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彩虹升起的地方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451538
- 條形碼:9787559451538 ; 978-7-5594-5153-8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彩虹升起的地方 本書特色
一、二十世紀文壇J具爭議的經典作品之一,震撼世界的天才手稿!D.H.勞倫斯經典文集劍橋手稿版,依據英國劍橋大學館藏手稿編譯,重現二十世紀飽受爭議的作家早期成長心路。 二、讀懂勞倫斯,你就讀懂了愛情,作為早期的女性主義啟蒙作品,鼓勵女性大膽地認識自己,點燃生命的熱情。 三、同一故事,多個不同版本的寫作,莫言點評導讀書內文章:讀勞倫斯的這本書也好,其他作品也好,如果我們了解他的出身經歷,就會不由自主地把小說中的人物與在作家聯系起來。我們會把作品當中人物的經歷和作家的親身經歷聯系起來,會獲得一種親切的感受。這屬于創作心理學的課題。 四、林語堂、莫言、鄧麗君推崇的作家。E.M.福斯特、多麗絲·萊辛、喬治·奧威爾、伍爾芙高度評價。
彩虹升起的地方 內容簡介
本書是D.H.勞倫斯的短篇作品集,根據劍橋大學收藏的勞倫斯原版手稿集結出版。
D.H.勞倫斯以內斂的筆法刻劃社會下層的生離死別,描述日常生活中永無休止的心靈抗爭,作品彌漫著一股憂郁的情調,然而世人關注的焦點,卻囿于大膽且露骨的用字,讓他感嘆:“三百年內無人能懂我!”他生前,本人與作品皆屢遭口誅筆伐,可謂是二十世紀文學目前的叛逆者,飽受爭議的作家。
本書集結勞倫斯1907至1917年間的短篇小說和文章。所選文章皆有出處,更收錄同一個作品的不同修改版。在本書中,勞倫斯描繪出一群平凡人的喜怒哀樂,隱藏在幸福生活下的諸多無奈,讓人得以一窺一代文學大師,不斷挑戰自己,試煉文學純度的歷程。
彩虹升起的地方 目錄
001 序言
025 教區牧師的花園(一九○七年)
031 玫瑰園里的陰影(一九一四年)
049 格雷瑟利亞編年史的一頁(一九○七年)
059 紅寶石色玻璃(一九〇七年)
069 白色長筒襪(一九○七年)
083 白色長筒襪(一九一四年)
111 菊花香(一九一○年 版本二)
143 菊花香(一九一一年 版本三)
……
【附錄】
286 菊花香(一九一四年七月版本結局)
291 勞倫斯生平及創作年表
297 本書文本來源
彩虹升起的地方 節選
彩虹升起的地方
——二十世紀文學史上的叛逆者D.H.勞倫斯 “在本世紀的小說家中,沒有一個作家像勞倫斯那樣受過世人如此殘酷的辱罵;但在現代作家中,要找一個像勞倫斯一樣受青年知識分子所推崇和歡迎的作家,卻也是罕見的。”
勞倫斯作為二十世紀文學史上的叛逆者,一位飽受爭議的作家,一生致力于男女兩性題材小說的創作,他在揭示男女情愛的同時,將兩性之愛的描寫上升到哲學和美學的高度,而伴隨著熾烈的愛之體驗,是對歷史、政治、經濟、民生等社會問題的嚴肅思考。勞倫斯在《白孔雀》《兒子和情人》《虹》《戀愛中的女人》《查泰萊夫人的情人》等長篇杰作中,都對女性寄寓了崇高的期望,被譽為近代女性主義的啟蒙作家。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末,《查泰萊夫人的情人》一書出版后,一度因涉嫌淫穢被禁止發行,直到作家去世三十二年之后,該小說才在英國解禁。在一九三六年,即該書出版八年之后,我國就有了饒述一先生的中譯本。
當時的林語堂是這樣評價勞倫斯的:“勞倫斯的書是罵英人,罵工業社會,罵機器文明,罵黃金主義,罵理智的,他要人歸返于自然的、藝術的、情感的生活。勞倫斯的書是看見歐戰以后人類頹唐失了生氣,所以發憤而作的。勞倫斯的話是對成年人講的,不大容易懂,給未成熟的社會讀了,反而不得其旨。” 我國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曾說:“歷史往往也是跟人開玩笑,勞倫斯在世時,名譽很不好。他的大多數作品出版后都是一片譴責聲。在勞倫斯生前,他的家鄉把他當作一個巨大的恥辱,說我們這個地區竟然出了這么一個道德敗壞的人。但現在勞倫斯卻成了他故鄉的巨大旅游資源。”
對于本書中勞倫斯的眾多短篇,莫言曾在2004年的《北京文學》中對本書《菊花香》一文和勞倫斯的寫作方式做了長篇深刻點評。以下節選自該文:
“如果熟悉勞倫斯的出身經歷就會知道,《菊花香》中有他嬸嬸的親身經歷。他的叔叔在礦井里出了事,他的嬸嬸就在家里等待。我想在伊麗莎白的形象里不但有勞倫斯嬸嬸的影子,也有勞倫斯母親的影子。勞倫斯的父親是一個礦工,母親受過中等教育,應該是中產階級出身的婦女,他的父母之間隔閡很大,于是他的母親對勞倫斯有一種病態般的母愛。甚至這種愛到后來妨礙了勞倫斯和女人們打交道,他一戀愛他的母親就爐忌。勞倫斯之所以這樣寫作,之所以寫了這樣一些作品,肯定和他的親身經歷有直接關系。《戀愛中的女人》《兒子與情人》《查秦萊夫人的情人》等,都可以看出他的家庭環境在他的心靈上刻下的深刻烙印。
“很多作家在剛開始寫作的階段都會有從自己的生活和經歷中汲取創作素材的過程。如何將自己親身經歷的事情變成一篇小說,超越簡單和局限,使它復雜化藝術化,《菊花香》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范例。小說中的故事很簡單,講述了女主人公等待丈夫不歸,出門打聽,回家等來了丈夫的尸體,和婆婆一起清洗尸體的過程。但勞倫斯洋洋灑灑寫了這么多而不令我們覺得沉悶,這樣的效果是從哪里來的?他用什么樣的語言和細節把一個簡單的故事寫得這么層次豐富意義深刻?如何從看似平凡沒有戲劇性的生活事件中提煉出寫作素材?我想這對于初學寫作者來說是很有啟發意義的,對我們這樣的老寫手,同樣也很有意義。我覺得介紹這篇小說的意義在于,啟示一個作家怎樣把個人的經歷個人的經驗變成一篇小說。”
勞倫斯一生曾和杰茜·錢伯斯、路易莎·勃羅斯和弗麗達·馮·里希特霍芬三位美麗的女子談婚論嫁,并和艾麗絲·戴克斯、海倫娜·科克等女子有過刻骨銘心的感情糾葛,這些女性激發和豐富了勞倫斯的創作靈感,影響了勞倫斯的審美情趣和創作觀念,從而使他為世人留下了十幾部不朽的作品。
莫言談道:“作為一個普通的讀者讀一篇小說的時候沒有必要了解一個作家的出身和經歷。而如果你要想深入地理解一篇小說,就有必要深入地了解這位作家的出身和經歷,這樣就會加深我們對他作品的理解。讀勞倫斯的《菊花香》也好,其他作品也好,如果我們了解他的出身經歷,就會不由自主地把小說中的人物與作家聯系起來。我們會把作品當中人物的經歷和作家的親身經歷聯系起來,會獲得一種親切的感受。這屬于創作心理學的課題。” 近年來,勞倫斯的作品,無論中英文版本,都已屢見不鮮,但除《查泰萊夫人的情人》等少數長篇,其大量短篇作品卻不被國內讀者所知,我們這本書所選文章皆依據英國劍橋大學館藏勞倫斯手稿加以整理,更收錄同一個作品的不同版本。我們從本書中不難看出,勞倫斯在短篇小說方興未艾的二十世紀初,摸索、修改寫作的部分過程片段,由于他以及許多現代主義小說家的精釀,才造就了短篇小說如今的繁花似錦。
短篇小說和長篇小說的差別不在字數。如果以西方文學史的發展來看,十七世紀即有《堂吉訶德》這樣的長篇巨著問世,而短篇小說的黃金時代,卻要在愛倫·坡所謂的“好小說要讓人一次讀完”的宣言中揭開序幕,經過十九世紀末,莫泊桑、契科夫等人在敘事技巧與美學層次上的琢磨,進入二十世紀,再有D.H.勞倫斯、喬伊斯、卡夫卡等人的再上層樓。
“如何用短短幾千字點燃人生的靈光?如何以風格化的文字敘述精準切入人性?短篇小說書寫所開辟的文學視野、從形式主題中淬煉出的文字力量,對小說這個文類的種種影響不可謂不鉅。” 勞倫斯正是為了在作品中顯示自己真切的理想,不寫則已,要寫就要寫出驚世之作,無論是主題之鮮明,還是人物之傲世,無論是形象之出格,還是語言之犀利,總之,在自己的小說中必須是一個有血有肉有思想有個性有真理的實體。這就是勞倫斯的價值所在。
在本書中,勞倫斯描繪出一群平凡人的喜怒哀樂,隱藏在幸福生活下的諸多無奈,讓人得以一窺一代文學大師,不斷挑戰自我,試煉文學純度的歷程。
彩虹升起的地方 作者簡介
D.H.勞倫斯,全名戴維·赫伯特·勞倫斯(D.H.Lawrence,1885—1930) 英國小說家、批評家、詩人、畫家。代表作品有《兒子與情人》《虹》《戀愛中的女人》和《查泰萊夫人的情人》等。他提倡人性自由發展,反對工業文明對自然的破壞,作品對社會、家庭、婚姻和性進行了深入探索,對二十世紀的小說寫作產生了廣泛影響。
D.H.勞倫斯,是20世紀英語文學中Z重要的人物之一,也極具爭議。他以內斂的筆法刻劃社會下層的生離死別,描述日常生活中永無休止的心靈抗爭,作品彌漫著一股憂郁的情調,然而世人關注的焦點,卻囿于大膽且露骨的用字,讓他感嘆:“三百年內無人能懂我”。他生前,本人與作品皆屢遭口誅筆伐,可謂是二十世紀文學史上的叛逆者,飽受爭議的作家。
- >
朝聞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史學評論
- >
唐代進士錄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煙與鏡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