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入侵生物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445247
- 條形碼:9787030445247 ; 978-7-03-044524-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入侵生物學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入侵生物學》可作為植物保護、生物安全、生態學等專業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為相關專業開設選修課的教材,并可供植物檢疫、農業技術推廣等部門的管坪和研究人員參考!度肭稚飳W》可作為植物保護、生物安全、生態學等專業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為相關專業開設選修課的教材,并可供植物檢疫、農業技術推廣等部門的管坪和研究人員參考。
入侵生物學 內容簡介
本教材內容包括入侵生物學概論、外來種的入侵過程、入侵種的生物學特性、生物入侵中的種間關系、生態系統的可入侵性、生物入侵的預防與控制、生物入侵的管理、重要農林入侵物種共8章,重點介紹了生物入侵領域的基本概念和基礎理論知識,預防、控制和管理入侵生物的策略、技術和方法,以及我國32種重要農林入侵物種的入侵生物學和防控技術等。
入侵生物學 目錄
目錄
**章入侵生物學概論1
**節生物入侵對經濟、生態和社會的影響2
第二節入侵生物學的基本概念6
一入侵的、入侵性、入侵6
二外來入侵生物、外來有害生物、外來入侵種7
三本地種、外來種7
四傳入種、臨時種、歸化種與入侵種8
第三節入侵生物學的研究歷史與現狀8
一萌芽期(20世紀80年代之前)9
二成長期(20世紀80年代)10
三快速發展期(20世紀90年代至今)10
第四節入侵生物學的研究范疇15
一研究思路與科學問題15
二基本模式和研究內容16
三入侵生物學學科體系構建17
思考題18
第二章外來種的入侵過程19
**節種群傳入20
一自然傳入20
二無意傳入21
三有意引入23
第二節種群定殖27
一相關術語27
二繁殖體壓力對定殖的影響28
三外來種自身特性對其定殖的影響31
四種間關系對定殖的影響32
五生態系統可入侵性對定殖的影響34
第三節種群潛伏35
第四節種群傳播、擴散利暴發36
一擴散的類型37
二擴散的途徑38
三影響擴散的因素40
四種群暴發41
思考題41
第三章入侵種的生物學特性43
**節生活史特征44
一入侵植物的生活史特征44
二入侵動物的生活史特征51
三內在優勢假說55
第二節表型可塑性55
一表型可塑性的類型56
二表型可塑性水平的影響因素57
三表型可塑性與生物入侵的關系57
四表型可塑性的進化60
第三節適應性進化61
一適應性進化的常見類型,62
二適應性進化的性狀62
三適應性進化的途徑65
四適應性進化對入侵種種群增長的影響73
五進化和可塑性在生物入侵中的作用比較73
思考題75
第四章生物入侵中的種間關系77
**節競爭78
一競爭的類型,78
二競爭在生物入侵中的作用82
三競爭力增強進化假說83
第二節寄生/捕食84
一入侵種對寄生/捕食的反應85
二寄生/捕食在生物入侵中的作用86
三天敵解脫假說86
第三節互利共生89
一互利共生的類型90
二互利共生在生物入侵中的作用90
三互利助長假說92
第四節入侵植物的化感作用93
一植物化感作用的基本概念93
二入侵植物化感作用的理論依據93
三入侵植物化感作用的案例95
思考題96
第五章生態系統的可入侵性97
**節物種多樣性與牛態系統可入侵性的關系98
一負相關關系98
二正相關關系101
笫二節可用資源與生態系統可入侵性的關系102
一可用資源與可入侵性關系的原理102
二可用資源與可入侵性關系的案例103
三可用資源與可入侵性關系的應用109
第三節T擾與牛態系統可入侵性的關系110
一干擾的定義和分類110
二干擾與生物入侵的相關性110
三干擾導致可入侵性增加的原理112
四干擾導致可入侵性增加的案例113
思考題116
第六章生物入侵的預防與控制117
**節生物入侵的風險評估118
一開展風險評估的目的和重要性119
二生物入侵的風險識別120
三生物入侵的風險評估120
四生物入侵的風險管理125
第二節外來種的口岸檢疫與除害處理126
一口岸動植物檢疫的實施范圍127
二口岸動植物檢疫的主要程序128
三外來種口岸檢測技術130
四外來種口岸除害處理技術132
第三節入侵種的國內檢疫與野外監測134
一國內檢疫與疫情處理134
二入侵種的野外監測136
第四節入侵生物的控制137
一農業防治138
二替代控制139
三生物防治141
四物理機械防治146
五遺傳控制,148
六化學防治148
七綜合治理149
思考題150
第七章生物入侵的管理151
第4節國際公約152
一國際公約簡況152
二指導性原則152
第二節法律法規154
一中國,154
二美國,156
三加拿大157
四澳大利亞158
五日本,159
第三節行動規劃161
一中國161
二美國,165
三加拿大166
四澳大利亞166
五日本167
思考題167
第八章重要農林入侵物種169
一小麥矮腥黑粉菌170
二大豆疫霉174
三梨火疫病菌178
四豚草182
五三裂葉豚草186
六紫莖澤蘭“189
七薇甘菊192
八加拿大一枝黃花196
九黃頂菊198
十互花米草201
十一空心蓮子草205
十二鳳眼藍208
十三西花薊馬212
十四煙粉虱214
十五蘋果綿蚜218
十六扶桑綿粉蚧222
十七稻水象甲225
十八馬鈴薯甲蟲229
十九紅脂大小蠹233
二十椰心葉甲236
二十一紅棕象甲240
二十二橘小實蠅244
二十三柑橘大實蠅247
二十四斑潛蠅250
二十五蘋果蠹蛾255
二十六紅火蟻259
二十七松材線蟲263
二十八香蕉穿孔線蟲268
二十九非洲大蝸牛272
三十福壽螺“275
三十一克氏原螯蝦,278
三十二巴西龜281
三十三紅腹食人魚283
思考題285
主要參考文獻286
附錄l全球l00種*具威脅的入侵種名單300
附錄2物種名稱索引303
附錄3名詞索引308
附錄4圖片來源說明311
**章入侵生物學概論1
**節生物入侵對經濟、生態和社會的影響2
第二節入侵生物學的基本概念6
一入侵的、入侵性、入侵6
二外來入侵生物、外來有害生物、外來入侵種7
三本地種、外來種7
四傳入種、臨時種、歸化種與入侵種8
第三節入侵生物學的研究歷史與現狀8
一萌芽期(20世紀80年代之前)9
二成長期(20世紀80年代)10
三快速發展期(20世紀90年代至今)10
第四節入侵生物學的研究范疇15
一研究思路與科學問題15
二基本模式和研究內容16
三入侵生物學學科體系構建17
思考題18
第二章外來種的入侵過程19
**節種群傳入20
一自然傳入20
二無意傳入21
三有意引入23
第二節種群定殖27
一相關術語27
二繁殖體壓力對定殖的影響28
三外來種自身特性對其定殖的影響31
四種間關系對定殖的影響32
五生態系統可入侵性對定殖的影響34
第三節種群潛伏35
第四節種群傳播、擴散利暴發36
一擴散的類型37
二擴散的途徑38
三影響擴散的因素40
四種群暴發41
思考題41
第三章入侵種的生物學特性43
**節生活史特征44
一入侵植物的生活史特征44
二入侵動物的生活史特征51
三內在優勢假說55
第二節表型可塑性55
一表型可塑性的類型56
二表型可塑性水平的影響因素57
三表型可塑性與生物入侵的關系57
四表型可塑性的進化60
第三節適應性進化61
一適應性進化的常見類型,62
二適應性進化的性狀62
三適應性進化的途徑65
四適應性進化對入侵種種群增長的影響73
五進化和可塑性在生物入侵中的作用比較73
思考題75
第四章生物入侵中的種間關系77
**節競爭78
一競爭的類型,78
二競爭在生物入侵中的作用82
三競爭力增強進化假說83
第二節寄生/捕食84
一入侵種對寄生/捕食的反應85
二寄生/捕食在生物入侵中的作用86
三天敵解脫假說86
第三節互利共生89
一互利共生的類型90
二互利共生在生物入侵中的作用90
三互利助長假說92
第四節入侵植物的化感作用93
一植物化感作用的基本概念93
二入侵植物化感作用的理論依據93
三入侵植物化感作用的案例95
思考題96
第五章生態系統的可入侵性97
**節物種多樣性與牛態系統可入侵性的關系98
一負相關關系98
二正相關關系101
笫二節可用資源與生態系統可入侵性的關系102
一可用資源與可入侵性關系的原理102
二可用資源與可入侵性關系的案例103
三可用資源與可入侵性關系的應用109
第三節T擾與牛態系統可入侵性的關系110
一干擾的定義和分類110
二干擾與生物入侵的相關性110
三干擾導致可入侵性增加的原理112
四干擾導致可入侵性增加的案例113
思考題116
第六章生物入侵的預防與控制117
**節生物入侵的風險評估118
一開展風險評估的目的和重要性119
二生物入侵的風險識別120
三生物入侵的風險評估120
四生物入侵的風險管理125
第二節外來種的口岸檢疫與除害處理126
一口岸動植物檢疫的實施范圍127
二口岸動植物檢疫的主要程序128
三外來種口岸檢測技術130
四外來種口岸除害處理技術132
第三節入侵種的國內檢疫與野外監測134
一國內檢疫與疫情處理134
二入侵種的野外監測136
第四節入侵生物的控制137
一農業防治138
二替代控制139
三生物防治141
四物理機械防治146
五遺傳控制,148
六化學防治148
七綜合治理149
思考題150
第七章生物入侵的管理151
第4節國際公約152
一國際公約簡況152
二指導性原則152
第二節法律法規154
一中國,154
二美國,156
三加拿大157
四澳大利亞158
五日本,159
第三節行動規劃161
一中國161
二美國,165
三加拿大166
四澳大利亞166
五日本167
思考題167
第八章重要農林入侵物種169
一小麥矮腥黑粉菌170
二大豆疫霉174
三梨火疫病菌178
四豚草182
五三裂葉豚草186
六紫莖澤蘭“189
七薇甘菊192
八加拿大一枝黃花196
九黃頂菊198
十互花米草201
十一空心蓮子草205
十二鳳眼藍208
十三西花薊馬212
十四煙粉虱214
十五蘋果綿蚜218
十六扶桑綿粉蚧222
十七稻水象甲225
十八馬鈴薯甲蟲229
十九紅脂大小蠹233
二十椰心葉甲236
二十一紅棕象甲240
二十二橘小實蠅244
二十三柑橘大實蠅247
二十四斑潛蠅250
二十五蘋果蠹蛾255
二十六紅火蟻259
二十七松材線蟲263
二十八香蕉穿孔線蟲268
二十九非洲大蝸牛272
三十福壽螺“275
三十一克氏原螯蝦,278
三十二巴西龜281
三十三紅腹食人魚283
思考題285
主要參考文獻286
附錄l全球l00種*具威脅的入侵種名單300
附錄2物種名稱索引303
附錄3名詞索引308
附錄4圖片來源說明311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二體千字文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隨園食單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