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翠湖心影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1159317
- 條形碼:9787201159317 ; 978-7-201-15931-7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翠湖心影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青少年、文學讀者、汪曾祺書迷1. 紀念汪曾祺誕辰100周年。一位打破年齡界限,在年輕讀者中掀起閱讀熱潮的散文大家。
2. 《翠湖心影: 青少年讀本之汪曾祺散文》近20萬字,收錄66篇精華匯集、體量適中的汪曾祺經典散文,包括《多年父子成兄弟》《人間草木》《四方食事》《昆明的雨》等名篇,比同類書增加近50%的內容。
3. 汪曾祺對平凡生活的愛,點燃無數少年火熱的內心。他的童心、好奇心、樂活態(tài)度是青少年在生活、學習中取之不竭、學之不盡的源泉。
4. 收錄不同版本教材入選篇目,提高青少年閱讀表達和寫作能力。汪曾祺的作品很早就編入大中小學生教材和課外讀物中,成為當代文學與語文教學不可或缺的部分。
5. 《翠湖心影: 青少年讀本之汪曾祺散文》隨書贈送價值59.80元的配樂有聲書,掃碼即聽,在聲音的世界里感受汪曾祺筆下溫暖歡樂的真情世間。
6. 排版疏朗,字號加大。健康閱讀不傷眼,采用環(huán)保紙張與印刷原料,為青少年健康閱讀護航。
7. 他是作家中的作家:老舍、沈從文、莫言、賈平凹、王安憶等眾多名家盛贊!
翠湖心影 內容簡介
《翠湖心影:青少年讀本之汪曾祺散文》收錄66篇汪曾祺經典散文,包括《多年父子成兄弟》《人間草木》《四方食事》《昆明的雨》等名篇。 汪曾祺散文寫家人、師友、書事、美食、蟲草、游歷……他始終用溫柔的筆觸描繪世間的一草一木、一茶一飯、人生冷暖,世間百態(tài),讀來平靜樸實、溫暖感人。不管身處何種境遇,不消沉不抱怨,永遠充滿生活的熱情,是汪曾祺的人生態(tài)度,正如他所說的,“生活,是很好玩的。” 閱讀汪曾祺的文字,如獲一位良師益友。青少年朋友既可以從中感受生活的萬千滋味,也可以領略漢語之美,學習干凈明朗、自然純美的寫作與表達,更重要的是,它會讓你成長為一個熱愛生活的人。
翠湖心影 目錄
《翠湖心影》目錄
前記: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
驀然回首
//
自報家門 002
多年父子成兄弟 015
聞一多先生上課 019
沈從文先生在西南聯大 022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031
黑罌粟花 042
七十書懷 046
談讀雜書 052
讀廉價書 054
觀音寺 062
玉淵潭的傳說 067
紀姚安的議論 071
說“怪” 078
《汪曾祺自選集》自序 080
《蒲橋集》自序 085
《知味集》代序 088
關于《受戒》 089
花草蟲魚
//
花·果子·旅行 096
葡萄月令 100
葵·薤 107
昆明的果品 112
昆明的花 118
云南的茶花 123
臘梅花 126
紫薇 129
花 133
果蔬秋濃 140
淡淡秋光 145
人間草木 151
草木春秋 156
昆蟲備忘錄 165
夏天的昆蟲 170
斑鳩 173
熬鷹·逮獾子 177
北京人的遛鳥 179
草木蟲魚鳥獸 182
四方食事
//
食豆飲水齋閑筆 190
故鄉(xiāng)的食物 204
故鄉(xiāng)的野菜 220
昆明的吃食 226
米線和餌塊 235
肉食者不鄙 241
魚我所欲也 246
家常酒菜 250
四方食事 256
昆明菜 265
菌小譜 275
馬鈴薯 280
韭菜花 284
五味 287
豆腐 292
干絲 300
蘿卜 302
鱖魚 307
覓我游蹤
//
天山行色 312
湘行二記 334
泰山片石 343
泡茶館 359
跑警報 368
昆明的雨 376
翠湖心影 380
七載云煙 387
滇游新記 401
香港的鳥 413
林肯的鼻子 415
覓我游蹤五十年 419
翠湖心影 節(jié)選
葡萄月令 一月,下大雪。
雪靜靜地下著。果園一片白。聽不到一點聲音。
葡萄睡在鋪著白雪的窖里。
二月里刮春風。
立春后,要刮四十八天“擺條風”。風擺動樹的枝條,樹醒了,忙忙地把汁液送到全身。樹枝軟了。樹綠了。
雪化了,土地是黑的。
黑色的土地里,長出了茵陳蒿。碧綠。
葡萄出窖。
把葡萄窖一鍬一鍬挖開。挖下的土,堆在四面。葡萄藤露出來了,烏黑的。有的梢頭已經綻開了芽苞,吐出指甲大的蒼白的小葉。它已經等不及了。
把葡萄藤拉出來,放在松松的濕土上。
不大一會,小葉就變了顏色,葉邊發(fā)紅;——又不大一會,綠了。
三月,葡萄上架。
先得備料。把立柱、橫梁、小棍,槐木的、柳木的、楊木的、樺木的,按照樹棵大小,分別堆放在旁邊。立柱有湯碗口粗的、飯碗口粗的、茶杯口粗的。一棵大葡萄得用八根、十根,乃至十二根立柱。中等的,六根、四根。
先刨坑,豎柱。然后搭橫梁,用粗鐵絲摽緊。然后搭小棍,用細鐵絲縛住。
然后,請葡萄上架。把在土里趴了一冬的老藤扛起來,得費一點勁。大的,得四五個人一起來。“起!——起!”哎,它起來了。把它放在葡萄架上,把枝條向三面伸開,像五個指頭一樣的伸開,扇面似的伸開。然后,用麻筋在小棍上固定住。葡萄藤舒舒展展,涼涼快快地在上面待著。
上了架,就施肥。在葡萄根的后面,距主干一尺,挖一道半月形的溝,把大糞倒在里面。葡萄上大糞,不用稀釋,就這樣把原汁大糞倒下去。大棵的,得三四桶。小葡萄,一桶也就夠了。
四月,澆水。
挖窖挖出的土,堆在四面,筑成壟,就成一個池子。池里放滿了水。葡萄園里水氣泱泱,沁人心肺。葡萄喝起水來是驚人的。它真是在喝哎!葡萄藤的組織跟別的果樹不一樣,它里面是一根一根細小的導管。這一點,中國的古人早就發(fā)現了。《圖經》云:“根苗中空相通。圃人將貨之,欲得厚利,暮溉其根,而晨朝水浸子中矣,故俗呼其苗為木通。”“暮溉其根,而晨朝水浸子中矣”,是不對的。葡萄成熟了,就不能再澆水了。再澆,果粒就會漲破。“中空相通”卻是很準確的。澆了水,不大一會,它就從根直吸到梢,簡直是小孩嘬奶似的拼命往上嘬。澆過了水,你再回來看看吧:梢頭切斷過的破口,就嗒嗒地往下滴水了。
是一種什么力量使葡萄拼命地往上吸水呢?
施了肥,澆了水,葡萄就使勁抽條、長葉子。真快!原來是幾根根枯藤,幾天工夫,就變成青枝綠葉的一大片。
五月,澆水、噴藥、打梢、掐須。
葡萄一年不知道要喝多少水,別的果樹都不這樣。別的果樹都是刨一個“樹碗”,往里澆幾擔水就得了,沒有像它這樣的:“漫灌”,整池子的喝。
噴波爾多液。從抽條長葉,一直到坐果成熟,不知道要噴多少次。噴了波爾多液,太陽一曬,葡萄葉子就都變成藍的了。
葡萄抽條,絲毫不知節(jié)制,它簡直是瞎長!幾天工夫,就抽出好長的一節(jié)的新條。這樣長法還行呀,還結不結果呀?因此,過幾天就得給它打一次條。葡萄打條,也用不著什么技巧,一個人就能干,拿起樹剪,劈劈啪啪,把新抽出來的一截都給它鉸了就得了。一鉸,一地的長著新葉的條。
葡萄的卷須,在它還是野生的時候是有用的,好攀附在別的什么樹木上。現在,已經有人給它好好地固定在架上了,就一點用也沒有了。卷須這東西*耗養(yǎng)分——凡是作物,都是優(yōu)先把養(yǎng)分輸送到頂端,因此,長出來就給它掐了,長出來就給它掐了。
葡萄的卷須有一點淡淡的甜味。這東西如果腌成咸菜,大概不難吃。
五月中下旬,果樹開花了。果園,美極了。梨樹開花了,蘋果樹開花了,葡萄也開花了。
都說梨花像雪,其實蘋果花才像雪。雪是厚重的,不是透明的。梨花像什么呢?——梨花的瓣子是月亮做的。
有人說葡萄不開花,哪能呢!只是葡萄花很小,顏色淡黃微綠,不鉆進葡萄架是看不出的。而且它開花期很短。很快,就結出了綠豆大的葡萄粒。
六月,澆水、噴藥、打條、掐須。
葡萄粒長了一點了,一顆一顆,像綠玻璃料做的紐子。硬的。
葡萄不招蟲。葡萄會生病,所以要經常噴波爾多液。但是它不像桃,桃有桃食心蟲;梨,梨有梨食心蟲。葡萄不用疏蟲果。——果園每年疏蟲果是要費很多工的。蟲果沒有用,黑黑的一個半干的球,可是它耗養(yǎng)分呀!所以,要把它“疏”掉。
七月,葡萄“膨大”了。
掐須、打條、噴藥,大大地澆一次水。
追一次肥。追硫銨。在原來施糞肥的溝里撒上硫銨。然后,就把溝填平了,把硫銨封在里面。
漢朝是不會追這次肥的,漢朝沒有硫銨。
八月,葡萄“著色”。
你別以為我這里是把畫家的術語借用來了。不是的。這是果農的語言,他們就叫“著色”。
下過大雨,你來看看葡萄園吧,那叫好看!白的像白瑪瑙,紅的像紅寶石,紫的像紫水晶,黑的像黑玉。一串一串,飽滿、磁棒、挺括,璀璨琳瑯。你就把《說文解字》里的玉字偏旁的字都搬了來吧,那也不夠用呀!
可是你得快來!明天,對不起,你全看不到了。我們要噴波爾多液了。一噴波爾多液,它們的晶瑩鮮艷全都沒有了,它們蒙上一層藍兮兮、白糊糊的東西,成了磨砂玻璃。我們不得不這樣干。葡萄是吃的,不是看的。我們得保護它。
過不兩天,就下葡萄了。
一串一串剪下來,把病果、癟果去掉,妥妥地放在果筐里。果筐滿了,蓋上蓋,要一個棒小伙子跳上去蹦兩下,用麻筋縫的筐蓋。——新下的果子,不怕壓,它很結實,壓不壞。倒怕是裝不緊,逛里逛當的。那,來回一晃悠,全得爛!
葡萄裝上車,走了。
去吧,葡萄,讓人們吃去吧!
九月的果園像一個生過孩子的少婦,寧靜、幸福,而慵懶。
我們還給葡萄噴一次波爾多液。哦,下了果子,就不管了?人,總不能這樣無情無義吧。
十月,我們有別的農活。我們要去割稻子。葡萄,你愿意怎么長,就怎么長著吧。
十一月,葡萄下架。
把葡萄架拆下來。檢查一下,還能再用的,擱在一邊。糟朽了的,只好燒火。立柱、橫梁、小棍,分別堆垛起來。
剪葡萄條。干脆得很,除了老條,一概剪光。葡萄又成了一個大禿子。
剪下的葡萄條,挑有三個芽眼的,剪成二尺多長的一截,捆起來,放在屋里,準備明春插條。
其余的,連枝帶葉,都用竹召帚掃成一堆,裝走了。
葡萄園光禿禿。
十一月下旬,十二月上旬,葡萄入窖。
這是個重活。把老本放倒,挖土把它埋起來。要埋得很厚實。外面要用鐵鍬拍平。這個活不能馬虎。都要經過驗收,才給記工。
葡萄窖,一個一個長方形的土墩墩。一行一行,整整齊齊地排列著。風一吹,土色發(fā)了白。
這真是一年的冬景了。熱熱鬧鬧的果園,現在什么顏色都沒有了。眼界空闊,一覽無余,只剩下發(fā)白的黃土。
下雪了。我們踏著碎玻璃碴似的雪,檢查葡萄窖,扛著鐵鍬。
一到冬天,要檢查幾次。不是怕別的,怕老鼠打了洞。葡萄窖里很暖和,老鼠愛往這里面鉆。它倒是暖和了,咱們的葡萄可就受了冷啦! 載一九八一年第十二期《安徽文學》
翠湖心影 作者簡介
汪曾祺,江蘇高郵人。中國當代作家、戲曲家。師從沈從文。
他一生坎坷波折,文字卻平和溫暖。被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中國最后一個純粹的文人,中國最后一個士大夫”。他的散文、小說、戲劇、新舊體詩等都有很高的藝術成就,深受中外讀者喜愛。
代表作品有《多年父子成兄弟》《人間草木》《四方食事》《昆明的雨》等,其中多篇作品入選語文教材,影響無數人。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自卑與超越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月亮虎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莉莉和章魚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