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中國非虛構寫作名家訪談錄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9120703
- 條形碼:9787549120703 ; 978-7-5491-2070-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非虛構寫作名家訪談錄 本書特色
★本書從新聞場域淬取的寫作經驗,展示了中國當下非虛構寫作探索的重要成果之一。 ——梁鴻(作家,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 ★對于非虛構作為一種方法的建構,這部書具有基礎性意義。 ——李敬澤(中國作協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兼任中國現代文學館館長) ★這本書的價值在于,訪談者的提問,確乎夠得上是真問題,而受訪者也同時是在辨尋和回答自己。 ——袁凌(著名非虛構作家) ★鮮活的訪談、靈活的敘事、生動的案例,本書全景式展現中國媒體人非虛構寫作的實踐生態和價值思考,值得對這一領域有興趣的研究者、觀察者和實踐者閱讀。 ——張志安(中國新聞史學會應用新聞傳播學研究會會長,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院長、教授)
中國非虛構寫作名家訪談錄 內容簡介
非虛構寫作,是一個有爭議的話題,尤其是在這一概念被引入新聞領域之后,更是引發了新聞學界和業界的爭論。在這一背景下,劉蒙之、周秭沫編寫《中國非虛構寫作名家訪談錄》并出版,將這一話題的各種觀點比較系統、集中地進行呈現,對促進這一問題的探討,乃至推動非虛構寫作在新聞領域的良性發展有積極的作用。 非虛構寫作原本流行于文學界,后來又被引進了新聞領域,并引起了新聞學界的關注。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暨南大學等大學舉行過相關的論壇,或辦起相關的工作坊,與此相關的論文也逐漸增多。從業界的角度來看,非虛構寫作已成為一些優秀媒體人的核心技能,一些非虛構作品也成了記者本人的成名之作。從學界的角度來看,非虛構寫作是新聞傳播教育和研究的一個新領域,有的新聞院系還將其列入新聞傳播教育的基礎內容。今天我們進入了智能媒體時代,但具有人文關懷和道德倫理角度的人類寫作依然是媒體競爭的核心,媒體對優秀寫作者的需要依然強勁。新聞領域的非虛構寫作,是過去記者所具備的特稿和深度報道寫作能力在新形勢下的創新發展,其所具有的獨特視角和良好的表達方式,有利于提升媒體的內容價值和影響力。正因為如此,一些受歡迎的大眾類期刊、時政類期刊乃至時尚類期刊把非虛構寫作歸為內容經營的強項,形成新的競爭力。此外,非虛構寫作還是新媒體內容創業和知識付費內容生產的重要手段,不少非虛構生產平臺正在并已經走向影視化道路。所以,《中國非虛構寫作名家訪談錄》的出版有很強的針對性和現實意義。
中國非虛構寫作名家訪談錄 目錄
遲宇宙:將每個商業故事當作電影來看
從玉華:沒有什么能比真實更重要
何瑙:太聰明的人寫不了特稿
蒯樂昊:演歌半晌,就為了那鐘磬一聲
雷磊:非虛構的價值更在于普通大眾
李鴻谷:提供自己比別人更深入的認識
南香紅:非虛構寫作可以達到文學一樣的境地
杜強:好的作品體現深刻的人性
師永剛:一定要影響這個世界
孫春龍:講有戰爭價值觀的真實故事
謝夢遙:在寫作上堅持完美主義
楊猛:如果沒有風格,寫作就是批量生產的產物
楊瀟:應該有更多人去書寫真正重要的題材
葉偉民:發現國際視野、國際情懷的偉大故事
雷曉宇:有這樣的寫法,就有那樣的寫法
張英:我還想走得更遠
后記
中國非虛構寫作名家訪談錄 作者簡介
劉蒙之,傳播學博士,陜西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科技新聞學會數據新聞專委會副理事長、中國新聞史學會應用新聞傳播委員會常務理事,海峽兩岸出版與文化創意論壇常務理事、中國寫作學會理事、騰訊丹楓推薦委員會委員、澎湃非虛構寫作大賽學術評委,閱文探照燈書評人獎評委等。 周秭沫,西安交通大學新聞與新媒體學院碩士研究生。
- >
二體千字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推拿
- >
煙與鏡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