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無論那是盛宴還是殘局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5909934
- 條形碼:9787555909934 ; 978-7-5559-0993-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無論那是盛宴還是殘局 本書特色
弋舟,目前活躍于當代文壇的“70”后代表作家,以小說創作為主,但作為一個中國先鋒文學的繼承者,創作實踐之余,他善于閱讀與思考,并記之,于是他的散文隨筆應運而生,并呈現出一種哲學氣質,那些小說中的虛構、意象、隱喻,如水落石出般變為散文中的自省與詰問,猶疑與洞悉,他的文字似從塵世中來,而到靈魂里去。
無論那是盛宴還是殘局 內容簡介
我相信,小說如此書寫,已經不是一個小說家斤斤計較出的結果,而是專屬于他此刻的生命經驗在自然彌散。基于我們所共同經驗著的時間,這些元素所蘊藉著的況味,既讓人傷懷,又令人寬慰,它們顯而易見的理想主義色彩,在巨浪滔天與水落石出的時代湖面中,霞光一般鋪灑著莫大的、更像是欣然一般悵然的余暉。
無論那是盛宴還是殘局 目錄
異鄉筆記
別碰我,我已經兩天沒洗澡了
紫色激情的頂點
有那么一年,我身在魯院
草芥的旅程
萎靡不振和干勁沖天
磨亮硬幣的兩面
總要有一個起點作為河流的航標
在恒常與流變中
以黃河之名饋贈予我的文學褒賞
肩住經驗的重負
站立在城市的地平線上
短篇小說的動機
他們就是我筆下永遠的多數
那澎湃的拘囿與掙脫之力
……
輯二 廊前·信仰
輯三 余燼·春風
無論那是盛宴還是殘局 節選
《無論那是盛宴還是殘局/小說家的散文》:然而,事情發生了變化。如今我國的城市人口已經超過了農村人口。這是幾千年來沒有過的根本性變局,在這樣一個根本性的變局之下,所有既往的龐然大物,終究會煙消云散,成為可資瞻仰與借鑒的、被反復揚棄的歷史。盡管我們的現代文學在發端之初,就已經有了“城市文學”微弱的呼吸,但在我看來,“城市文學”直到今天,恰逢其時,才真正成為我們文學創作的可能。如果說,我這一代的寫作者,“具備鄉土經驗”和“缺乏鄉土經驗”都顯得有些可疑的話,如果說我們依舊在新情況與老傳統之間猶豫踟躕的話,那么,更加年輕的一代,則毫無疑問并無可選擇地已經站立在了城市的地平線上。但是且慢,“站立在城市的地平線上”,如果不是僅僅出自修辭的需要,它幾乎就是一個病句。城市有地平線嗎?——有地平線的地方一定是個遼闊的地方,它是天地的盡頭,夢想的終點,而這個意象,幾乎天然地專屬于農耕文明,也正是有了這種“地平線”一般宏大的背景,對于鄉土的書寫才占盡了所謂“厚重”與“雄渾”的風光。逼仄與狹窄,差不多就是城市的代名詞;與鄉土空間的自由相較,牢籠才是城市的別名。這些,算得上是我們文學書寫的常識了,但恰恰因為它們成為“常識”,才需要我們在書寫的時候格外地抱以警惕。如何書寫我們今天的城市?將城市僅僅當作鄉土的對立面來看待,我認為依然沒有脫離鄉土敘事的窠臼;同時,將城市過度地描黑,在我看來,也與我們的內在經驗相悖(有幾個人在抱怨城市的時候甘愿退回到鄉村呢?)。我們必須承認的是,城市文明一定是人類進步的重要成就,城市所能給予人的便利與舒適,一定遠勝于鄉村。在這樣一個更大的“常識”之下,我們再去反觀那些對于城市進行詬病的小“常識”,才會得到一個相對可靠的立場。我始終認為,當城市文明這一人類進步的成就彰顯之時,人的自由也隨之獲得了更大的解放。當我們身陷“牢籠”的時刻,內心被壓榨出的自由卻更加豐富。這就是一個悖論,而文學之事,恰恰就是在一個又一個的悖論與辯難之中施展著身手。當然,我并不是要求文學去謳歌城市。我所要強調的只是,當我們書寫城市的時候,依舊不要忘記文學對于“復雜性”的永恒的要求。如此,當我們今天站在城市的門檻上之時,才有可能是懷著一份站在地平線上時的胸襟。四傳統總是強大而蠻橫的。我們基于鄉土經驗而來的文學成就,也的確蔚為大觀。在此之下,我們可以說是已經有了一整套現成并且行之有效的敘事方法,這種方法更發展出了某種思維的定式,它一方面強力地支撐著我們的文學創作,另一方面,也粗暴地框定了我們的文學想象力。在我看來,并非書寫的對象是城市,我們就一定能創作出城市文學來。“城市文學”在這里,不僅僅是一種題材,更是一種精神特質與創作途徑。它之所以被單獨地提出并且相較于“鄉土文學”,正是為我們重新確定了另外的書寫難度——它在思維模式、修辭方法乃至創作邏輯上,都對我們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一種新的現象面前,一種新的感覺面前,一種新的思想面前,我們在黑暗中摸索,力圖把握住這新的對象,在煎熬中得到一組詞語,從而挽留住關鍵的感受令它無從遁去,在我看來,這正是文學的迷人之處。……
無論那是盛宴還是殘局 作者簡介
弋舟,作家,1972年生于西安。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跛足之年》《蝌蚪》《我們的踟躕》等,小說集《出警》《劉曉東》《丙申故事集》《丁酉故事集》等,長篇非虛構作品《空巢:我在這世上太孤獨》,隨筆集《從清晨到日暮》《猶在缸中》等。曾獲魯迅文學獎、郁達夫小說獎、首屆茅盾文學新人獎等多種獎項。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自卑與超越
- >
推拿
- >
山海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