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汽車產業創新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1663898
- 條形碼:9787111663898 ; 978-7-111-66389-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汽車產業創新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汽車產業研究人員 、管理人員,汽車企業高管等與智者通行,與高人為伍,本系列圖書傳遞的深邃思想和觀點背后,是本書所采訪汽車行業各領域重量級人物對汽車產業發展的長久觀察與思考,以及身體力行寶貴實踐所獲得的經驗。 本書邀請10位不同背景專家作為訪談嘉賓,齊聚BAT的專家,貫通產業鏈,全域多維系統解讀汽車產業創新。汽車產業密碼盡在其中! 本套書已經出版 《洞見汽車強國夢》《探索汽車強國路》《踐行汽車強國策》《供應鏈與汽車強國》《汽車技術創新》《汽車產業創新》6部專著
汽車產業創新 內容簡介
本書是“趙福全研究院·汽車產業戰略系列”的第六冊,書中集中展現了“趙福全研究院”第十三季、第十四季的10場高端對話,記載了趙福全院長與劉世錦、于勇、張興海、王堅、何小鵬、付強、李鋼、鐘翔平、李震宇和徐大全10位汽車行業的企業家、技術專家就汽車產業創新開展的高端對話與探討。本書從產業創新總論、產業管理、企業戰略、技術戰略、融合創新5個方面對汽車產業創新進行了系統的闡述;并對宏觀經濟環境變化、產業創新的新機遇和新挑戰、產業創新的方向和重點、汽車產業創新的本質等問題進行了剖析;從總體創新戰略、汽車產品改變、新創車企發展、研發和制造創新、銷售和服務創新對企業戰略展開論述;從電動化創新、網聯化創新、智能化創新對技術戰略進行了解讀;從零部件供應商、基礎材料企業、互聯網公司、資本和人才等角度對融合創新進行了探討。本書適合汽車行業及相關行業的企業管理人員、研究人員閱讀參考。
汽車產業創新 目錄
——試錯的過程就是創新 /
02 對話于勇
——輕資產是整車企業發展的方向 /
03 對話張興海
——第三次創業的底氣和信心 /
04 對話王堅
——汽車的移動性潛力遠未得到有效釋放 /
05 對話何小鵬
——學費、曲線和初心 /
06 對話付強
——時而天堂,時而地獄 /
07 對話李鋼
——企業不能實施所有的創新 /
08 對話鐘翔平
——做汽車產業轉型的助力者 /
09 對話李震宇
——發展自動駕駛要“三位一體” /
10 對話徐大全
——產業的“戰國時代” /
一、產業創新總論 /
01 宏觀經濟環境變化 /
中國經濟已轉換到中速增長期 /
經濟增長新動能的五大來源 /
經濟新增長來源的三個特點 /
綠色發展,有減法更有加法和乘法 /
中國汽車產業還有很大發展潛力 /
院長心聲 /
02 產業創新的新機遇和新挑戰 /
產業互聯網將助力相關產業高效發展 /
汽車產業孕育創新發展的空前機遇 /
新一輪科技革命是技術體系的全面改變 /
科技革命三個核心要素的本質及重要性 /
汽車是體現科技革命核心要素的*佳載體 /
中國汽車產業未來發展的開創性與驅動力 /
院長心聲 /
03 產業創新的方向與重點 /
中國開始在汽車產業變革的*前沿進行創新 /
技術發展需要積累,企業創新必須堅持 /
創新是一個環環相扣的生態體系 /
不同創新主體之間必須有效分工協作 /
互聯網企業在汽車“新四化”中的機遇與挑戰 /
汽車與互聯網企業具有不同的優勢 /
汽車“大腦”是未來的戰略制高點 /
唯有云端計算才能滿足未來汽車需要 /
公有云和私有云之爭的核心在于兼容性 /
汽車將成為新一代移動互聯智能終端 /
無人駕駛將重新定義汽車產品、交通場景和生活方式 /
未來汽車產業將形成全新的出行生態圈 /
院長心聲 /
04 汽車創新的本質 /
汽車的本質是解決移動性問題 /
汽車的移動性優于地鐵和公交 /
汽車企業*應該解決的是堵車問題 /
汽車無人駕駛尚未完全定義清楚 /
從*基本的需求出發去解決*基本的問題 /
改善移動性既需要單車智能也需要車隊智能 /
未來汽車必須被有效組織起來 /
互聯網將改變汽車的結構和形態 /
汽車和互聯網產業需要深度整合 /
汽車智能化將提供更加輕松便捷的出行 /
院長心聲 /
二、產業管理 /
01 發展回顧 /
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歷程值得反思 /
讓市場來檢驗企業創新的成敗 /
從“引進驅動”到“創新驅動”是歷史必然 /
新時期自主創新必須擺脫路徑依賴 /
院長心聲 /
02 產業政策 /
政府應清晰界定產業管理邊界 /
合理的機制是激發企業創新活力的關鍵 /
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不宜變化過快 /
發展智能網聯汽車需要企業與政府緊密合作 /
政企各司其職,共同做好創新 /
院長心聲 /
三、企業戰略 /
01 總體創新戰略 /
“舍”是戰略選擇的**要務 /
并購解決不了創新能力的問題 /
走出*接近直線的曲線就是成功 /
品牌以產品品質和先進技術為支撐 /
平臺開放是一種能力,目的是實現更大的封閉 /
汽車企業走開放平臺之路挑戰巨大 /
未來汽車產業變革的主戰場在中國 /
深耕中國市場是拓展全球市場的*好儲備 /
院長心聲 /
02 汽車產品改變 /
未來汽車產業的核心是“以人為中心”的服務化 /
軟件定義汽車需要強大軟件能力的支撐 /
軟件比重提升將重塑不同企業的合作關系 /
未來汽車軟件不太可能一家獨大 /
汽車操作系統未來必然走向集成化 /
院長心聲 /
03 新創車企發展 /
“新四化”拉近了新舊車企的起跑線 /
發揮長板優勢的同時必須有效彌補短板 /
做汽車硬件的難度遠高于做軟件 /
努力成為“硬件+軟件+運營”的新車企 /
傳統車企也應借鑒新創車企的優點 /
新創企業必須重新思考汽車產業諸多問題 /
新創車企要活下去必須闖過三關 /
努力解決創新過程中產生的新問題 /
新創車企需要消費者、行業和政府的支持 /
汽車產業*后的勝者一定是集大成者 /
院長心聲 /
04 研發和制造創新 /
整合性研發及其基礎能力確保產品差異化 /
用戶群選擇、系統性設計和基于用戶數據的持續優化 /
“新制造”是基于智能制造的新型商業模式 /
面向智能制造需求重塑生產組織方式 /
“智能工廠+體驗營銷”的創新組合拳 /
院長心聲 /
05 銷售和服務創新 /
新一代消費者需要“簡單”的產品 /
未來汽車消費需求將呈現“兩極分化” /
購車環節及用戶連接體系的銷售創新 /
不影響與用戶直接互動的新型加盟商模式 /
建設服務運營體系,形成品牌口碑效應 /
車企深度進入出行服務領域的時機尚未成熟 /
出行服務的重點是如何用好車 /
院長心聲 /
四、技術戰略 /
01 電動化創新 /
發展新能源汽車是產業、市場和社會的多元需求 /
新能源汽車是中國汽車市場的強驅動力 /
汽車產業創新 作者簡介
主持嘉賓、本書作者 趙福全博士,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教授、博導,汽車產業與技術戰略研究院(TASRI)院長。同時擔任世界汽車工程師學會聯合會主席(2018-2020)。目前主要從事汽車產業發展、企業運營與管理、技術路線等領域的戰略研究。在美日歐汽車界學習、工作近二十年,曾任美國戴姆勒-克萊斯勒公司研究總監(Research Executive)。2004年回國,先后擔任華晨與吉利兩家車企的副總裁、華晨寶馬公司董事、吉利汽車(香港)執行董事、澳大利亞DSI控股公司董事長以及英國錳銅公司董事等職。作為核心成員之一,領導參與了包括沃爾沃在內的多家國際并購及后續的業務整合。 趙博士2013年5月加盟清華大學。現任世界汽車工程師學會聯合會首屆技術領導力會士,美國汽車工程師學會會士,中國汽車工程學會首屆會士、理事長特別顧問、技術管理分會主任委員,英文雜志“汽車創新工程(Automotive Innovation)”創刊聯合主編,中國汽車人才研究會副理事長,以及多個地方政府及多家企業的首席戰略顧問。 趙教授作為特邀主持嘉賓與鳳凰網共同創辦了鳳凰汽車《趙福全研究院》高端對話欄目,迄今已和行業領袖及知名企業家等重量級嘉賓進行了57場對話。趙博士主持開發過近20款整車及10余款動力總成產品,主導完成了各類重大戰略及管理咨詢項目150余項,擁有授權發明專利300余項,已出版中英文專著9部,其中一部英文專著已被譯為中文,發表中英日文論文300余篇,在主流報刊媒體上發表產業評論100余萬字,在重大論壇上發表主題演講200余場次,獲得包括《中國汽車報》行業年度人物、紀念改革開放30年及40年中國汽車工業杰出人物、《21世紀經濟報道》年度自主創新人物、“中國經濟網”汽車行業年度人物等各類重大獎項30余項。 劉宗巍博士,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副研究員,汽車產業與技術戰略研究院院長助理,主要從事汽車產業發展及技術管理研究,側重于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及技術路線評價與決策等。 吉林大學(原吉林工業大學)汽車工程學院車輛工程博士,麻省理工學院(MIT)斯隆汽車實驗室訪問學者。曾在吉利研發一線工作六年,歷任吉利汽車研究院技術管理部副部長、項目管理部一級高級經理、產品戰略及策劃部部長、院長助理(副院級)等職,直接領導過企業產品戰略、技術、項目、知識產權以及商務等五大業務板塊的技術管理工作。 2014年入職清華大學至今。現任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第九屆理事會理事、技術管理分會秘書長、人才評價工作委員會首屆委員,中國汽車人才研究會常務理事,英文雜志“汽車創新工程(Automotive Innovation)”副主編。 近年來承擔及參與國家、行業以及企業戰略研究項目40余項。領導編撰企業、產品及技術戰略等各類研究報告,合計近百萬字。已發表論文50余篇,出版著作6部。經常受邀在行業重大論壇發表主題演講或在行業主流媒體上分享觀點。獲中國汽車工業青年科技人才獎(2017),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獎(2018)。作為主要完成人,獲全國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一等獎(2012)、浙江省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一等獎(2012)以及中國汽車工業科學技術二等獎(2016、2018)。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二體千字文
- >
自卑與超越
- >
朝聞道
- >
巴金-再思錄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