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聽孩子的話
-
>
兒童教育心理學
-
>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學習沒有那么難(全3冊)
-
>
(文學)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紀實文學:那些家長
-
>
特別狠心特別愛.猶太媽媽德財商教育
高效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9632619
- 條形碼:9787549632619 ; 978-7-5496-3261-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高效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 本書特色
讓孩子把握社會能力要點: 領導力:別在該放手的時候選擇包辦/執行力:習慣“命令”,只會得到盲從/說服力:父母如何說,孩子才會聽/影響力:不用主觀印象評判你的孩子/開拓力:情商高,就是懂得拒絕/思維力:*好的教育,是你懂我知/自律力:父母的要求應該“少而精”/創造力:讓孩子大膽地接觸新鮮事物
高效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 內容簡介
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健全的人格修養! 正確的家教,應該讓我們的孩子既有高智商,又有高情商。父母的言語表達、對孩子說話的語氣,能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性格養成,給孩子塑造一個良好的人生平臺。
高效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 目錄
第 一 章
高效溝通**課:學會好好說話
☆ 有責任:孩子,你不負責的樣子很難看
☆ 領導力:別在該放手的時候選擇包辦
☆ 執行力:習慣“命令”,只會得到盲從
☆ 能選擇:拋棄自以為然,尊重孩子的選擇
☆ 決策力:高效說服力,不吼不叫培養孩子
☆ 說服力:父母如何說,孩子才會聽
☆ 懂禮儀:父母有禮貌,兒女才有好家教
第 二 章
正面管教,別跟孩子發脾氣
☆ 影響力:不用主觀印象評判你的孩子
☆ 高情商:所謂情商高,就是對孩子好好說話
☆ 好情緒:父母有好情緒,才能好好說話
☆ 合理性:生氣是拿孩子的錯誤懲罰自己
☆ 會理解:做錯事的孩子,不等于是壞孩子
☆ 找方法:讓孩子知道自己錯在哪里
第 三 章
引導情緒,高效提升孩子的情商
☆ 會表達:會表達壞情緒,才不會鬧情緒
☆ 懂體會:正面引導,教孩子體會情緒
☆ 去溝通:教孩子正確傾訴喜怒哀樂
☆ 時間表:你跟孩子交流的時間夠了嗎
☆ 能克制:正面解讀兒童情緒心理學
☆ 自信心:給孩子自己處理情緒的機會
☆ 高培養:避免走入低效溝通的怪圈
第 四 章
有同理心,才會懂孩子
☆ 思維力:*好的教育,是你懂我知
☆ 同理心:聰明的父母懂得“換位思考”
☆ 站對位:高效管教,不要站在孩子的對立面
☆ 接受度:“為你好”有時并不好
☆ 傾訴欲:不要捂著孩子的嘴巴
☆ 不嘮叨:言簡意賅,說話才有分量
第 五 章
正面管教,少不了鼓勵和批評
☆ 去鼓勵:用“正面管教”鼓勵孩子
☆ 自尊心:寧可選擇驕傲,也不要擁抱自卑
☆ 認同感:你的孩子也是“別人家的孩子”
☆ 不放任:該批評時就批評,不要放任壞習慣
☆ 安全感:挫折教育,呵護孩子的自信
☆ 不功利:別要求孩子必須優秀
第 六 章
孩子,你不必活成我想要的樣子
☆ 懂尊重:高效教育,就是懂得尊重孩子的夢想
☆ 自律力:父母的要求應該“少而精”
☆ 原則性:把家庭教育當成一門事業
☆ 不盲從:別用“愛”的名義去指揮和捆綁孩子
☆ 創造力:讓孩子大膽地接觸新鮮事物
☆ 主動性:為孩子塑造主動發展的無限空間
☆ 學習力:跟孩子一起學習和成長
第 七 章
教孩子學會拒絕,就是*好的保護
☆ 不委屈:學會說“不”,快速提升社交能力
☆ 識行為:面對他人的惡意,有效保護自己
☆ 懂逆商:孩子被別人拒絕了怎么辦
☆ 開拓力:情商高,就是懂得拒絕
☆ 去信任:引導孩子,關注和保護自我訴求
☆ 深陪伴:高效陪伴,保護孩子的質疑精神
高效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 節選
有責任:孩子,你不負責的樣子很難看 相信做父母的都想讓孩子成為有責任心的人。 具備責任感,是一個人成熟的標志,更是一個孩子美好品德的基礎,在“責任”的地基上,孩子才能更好地建造名為“誠實”“擔當”“堅持”“合作”的輝煌大廈。 如何培養責任心?讓孩子成為“負責人”是很重要的,只有當他意識到事情是屬于自己的職責、需要自己做,他才能擺脫父母羽翼的庇護,建立健全的人格。 信任,放手,是建立責任感的重要一步。 根據2017年,對部分城市家庭兒童權利保護狀態的調查研究結果,家長對孩子在家庭的參與權重視度相對往年有所提升,但仍然處于較低的水平,很多家長仍然忽視了孩子的表達權和決策權。 豆豆媽媽對孩子看得特別嚴,因為豆豆是早產兒,從小身體就很弱,一家人因此更加寵溺他。豆豆都三歲半上幼兒園了,每天媽媽還要給他穿衣服、幫他收拾玩具,跟在他屁股后面做事。 在幼兒園待了幾天,豆豆就哭著要回家,媽媽實在沒辦法,只好勸他:“乖啊,豆豆,你是大孩子了,在幼兒園跟小朋友們一起玩兒不好嗎?” 豆豆委屈地搖頭,說:“幼兒園的小朋友不幫我收拾玩具,老師也不給我穿衣服,我不喜歡幼兒園。” 媽媽這才意識到,豆豆已經到了應該自己做這些事的年齡。 讓孩子自己學穿衣服只是一件小事,很多父母因為覺得這是大人隨手就能做、小孩卻很麻煩的事情,所以習慣替孩子包辦。于是,有的小朋友會覺得“這不是我應該做的事”,時間久了,意識一旦形成,他會因為別人不對他“負責”而不滿,感到難以接受,但卻無法意識到這其實是自己的責任。 不要擔心孩子做不到,而要鼓勵他試一試。當孩子的習慣從“別人做”而改成“自己做”時,他的想法自然就會發生改變,這就是對自己負責的開始。 而給孩子負責的自信,掌握好溝通引導語言很重要。 幼兒園開始教小朋友簡單的數字和加減法,老師還讓大家回去寫一寫、試一試。回家以后,菲菲纏著媽媽要幫自己寫。 “這是你的作業呀,菲菲,你應該自己做。”媽媽耐心地跟菲菲講。 菲菲扭捏了半天,突然像是要哭了:“可是媽媽,我學不會,你幫我做吧!” 寵愛孩子的姥姥看到了,生怕菲菲哭,趕緊過來說:“姥姥幫你做,哎呀,多簡單,看姥姥的。” 媽媽攔住了姥姥,堅持要菲菲親自做,又對她說:“你試一試再說,媽媽以前像你這么大的時候也不會這些呢,但是學了就會了。咱們菲菲是個很聰明的孩子,試試吧,一點兒都不難。” 菲菲聽到媽媽以前也不會,得到了安慰,加上媽媽夸自己聰明,她覺得受到了信任,就愿意嘗試了。 用語言給孩子信任,讓孩子增強嘗試的信心,可以幫助他更快地學會處理自己的事情,建立責任感。當然,責任感除了會讓孩子對自己負責之外,也會讓他對別人的困難感興趣,并愿意跟別人一起承擔責任、幫助他人,但這一切都源于對自己負責的基礎。 好好說話,好好溝通,你的孩子也能成為負責的小朋友。 【高效培養要點】 方法一:不要用命令的語氣要求,也不要給予獎勵。 要孩子建立責任感,應該是孩子主動接受,培養他自發去做的習慣。所以在一開始,一定要給孩子在語言上灌輸一個概念:“這是你自己的事情。” 千萬不要用強迫的語氣去命令,比如在孩子培養習慣前期,當他產生抗拒心理時,不能說“媽媽讓你去怎樣做”“爸爸說了,你應該這樣做”之類的話,這會讓孩子覺得,他在做不屬于自己的事,是在替父母完成任務,就會產生逆反心態,或者不情不愿地去完成。 這就失去了主動性。 而完成任務不應該有獎勵,這一點似乎跟許多傳統的教育說法不一樣。當孩子完成了分內的事情時,為什么要給予獎勵?當你給予了獎勵,這件事的性質就從“為自己而做”變成了“為父母而做”,孩子會期盼著再次得到獎勵,他將永遠無法培養真正良好的責任感。 方法二:信任孩子,并在語言中表達。 “我相信你”這句話,很多父母并不經常說出口,這并不是因為不愛孩子,而只是因為太在乎,所以擔心孩子,進而衍生出一種“不信任”。 但讓孩子學會負責、鼓勵孩子去嘗試,先要給他信任,并給他嘗試的機會。當孩子主動要求去做什么時,不要以“你太小了”“沒關系,我順手的事情”而拒絕他,而是告訴他:“我相信你。” 方法三:夸獎孩子努力,但不要說一定能做成。 讓孩子學習處理自己的事,我們需要不斷灌輸家長的信任,讓孩子也建立對自己的信任。 但在語言上,可以夸獎孩子努力、耐心、堅韌等一系列行為上的優點,盡量不要從孩子天生聰明的角度去夸贊和鼓勵,這會讓他以為“聰明可以做成一切”,而不是“努力能達到目標”。同樣,也不要跟孩子許諾說“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到”,如果孩子真的做不到,很容易因此受到打擊,不如這樣說:“不試試,怎么知道自己不行呢。” 與孩子有效溝通,是鼓勵他建立責任感的重要途徑,但前提還是要先改變我們自己的想法——只有父母發自內心的信任,才能影響孩子的行為。
高效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 作者簡介
周賢,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國家高級心理咨詢師,親子教育導師,青少年訓練營導師。先后深入學習傳統文化、心態教練技術、家庭教育、兩性關系,從改進親子教育角度出發,以提升家長自我教育為核心,探索和改進親子教育的觀念和方法,同時創辦了周賢家庭教育工作室,針對無數家長提出的教育困惑,舉辦了《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的八大誤區》《閱讀的重要性》等經典課程,幫助數萬家長從中獲益。
- >
推拿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莉莉和章魚
- >
煙與鏡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回憶愛瑪儂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