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中國歷代科技精英成才故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8613311
- 條形碼:9787518613311 ; 978-7-5186-1331-1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歷代科技精英成才故事 本書特色
李言、陳明編著的《中國歷代科技精英成才故事》將和你一起邁進科技歷史的殿堂,感悟歷代科技精英的博大情懷、優秀品質和獻身科學的精神——勤勉認真、堅韌不拔、勇于創新,為了探求真理,敢于面對現實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歷代科技精英在求知的道路上不懈努力、勇于探索的精神,將給立志為科學技術發展做出貢獻的讀者尤其是青少年讀者,打造一幅清晰的愿景,讓年輕的學子明白他們是怎樣一步步成長起來的,讓有志者為實現自己的夢想而增添無窮的精神力量。
中國歷代科技精英成才故事 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六章, 按照歷史順序, 精選了部分中國歷代科技精英成才故事, 講述了他們從小立志, 勤奮好學的成長過程, 也講述了他們滿懷報國之志。內容包括: 春秋戰國時期 ; 漢朝時期 ; 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 ; 隋唐五代時期 ; 宋元時期 ; 明清時期。
中國歷代科技精英成才故事 目錄
一、魯班:天下巧士,工匠師祖
(一)出身工匠世家,自幼耳濡目染
(二)離家拜師學藝,刻苦勤學不怠
(三)苦學三年有成,不負師父培養
二、墨子:中國的“科圣”,東方的“全才”
(一)自幼聰明巧思,做事猶如做人
(二)發明制作“規矩”,被人稱作“圣人”
三、李冰:修建都江堰,“川主”留名聲
(一)從默默“隱士”,到蜀地郡守
(二)勘測復雜地形,治理洪水泛濫
第二章 漢朝時期
四、張衡:天文學家,冠絕一代
(一)出身官宦家族,早年離家游學
(二)處世從容恬淡,注重鉆研科技
(三)精通天文歷算,寫出天文著作
五、劉洪:珠算發明人,完善《乾象歷》
(一)宮廷運籌急,發明珠算法
(二)應邀游東海,珠算揚名聲
(三)培養接班人,名篇垂青史
六、蔡倫:內廷為官,造紙鼻祖
(一)家境貧寒,被迫入宮
(二)投其所好,聰穎創新
(三)蔡侯造紙,被稱巨人
第三章 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
七、馬鈞:天下名巧,機械大師
(一)不擅辭令,曾遭責難
(二)傅玄推薦,不被重視
八、劉徽:奠數學理論,稱中國“牛頓”
九、祖沖之:創作《大明歷》,精算圓周率
(一)工匠世家,耳濡目染
(二)專功數術,著有《綴術》
(三)國家內亂,上書安民
十、酈道元:地理學先導,《水經注》作者
(一)游覽四海,博覽群書
(二)考察地理,完善《水經》
(三)繼承爵位,為官清刻
十一、賈思勰:譽當代“農圣”,著《齊民要術》
(一)書香門第,潛心農學
……
第四章 隋唐五代時期
第五章 宋元時期
第六章 明清時期
中國歷代科技精英成才故事 節選
《中國歷代科技精英成才故事》: 。ǘ┨幨缽娜萏竦,注重鉆研科技 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張衡應南陽太守鮑德之請,做了他的主簿,掌管文書工作。后來,鮑德調任,張衡便辭職回家。掌握朝政的皇親鄧騭,為了籠絡士人,幾次邀請張衡做他的幕僚,以增強自己的勢力,但張衡一心鉆研學問,都拒絕了。為了回應好心人的勸慰,他寫了《應閑》-文,以表明自己的志向。文中說到,有的人勸他不要去鉆研那些難而無用的學術,應該屈己待人,美言以求多福。他回答說:“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恥祿之不夥(huo,多),而恥智之不博!边@兩句擲地有聲的話,表明了他不慕勢利而追求德智的高尚情操! ≡趶埡34歲的時候,他的研究興趣,逐漸轉到哲學和自然科學方面。他很喜愛揚雄的哲學著作《太玄經》,其內容涉及天文、歷法、數學等方面,引起他極大的興趣。《太玄經》里的一些觀點,也給了張衡以很大的啟發。 安帝永初四年(111年),張衡應征進京,先后任郎中、太史令、公車司馬令等官職。其中擔任太史令時間*長,前后達十四年之久。太史令是主持觀測天象、編訂歷法、候望氣象、調理鐘律(鐘律:泛指音律)等事務的官員。在他任職期間,對天文歷算進行了精湛的研究,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ㄈ┚ㄌ煳臍v算,寫出天文著作 漢朝時,關于天體運動和宇宙結構的學說,已經出現了三種:蓋天說、渾天說和宣夜說。蓋天說創立*早,它認為天在上,地在下,天就像一個半圓形的罩子,大地是平的,或者像一個倒扣著的盤子。渾天說主張天是渾圓的,日月星辰會轉入地下。至于大地,早期的渾天說認為,大地是平的,東漢三國時期的陸績等人,進一步提出了大地是球形的概念,使渾天說臻于完備。宣夜說卻認為天沒有一定的形狀,而是無邊無際的充滿氣體的空間,日、月、五星(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等都飄浮在氣體中! 埡飧鶕约簩μ祗w運行規律的認識和實際觀察,認真研究了上述三種學說,認為渾天說比較符合觀測的實際。他繼承和發展了前人的渾天理論,在西漢耿壽昌發明渾天儀的基礎上,創制了一個能夠精確表現渾天思想的“渾天儀”。他精通天文、歷算,具有很強的革新思想,先后寫出了《靈憲》《靈憲圖》《渾天儀圖注》等天文學著作,成為東漢中期渾天說的代表人物之一。 ……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朝聞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煙與鏡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姑媽的寶刀