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斯賓諾莎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8156899
- 條形碼:9787568156899 ; 978-7-5681-5689-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斯賓諾莎 本書特色
跨越世紀的哲學家書系,知名專家學者經典力作站在巨人肩上,聆聽生命的省思,仰望理性的光芒 《世界哲學家書系》精選國內知名專家學者來撰寫,兼具學術性與現實性,囊括弗洛伊德、伏爾泰、斯賓諾莎、叔本華等多位世界著名哲學大師,構建起全面的哲學思想平臺。 本套書系其語言精練,內容豐厚,思想深邃,印刷精美,裝幀雅致,受到學術界和出版界的交口稱譽。 本套書系還在內容上統一規格,包括(1)原哲學思想家的生平;(2)時代背景與社會環境;(3)思想傳承與改造;(4)思想特征及其獨創性;(5)歷史地位;(6)對后世的影響(包括歷代對他的評價);以及(7)思想的現代意義。 本套書系旨在能引起讀者對有關時代課題的關注與反思,走進這些著名哲學家的思想中,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聆聽生命的省思,仰望理性的光芒,全面地把握哲學發展的脈絡,放眼天下,開拓人生。
斯賓諾莎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介紹了斯賓諾莎的時代、生平和著作考釋,并從形而上學、認識論和倫理學三方面對斯賓諾莎哲學體系進行分析和解釋,作者力圖從當代哲學認識成果出發,對斯賓諾莎哲學進行全面而系統的評價。書后附有詳盡的斯賓諾莎哲學參考文獻,以便讀者做更深一層的研究。
斯賓諾莎 目錄
一、爭取民族獨立的斗爭和聯省政治
二、經濟繁榮、科學和藝術的黃金時代
三、教派林立和宗教紛爭
第二章 為真理和自由而奮斗的一生
一、童年教育——“希伯來之光”(1632-1645)
二、商界服務——新世界漫游(1645-1654)
三、狂風惡浪——被猶太教放逐(1654-1656)
四、天路歷程——精神與世俗的沖突(1656-1660)
五、體系創建——萊茵斯堡時期(1660-1663)
六、政論斗爭——伏爾堡時期(1663-1670)
七、人生歸途——海牙時期(1670-1677)
第三章 斯賓諾莎著作考釋
一、《神、人及其幸福簡論》
二、《知性改進論》
三、《笛卡爾哲學原理附形而上學思想》
四、《神學政治論》
五、《倫理學》
六、《希伯來簡明語法》
七、《政治論》
八、《書信集》
第四章 形而上學體系
一、神、自然或實體
二、實體和樣態
三、實體和屬性
四、思想和廣延
五、無限樣態和有限樣態
六、邏輯性的自然架構和絕對必然系統
第五章 認識論
一、觀念和心靈
二、觀念和知覺形象
三、理智和想象
四、真觀念和正確觀念
五、三種知識的理論
第六章 倫理學
一、身心同一理論
二、情感的起源、性質和分類
三、情感的奴役及對其的理智克制
四、自由人的哲學
第七章 斯賓諾莎在哲學史上的影響
斯賓諾莎生平和著作年表
參考書目
斯賓諾莎 節選
《斯賓諾莎》: 但是,荷蘭革命的勝利產生了一個始料未及的結果,即它奪去了加爾文教一派成為領導的局勢,因為一個新的統治階級開始產生了,即荷蘭的自由商業階級。加爾文教本是窮人的福音和富人的仇敵,力主貧賤是美德、享樂是罪孽,新興的荷蘭資產階級和商人寡頭當然鄙視這一教派。在他們看來,加爾文教的教義是與荷蘭商業和經濟的繁榮相矛盾的。他們特別反對加爾文教的宗教不寬容政策(加爾文教主張“在一個國家內只可能有一種宗教,所有異教徒必須趕出去,因為一個單一的城市總比一個充滿教派的混雜城市要好”),他們認為這種不寬容政策將阻礙荷蘭的經濟開放和政治自由。而在加爾文教徒看來,荷蘭的自由商業階級的上臺,猶如一場“貴族的復辟”。 如果回顧一下在前面所講到的諫諍派和反諫諍派的斗爭,那么我們將很清楚地看出這場斗爭的起因乃是反加爾文派和加爾文派之間的斗爭。作為諫諍派的代言人阿明尼烏斯,原是萊登大學神學教授,由于他反對加爾文教的上帝預定說,認為各人得救與否,雖然為上帝所預知,但并非完全由上帝所決定,各人可以本著自己的自由意志接受或拒絕上帝的恩寵,很快就得到了荷蘭自由商業階級的支持。作為諫諍派政治領袖的聯省議會大議長奧登巴恩韋爾特就是站在阿明尼烏斯派立場上堅決反對加爾文教的上帝預定說和宗教不寬容政策。當然,這一派立即遭到了加爾文派以及擁護加爾文派的奧倫治王族的堅決反對,結果由于奧倫治王族掌握軍隊,致使1618年多德雷赫特宗教會議決定把阿明尼烏斯開除教會,封閉阿明尼烏斯派的教堂,并把奧登巴恩韋爾特判處死刑。 不過,鎮壓阿明尼烏斯教派的行動產生了一個頗有意思的結果,即一個新的阿明尼烏斯——門諾教派形成。這個教派以Collegiants(社友會)定名,因為他們為了逃避政府的宗教限制,主張取消牧師的職務和教堂作為宗教活動的場所,僅為禱告和進行完全由非圣職人員主持的宗教討論才或多或少地在Collegia(社、團)舉行一些非正式的集會。這是一種類似于學會的宗教組織。 社友會成立于1619年,萊茵斯堡是它的大本營。正如再洗禮派和門諾派一樣,社友會也主張成年人應當接受洗禮。位于古老的萊茵河上的萊茵斯堡是他們洗禮的圣地,因而社友會的教徒也被人稱之為“萊茵斯堡人”。斯賓諾莎的朋友中有許多人是社友會教徒,他在被猶太教會放逐后去到萊茵斯堡居住,很可能就是他的某位社友會朋友的建議。這一教派的成員大多是一些出身于商人、醫生或其他自由職業的中產階級。在政治上,他們一方面主張世俗的和政治的平等以及公有制,另一方面又反對大規模的暴力革命,主張一種帶有烏托邦色彩的社會改良;在思想上,他們大都是自由思想家,一方面熱衷于笛卡爾的理性主義,尊重科學和知識,相信理性會給人帶來*大幸福和完善,另一方面又帶有某種神秘主義,相信人的知識乃是神的啟示;在宗教信仰上,他們一方面反對正統神學家所宣揚的那種超自然的上帝存在,主張理性高于信仰,另一方面又主張一切自然現象都體現上帝精神的泛神論觀點。 ……
斯賓諾莎 作者簡介
洪漢鼎,生于1938年,我國著名斯賓諾莎哲學、當代德國哲學和詮釋學專家,現為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山東大學中國詮釋學研究中心名譽主任,杜塞爾多夫大學哲學院客座教授,成功大學文學院客座講座教授。20世紀50年代在北京大學受教于賀麟教授和洪謙教授,70年代末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擔任賀麟教授助手,1992年被評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001年后在臺灣多所大學任教。德文專著有《斯賓諾莎與德國哲學》、《中國哲學基礎》、《中國哲學辭典》(三卷本,中德文對照),中文專著有《斯賓諾莎哲學研究》、《詮釋學——它的歷史和當代發展》、《重新回到現象學的原點》、《當代西方哲學兩大思潮》(上、下冊)等,譯著有《真理與方法》、《批評的西方哲學史》、《知識論導論》、《詮釋學真理》等。
- >
推拿
- >
二體千字文
- >
自卑與超越
- >
山海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姑媽的寶刀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