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局外人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8143156
- 條形碼:9787218143156 ; 978-7-218-14315-6
- 裝幀:70g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局外人 本書特色
1.“今天,媽媽死了。也可能是昨天,我不知道。”人類文學史上驚艷開頭之一,來自加繆的代表作《局外人》。 2.1957年諾貝爾獎得主作品,荒誕哲學不朽名作,20世紀整個西方文壇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偉大作品! 3.加繆,20世紀人類文學史上閃耀的名字。世界、痛苦、大地、母親、人類、沙漠、榮譽、苦難、夏日、大海。這些是加繆心愛的賜予,也概括了他一生為之奉獻的全部事物。 4.翻譯家李玉民全新修訂勘校語言精湛,忠于原作完美呈現加繆作品中的荒謬意味還原作品原貌附萬字后記,為讀者解讀“局外何人”。 5.法語直譯,無刪減全譯本。 6.特別收錄加繆治愈之作《流放與王國》,加繆在該作中肯定了人世間的美和生命的歡樂。告訴我們:沒有希望不等于絕望,人應該獲得生存的勇氣,甚至幸福! 7.隨書附贈精美書簽:我像所有的同齡人一樣,孤零零地迷失在時代的動亂中。 8.重要的不是治愈,而是帶著病痛活下去。——加繆
局外人 內容簡介
《局外人》是加繆的成名作,也是存在主義文學杰作,更是荒誕小說的代表作。小說講述一位尋常的年輕職員,終日麻木地生活在漫無目的慣性中,某日去海邊度假,卷進一宗沖突,犯下殺人案,因“他沒有在 母親的葬禮上流淚”為由,被法庭以“法蘭西人民”的名義判處死刑。小說闡述了存在主義的一個重要命題:人類社會的荒誕和陌生感導致個體的絕望與虛無。
局外人 目錄
目 錄
局外人
**部/003
第二部/047
流放與王國
偷情的女人/097
叛逆者——一顆混亂不清的頭腦/117
緘默的人/136
來 客/150
約拿斯(或工作中的藝術家)/167
生長的石頭/200
譯后記:局外何人?/237
局外人 節選
**部 一 媽媽今天死了。也許是昨天,我還真不知道。我收到養老院發來的電報:“母去世。明日葬禮。敬告。”這等于什么也沒有說。也許就是昨天。養老院坐落在馬倫戈,距阿爾及爾八十公里的路程。我乘坐兩點鐘的長途汽車,這個下午就能抵達,也就趕得上夜間守靈,明天傍晚可以返回了。我跟老板請了兩天假,有這種緣由,他無法拒絕。看樣子他不大高興,我甚至對他說了一句:“這又不怪我。”他沒有搭理。想來我不該對他這樣講話。不管怎樣,我沒有什么可道歉的,倒是他應該向我表示哀悼。不過,到了后天,他見我戴了孝,就一定會對我有所表示。眼下,權當媽媽還沒有死。下葬之后就不一樣了,那才算定案歸檔,整個事情就會披上更為正式的色彩。我上了兩點鐘的長途汽車。天氣很熱。我一如往常,在塞萊斯特飯館吃了午飯。所有人都非常為我難過,而塞萊斯特還對我說:“人只有一個母親。”我走時,他們都送我到門口。我有點兒丟三落四,因為我還得上樓,去埃馬努埃爾家借黑領帶和黑紗。幾個月前他伯父去世了。怕誤了班車,我是跑著去的。這樣匆忙,跑得太急,再加上旅途顛簸和汽油味,以及道路和天空反光,恐怕是這些緣故,我才昏昏沉沉,差不多睡了一路。我醒來時,發覺靠到一名軍人身上,而他朝我笑了笑,問我是否來自遠方。我“嗯”了一聲,免得說話了。從村子到養老院,還有兩公里路,我徒步前往。我想立即見媽媽一面。可是門房對我說,先得見見院長。而院長碰巧正有事兒,我只好等了一會兒。在等待這工夫,門房一直說著話,隨后我見到了院長:他在辦公室接待了我。院長是個矮小的老者,身上佩戴著榮譽團勛章。他用他那雙明亮的眼睛打量我,然后握住我的手,久久不放,弄得我不知該如何抽回來。他查了一份檔案材料,對我說道:“默爾索太太三年前住進本院。您是她唯一的贍養者。”聽他的話有責備我的意思,我就開始解釋。不過,他打斷了我的話:“您用不著解釋什么,親愛的孩子。我看了您母親的檔案。您負擔不了她的生活費用。她需要一個人看護。而您的薪水不高。總的說來,她在這里生活,更加稱心如意些。”我附和道:“是的,院長先生。”他又補充說:“您也知道,她在這里有朋友,是同她的年歲相仿的人。她跟他們能有些共同興趣,喜歡談談從前的時代。您還年輕,跟您在一起,她會感到煩悶的。”這話不假。媽媽在家那時候,從早到晚默不作聲,目光不離我的左右。她住進養老院的頭些日子,還經常流淚。但那是不習慣。住了幾個月之后,再把她接出養老院,她還會哭天抹淚,同樣是不習慣了。這一年來,我沒怎么去養老院探望,也多少是這個原因。當然也是因為,去探望就得占用我的星期天——還不算趕長途汽車,買車票,以及步行兩個小時。院長還對我說了些話,但是我幾乎充耳不聞了。*后他又對我說:“想必您要見見母親吧。”我什么也沒有講,就站起身來,他引領我出了門,在樓梯上,他又向我解釋:“我們把她抬到我們這兒的小小停尸間了,以免嚇著其他人。養老院里每當有人去世,其他人兩三天都惶惶不安。這就給服務工作帶來很大不便。”我們穿過一座院落,只見許多老人三五成群地在聊天。在我們經過時,他們就住了口,等我們走過去,他們又接著交談。低沉的話語聲,就好像鸚鵡在聒噪。到了一幢小房門前,院長就同我分了手:“失陪了,默爾索先生。有什么事兒到辦公室去找我。原則上,葬禮定在明天上午十點鐘。我們考慮到,這樣您就能為亡母守靈了。*后再說一句:您母親似乎常向伙伴們表示,希望按照宗教儀式安葬。我已經全安排好了,不過,還是想跟您說一聲。”我向他表示感謝。媽媽這個人,雖說不是無神論者,可是生前從未顧及過宗教。我走進去。堂屋非常明亮,墻壁刷了白灰,頂上覆蓋著玻璃天棚。廳里擺放幾把椅子和幾個呈X形的支架。正中央兩個支架上放著一口棺木,只見在漆成褐色的蓋子上,幾根插進去尚未擰緊的螺絲釘亮晶晶的,十分顯眼。一個阿拉伯女護士守在棺木旁邊,她身穿白大褂,頭戴色彩艷麗的方巾。這時,門房進來了,走到我身后。估計他是跑來的,說話還有點兒結巴:“棺木已經蓋上了,但我得擰出螺絲,好讓你看看她。”他走近棺木,卻被我拉住了。他問我:“您不想見見?”我回答說:“不想。”他也就打住了,而我倒頗不自在了,覺得自己不該這么說。過了片刻,他瞧了瞧我,問道:“為什么呢?”但是并無責備之意,看來是想問一問。我說道:“我也不清楚。”于是,他捻著白胡子,眼睛也不看我,鄭重說道:“我理解。”他那雙淺藍色眼睛很漂亮,臉色微微紅潤。他搬給我一把椅子,自己也稍微靠后一點兒坐下。女護士站起身,朝門口走起。這時,門房對我說:“她患了硬性下疳。”我聽不明白,便望了望女護士,看到她頭部眼睛下方纏了一圈繃帶,齊鼻子的部位是平的。看她的臉,只能見到白繃帶。等護士出去之后,門房說道:“失陪了。”不知我做了什么手勢,他就留下來,站在我身后。身后有人讓我不自在。滿室燦爛的夕照。兩只大胡蜂嗡嗡作響,撞擊著玻璃天棚。我感到上來了睡意。我沒有回身,對門房說:“你到這兒做事很久了吧?”他接口答道:“五年了。”就好像他一直等我問這句話。接著,他又絮叨了半天。當初若是有人對他說他*后的歸宿就是在馬倫戈養老院當門房,他準會萬分驚詫。現在他六十四歲了,還是巴黎人呢。這時,我打斷了他的話:“哦,您不是本地人?”隨即我就想起來,他引我到院長辦公室之前,就對我說起過我媽媽。他曾對我說,務必盡快下葬,因為平原地區天氣很熱,這個地區氣溫尤其高。那時他就告訴了我,從前他在巴黎生活,難以忘懷。在巴黎,守在死者身邊,有時能守上三四天。這里卻刻不容緩,想想怎么也不習慣,還沒有回過神兒來,就得去追靈車了。當時他妻子還說他:“閉嘴,這種事情不該對先生講。”老頭子紅了臉,連聲道歉。我趕緊給解圍,說道:“沒什么,沒什么。”我倒覺得他說得有道理,也很有趣。在小陳尸間里,他告訴我,由于貧困,他才進了養老院。他自覺身板硬朗,就主動請求當了門房。我向他指出,其實他也是養老院收容的人。他矢口否認。他說話的方式已經讓我感到驚訝了:他提起住在養老院的人,總是稱為“他們”“其他人”,偶爾也稱“那些老人”,而其中一些人年齡并不比他大。自不待言,這不是一碼事兒。他是門房,在一定程度上,他有權管理他們。這時,女護士進來了。天驀地黑下來。在玻璃頂棚上面,夜色很快就濃了。門房打開燈,燈光突然明亮,晃得我睜不開眼睛。他請我去食堂吃晚飯。可是我不餓。于是他主動提出,可以給我端來一杯牛奶咖啡。我很喜歡喝牛奶咖啡,也就接受了。不大工夫,他就端來了托盤。我喝了咖啡,又想抽煙,但是不免猶豫,不知道在媽媽遺體旁邊是否合適。我想了想,覺得這不算什么。我遞給門房一支香煙,我們便抽起煙來。過了片刻,他對我說:“要知道,您母親的那些朋友,也要前來守靈。這是院里的常規。我還得去搬幾把椅子來,煮些清咖啡。”我問他能否關掉一盞燈。強烈的燈光映在白墻上,容易讓我困倦。他回答我說不可能。電燈就是這樣安裝的,要么全開,要么全關。于是,我就不怎么注意他了。他出出進進,擺好幾把椅子,還在一把椅子上放好咖啡壺,周圍套放著一圈杯子。繼而,他隔著媽媽,坐到了我的對面。女護士則坐在里端,背對著我。看不見她在做什么,但是從她的手臂動作來判斷,估計她在打毛線。廳堂里很溫馨,我喝了咖啡,覺得身子暖暖的,從敞開的房門,飄進夜晚和花卉的清香。想必我打了一個盹兒。我是被一陣窸窸窣窣的聲音弄醒的。合上眼睛,我倒覺得房間白森森的,更加明亮了。面前沒有一點陰影,每個物體、每個凸角、所有曲線,輪廓都那么分明,清晰得刺眼。恰好這時候,媽媽的朋友們進來了。共有十一二個人,他們在這種晃眼的燈光中,靜靜地移動,落座的時候,沒有一把椅子發出咯吱的聲響。我看任何人也沒有像看他們這樣,他們的面孔,或者他們的衣著,無一細節漏掉,全看得一清二楚。然而,我聽不到他們的聲音,而且不怎么相信他們真實存在。幾乎所有女人都系著圍裙,扎著腰帶,鼓鼓的肚腹更顯凸出了。我還從未注意過,老婦人的肚腹能大到什么程度。老頭子幾乎個個精瘦,人人拄著拐杖。他們的臉上令我深感驚異的是,我看不見他們的眼睛,只在由皺紋構成的小巢里見到一點黯淡的光亮。他們坐下之后,大多數人瞧了瞧我,拘謹地點了點頭,嘴唇都癟進牙齒掉光的嘴里,讓我鬧不清他們是向我打招呼,還是面部肌肉抽搐一下。我情愿相信那是他們跟我打招呼。這時我才發覺,他們全坐到我對面,圍了門房一圈兒,一個個搖晃著腦袋。一時間,我有一種可笑的感覺:他們坐在那里是要審判我。過了片刻,一個老婦人開始哭泣。她坐在第二排,被前面一個女伴擋住,我看不清楚。她小聲號哭,很有節奏,讓我覺得她永遠也不會停止。其他人都好像沒有聽見似的。他們都很頹喪,神情黯然,默默無語。他們的目光注視棺木或者他們的拐杖,或者隨便什么東西,而且目不轉睛。那老婦人一直在哭泣。我很奇怪不認識她,真希望她不要再哭了,可是又不敢跟她說。門房俯近身去,對她說了什么,但是她搖了搖頭,咕噥了兩句話,又接著哭泣,還是原來的節奏。于是,門房過到我這邊來,坐到我旁邊。過了好半天,他才向我說明情況,但是并不正面看我:“她同您的母親關系非常密切。她說您母親是她在這里唯一的朋友,現在她一個人也沒有了。” ......
局外人 作者簡介
阿爾貝·加繆(1913—1960),法國小說家、散文家和劇作家,存在主義文學大師,“荒誕哲學”的代表人物。1957年,加繆因“熱情而冷靜地闡明了當代向人類良知提出的種種問題”而獲諾貝爾文學獎。加繆是百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中具有影響,具有哲思的文學大家。代表作有小說《鼠疫》《局外人》,劇本《正義者》《卡里古拉》,哲學隨筆《西緒福斯神話》等。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二體千字文
- >
唐代進士錄
- >
山海經
- >
推拿
- >
月亮虎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