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分寸 跨越社交圈層的底層邏輯
-
>
生命唯愿愛與自由
-
>
中國式人情世故
-
>
看心理·第2輯(全5冊)
-
>
心靈四書(全4冊)
-
>
非暴力溝通
-
>
往里走,安頓自己
多維思考(精)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0497996
- 條形碼:9787540497996 ; 978-7-5404-9799-6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多維思考(精) 本書特色
1. 精準回應時代焦慮,授人以漁 這是實現人生精進的有效路徑:用拓寬維度的思考方式和一學即用的思維工具,拆解時代不確定性帶來的問題,直擊痛點! 2. 超實用認知訓練提升手冊 跨越認知邊界,擁有多維視野:干貨豐富,邏輯清晰,帶你思維升級急行軍。 3. 羅輯思維金牌導師全新力作 財新傳媒總編輯、暢銷書《跨界學習》作者王爍,與你共赴學習的終身之旅! 4. 精美裝幀印刷,舒適學習體驗 精裝雙封,品質盡顯:內文采用優質膠版紙,光滑緊實,不易破損。全部書頁可攤平閱讀,為你帶來*佳學習體驗!
多維思考(精) 內容簡介
在這本書中,作者將通過30個認知訓練實例,幫助你培養多維立體的思考方式,跨越認知邊界,從而更加高效地實現個人提升。 當你覺得世界仿佛在降維,生活總是在重蹈覆轍,財富似乎也并非多能;當你覺得是規則讓你輸在起跑線上,運氣消失時世界比你想象的還要不公平,選擇后的反饋反而會把你帶到陷阱;當你重新思考關系的親疏尺度和情感的脆弱程度,重新思考勝負的定義和周期的意義……這本書會與你討論這些具體又抽象的問題,很終努力找到“可為之事”的邊界。 世界上的問題太多,不確定性太多。適時去做思維的整理,找到改善自己處境的思路,或許是當代生活的一種推薦技能。
多維思考(精) 目錄
面對大勢
趨勢:世界是否在降維
過往:為何總是重蹈覆轍
財富:錢有什么用
人性:人從什么時候變壞
選擇:沉住氣還是孤注一擲
認識社會
規劃:你已經輸在起跑線
運氣:比你想象得還不公平
共識:不要追求合三觀
選擇:反饋*后會把你帶到陷阱
洞察組織
解題:寧復雜,別簡單
規則:創新必須講政治
戰略:人際斗爭有萬能打法
關系:不可不鐵,不可太鐵
情感:越親密越脆弱
資源:別清空存量,清空存量思維
選擇:逃離作死
加持技能
提問:問得太少你吃虧
提意見:有話好好說
輸出:寫作進階指南
學習:老狗這樣學新招
選擇:做點無用的事
打磨思維
鋸箭思維:治標是智慧
逆向思維:逆行者**清單
分階思維:螳螂捕蟬,黃雀在后
行動思維:如何聚焦
周期思維:活下來,就贏了
勝敗思維:人必有一敗
面對天命
自由:如何做一生就一次的選擇
自我:一個善人怎樣才能活下來?
自在:如何設計人生大戰略
多維思考(精) 節選
財富:錢有什么用 每個人都是關于錢的專家,這一講我卻要冒天下之大不韙,跟你講講錢的用處。 錢是*壞的主人,*好的仆人。如果你把錢當作唯一的KPI,不顧一切拼命刷,結果就是它當家做主,你變成它的奴仆。反過來,如果你把錢當作工具,那它就是*好用的工具。要把這工具細細講過來,一部教科書都不夠,但聽我講10 分鐘你也能懂個八成,我希望是正好夠用的那八成。 狹義的錢,就是社會接受用來作為*后結算的那個東西。你買了貨,接受了服務,*后付錢,大家兩清,這事才真正結束;如果你給的是支票、信用卡,那這事還沒結束,支票和信用卡只是你會付錢的保證,*后對方要拿到錢才算數。 支票、信用卡、債券等,都是錢的“衍生品”,它們是人們交易時愿意暫時接受的支付憑證,但不是*終的結算。“鏈條”可以很短,用現金全款買房,房款兩清,交易結束。“鏈條”也可以很長,用貸款買房,你是用未來二十年還貸款的長期承諾來買房,“鏈條”變長。銀行又把許許多多的房貸打包,這個“包”有底層資產,就是房子,可測算未來現金流,就是定期還本付息,那這個“包”就可以拿出來單賣,房貸就完成了證券化,變成了可流通的債券,再貼上 AAA 信用評級,拿它作為抵押再去貸款,在金融體系中流動起來,簡直跟錢差不多。與“鏈條”對應的是一層層的還款承諾,買房者的還款承諾,銀行對房貸債券的還款承諾,金融機構拿它作為抵押去貸款的還款承諾, 這里講的是由買房生發出來的承諾,其他經濟活動也相似。全社會的經濟活動就是由所有這些還錢承諾層層疊加在一起而來的。還錢承諾就是廣義的錢,也叫作信用(credit)。 信用跟信心是一回事。信用是從借錢的人的角度說的,信心是從把錢借出去的人的角度說的。一個社會的信用是擴張還是收縮,取決于借貸雙方的信心,也就是信用。錢借出去能不能收回來?政治形勢、經濟走向、行業前景、企業管理、個人誠信,這些都影響判斷。以美國為例,社會總信用的數量是錢數的 15 倍左右。錢的擴張取決于政府(央行)印錢的節奏。信用的擴張取決于整個社會中賣方接受買方將來還錢承諾的意愿。樂觀的時候,意愿強,信用擴張;悲觀的時候,意愿弱,信用收縮。經濟增長必然伴隨著信用擴張,信用收縮意味著經濟收縮。 信用是信心,政府印的錢其實也是。當人們對錢本身的信用產生懷疑,就是對政府掌控錢的能力產生懷疑,后果更加嚴重。全球早已進入“法幣”時代,“法幣”(fiat money,法定貨幣)的意思就是政府壟斷了錢,印張紙說它是多少錢它就是多少錢。可想而知,政府對挑戰“法幣”的會有多么敵視。美聯儲前主席本?伯南克(Ben Bernanke)在國會聽證會上說過,黃金不是錢了。議員非常惱火,黃金幾千年來都是錢,怎么你說不是錢就不是了呢?議員惱火歸惱火,政府清楚得很,它必須壟斷發鈔權。 正因如此,人們必須對錢的信用保持警惕。政府是各種社會利益的聚合體,人性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有困難就印錢,難言之隱,一印了之。“法幣”時代,不論哪個國家,不論財政貨幣政策說起來是擴張還是審慎,貨幣貶值是常態。就以表現算*不錯的美國為例,今天美元的購買力跟美元從黃金脫鉤時相比,已貶去了很多。 以上我講清楚了錢的概念。我現在講從狹義到廣義,各種“錢”各有什么用處。 **,比特幣和黃金。剛才我說了,美聯儲不承認黃金是錢,但是人民公認。沒有一個政府承認比特幣是錢,人民則還遠遠沒有拿定主意,只有很少一部分人這么想。比較穩妥地說吧,這兩樣東西是“法幣”的潛在競爭者。 黃金的價值不在于對抗通貨膨脹,黃金幾十年來的價格變動并不能支持這個想法。黃金的價值在于不管各國政府怎么說,全人類對黃金都有根深蒂固的信念,畢竟一百年的洗腦還是很難對抗一萬年的共同經歷。當人們對“法幣”喪失信心,就一定會想起黃金。黃金也不是用來對抗經濟周期的。當人們對所有“法幣”都喪失信心時,經濟多半已沉疴難起,政治上也多災多難。黃金是人們為未來準備的災難預案。美聯儲再硬著頭皮說黃金不是錢了,它不也得儲備黃金? 透過黃金的“棱鏡”看比特幣,就明白比特幣的未來大概會落在哪個區間了。它的降生就是為了挑戰政府壟斷的發鈔權,它必然遭受全世界政府的聯合圍剿,但它也很幸運,等到政府醒過神來的時候,它已經一路狂奔越過了生死臨界點。它已經有足夠大的生存空間,再也不會死了。它的下限是不會死,上限是不會替代“法幣”。它不像黃金一樣有人類上萬年的記憶護體,*終它只會成為對少部分人來說類似黃金的東西,是這一部分人為未來準備的災難預案。只不過,在它準備的災難圖景里,世界上至少還有互聯網和電;黃金這兩樣都不需要。 第二,外匯。…… 第三,現金。…… 第四,股票和債券。…… 第五,我講講房子。…… 總結一下, 這一講我給你講了五種*基本的資產各自對應著什么層次的風險管理。理解這五種資產的用處,運用這些工具,做到跟你想管理的風險不錯配,你就已經贏了絕大多數人。
多維思考(精) 作者簡介
王爍 財新傳媒總編輯。 2016年耶魯世界學者,2012年世界經濟論壇全球青年領袖,2007年和2008年博鰲亞洲論壇青年領袖。 2019年出版《跨界學習》,2018年出版《在耶魯精進》,2016年出版《我們為什么總是看錯人》,2015年創辦英文閱讀公眾號:BetterRead。 得到App專欄《王爍認知訓練營》《王爍·大學·問》主理人。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史學評論
- >
朝聞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回憶愛瑪儂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