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流動傳熱過程的數值預測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2545255
- 條形碼:9787302545255 ; 978-7-302-54525-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流動傳熱過程的數值預測 本書特色
相比于傳統的學術專著,《流動傳熱過程的數值預測》在內容上也更加注重實際應用,在介紹理論的同時,重點闡述了作者多年來在數值模擬方面的經驗體會,使得相關專業的本科生、研究生們等能夠迅速進行數值預測。書中所列舉的數值預測算例也非常典型,分析角度和方法不同,涉及問題較廣,包括燃燒器燃燒流動傳熱,火力發電廠煙氣與翅片管的強化換熱,極寒地區土壤與流體輸送管道換熱,以及火電廠鍋爐低NOx生成及排放等,可為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提供較為豐富的實例。 本書的撰寫本著注重應用的原則,盡量避免重復前輩在流動傳熱數值計算方面的工作,在介紹理論的同時,突出了作者多年來在數值計算方面的經驗體會及在工程應用方面取得的成果。本書以流動傳熱為主線,算例涉及面廣,可作為本科生、研究生、科研人員及行業技術人員可用來作為參考。
流動傳熱過程的數值預測 內容簡介
《流動傳熱過程的數值預測》介紹了數值流動傳熱的基本理論及其在電力生產等(燃燒器內部燃燒、換熱器換熱、工質輸送、NOx排放影響)工程中的應用。主要涉及優選駐渦燃燒室與旋流冷壁燃燒室內的燃燒傳熱流動,火電廠H形翅片管、火電廠縱向渦發生器、方腔及極寒地區土壤與流體輸送管道的傳熱,以及火電廠鍋爐低NOx生成及排放。 本書可作為航空、航天、石油、化工、冶金、能源動力等領域的高校教師、研究生和相關科研人員科研、教學和學習的參考用書。
流動傳熱過程的數值預測 目錄
第1章流動傳熱數值模擬理論
1.1控制方程
1.1.1系統與控制體
1.1.2控制守恒方程
1.1.3邊界條件與初始條件
1.2離散方程的性質
1.2.1離散方程的相容性
1.2.2數值解的離散誤差
1.2.3數值解的舍入誤差
1.2.4離散格式的穩定性
1.2.5離散方程的收斂性
1.2.6守恒性
1.2.7遷移性
1.2.8假擴散
1.3網格
1.3.1網格質量評價標準
1.3.2網格類型選取
1.4速度場計算
1.4.1SIMPLE算法
1.4.2基于SIMPLE算法思想的其他改進算法
1.5湍流數值模擬方法
1.5.1湍流模型
1.5.2大渦模擬
參考文獻
第2章H形翅片管湍流傳熱特性
2.1研究概況
2.2單H形和雙H形翅片管對流換熱
2.2.1計算模型和方法
2.2.2計算結果和分析
參考文獻
第3章縱向渦發生器強化單H形翅片湍流換熱特性
3.1研究概況
3.2不同類型縱向渦發生器的翅片換熱
3.2.1計算模型和方法
3.2.2加裝矩形小翼縱向渦發生器的單H形翅片流動換熱
3.2.3加裝三角形小翼縱向渦發生器的單H形翅片流動換熱
3.2.4矩形小翼和三角形小翼縱向渦發生器的單H形翅片流動
換熱對比
3.3利用場協同原理分析縱向渦發生器強化換熱機理
3.3.1場協同原理
3.3.2不同攻角縱向渦發生器對協同角的影響
3.3.3不同速度對協同角的影響
3.3.4加裝縱向渦發生器對湍動能協同角的影響
參考文獻
第4章先進駐渦燃燒室流動傳熱機理
4.1研究概況
4.2AVC流動傳熱的場協同分析
4.2.1計算模型和方法
4.2.2AVC速度場與溫度場協同分析
4.2.3AVC多場協同分析
參考文獻
第5章射流對渦旋燃燒室流動的影響
5.1中心空氣射流對旋流冷壁燃燒室燃燒流動的影響
5.1.1研究概況
5.1.2計算模型和方法
5.1.3計算結果與分析
5.2冷氣射流對先進駐渦燃燒流動的影響
5.2.1計算模型和方法
5.2.2計算結果和分析
5.3燃料射流對先進駐渦燃燒流動的影響
5.3.1計算模型和方法
5.3.2計算結果與分析
參考文獻
第6章方腔內自然對流
6.1研究概況
6.2內置圓管方腔內的共軛自然對流
6.2.1模型與求解
6.2.2計算結果
6.3壁面帶翅方腔內的自然對流
6.3.1壁面帶圓頭翅方腔內的自然對流
6.3.2壁面帶三角形翅方腔內的自然對流
參考文獻
第7章極寒地區流體輸送管道與周圍土壤環境的換熱
7.1研究概況
7.2極寒地區土壤與埋地管道的溫度場模型
7.2.1幾何模型
7.2.2數學模型與基礎參數
7.3溫度場模型的求解
7.3.1區域離散
7.3.2初場的建立與方法驗證
7.4極寒地區埋地管道對土壤的熱力影響
7.4.1融化圈與融化深度的計算與分析
7.4.2融沉量的計算與分析
7.4.3凍結圈與凍結深度的計算與分析
7.4.4凍脹量的計算與分析
參考文獻
第8章火電廠鍋爐低NOx排放
8.1NOx的生成機理和控制方法
8.1.1煤燃燒時NOx的生成機理
8.1.2煤燃燒生成NOx的一般控制方法
8.1.3煤粉燃燒和NOx生成數值模擬的研究現狀
8.2煤粉燃燒爐內參數特性分析
8.2.1數值計算模型和條件
8.2.2爐內參數分布分析
8.3NOx排放影響因素分析
8.3.1典型煤種和混燒的影響對比
8.3.2SOFA對NOx排放和飛灰含碳量的影響
8.3.3多影響因素的正交分析
參考文獻
流動傳熱過程的數值預測 作者簡介
曾卓雄,教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函評專家,江西省新世紀百千萬工程人選,國家科技部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和新型節能技術重點專項核心專家庫成員,SCI期刊《Journal of Hydrodynamics》編委 和 中文核心期刊 《水動力學研究與進展》編委。1995年獲西北工業大學航空發動機學士學位,1998年獲西北工業大學火箭發動機碩士學位,2001年底西安交通大學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專業全日制博士畢業后到南昌航空大學任教。2004年-2006年在清華大學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專業從事全日制博士后研究工作,合作導師周力行/張健教授。2011年-2012年在西安交通大學熱流科學與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做訪問學者,合作導師陶文銓院士。2014年底到上海電力學院任教。一直從事傳熱流動燃燒方面的相關研究。主持了包括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航空科學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學基金和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等在內的課題10余項,在核心刊物等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排名前2),其中SCI/EI收錄60余篇,出版專著2部(排名第1)。獲江西省高校科技成果三等獎1項(排名第1)。
- >
莉莉和章魚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唐代進士錄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