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社會學譯叢·經典教材系列城市社會學:城市與城市生活(第6版)/社會學譯叢.經典教材系列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0207223
- 條形碼:9787300207223 ; 978-7-300-20722-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社會學譯叢·經典教材系列城市社會學:城市與城市生活(第6版)/社會學譯叢.經典教材系列 本書特色
□008年是人類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因為在這一年,世界城市人口比重跨越50%這一大關。對于我們這些人類成員來說,城市生活正在迅速成為主流和常態。這顯然也是本書之所以要以城市與城市生活作為研究主題的重要原因。基本視和法 本書堅持跨學科的研究視角與方法,但主要是運用社會學的研究視角與方法展開研究。本書將介紹諸如馬克斯·韋伯(Max Weber)、卡爾·馬克思(Karl Marx)、斐迪南德·騰尼斯(Ferdinand Tonnies)、格奧爾格·齊美爾(Georg Simmel)、埃米爾·涂爾干(Enule Durkheim)等歐洲經典社會思想家,以及諸如羅伯特·帕克(Robert Park)和路易斯·沃思(Louis Wirth)等北美早期社會學先驅的相關思想。當然,后來還有很多學者,站在這些巨人的肩膀上,為我們開拓出新的理解和思想。因此,本書也將介紹大量當代城市研究者,包括曼紐爾·卡斯特(Manuel Castells)、邁克爾·迪爾(MichaelDear)、赫伯特·甘斯(Herbert Gans)、簡·雅各布斯(Jane Jacobs)、亨利·列斐伏爾(Henri Lefebvre)、林恩·洛夫蘭德(Lyn Lofland)、約翰·洛根(John Logan)、凱文·林奇(Kevin Lynch)、哈維·莫羅奇(Harvey Molotch)、艾倫·斯科特(Allen Scott)、愛德華·索亞(Edward Soja),以及邁克爾·索爾金(Michael Sorkin)等人的相關思想。 然而,正如上述這一長串著名學者的名字所顯示的,城市研究有賴于眾多學科的研究和理論。因此,本書是一本跨學科的教材,綜合了歷史學家(第□章“世界各地城市的起源與發展”、第3章“北美城市的產生與發展”)、社會學家(第4章“今天的城市與郊區”、第5章“城市社會學:經典與現代思想”、□□0章“分層與社會階級:城市與郊區生活方式”、□□1章“□□、族群與性別:城市的多樣性”、□□□章“住房、教育與犯罪:直面城市問題”)、地理學家與城市生態學家(第6章“空間視角:理解空間的內涵”)、政治經濟學家(第7章“批判城市社會學:城市與資本主義”)、社會心理學家(第8章“社會心理學:城市經驗”)、人類學家(第9章“城市比較研究:城市與文化”、□□3章“發展中國家的城市”),以及建筑學家和城市規劃師(□□4章“規劃我們的城市”)的研究與思想。
社會學譯叢·經典教材系列城市社會學:城市與城市生活(第6版)/社會學譯叢.經典教材系列 內容簡介
本書回顧了世界各地城市的起源與發展歷史,清理了西方城市理論譜系以及城市研究的各種學科視角,分析了城市的各個層面以及存在的各種問題,強調了城市科學規劃的重要性。本書充分顯示了城市及城市生活的時空多樣性,指出城市反映并強化了特定時代的社會文化,認為任何城市都具有雙重性,只有進行科學合理的宏觀、中觀和微觀的規劃,才能滿足人們通過城市化過程過上美好生活的希望。這些對于我國的新型城鎮化建設而言,無疑具有重要啟示意義。
社會學譯叢·經典教材系列城市社會學:城市與城市生活(第6版)/社會學譯叢.經典教材系列 目錄
01 探索城市
一、為什么要研究城市?
二、界定“城市”的標準
三、城市的轉型
四、城市的復雜性:各種視角
五、現代北美城市剖析
六、全球視野中的城市
七、城市生活質量
02 世界各地城市的起源與發展
一、城市的起源
二、**次城市革命:城市一國家與城市帝國
三、第二次城市革命:現代城市的出現
四、案例研究:倫敦——一個世界城市的歷史
五、概要
六、結論
03 北美城市的產生與發展
一、殖民時期:公元1600-1800年
二、發展和擴張時期:公元1800-1870年
三、大都會時期:公元1870-1950年
四、北美城市:1950年一現在
五、超級區域的演變
六、后工業城市
七、案例研究:紐約——“大蘋果”
八、概要
九、結論
04 今天的城市與郊區
一、城市與郊區的無序擴張
二、精明開發
三、外郊
四、新城
五、封閉社區
六、共同利益開發小區
七、案例研究:俄勒岡州波特蘭市
八、概要
九、結論
……
第二部分 城市研究的諸學科視角
第三部分 城市的社會結構
第四部分 全球城市發展狀況
參考文獻
版權說明
譯后記
社會學譯叢·經典教材系列城市社會學:城市與城市生活(第6版)/社會學譯叢.經典教材系列 作者簡介
約翰·J.馬休尼斯,美國俄亥俄州肯陽學院社會學教授,主要研究領域包括社會分層、社會變遷、城市社會生活等,著有不斷再版的《社會學》(Pearson Prentice Hall)、《社會問題》(Pearson Prentice Hall)等教材,2002年曾獲美國社會學學會杰出教學貢獻獎。 文森特·N.帕里羅,美國新澤西州威廉帕特森大學社會學教授,主要研究領域包括美國弱勢群體、城市社會學、社會化問題、族群沖突等,著有《門衛》(Universe,2011)、《種族與族群關系研究》(Allyn & Bacon,2010)、《新時代的不確定性與不安全》(Calandra,2009)、《美國的多樣性》(Paradigm Publishers,2013)等,學術論文屢見于《美國社會學評論》等雜志,曾任美國東部社會學會副主席,作為移民與族群沖突問題專家,常到中國及歐洲各國講學。 姚偉(1973-),男,四川資陽人,漢族,社會學博士,西南科技大學教授,著有《關系網絡、制度結構與經濟績效——一項關于企業集群的經濟社會學分析》(四川大學出版社,2009)、《社會風險不平等研究——關于馬克思主義階級理論的一種繼承與發展》(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等,譯有《資本主義文化與全球問題》{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等,發表各類學術論文近50篇。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二體千字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