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我,莎士比亞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1318372
- 條形碼:9787551318372 ; 978-7-5513-1837-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我,莎士比亞 本書特色
莎士比亞的創作為何能口人心弦?他筆下的人物為何**魅力?他的故事為何如此浪漫有趣又令人心碎?他的作品為何能夠經久不衰?讓我們隨著這套“大文豪系列”走近世界文豪,聆聽大師們的妙言,感受大師們非凡的生活。
我,莎士比亞 內容簡介
莎士比亞是英國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劇作家、詩人,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文學的集大成者。本書介紹了莎士比亞的生平與創作,分析了其作品的藝術特色和藝術成就。選取其悲劇《哈姆雷特》《李爾王》,喜劇《威尼斯商人》進行賞析。
我,莎士比亞 目錄
**部分 歷程
01. 出生 /003
02. 童年,戲劇就來了 /005
03. 少年已知愁滋味 /007
04. 結婚了,夢想依舊 /009
05. 倫敦,夢開始的地方 /011
06. 劇團生涯開始了 /014
07. 初露鋒芒 /017
08. 博觀約取,厚積薄發 /021
09. 走向成熟,感悟生命與舞臺 /025
10. 輝煌成就:四大悲劇誕生了 /035
11. 道德與寬恕的傳奇劇 /041
12. 故里—生命的回歸 /044
第二部分 創作
01. 創作體裁與創作成就 /051
02. 早期創作(1590—1600)/057
03. 中期創作(1601—1607)/077
04. 晚期創作(1608—1612)/089
第三部分 藝術特色與藝術成就
01. 作品的思想性、藝術性和現實性 /098
02. 作品的典型人物形象 /101
03. 情節的豐富性和生動性,戲劇結構的廣闊性 /104
04. 形象化、個性化的語言范例 /108
05. 追求詩意的劇場藝術 /112
06. 跨越時空的戲劇成就 /114
第四部分 主要作品介紹
01.《哈姆雷特》/119
02.《李爾王》/142
03.《威尼斯商人》/174
附????錄
莎士比亞生平及創作年表 /193
參考文獻 /196
我,莎士比亞 節選
01?? 出生 16 世紀中葉,英國中部瓦維克郡埃文河畔的斯特拉特福鎮是一個重要城鎮。小鎮街道很寬廣,房舍周圍多有花圃,埃文河貫穿城內,空氣濕潤,風景誘人。這個在當時人口還不足 3000 人的城鎮,卻是附近地區農產品集散中心,還是羊皮加工和買賣的地方。每當有集市的時候,人們聚集在這里,整個小鎮就熱鬧起來。小鎮的對外交通也便利,有兩條大路直通距此地約 160 千米的首都倫敦。不遠處的郊外,有很多名勝古跡。 1564 年 4 月 23 日,威廉·莎士比亞出生在斯特拉特福鎮一個富裕的市民家庭。父親約翰·莎士比亞是鎮上一個殷實的商人,他原是鄰村斯尼特菲爾德的一名農民,于1552 年遷到斯特拉特福,從事羊毛手套和皮革加工行業,還做一些農產品和木材的生意。1557 年前后,他與當地鄉紳羅伯特·阿爾登的女兒瑪麗·阿爾登結婚。婚后,家產有所增加,二人過著幸福富裕的生活,生了 4 個男孩、4 個女孩,威廉·莎士比亞排行第三,是家中*大的男孩。 在城鎮東南角埃文河邊,有一座圣三一教堂,當時在當地是有名的建筑,今天依然屹立并成為一個紀念場所。1564 年 4 月 26 日莎士比亞就在這里接受了洗禮,父母給他取名威廉,圣三一教堂里至今仍保留著莎士比亞洗禮的記錄。 1564 年出生在斯特拉特福鎮的孩子們正趕上瘟疫,在教堂的記錄冊上記載著:7 月 11 日瘟疫開始,20 日開始死人,此后每過兩三天,死人的數量就驟增,這個狀況一直持續到年底。 這場瘟疫導致了近 3000 人的斯特拉特福鎮有四分之一的人死亡,莎士比亞幸運地活了下來。 ▲ 02?? 童年,戲劇就來了 莎士比亞的童年生活很富足,家中的房子在周圍的建筑群中十分顯眼。這是一座帶閣樓的二層樓房,房子整體古樸雅致,斜坡的瓦頂,泥土原色的外墻,凸出墻外的窗戶和門廊。樓下是起居室和廚房,樓上是臥室,桌、椅、床、柜都是木制的,還有一個木制搖籃。這個時期,英國的毛紡織業發展迅速,這個小城的工商業也日益繁榮。父親約翰·莎士比亞經營的買賣越來越好,他買下了 4 處房產,成了當地富裕家庭的代表人物。同時,他還積極參加本地的政治活動,擔任過地方政府的若干個職務。當時,斯特拉特福的行政權力掌握在 1 名市長、14 名 市 議 員 和 14 名 首席市民手中。莎士比亞的童年時代,正是他的父親政治上*得意、經濟上*富裕的時期。在他 2 歲的時候,他的父親被選為市議會議員;他 4 歲的時候,也就是 1568 年,他的父親被選為市長。 當時,經常有一些旅行劇團到斯特拉特福鎮巡回演出,這些劇團為了不受地方行政當局的歧視和迫害,常常需要尋求王室或者貴族的保護,紛紛以王室、貴族的稱號或職務命名,如女王劇團、雷斯脫伯爵劇團、海軍大臣劇團等,實際上劇團是團長私有的。 1569 年,在莎士比亞的父親擔任市長期間,凡是來斯特拉特福演出的劇團,在被批準公演之前,需要先在市政廳為當地的政府官員和紳士做一次演出才可獲得批準。每一次小莎士比亞都興致勃勃地跟隨著大人去觀看,這無形中引發了小莎士比亞對戲劇表演的興趣。到了 16 世紀 70年代,斯特拉特福成了各巡回劇團的定期演出中心,小鎮上的演出更多了,這更激發了小莎士比亞對于戲劇的愛好。童年對劇團的初始印象,在他以后的劇本里多有體現,比如《哈姆雷特》中就有流浪劇團在宮廷中演戲的場景。
我,莎士比亞 作者簡介
袁子茵,中國藝術研究院碩士研究生學歷,青年作家、編劇,愛好文學和戲劇,中國出版集團現代出版社編輯,在《新京報》《遼寧日報》《中國民族博覽》《戲劇叢刊》《北京文化創意》等報刊雜志發表過多篇文章。電影劇本《追夢》入選“扶持青年優秀電影劇作計劃”,代表著作有“大人物”叢書、“走近世界文豪”系列。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姑媽的寶刀
- >
巴金-再思錄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唐代進士錄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