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如何用經濟學思維讓日子過得更舒坦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611571
- 條形碼:9787521611571 ; 978-7-5216-1157-1
- 裝幀:80g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如何用經濟學思維讓日子過得更舒坦 本書特色
用特別有趣的方式講特別實用的經濟學知識 粉碎直覺思維,做復雜世界里的明白人 像經濟學家一樣思考 ——另類解讀日常生活中的經濟學現象 博弈中的經濟學智慧 ——找到更優策略的經濟學博弈論 職場達人不會吐露的秘密 ——讓你身價倍增的職場經濟學 把有限的資金花在“刀刃”上 ——逃離“冤大頭”的消費經濟學 用*少的錢換取*大收益 ——“雪球”越滾越大的投資理財經濟學 一只“看不見的手” ——把握供求關系的市場經濟學 好生意不靠碰撞靠技巧 ——助你決勝商海的經營經濟學 在信息中甄別機遇和風險 ——增加決策籌碼的信息經濟學
如何用經濟學思維讓日子過得更舒坦 內容簡介
《聰明的經濟學:如何用經濟思維讓日子過得更舒坦》一書是能教會你經濟學思維的通俗讀本,本書不主張用數字、圖表之類的工具來分析經濟問題,而是以經濟學基本原理為骨架,從生活中隨處可見的鮮活事例出發,用生動有趣、簡單易懂的話語將經濟學聰明的奧妙之處娓娓道來。哪怕你此前對經濟學名詞所知甚少,在閱讀本書后也能夠學會思考現實經濟中的各種問題,能夠看清楚經濟現象背后的真相,從而能夠更好地做出決策、減少成本、理性消費。本書旨在幫助讀者用經濟學知識和思維解答生活中的小困擾和難題,有助于提升讀者的經濟思維方式,并能透過事物的表象,看到其背后的經濟學深意,聰明生活,開**習。
如何用經濟學思維讓日子過得更舒坦 目錄
**章
像經濟學家一樣思考
——另類解讀日常生活中的經濟學現象
窮人更窮,富人更富——馬太效應 // 002
錢為什么越來越不值錢——通貨膨脹 // 005
破舊的錢幣總是會先被花出去——劣幣驅逐良幣 // 007
牛奶裝在方盒里,可樂卻裝在圓瓶里賣——成本效益原則 // 009
為什么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要逃離“北上廣”——生活成本 // 011
為什么航空公司要超售機票——帕累托*優 // 013
為什么有些人喜歡叫外賣——時間價值 // 016
樓道燈泡壞了也沒人換——有限理性人 // 018
第二章
博弈中的經濟學智慧
——找到*優策略的經濟學博弈論
肯德基旁邊為何總有麥當勞——納什均衡 // 022
為什么大酒店旁邊的小旅館生意很好——智豬博弈 // 025
小心“聰明反被聰明誤”——囚徒困境 // 028
幸福不能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上——零和、正和、負和博弈 // 032
找到雙方利益的均衡點——*后通牒博弈 // 034
進退兩難時不妨適度妥協——斗雞博弈 // 037
保持實力才能以弱勝強——槍手博弈 // 039
決策需要“反其道而行”——酒吧博弈 // 042
杜絕一錘子買賣——重復博弈 // 044
第三章
職場達人不會吐露的秘密
——讓你身價倍增的職場經濟學
*初的選擇往往是*重要的——路徑依賴 // 048
為什么有些企業愿意支付高工資——效率工資 // 051
為什么不能輕易跳槽——沉沒成本 // 053
當心“撿了芝麻,丟了西瓜”——機會成本 // 056
你為什么總是無法升職——內卷化效應 // 058
成為不可替代的人——稀缺性 // 061
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領域——比較優勢 // 064
用*少的時間創造*多的效益——二八定律 // 066
第四章
把有限的資金花在“刀刃”上
——逃離“冤大頭”的消費經濟學
免費續杯為什么不會讓商家虧本——邊際成本 // 072
為享受生活背上債務,值得嗎——超前消費 // 073
奢侈品為什么廣受追逐——炫耀性消費 // 076
負擔得起的非生活必需品值得買嗎——口紅效應 // 079
價格越貴的商品效果會越好嗎——安慰劑效應 // 081
買一贈一不等于賺到——捆綁銷售 // 084
優惠券真能讓你獲得很多實惠嗎——價格歧視 // 086
商品價格為什么有零有整——定價策略 // 089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棘輪效應 // 092
食物越吃越不可口——邊際效用遞減 // 094
為什么有時要在樓下的小店買東西——交易成本 // 096
第五章
用*少的錢換取*大收益
——“雪球”越滾越大的投資理財經濟學
別讓你的利息白白損失——儲蓄存款 // 100
*安全的投資對象也需要合理配置——國債 // 103
提防高收益背后的高風險——股票 // 106
可以一夜暴富,也可以一夜暴窮——期貨 // 109
收益穩定才值得購買——基金 // 113
巧妙繞開理財陷阱——保險 // 116
對抗通貨膨脹的投資工具——黃金 // 120
警惕“空手套白狼”的賺錢假象——龐氏騙局 // 123
小錢袋變成大金庫——復利 // 127
第六章
一只“看不見的手”
——把握供求關系的市場經濟學
越貴的商品越有人買——吉芬商品 // 132
選擇買房子還是租房子——剛性需求 // 134
為什么食用油漲價也要購買——需求的價格彈性 // 136
為什么蘋果在旺季價格下降——供求法則 // 138
“黃牛黨”為什么屢禁不絕——市場失靈 // 140
消費者為何心甘情愿受騙——欺騙均衡 // 143
第七章
好生意不靠碰撞靠技巧
——助你決勝商海的經營經濟學
了解了需求,就成功了一半——阿爾巴德定理 // 148
如何讓消費者更開心——消費者剩余 // 150
博取關注也能變現——注意力經濟 // 152
冷門有時比熱門更有前景——長尾效應 // 155
抓住女性消費升級的紅利——她經濟 // 158
任何一個消費者都不可怠慢——250定律 // 160
第八章
在信息中甄別機遇和風險
——增加決策籌碼的信息經濟學
從互聯網大量搜集決策信息——信息對稱 // 164
磁療床墊“包治百病”的騙局——信息不對稱 // 167
網購為什么會常常買到次品——檸檬市場 // 169
別上了虛假消息的當——錨定效應 // 172
先說好消息還是壞消息——前景理論 // 174
從信息中找到“藍海”和機遇——沃爾森法則 // 176
第十章
揭開統計指數背后的秘密
——跑贏宏觀經濟走勢的民生經濟學
做大個人的“蛋糕”——GDP // 180
貧富差距為什么越來越大——基尼系數 // 182
測測自己的富裕程度——恩格爾系數 // 184
跑不過劉翔,要跑過CPI——CPI // 187
照出居民生活真實水平的“鏡子”——人均可支配收入 // 189
如何用經濟學思維讓日子過得更舒坦 節選
樓道燈泡壞了也沒人換 ——有限理性人 理性人假設,也叫“經濟人假設”“*大化原則”,是西方經濟學中*基本的前提假設。它說的是每一個從事經濟活動的主體都是充滿理性的,都要以*小的經濟代價去獲得*大的經濟效益。如果需要面臨兩種以上的選擇,理性經濟人也總是會從利己的方向做出對自己更加有利的選擇。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因為人們對于事物的認知能力和判斷能力是有限的,也無法預見一些方案的實施后果,并從中做出*優的選擇,所以我們會看到很少有人能夠表現出“完全理性”,有時人們常常會做出不夠理性的選擇,即表現為“有限理性”。 老何一家住在一棟年久失修的居民樓里,樓道里的燈泡經常壞,導致晚上下樓梯時視野一片漆黑。 一天,老何的兒子買了個燈泡,還搬了一把椅子,準備到樓道里換上。老何一看,連忙阻攔。兒子感到很奇怪,問他為什么。老何故作神秘地壓低了聲音,用手指著對門的鄰居說:“憑什么他們不來換燈泡啊?樓道又不是咱們一家的。” 老何的兒子禁不住老何的再三勸阻,也就打消了換燈泡的念頭。老何天天在家等著鄰居換燈泡,可是總不見鄰居有這方面的打算。老何越來越生氣了,他經常對著對門的方向撇嘴道:“我就沒見過這么自私的人!” 就這樣,樓道一天天地保持著黑暗,兩家人也習慣了摸摸索索地上樓。直到有一天,老何下樓梯的時候一不小心滑了一跤,摔傷了腰,花了不少醫藥費不說,還不得不在床上躺著。這時候他才感到了后悔,趕緊讓兒子把燈泡裝上了。 在這個故事中,老何和對門的鄰居無疑都是理性經濟人的代表,他們精于算計,總想著自己可以少付出一些“成本”,多獲得一些“收益”,可是他們卻錯誤地判斷了得失:只知道換燈泡會付出成本,卻沒有估計到長期在黑暗中上下樓梯可能造成安全問題,結果就產生了錯誤的選擇,導致自己遭受了更多的損失,成了“理性的傻瓜”。 由此可見,經濟人的理性其實是一種“有限理性”,而要避免這種有限理性,就要注意以下幾點。 預防認知偏差對決策的影響 認知偏差可能發生在信息獲取、加工、輸出、反饋的任何一個環節,比如我們的記憶出現了偏差,或是信息來源有誤,都會讓信息獲取環節出現問題;再如有些人認識問題喜歡以偏概全、先入為主,或是受到心境、情緒的影響,也會在信息加工環節產生各種各樣的偏差;而在信息輸出、反饋環節,人們也常會有過度自信、后見之明之類的謬誤,這些都會導致自己無法正確認識問題,繼而就會出現決策的失誤。因此,我們在做出各種決策時,應當進行自我檢視,以避免認知偏差對自己造成誤導。 充分考慮風險因素 如果我們同時面臨幾個備選答案,那么在進行決策時,就一定不能忽略對于風險的評估。我們應當綜合地分析每一種方案的收益、成本和可能遭遇的風險,這樣才能更加合理地做出取舍。比如在本節案例中,老何只考慮到了成本、收益,卻沒有預估到樓道漆黑會造成的安全方面的風險,結果做出了不夠理性的決策。這也提醒了“有限理性人”,應當提高自己的風險意識,謹慎決策,才能盡可能地減少損失、提高收益。 不光要追求滿意方案,還要追求*優方案 對于有限理性人來說,做出決策的標準不再是追求效用*大化,而是追求內心的相對滿意,這樣他們往往不愿費力尋求*優方案。美國的一位經濟學家曾舉過這樣一個例子:假設有人去劇院看音樂會,門票價格20美元。如果不慎弄丟了門票,很多人可能會自認倒霉,不會再額外花錢購買門票。可要是在去劇院的路上弄丟了20美元,很多人就會覺得丟失的錢和欣賞音樂會沒有關系,所以會愿意花錢購買門票。之所以會出現這樣兩種不同的判斷結果,就是因為人們總是喜歡追求讓自己滿意的方案,而不是追求*優方案——再買一張票。
如何用經濟學思維讓日子過得更舒坦 作者簡介
周婷,從事圖書編輯和撰寫工作已超過十年,文字功底深厚,尤以可讀性強見長。主攻口才、職財經類圖書編寫,近年來編寫《口才兵法,實用口才提升寶典》《不懂說話,你怎么讓人信服》等多部作品在投放市場后,深受讀者好評。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我與地壇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回憶愛瑪儂
- >
史學評論
- >
巴金-再思錄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