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八卷.九章/民家散文自選集/徐剛著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931779
- 條形碼:9787513931779 ; 978-7-5139-3177-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八卷.九章/民家散文自選集/徐剛著 本書特色
徐剛的散文,是詩人的散文,故而字句考究,語言精粹,激情人文而磅礴,巧思嵌句而精妙。以詩人文,文質并勝,加上見識閱歷,故徐剛兄散文自成一家,為文壇一大景觀,讀者不可不察。 ——著名作家高洪波 徐剛是我青年時代的偶像,先是為他的詩所激動,而后是他的散文征服了我。其散文視野宏闊,求索八荒,激情洋溢,盡抒襟抱。其文勢超拔又絕不凌空蹈虛,情感具體而深厚,細膩而豐沛,因此讀他的散文,總能掀動你的內心的江河,使你也激情如浪,汩汩而動。 ——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陳建功 徐剛兄的散文在當代作家中獨樹一幟。首先在于廣闊、博贍、深湛的學識,尤其精讀中國古典,已化為他文章的血肉;二是文學純度極高的語言,有些已接近經典;三是絕不輕易下筆,篇篇都是可堪學習的佳作。 ——中國散文學會副會長韓小蕙 時下,以筆為文的多了,以血為文才顯得稀罕。徐剛的散文是杜鵑啼血,羊羔跪乳;他因為山河的破碎而慟哭,因為大地的恩賜而長跪。有了這血與跪,他的散文便有了魂魄,有了風骨,有了凡人所不及的情懷與氣象。 ——《小說選刊》前主編、作家杜衛東
八卷.九章/民家散文自選集/徐剛著 內容簡介
《名家散文自選集》精選精編中國當代現代散文大家的經典散文,旨在帶給讀者美文的感受,在字里行間體味歲月的悠長。 《名家散文自選集》作者秉承“散文就是同親人談心”的執筆原則,敘事文筆疏朗,記人如同與親友對話,抒情則“以樂寫悲,以悲寫樂,人間至情,自然出之”,具有超強的藝術感染力。 《名家散文自選集》通過典型化的藝術細節去感慨人生,可以從“心靈的圣火中”生出美妙的景觀。
八卷.九章/民家散文自選集/徐剛著 目錄
江河八卷
蟹語
故鄉風景
行走風景
殘貝舊雪
故道·古桑·故人
三星海棠,
蘭郎布語·木棉花開
葉騷
荒沙
鳥鳴聲聲
第二輯·草木相思
老人與樹
森林之門
為無言的草木立傳
我與蒼蠅
綏棱的感動
上虞如夢
歲月可以重疊
重修崇明學官記
崇明成陸1400年記
高家莊記
汾河碑記
夢鄉
美好的總在飄逝
且作長相思
昆侖記
……
第三輯·滄浪詠嘆
第四輯·森林九章
八卷.九章/民家散文自選集/徐剛著 節選
《名家散文自選集:八卷·九章/徐剛散文集 冰心文學獎 中國報告文學創作終身成就獎》: 江河的生命是由江河水的流動體現的,而跨越中國地形三個臺階巨大落差的江河,堪稱為民族的偉大之河。其流動在高山疊起、群峰橫斷的上游,表現為在驚險而浪漫的墜落中的跨越,與再墜落、再跨越。 我們在江河源區就已經看見冰川的下移、流動,以及從容不迫的墜落了,也許后來的所有墜落與流動均已包含其中。 那是何其高遠、偉岸的墜落啊! 作為固態的冰,看似平靜到冷峻的冰川其實并不平靜。在冰川本身的重力作用及地勢、氣候等外力作用下,巨大的冰川也在流動中。甚至可以這樣說,由冰川融水孕育的長江,在流出之前就已經流動著了。冰川的流動絕不追求速度,緩慢而踏實,每年以數米到數十米的速度向下滑動。到雪線以下,氣溫不斷升高,冰川下緣開始融化,由固態冰轉為液態水,但總是晝融夜凍。冰川的流動會帶來斷裂,又因固態和液態的不斷交替,便在冰川末尾長長的冰舌部分形成了冰塔林。這是自然的、神性的、隨意的創造,似乎一切都是率性為之,而無不精雕細琢,卻又不著痕跡。 冰塔高者幾十米,低者幾米,冰柱如一柱擎云,又如萬笏朝天、白玉連綿;上尖下圓的則是冰筍,還有冰針、冰芽、冰蘑菇、冰鐘乳、冰亭、冰橋、冰廊、冰壺等。冰塔林中間有冰塔湖,湖邊有冰樹、冰燈……冰塔林中的一切狀如某物的名字都是人取的,是人為這個冰雪造物留下的注解,并都能在人類文明史上找到相應的器物和景致。比如新石器時代的陶罐、玉器,以及針和紡錘;人世間的小橋流水、湖光塔影、亭臺樓閣等,還有棉花和大米的雪白……冰雪的創造就是水的創造。當又一個夏天過去,大江源區的冰川在融凍交替之后,冰塔林又會有新的奇觀和新的呈現。無數次融化之后的再凍結,凍結之后的再融化,千變萬化,如幻如影。在冰川初始流出和墜落的過程中,形成的河道蜿蜒曲折,我們在那里看到了水流過源區的荒野,以及被滋潤的土地和野草,甚至聯想到了“水的深刻的母性”(加斯東·巴什拉)——江河是不可抗拒的持續的生命的涌現和生長之處。 我們已經看見了,當源頭確立,在墜落中流動,在流動中接納,便成為江河生命的存在方式。 金沙江還在青藏高原的通天河段時,水流清澈而浩蕩,寬闊而平緩,仿佛為觸手可及的藍天白云所誘惑,不忍驟然急速離去,是高原上飽經滄桑、深謀遠慮的漫步者。當金沙江進入川藏之間的山原地帶時,面對橫斷山脈的阻隔,震怒于群山的桎梏而在所不惜地下切、尋覓、墜落、流動,并隱身于深切的峽谷,自由馳騁于束放之間。峽谷深切幾何?鄧柯鄉以下,峽谷之間的相對高度達1000米至1500米,金沙江主流的海拔在鄧柯鄉為3340米,到西藏與云南交界處時降為2280米。這一河段的沿江地貌陡峻破碎,支溝眾多呈羽毛狀排列,就連支溝的下游也被深刻切割。所有這一切都是金沙江水墜落、裂石、下切,并*終使之成為河道的過程痕跡。在江畔聽濤聲拍岸,仰望巍巍雪山。仿佛有白須飄飄的老子的聲音傳來:你看到金沙江就知道了,什么叫“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
八卷.九章/民家散文自選集/徐剛著 作者簡介
徐剛,1945年出生于上海崇明,1975年畢業于北京大學中文系。1965年開始發表作品。1980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現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環境文學研究會理事、國家環保總局特聘環境使者。 著有詩歌集《遙遠歌》,長詩《魯迅》《毛澤東之歌》及《徐剛九行抒情詩》等,散文集《小草》《秋天的雕像》《夜行筆記》《邊緣人札記》等,傳記《艾青傳》《范曾傳》《袁世凱傳》《梁啟超傳》,報告文學《大森林》《伐木者,醒來!》《沉淪的國土》《中國風沙線》《守望家園》《地球傳》《長江傳》《國難》等。 近幾年來,其作品獲首屆中國新詩獎、徐遲報告文學獎、中國圖書獎、首屆中國環境文學獎、地球獎、第四屆冰心文學獎等。徐剛曾獲選“世界重大題材寫作500位”之一,2018年被授予“中國報告文學創作終身成就獎”,2019年5月,榮獲關注森林活動20周年突出貢獻個人。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自卑與超越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史學評論
- >
莉莉和章魚
- >
回憶愛瑪儂
- >
煙與鏡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