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名家經典散文集;廬隱散文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1744849
- 條形碼:9787531744849 ; 978-7-5317-4484-9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名家經典散文集;廬隱散文集 本書特色
廬隱的散文作品既是中國新文學的寶貴財富,又是我們了解那個時代的透鏡。通過本書能讓讀者更好地了解廬隱作為我國現代著名女作家的心路歷程,了解她的文學創作成就。
本書根據教育部編寫的全新教材選編,精選了適合青少年閱讀的篇目,是給喜歡閱讀、寫作、思維的青少年打造的經典讀本。
名家經典散文集;廬隱散文集 內容簡介
本書是廬隱的散文精選集,收錄廬隱散文代表作《窗外的春光》
《我愿秋常駐人間》《秋光中的西湖》等,所選篇章側重于抒情,敘事;題材大至社會、人生,小至離情、花草;風格既有雄渾、酣暢,亦有委婉,含蓄,廣采博取,兼容并包。她的作品語言流利、自然、真切,纖細而不失酣暢。
本書中的文章適合青少年細細品味,有助于打造完美心靈,培養高尚情操,體味不同人生,對青少年寫作也具有良好的指導和啟發作用。
名家經典散文集;廬隱散文集 目錄
異國秋思 / 003
秋光中的西湖 / 006
咖啡店 / 013
廟會 / 016
鄰居 / 020
櫻花樹頭 / 024
柳島之一瞥 / 031
烈士夫人 / 036
給我的小鳥兒們 / 042
愧 / 051
寄天涯一孤鴻 / 053
靈海潮汐致梅姐 / 062
月夜孤舟 / 071
愁情一縷付征鴻 / 074
房東 / 078
秋風秋雨愁煞人 / 086
生命的光榮 / 091
寄梅窠舊主 / 095
醉后 / 098
一個著作家 / 102
云蘿姑娘 / 109
跳舞場歸來 / 117
一段春愁 / 123
前塵 / 130
幽弦 / 145
何處是歸程 / 151
一幕 / 157
歧路 / 162
窗外的春光 / 176
我愿秋常駐人間 / 179
蓬萊風景線 / 181
名家經典散文集;廬隱散文集 節選
我愿秋常駐人間
提到秋,誰都不免有一種凄迷哀涼的色調,浮上心頭;更試翻古往今來的騷人、墨客,在他們的歌詠中,也都把秋染上凄迷哀涼的色調,如李白的《秋思》:“……天秋木葉下,月冷莎雞悲。坐愁群芳歇,白露凋華滋!绷赖摹堆┟废戕o》:“景蕭索,危樓獨立面晴空,動悲秋情緒,當時宋玉應同!敝苊艿摹堵暵暵罚骸皩ξ黠L休賦登樓,怎去得,怕凄涼時節,團扇悲秋!
這種凄迷哀涼的色調,便是美的元素,這種美的元素只有“秋”才有。也只有在“秋”的季節中,人們才體驗得出,因為一個人在感官被極度地刺激和壓軋的時候,常會使心頭麻木。故在盛夏悶熱時,或在嚴冬苦寒中,心靈永遠如蟲類的蟄伏。等到一聲秋風吹到人間,也正等于一聲春雷,震動大地,把一些僵木的靈魂如蟲類般的喚醒了。
靈魂既經蘇醒,靈的感官便與世界萬匯相接觸了。于是見到階前落葉蕭蕭下,而聯想到不盡長江滾滾來,更因其特別自由敏感的神經,而感到不盡的長江是千古常存,而倏忽的生命,譬諸曇花一現。于是悲來填膺,愁緒橫生。
這就是提到秋,誰都不免有一種凄迷哀涼的色調,浮上心頭的原因了。
其實秋是具有極豐富的色彩,極活潑的精神的,它的一切現象,并不像敏感的詩人墨客,所體驗的那種凄迷哀涼。
當霜薄風清的秋晨,漫步郊野,你便可以看見如火般的顏色染在楓林、柿叢和濃紫的顏色潑滿了山巔天際,簡直是一個氣魄偉大的畫家的大手筆,任意趣之所之,勾抹涂染,自有其雄偉的豐姿,又豈是纖細的春景所能望其項背?
至于秋的犀利,可以洗盡積垢;秋月的明澈,可以照燭幽微;秋是又犀利又瀟灑,不拘不束的一位藝術家的象征。這種色調,實可以蘇醒現代困悶人群的靈魂,因此我愿秋常駐人間!
……
名家經典散文集;廬隱散文集 相關資料
廬隱的天真,使你疑心“時光”不一定會在每一個人心上走過;喝酒是她愛的,寫文章是她愛的,打麻雀是她愛的,唯建是她愛的。”
——邵洵美
在那群老同學中,她是比較能接受新思想的;在別人對于新詩小說的創作還在遲疑猶豫的時候,她的作品已在報紙上發表了。她那微近男性的談吐,她那時似傲慢的舉措,她那對于愛的熱烈追求,這些使她的老友對她常有微詞的地方都可以顯示她是有個性的,有使她不落于庸俗的個性。
——馮沅君
我平生瞧不起鋒芒外露或浮而不實的人,對于廬隱不僅不討厭,竟反十分喜歡。這中間有兩種原因:一則佩服她敏捷的天才。二則廬隱外表雖然飛揚跋扈,不可一世,甚或驕傲得難以教人親近,其實是一個胸無城府、光明磊落的人!
——蘇雪林
“五四”時期的女作家能夠注目在革命性的社會題材的,不能不推廬隱是第yi人。
——茅盾
名家經典散文集;廬隱散文集 作者簡介
廬隱(1898—1934),福建省閩侯縣南嶼鄉人。五四時期著名的作家,五四時期著名的作家,與冰心、林徽因齊名并被稱為“福州三大才女”。代表作品有《海濱故人》《靈海潮汐》《象牙戒指》。
- >
唐代進士錄
- >
莉莉和章魚
- >
史學評論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