶著寒澆的尸體回城時,突然間聽見吶喊聲震天,原來是女艾率領大軍即將攻城,幾名士兵在前面大聲喊:“叛臣寒澆已經被斬首,你們不要頑抗,速速投降。”并且還用竹竿高高地挑著寒澆的頭顱,于是城內的百姓打開城門,女艾帶領的軍隊取得勝利。 另外一種可信的說法是,女艾經過一段時間的潛伏,為少康擬定了詳細可行的滅澆行動計劃。少康根據女艾的情報,認為攻打寒澆的時機已經成熟,便親率復國大軍對寒澆的封地過邑展開進攻,寒澆的兵力部署此刻已無任何作用,少康帶領的軍隊在過邑城如入無人之地一般,女艾里應外合,*后,寒澆兵敗被殺,少康再命其長子杼領兵打敗了寒豷,寒豷還被剁成了肉醬。《左傳·襄公四年》記載:“少康滅澆于過,后杼滅豷于戈,有窮由是遂亡,失人故也”。緊接著,少康在女艾的協助下一鼓作氣乘勝攻克了寒浞的兩大封地,收復了中原大部分地區,此時,寒浞早已經無力征戰,面對少康勢如破竹的攻勢,寒浞部下臨陣倒戈,活捉寒浞。寒浞*后自殺不成,被凌遲處死。 從女艾所采取的一切行動來看,我們不得不佩服女艾這個女人,她簡直是具備了一名優秀間諜所需要的一切優秀品質:洞察力強、沉著冷靜、殺伐果斷。比起戰場上的千軍萬馬,女艾在少康復國大業中的貢獻可謂是*大的。少康*后恢復了中斷四十余年的夏政權,建都陽夏(今河南商丘夏邑縣),女艾成為輔佐夏朝少康消滅寒浞及其子,復興家國的“巾幗英雄”。 《孫子兵法·用間》記載:“故惟明君賢將,能以上智為間者,必成大功。” 由此可見,間諜在古代軍事作戰中的重要性,堪比一整支軍隊,有時候比軍隊還要厲害。 而女艾這個美女間諜在少康復國之后,卻很少被提及,她的名字就此已經湮沒于浩瀚的歷史中。
紅顏長歌:影響中國歷史的女性 作者簡介
陸虎,東莞市中學歷史教學能手、東莞市歷史學科帶頭人、東莞市名教師、廣東省優秀青年教師、廣東省歷史骨干教師、全國素質教育先進工作者。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十余篇,主編《中小學生愛國主義教育讀本》(江西科技出版社出版發行)。
- >
回憶愛瑪儂
- >
煙與鏡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我與地壇
- >
二體千字文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