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勵耘學刊(2020年第1輯,總第三十一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171298
- 條形碼:9787520171298 ; 978-7-5201-7129-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勵耘學刊(2020年第1輯,總第三十一輯) 內容簡介
本刊為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主辦集刊,每年2期,每期20-24篇文章,已出30輯,自第27輯開始由我社出版本刊刊發國內外具有原創性的漢語言文學論著。研究領域包括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文藝學、中國古典文獻學、比較文學、民俗學等。本刊關注學術前沿的精品成果,注重有價值的原創性理論或原始性資料,承載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品格。 本書稿為2020年第1輯,共收錄文章22篇,分五個欄目,分別為“文學與文化研究”(共計4篇文章)、“文學史研究”(共計8篇文章)、“現當代文學研究”(共計5篇文章)、“文獻考辨”(共3篇文章)、“品書錄”(共2篇文章)。
勵耘學刊(2020年第1輯,總第三十一輯) 目錄
文學與文化研究
論三代興亡神話的歷史文化內涵 劉加鋒(1)
從歐陽修論小序看宋代新《詩》學的內在張力 成瑋(16)
忽必烈藩府儒士對元代多族士人儒學認同的影響 任紅敏(38)
寺觀內外:清代子弟書中的北京寺廟與文化記憶 崔蘊華(51)
文學史研究
陸機:唐太宗御選的文學典范 黎思文(66)
北宋“東州逸黨”及相關問題考論
——《東州逸黨詩》與士大夫階層的分野 徐波(83)
少陵足跡與文本激活:南宋巴蜀詩歌中的杜甫記憶 黃楚蓉(103)
元末隱士群體的同題集詠與詩風變遷 李文勝(125)
論陳維崧的駢散關系觀 董新寧(141)
清初文人計東生平若干問題考論 于金苗(158)
旗人?杭人?——清中期杭州八旗駐防士人的鄉愁書寫 李桔松(176)
從三分模式到兩重標準:《昭昧詹言》的詩歌敘事學 周劍之(193)
現當代文學研究
四銘論
——兼談魯迅創作《肥皂》時的心態 莊紓 劉春勇(217)
“他不是只能吹出一種單調的稻草”
——郭沫若早期小說創作的審美之維 王玉春(232)
東北解放區小說綜論 金鋼(250)
底層化經驗與民眾文化權利:新中國的工農兵群眾文藝運動
——以“農民詩人”王老九為線索 張自春(267)
回憶與成長:張愛玲“自傳小說三部曲”敘事研究 袁昊(286)
文獻考辨
“寓言十九”釋義三種轉向
——兼論寓言、重言占比的抵牾問題 李喆(304)
從建陽刊《水滸傳》看建本小說編輯的演變 鄧雷(321)
王弘撰《砥齋集》成書過程及版本源流考
——兼及新見西安碑林博物館藏抄本《待庵稿》 楊瑞 賈三強(342)
品書錄
培根固元,轉益多師
——讀陶文鵬《唐宋詩詞藝術研究》 谷中蘭(365)
古典小說名著戲曲集編纂問題芻議
——以胡世厚《三國戲曲集成》為中心 李亦輝(377)
《勵耘學刊》稿約(388)
論三代興亡神話的歷史文化內涵 劉加鋒(1)
從歐陽修論小序看宋代新《詩》學的內在張力 成瑋(16)
忽必烈藩府儒士對元代多族士人儒學認同的影響 任紅敏(38)
寺觀內外:清代子弟書中的北京寺廟與文化記憶 崔蘊華(51)
文學史研究
陸機:唐太宗御選的文學典范 黎思文(66)
北宋“東州逸黨”及相關問題考論
——《東州逸黨詩》與士大夫階層的分野 徐波(83)
少陵足跡與文本激活:南宋巴蜀詩歌中的杜甫記憶 黃楚蓉(103)
元末隱士群體的同題集詠與詩風變遷 李文勝(125)
論陳維崧的駢散關系觀 董新寧(141)
清初文人計東生平若干問題考論 于金苗(158)
旗人?杭人?——清中期杭州八旗駐防士人的鄉愁書寫 李桔松(176)
從三分模式到兩重標準:《昭昧詹言》的詩歌敘事學 周劍之(193)
現當代文學研究
四銘論
——兼談魯迅創作《肥皂》時的心態 莊紓 劉春勇(217)
“他不是只能吹出一種單調的稻草”
——郭沫若早期小說創作的審美之維 王玉春(232)
東北解放區小說綜論 金鋼(250)
底層化經驗與民眾文化權利:新中國的工農兵群眾文藝運動
——以“農民詩人”王老九為線索 張自春(267)
回憶與成長:張愛玲“自傳小說三部曲”敘事研究 袁昊(286)
文獻考辨
“寓言十九”釋義三種轉向
——兼論寓言、重言占比的抵牾問題 李喆(304)
從建陽刊《水滸傳》看建本小說編輯的演變 鄧雷(321)
王弘撰《砥齋集》成書過程及版本源流考
——兼及新見西安碑林博物館藏抄本《待庵稿》 楊瑞 賈三強(342)
品書錄
培根固元,轉益多師
——讀陶文鵬《唐宋詩詞藝術研究》 谷中蘭(365)
古典小說名著戲曲集編纂問題芻議
——以胡世厚《三國戲曲集成》為中心 李亦輝(377)
《勵耘學刊》稿約(388)
展開全部
勵耘學刊(2020年第1輯,總第三十一輯) 作者簡介
杜桂萍,黑龍江伊春人。文學博士。2012年度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現為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七屆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家社科基金中文學科評審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書友推薦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姑媽的寶刀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巴金-再思錄
- >
隨園食單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