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讓孩子不上火 不發炎 發育好
-
>
孩子必看的世界經典寓言故事100
-
>
協和懷孕大百科
-
>
張素芳小兒推拿技法圖譜/漢竹
-
>
從小讀到大
-
>
一學就會的宋氏小兒推拿
-
>
DK新一代嬰幼兒護理養育大全
喚醒孩子的內驅力/鳳凰生活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1312794
- 條形碼:9787571312794 ; 978-7-5713-1279-4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喚醒孩子的內驅力/鳳凰生活 本書特色
人民網、知乎、果殼、簡書等媒體持續熱議的養育話題,北上廣父母極力推崇的教養法則。 5大維度、6個方面,喚醒孩子內在動力,從源頭激發孩子學習的真正動力! 北大媽媽20年教子手記+兒童教育心理學、兒童發展心理學等前沿理論成果,堪稱給父母的優等生培養指南, 散文般的語言,讓閱讀本身也成為一種享受。
喚醒孩子的內驅力/鳳凰生活 內容簡介
看了那么多家教方法,為什么難以實施?學了那么多育兒干貨,為什么難以湊效?講了那么多道理,為什么孩子就是不聽?挺聰明的孩子,為什么一提到學習就發蔫?當管教和鼓勵不再管用時,該怎么辦……育兒路上,父母總會被各式各樣的問題所困擾。其實,希望孩子很好,往往只是父母的一廂情愿,唯有孩子的自主動機,才能讓一切愿望成為可能。
本書是一位北大媽媽20年教子經驗的總結。作者發現,喚醒孩子的內驅力,是解決大多數養育難題的根本方法。而和諧自由的生長環境,父母的不斷學習和內省,豐美的自然,廣泛的閱讀,體育運動,溫暖敦厚的人情……所有這些,構成了培育孩子內驅力優選的土壤,也是孩子成長成才的關鍵因素。全書不只是育兒經驗的總結,更融合了兒童教育心理學、兒童發展心理學等近期新理論成果,堪稱給父母的優等生培養指南。散文般的語言,讓閱讀本身也成為一種享受。
喚醒孩子的內驅力/鳳凰生活 目錄
喚醒孩子的內驅力/鳳凰生活 節選
內驅力到底是什么
你是不是常常有這種感覺,在某個時候或者某一段時間,血液沖進大腦,腎上腺素激增,一種可能性產生,一種邊界向外擴張,感到時間緊迫,急于接近目標,或者忽然感覺生命的隧道裂開一條縫,一縷光線照射進來,照亮了統治我們很長時間的混沌與虛空,力量充盈,生命似乎有了盼頭。
這,究竟是一種什么現象呢?
這個問題在我腦海里縈繞好幾年了。那天,我無意中看見家族群里一個視頻,它幫我的思維打開了一個缺口。
親戚家剛滿四個月的胖墩墩的小嬰孩,自由自在地躺在一張大床上,上邊吃著手,下面蹬著腿兒,好玩極了。過了一會兒,他像想起什么似的,開始翻身。往左翻,翻了好幾次翻不過;停了一會兒,又往右翻,翻了幾次也翻不過。他絲毫不著急,又歇了一會兒,接著又往左翻,仍然翻不動。
再歇一會兒,攢足勁兒,接著翻。終于,他吭哧吭哧使出了吃奶的力氣,一下子翻了過去,還不忘把壓在肚子底下的小胖手拉出來。
這讓我想起錢小雅剛學站立的時候。大約是在她 10 個月的時候吧。有一天,我和錢爸爸晚上困得眼睛都睜不開了,可這個小人兒獨自一個人精神亢奮。她在干什么呢?她蹲在爸媽中間的位置,扶著床頭,不屈不撓地反復站立:先是蹲著,然后扶著床,一點一點往起站。剛站起來,撲通倒下了,然后再扶著床頭,再一點點站起來……循環往復,直到她自己眼睛也睜不開了,撲通一聲,把爸爸砸醒了,她馬上睡著了。
你看,這些孩子,大人又沒給什么獎勵,也不表揚他們,他們仍然一遍遍毫不妥協地重復這些單調、無聊、乏味的動作,像做一件重大事情一樣,那毅力絕不亞于凌晨四點起來學習的人。
這是什么?這是身體成長的內驅力,是生命本身的動力。
大約有一段時間了,錢小能每天晚上做完作業,就會離開自己的房間,在家里客廳蹦高、摸天花板,每次都能蹦二三十個;而且,每天早晨都不會忘記吃鈣片,這些都比學習自覺,絲毫不用別人提醒,雷打不動,連蹦帶跳,滿腔熱情。我問:“你怎么天天這么自覺呢?”他說:“我要長個啊!你難道不想讓你的兒子又帥又高?”
他這是內心目標產生的驅動力。
我見過許多像錢小雅一樣的“學霸”小孩,為了取得優異成績,他們好像對學習從不厭倦,千方百計地找方法,在書桌前坐著幾小時不動,目光灼灼,像要把知識吃進去似的。他們把時間規劃得像鐘表的滴答聲那么規律,可以忍耐各種艱辛困苦,可以排除一切困難。
這也是一種內心目標產生的驅動力。
中學時代的喬布斯,對父親從廢舊汽車零件中拆卸下來的電子設備、各種儀器非常著迷,纏著父親問這問那。從父親和鄰居那里都得不到疑問的解答時,他就自學高級電子學。后來,他根據自學的理論,把收集到的廢舊電子設備進行重新組裝,轉賣給別人,賺零花錢,然后用零花錢買來所需的書籍,再如饑似渴地探究。做這些的時候,他從不滿足于照搬照抄,不時展現出推陳出新、化繁為簡的天賦,不斷產生新的想法、新的創意。
還記得那個同時被耶魯、哥大、芝大錄取,年僅 31 歲就被哈佛破例聘為物理教授的尹希嗎?小學二年級,媽媽安排他周日出去玩,接觸大自然。可是,這小孩一到周日就賴在家,靜靜地靠在父母的書架邊,手里捧著本書,一看就是半天。
有一天,媽媽覺得奇怪,偷瞄了下書名,才知道他看的居然是自己大學時學的微積分課本!
再想想法布爾對昆蟲的癡迷,想想喬丹追求卓越的眼神,想想那個永遠的貝聿銘對建筑之美的探究,這樣的實例太多了。
這是一種興趣和熱愛交匯時產生的驅動力。
……
各種驅動力里面,凡是靠外在力量引起的動力,一般不會太持久,除非內化成了習慣。比如,考上好大學是某些學生的目標驅動力,等考上了,熱情也終結了,就開始混日子。也有被父母逼迫著好好學習的,表面看起來很自律,有熱情,似乎內驅力十足,一旦失去父母的管控,他的熱情也就消失了。賓夕法尼亞大學心理學教授安琪拉 · 達克沃斯(Angela Duckworth) 曾在 TED 論壇發表演講,她認為:在孩子的教養過程中,若一直依賴于外部評價或物質獎賞來產生成長動力,其本質和訓練馬戲團的小猴子并無差異。培養孩子堅毅的品質,塑造其內驅力,一定要關注孩子的“內心”動作,而非僅僅是表象動作。
只有那些發自內心的熱愛,才能產生持久的內驅力。那么,內驅力到底是什么呢?
我認為,這種調動一個人全部力量不斷學習和探索的動力就是內驅力。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丹尼爾 · 平克(Daniel Pink)在《驅動力》(DRIVE)一書里把它叫作內在動力(inner - drive)。
內驅力直接影響一個人的精神和行動,在一個人一生中起著核心和靈魂作用。有內驅力的人能感受到內心的崛起,在心靈中,在行動中,塑造完整的生命內核。也可以說,內驅力醒來并持續燃燒的時候,才是人生的真正開始。
每個人內驅力醒來的時間都不同,有的幸運兒,父母在他幾歲時就幫他找到了,那他這一生很可能有較大的成就。七十七歲開始畫畫的摩西奶奶,我認為她也是一位值得祝福的人。我自己,過了四十歲才發現,寫作是我生命的內驅力。我也從未覺得晚過。
喚醒孩子的內驅力/鳳凰生活 作者簡介
梅拾瓔 北京大學法律碩士,曾任大學教師,專業雜志編輯記者,現為紙媒專欄作者,簡書平臺簽約作者,兩位孩子的母親,專注于家庭教育的深度研究,自然主義教育探索者和踐行者。女兒錢小雅2017年以優異成績考入北京大學。
- >
我與地壇
- >
自卑與超越
- >
朝聞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二體千字文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回憶愛瑪儂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